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2022-03-18赵霞
赵 霞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文化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灵魂,文化强盛则民族与国家强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这便给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机遇。面对当前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对外交流的逐步扩大、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类思想文化不断交融结合,这就需要迫切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以不断强化文化自信和自觉。为此,对于农村地区,极有必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出针对性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策略,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
1.1 人口流失引起文化传承主体衰弱
农民不仅是乡村文化文明的创造者,也是重要的传承者,属于文化传承主体。但在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下,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流入城市,导致传统民俗、技艺、道德品质、历史遗迹等几乎失去了传承者,难以实现基本的代际传承。
1.2 管理不良致使文化传承载体单一
受到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绝大多数乡村文化传承都面临困境,再加上虽然国家不断强调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也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但依然有些基层领导以及村两委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不够重视,将绝大多数注意力放在了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物质建设上[1]。有些村干部虽然想进行农村文明建设,但受到本人专业能力、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难以真正落实。有些虽然贯彻落实了传统文化保护继承,但受到人力与资金的限制,导致难以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基本优势,无法真正获得文化发展的外部动力。
1.3 观念滞后导致文化价值缺乏认同
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下,经济、文化、政治等层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农村青年纷纷前往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再加上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渗透,导致有些青年发展观念出现问题,过于看重短期效益,致使传统文化中诸如忠诚、诚信、孝悌等精髓开始淡出视野。再加上本身长期远离农村,导致对乡村传统文化愈发缺乏深入了解,丢失了文化价值认同。
2 乡村振兴与农村传统文化间的联系性
2.1 乡村振兴可以给文化传承夯实主体要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育出一支专业的“三农”工作队伍,并在城乡融合、文化传承、创业指导、人才引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都给出了实际落实方案。如此一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外出人口返乡回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则能有效吸引人员参与,使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后继有人,增加代际传承的可能性,从而有效缓解乡村文化发展的主体压力。另外,在回流的人员当中,有些已经经过了专业培训,是有利于农村农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因为他们也能给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2.2 乡村振兴可以给文化传承提供经济基础
一般农业生产方式都是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通过土地承包进行经营,这种模式虽然整体比较灵活,能激发人员种植积极性,但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往往难以保持稳定收入。并且有些地处偏远的乡村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十分紧张。但在实行乡村振兴之后,则能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为使土地红利得到最大程度提升,大多数土地还会通过流转的方式实施统一管理,比如出让土地、受雇劳作等,从而获得更多收入。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下,即便是偏远山区也能利用自身乡土文化优势发展旅游资源。这些发展形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促进农业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全面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振兴升级。由此看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能进一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事实上,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不但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支持,还要有充足的政策资金保障,通过提升农业经济之后,则正好可以给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带来良好的资金保障。
2.3 继承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性要求
文化发展与民族振兴和国家昌盛息息相关,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充分把握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利用以文育人等方式促进乡村发展。当前,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要促进产业、生态、乡风、生活、治理等多层面的强化,其中乡风文明建设则需要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科技意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邻里互帮、保持家风文明等[2]。而这些都能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获得具有价值的信息。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品格,还有“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更有尊老爱幼、和睦友邻的优良传统。所以,这就需要自觉使用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大力弘扬社会积极思想,摒弃不良思想。
3 乡村振兴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乡村振兴是当前“三农”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大飞跃,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项新型战略部署与要求,也是目前落实“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要真正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就要建立系统化思维与全局观念,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蓄力,真正让乡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实现全面振兴。
3.1 拓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载体
3.1.1 振兴乡村传统文化展示场所
一是构建非物质文化展馆。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目前包含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对于普通人而言,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最直接的形式就是参观博物馆,因此各地区则需落实博物馆建设,将传统音乐、民间戏剧、民族舞蹈、手工艺等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现代技术记录下来并进行展示。例如有些地区的民族刺绣或雕刻较为出名,则可以将其刺绣作品、雕刻作品和刺绣工具、雕刻工具等集中起来设置一个展示机构,以便更多人有机会去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是建立文化广场,加强文化宣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广场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在目前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极高地位和作用。为更进一步促进资源整合、突出乡风民俗,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则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将传统文化作为主题的公共活动空间。比如可以给当地的传统戏剧或舞蹈建立一个固定演出场所,使文化传播有专门的平台,吸引更多人接触传统民间艺术,进而在娱乐群众的同时,让文化精髓传承下去[3]。
三是保持乡村风格的原本风貌。古建筑、古牌楼、古树等都是农民群众的记忆依托,是承载乡愁的载体,也是农耕文化发展以来的历史积淀,对其进行有效保持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重要之举。为此,这就需要注重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在全面促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风格的原本面貌,不能过度追求“高大上”的花园洋房,也不能一味破旧立新,应始终保持乡村的独特文化韵味和魅力。
3.1.2 完善乡村传统文化传播体系
