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
2022-03-18魏世梅
唐 斌, 魏世梅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 只有坚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从延绵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进取, 才能实干兴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不仅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智慧, 还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人生哲理与道德内涵, 是当代高校思政课宝贵的思想源泉。 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倡道德、 守诚信、 尚和合、 重爱国、 勇担当的时代价值, 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富含中华民族特色的、 具有博大精深内涵的、 在历史沉淀中发展并最终流传下来的优秀的文化成分, 融合了以儒家、 道家、 法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多层次、 多维度的思想精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华夏民族的进步, 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历史上以封闭的小农经济为基础、 以宗法世族家庭为背景、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具有民族性、 农耕性、 国家本位、 “忠”“孝”观念、 宗法意识、 等级观念、 礼治主义、 显著的伦理型特征、 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等基本特点。 由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局限性, 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养料与毒素同在, 对教育既有积极的、 正面的影响, 也有消极的、 负面的效应, 影响具有双重性。 因此, 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努力发挥其正向影响作用。
笔者认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 “倡道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尤其是美德的教化作用, 主张以德立人、 诚信待人, 注重普天之下全民修身, 重视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第二, “尚和合”。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主张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和合”思想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 第三, “重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着重传承的崇高精神, 爱国主义情怀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思想根基。 第四, “勇担当”。 主张天下为公、 以民为本, 突出强调国家与个人的紧密相连的关系。 勇担当是中华民族气节的集中体现。 陆游提出“位卑未敢忘忧国”, 倡导为国尽忠、 为民担忧的担当; 孟子提出“以天下为己任”、 顾炎武强调“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 表达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 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活力, 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 是高校思政课创新改革的必然要求。
第一, 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增强文化挖掘的精准度,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与思政课内容的有机结合, 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内涵。 高校思政课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以及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借助高校思政课这个桥梁,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价值观传递给当代大学生, 有利于提升其政治觉悟, 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第二, 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 世界仍处在大变革、 大发展时期, 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依然严峻。 在此形势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不良价值观的侵蚀, 还有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有助于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
第三, 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思政课不是片面的从课本到课堂, 更为看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包括对祖国的共情感、 对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等, 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历史是一面镜子,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合适的教学资源,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革故鼎新、 创新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 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现实的思想范畴和价值理念。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来丰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资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 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的体制改革。 然而, 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衔接瓶颈, 表现为教学主体困境、 教学主导困境和教材体系困境等。
第一, 教学主体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然而, 当前大学生普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深入认知。 究其原因: 一是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二是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 教学主导困境。 从学科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改革、 课时分配、 实践教学等方面综合促进课程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大势[3]。 目前, 部分高校缺乏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兼通的师资, 很多思政课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知识储备薄弱, 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 未能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 教材体系困境。 笔者认为, 现有的高校思政课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不足, 尚未形成互相衔接的有机体系。 目前, 高校思政课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未作为课程进行教学。
此外,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 不仅要控制好课堂话语的“量”, 更要提高课堂话语的“质”。 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主旨时, 若采用单一化、 片面化的解释方式, 则会导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 影响教学效果。
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 引导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政治认同、 理论认同,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高校思政课进行创新性发展。
第一, 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进”。 “三进”指的是进教材、 进课堂、 进讲义。 只有筑牢课程教学主阵地, 才能守好思政教育“责任田”。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途径多元化。 要重视教材的编写与修订, 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从教材层面着眼于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如,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整合经典名著进行教学与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资源可以让思政课变得有趣生动, 将呆板的说教转化为潜移默化的心灵滋润。
第二, 不断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要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及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教学的能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 兴教之源。 传统文化素养和政治素质过硬、 业务能力精湛、 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保障。 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储备, 发挥“领头羊”作用, 以身作则, 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学习。 此外, 高校还可以外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教学, 打造优质课程进行推广。
第三, 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引入信息化教育补偿机制, 在现有教育的基础上, 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足够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使高校思政教育能在信息化教育的加持下, 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教育作用[4]。 随着“两微一端”、 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因势而新”, 适时调整观念, 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当前新型的传播沟通方式紧密结合, 对中华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拓宽传播途径, 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如,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学习, 通过网络云课堂、 科普式微电影、 随堂APP答卷等新方式, 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的良性碰撞、 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此外, 高校可以搭建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平台, 利用网络开展交流学习, 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第四, 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高校可以将思政课程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相结合, 如在开展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同时, 加入社会实践, 组织红色爱国主义活动等, 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积极性, 使学生从教室、 校园走向广袤大地, 让思政课更加鲜活起来。
总之, 高校思政课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文化自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内核和价值引导,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形式与内容,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的凝聚力、 向心力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