庆阳香包的发展困境与出路探究
2022-03-18韩悦芳邬红芳
韩悦芳 邬红芳
(安徽工程大学编织服装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庆阳非遗资源丰富,以庆阳香包为代表同样如此,但近年的发展却不尽人意。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的初衷是对悠久文明的保护、继承和弘扬,要实现这样的初衷就必须融入当下时代发展的洪流,与整个人类文明共同前行,而非在历史车轮驶过时间主轴的某一点掉队。
一、庆阳香包的文化特征
庆阳香包是甘肃省庆阳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产物,历经千年文化积淀使庆阳香包具备复杂的文化内涵。庆阳香包在农村比城镇制作更为广泛,因为女红普遍制作于农村妇女农闲之时,且农村文化环境更接近原生态,城镇妇女因工作忙碌和更丰富的产品市场需求并不擅长女红。农村妇女在评价女红的色彩时着重绚丽,因为农民的日常劳动中穿着的服装普遍看重耐脏的颜色,要与这种日常颜色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儿童也更喜欢明度与纯度较高的颜色,同时轻工业发展的落后也使可用颜色的丰富程度较为有限,因此,陇绣具备更加绚丽的色彩,色彩衔接呈现出更大的跳跃度。随着大航海贸易时代的出现,内陆经济文化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呈现落后趋势,庆阳香包绣制与陇东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繁荣时期的审美偏好有关,但贯穿于整个历史,与民俗艺术最为相关的还是地方群众的生活方式。黄土高原陇东地区历史上相对繁荣的时期处于周朝至秦朝,黄土高原是一个众多民族的汇合之地,人们好饮酒、性格豪迈、情感丰富,但在情感表达上极为含蓄,相比传统的宫廷生活,他们的生活更能激发想象力,频繁的运动促进荷尔蒙的分泌,使其情感更为丰富,然而对情感的语言表达却更为含蓄拙朴。因此,庆阳香包刺绣在创作上显得更有想象力和意象性,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客观物象与自己的主观情思和想象巧妙地融合。
二、庆阳香包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庆阳香包的应用场景不够广泛。购买庆阳香包主要是端午节小孩佩戴需要,还有就是婚庆因素,因此庆阳香包的日常用途比较单一。由此可见,有必要有针对性地拓宽庆阳香包刺绣制品的应用场景与品质。
(二)创新设计的匮乏。庆阳香包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其设计主要迎合大众消费市场需要。
(三)创作灵感的可持续性困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加成熟,不是每个妇女都做香包,不再是农闲时去制作,也不再是为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而是参与制作香包的绣娘们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去做,她们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些已经搬到了城镇,这样一来,她们如何创作更多作品,灵感又从何而来?
(四)年轻一代不愿从事香包刺绣。年轻人不愿意去学香包刺绣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低,只能是一些尚在农村的中老年妇女为了改善收入,不得已从事庆阳香包制作。
(五)营商水平落后。庆阳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通往周边各经济中心的交通十分不便,路况差、耗时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几乎被隔绝在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之外。直到近年随着高速公路、高铁以及机场的建设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才有较大改观。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落后的市场经济造成了落后的商业认知以及粗陋的营商环境。
庆阳地区化石资源丰富,长庆油田在庆阳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就业,这是初次由本地需求促进了商业繁荣,也是庆阳地区营商文化发展的新起点。相比我国其他沿海或平原地区悠久的营商发展历史,庆阳地区商业发展体现出启蒙晚,基础差的特点,落后的经济基础约束了庆阳地区文化艺术及商业贸易的持续发展。庆阳一些绣娘同时承担着店铺的运营和销售,在问及当下流行的互联网平台销售渠道时很多绣娘表示她们也在尝试,但她们擅长女红,如何拓展这些销售渠道对她们来说十分困难,更不用说与全国其他地区分工高度精细化、专业化的企业竞争流量和关注。在当地的政策支持上起初是“蛮劲”十足“巧劲”不足,到后期财政补贴的难以为继,导致“蛮劲”也出现滑坡,只能将资源集中在少数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身上,但对于供给侧的支持无法解决需求侧的问题,本地需求的不足,外地需求又没能开拓,这些问题又反过来抑制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基础,从而进入一个负反馈循环。如何让产业的发展走出政策扶持的襁褓,走向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立”与正反馈加强型的发展,是应该深入研究的关键。
(六)人才空心化严重。庆阳地区高中生填报志愿会更加注重填报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暂不考虑大学毕业生是否回家乡就业,仅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缺失来说,去其他城市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十分罕见,而要成为能够推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发展的人才,还需要具备深度参与相关项目的实践经验。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本地能够派出一些从业者参与国家一流高校的相关培训,但依然仅停留在文化研究的理论层面,实践意义缺乏。
三、庆阳香包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明确目标对象,完善顶层设计。如果说财政部门、金融部门是“力量”,那么政策研究部门则是“战略战术”。政策研究部门要明确发展目标与愿景,才能更进一步研究其可行性以及实现策略,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战略定力。必须清醒认识当下所有非遗项目焕发生机蓬勃发展的成功范例以及失败教训,清醒认识本地非遗项目发展中所凸现的薄弱环节。