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也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传播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目前微信、微博、QQ等现代媒体受众广泛、传播速度快,信息承载量大,因此可以利用其对传统优秀文化内容进行动态推送,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进行共享传递,使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得到持续升华,有倾向性的向群众输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
二是充分功能发挥短视频社交软件作用。当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软件十分火爆,其主要特点就是能用短短几分钟或数十秒的时间让乡村传统文化直观表达出来,便于用户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进行传播和分享。因此则可以借助其记录和传播一些特色化的传统文化,以提升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性感知。例如在安徽省就有一个叫作屏山的水乡古村落,这里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道德评判的标准。对此,则可以应用短视频,从村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挖掘一些“孝道”文化,再应用网络平台推广,引导更多人践行。
三是将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积极应用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文化。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宜人、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因此可以通过挖掘相关村风民俗活动,打造独特的旅游景点,带动乡村经济转型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传播[4]。具体可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开发山地旅游、温泉旅游、河塘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等,使文化创意真正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打造休闲农庄、建立生态农业体验基地,以增强农村旅游附加值,保护优秀传统乡村文化。
3.2 增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客体
3.2.1 落实非遗传承保护
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与文化意识,特别是其中的精神及文化内涵更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十分充足的文化内核与精神记忆。乡村非遗一般都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是农民群众在长期农作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智慧性和多样性的结晶,是地区悠久历史的重要标志。比如一些生活习俗、生产技艺等往往都蕴含着农民群体独特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为此,在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下,还需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提升当地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使所有人都感受到非遗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一方面,要鼓励代表性的传承人积极生产,实现活态传承。有关部门可以给其生产、交流、技艺传授等创造条件,提供必要思路,同时实施保护性宣传展示活动,建立良好的非遗保护与继承氛围。另一方面,发动社会组织或个人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财力抢救和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实现非遗生态性及传承式保护,转变思路,促进非遗技艺品牌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3.2.2 推动红色文化相传
红色文化是目前中国先进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孕育的母体,当中潜藏的价值、道德、理想,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奋斗沉淀和总结出来的精华,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通过落实红色文化教育,追寻先辈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并应用红色文化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讲述红色故事,使农民群众从中接受更多红色文化熏陶,不仅能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还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学会追寻历史,不忘初心,促使红色文化真正实现世代相传。
3.2.3 提升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当中凝结着十分厚重的民族文化价值及审美情趣,属于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范、教化、调节等作用,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因以及主要源泉。比如民俗文化当中的团结和睦、诚实友善、孝顺长辈等理论思想都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等效用。要真正使民俗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提升农民群众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通过宣传手段营造出继承发扬光大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提升农民群众对于其中精髓的辨别力,自觉剔除不利于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糟粕。同时组织建设民间社团组织,适度对文化内核进行商业开发,将蕴含在其中的文化智慧与资源挖掘出来,通过民俗文化本身的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传承。
3.3 优化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主体
3.3.1 加强基础教育
乡村传统文化传承需要代代努力,因此必须加强国民教育,将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成一项固本工程,以培养孩童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或引导学生参与到当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当中,使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所有优秀内涵都能由浅入深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之中,渐渐让其了解和爱上乡村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增强保护与传承意识。二是与社区、家庭之间加强联系。比如将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社区与家庭,利用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育,加强熏陶和引导,同时定期召开家长交流会,利用传统文化指导家庭教育,提升家长文化素养,更好地带动和影响学生。
3.3.2 落实精英培养
一是要注重对乡村现存文化艺人的保护。虽然当下乡村文化发展较为滞后,但其中却存在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对群众具有一定吸引力。目前“民间艺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守护者与传承者,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民间艺人保护制度,专门在人才培养以及经济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引导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5]。二是要加强对乡土能人的培养。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挖掘和培养一批乡土能人,围绕具体的培养目标应用菜单式或订单式的服务模式确定培养内容,再由当地文化馆等部门派出专业老师深入指导,利用推广宣传以及文艺展演等形式让更多“能人”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进而自觉担负起文化保护与发扬的历史使命。三是培育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文化农民的模范带头作用。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设立专项经费,培养出一批懂文化、会管理的新型基层文化干部,从根本上促进乡土精英建设,使其能自觉投身文化建设。四是吸引新乡贤返乡创业,将更多新的服务理念与生产理念带入乡村振兴,推动传统文化升级发展。
3.3.3 优化创新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还需根据当前的时代发展特征对传统文化实施创造性转化,因此创新意识则是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动力所在。具体开展时,则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不仅要基于社会实践博采众长,深度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还要将创新与传承结合在一起,在传承中促进创新,在创新中谋取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逐步推进下,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落实优秀内容的继承与保护,能给乡村发展注入更多精气神,维护乡村社会稳定,提升农民的价值认同与精神追求。但目前具体的保护与继承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主体缺乏、管理不善、观念滞后。因此在实际落实时,还需在党和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应用农民这一传承主体,加强人才建设,增强文化保护意识,为其建立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平台;同时各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需因地制宜,建立特色化的文化发展体系,积极开发和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项目,真正利用多项手段促进乡村传统文化实现全面发展,提升乡村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