(二)深入平台销售,搭建销售平台。在日常消费中,购买香包刺绣以及其他民俗文化产品的人不如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人数多,也不如购买的频次高,这就约束了产业的市场空间。要提升市场空间,不仅要提升受众人群的比例,提升受众人群的购买频次,更重要的是提升能够接触到产品的人群基数。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因较低的受众比例,受众人数的绝对值较小,如扩大至全国乃至全球,因基数的扩大、受众人群的绝对值也会扩大。5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庆阳香包刺绣通过移动互联网展现给全国各地的人提供便利,文化产业企业咨询服务应当教会从业者在广泛的传统电商平台与直播平台上经营,包括跨境平台。组织沙龙,让经营者对于一些值得学习的成功案例进行交流学习,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精于电商平台运营的小微企业。企业应更注重品牌化经营,在参与推动文化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庆阳香包刺绣可以发展出相应的不同定位不同风格的成功品牌,诸如面对婴童类产品、日常家居用品、艺术装饰品等。之后立足于品牌影响力推出更广泛的产品,带动更多的就业并为当地带来规模化经济效应。
(三)健全人才体系,促进人才队伍建设。长期以来,人才战略不仅仅是国家战略,也是各大城市发展战略之一。产业链人才根据来源不同分为四类,本地籍贯本地培养、本地籍贯外地培养、外地籍贯外地培养、外地籍贯本地培养。庆阳地区要了解自身人才需求的类型,同时,引进相关人才需要有适合人才就业创业的产业生态。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的空心化同时也是年轻人的空心化,年轻的人才储备代表着未来地区发展的潜力,庆阳作为相对落后城市,在人才竞争上相比其它城市并未体现出更强优势,这就需要将人才看作一个系统,设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建设与汇集的体系,人才体系的建设是长久之计。
在本地籍贯本地培养方面,主要涉及材料研发与制造,包括绣工、设计师或善长原创的工艺师,教育教学导师等,以提升从业者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为目的,筛选推荐本地从业者所接收的日常信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建设,每个人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笼罩,需要对相关专业行业信息进行甄选和管理,同时需要搭建从业者的交流平台,让专业氛围活跃起来。对于优质的内容录制教学视频或短视频纪录片积累视听素材,另外需要建立创业咨询部门为本地小微企业提供相关咨询以提升规范性和竞争力。
在本地籍贯外地培养方面,主要涉及本地产业发展薄弱的环节以及在本地无法学到的领域,这就需要外地的高等教育和发达的市场环境培养的人才加入进来,这是不可控的,但也是丰富的。一方面,需要对初高中生的理想做出正确引导,像一些公务员、教师、医生等“铁饭碗”们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业者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怀,让学生喜欢家乡了解家乡,在成才之后能够支援家乡发展,或将家乡的文化与产品带向更广阔的土地。
在外地籍贯外地培养的人才方面,规模庞大,选项众多,人才水平的天花板更高,同时人才对于收入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要注重的是高水平关键环节的人才引进,要求能够推动一个环节乃至整个行业的快速进步,例如外聘有文化产业组织管理与推广经验的关键人才,高鉴赏能力以及高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社科人才,有娴熟高端品牌形象运营能力的商业人才等。
在外地籍贯本地培养的人才方面,庆阳本地高校广泛招收外地学生,鼓励学生专业方同庆阳民俗文化产业联系起来,将他们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风格带进来,将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带出去。一个学生相当于一个点,一个点带动着一个面,而源源不尽的毕业生就是无数个点,从多维度传承并提升城市的艺术文化格调,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促进文化交流,鼓励创新设计。为快速提升庆阳本地香包刺绣工艺师的文化艺术修养,营造活跃的创新设计氛围,拓宽香包刺绣品类,覆盖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建立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以协会与高校以及主管部门三方合作创办香包刺绣民俗艺术相关刊物,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优秀内容,一方面增加了创作者的灵感来源,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创作的积极性。对于不擅长撰文的工艺师,可由专门的编辑完成内容撰写,通过群众广泛使用的微信平台公众号的方式向每一位从业者推送优秀的内容,在评审方面,要确保其权威性、公正性、廉洁性不受干扰。这样一个公开的文化交流平台的繁荣发展,既能充实当地从业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扩大庆阳香包刺绣民俗文化在全国甚至更广泛的地区的影响力,在文化交流平台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创新设计方面,要持鼓励态度,以省或市为单位定期进行评比,对优秀作品、作者给予奖励。
结语
庆阳香包刺绣的蓬勃发展,有利于让人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建立文化自信、支撑经济发展。庆阳香包刺绣当下发展充斥着很多问题与矛盾,这需要从系统化视角去分析研究,最终要以解决问题为意图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对问题的梳理中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脱离历史因素与未来社会发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