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谭策屯村解析

2022-03-18刘洁琼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村民群众基层

刘洁琼,姚 远

(1.中共齐河县委党校,山东 齐河 251100;2.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成效。那么,具体如何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围绕这一问题,我们针对德州市齐河县晏北街道谭策屯村基层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谭策屯村位于德州市齐河县晏北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山东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该村现有人口700人,耕地800亩,村“两委”成员4名,党员23名,群众代表24名,志愿者51名,连续15年未发生一例上访案件,无一人拨打过12345热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260万元。谭策屯村党建引领基层农村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代表性。希望对谭策屯村治理实践的解析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坚持党建引领,汇聚民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人翁作用建设乡村

1.1 坚持党的领导是谭策屯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取得彪炳史册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从百年前被动挨打的境地里到艰难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从黑暗的昨夜走向光明的未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实现小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体现在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党的领导地位,反映的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有利于在全体人民中强化党的领导意识,有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系统组成,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2]党的全面领导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科学的、具体的。党的全面领导一是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二是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三是体现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四是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3]谭策屯村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的。在党的领导下,谭策屯民主选拔出干事创业的村干部。在我国,“两推一选”是全国各农村党组织实行最广泛的一种换届选举方式。行政村的领导班子经过“两推一选”选拔产生,党的领导贯穿“两推一选”工作的全过程。谭策屯“两推一选”工作是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谭策屯现任村支部书记刘兴恩是经“两推一选”上任的,整个推选过程严格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进行。对谭策屯而言,从村党支部产生到重点工作的开展,无不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实践证明,谭策屯村的发展变化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强化党的领导放在首位,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服务能力[4]。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开展的基石,只有把这个基石打牢夯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党支部才能起到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团结广大群众,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带领群众一起向未来,实现乡村振兴。

1.2 汇聚民智是谭策屯基层治理的发展基石

村民自治是乡村治理的基础,村民有效参与是乡村治理的核心。[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集民智的制度表现。党建引领集民智主要表现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又发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独特优势。在制度层面要强化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组织的组织领导。[6]2019年6月,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组织实施等做了部署和安排,意见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

准确把握基层群众自治的底层逻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人翁作用是我国创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底层逻辑。一方面,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原则。家庭作为社会肌体的组成细胞,数人组成家庭也需要智慧去治理。祖祖辈辈生活在村里的居民,对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和村庄轶事是最有发言权的。让村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是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最好诠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离不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基层治理更是需要如此。基层治理就是解决村庄的事、解决大家的事。家家户户组成了村庄,村庄的事是大家的事,更是每个村民自己的事。倘若每个村民都认识到这一点,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谭策屯的基层治理是党建引领集民智的生动实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发动有威信的党员和群众,解决了宅基地及闲散地问题。一方面,做好调查研究,制定科学方案。村党支部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少说多看、深入每户走访调研,村党支部对全村当时210处宅基地及村内闲散地进行实地丈量并且建立档案,并多次召开干部会议进行商议评估,最终制订出方案。方案规定,全村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等相关规定,对于多占宅基院落,按规定只保留一处宅基院子。对于面积超占的,按每平方每年一元收取超占费用,最终实现公平。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汇聚民智。村党支部书记亲自到老党员和群众家中耐心沟通交流,发动他们先做通了几户村民的工作,把超占宅基院落无偿拆除。随即,村党支部顺势而为,把全村所有院子外闲散地统一收归集体,进行统一规划并有偿使用,无震荡解决了本村最棘手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2 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走共同富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2.1 以群众为中心,是谭策屯基层治理的价值追求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人民是党的根基、血脉、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奋斗历程。

谭策屯村基层治理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群众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凸显人民中心这个特色。[8]该村从2007年前的环境差、民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到如今“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山东省民主管理示范村”“山东省文明村”,正是村党支部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以群众为中心这一价值追求的实践结果。无论是搭建“五位一体”治理网络,还是成立“为民服务队”、老年秧歌队,亦或是领办创办合作社,谭策屯村每一项成绩取得的背后,都是同一个初心,那就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2.2 共同富裕是谭策屯基层治理的最终目标

追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带着大家伙一起过好日子”是谭策屯对共同富裕最生动的表达。谭策屯党支部通过领办创办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物流仓储,逐步增加村集体收入、提高村民人均收益,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是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更是产业安全和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谭策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成立合作社。谭策屯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经历了从观望到坚定、从单一到综合、从第一产业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一是从观望到坚定,“头雁效应”让合作社在谭策屯扎根。2017年,在上级党委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齐河县决定将谭策屯纳入全县首批土地合作社试点村。新生事物与传统观念的碰撞,让很多村民对创办合作社持观望态度。为此,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打消了群众顾虑,给群众吃了定心丸。当年,全村七成村民入股合作社,2018年底合作社首次分红,每亩地比以前增收200多元。次年村民就全部加入了合作社。

二是从单一到综合,谭策屯合作社收益大幅提升。单纯种植农作物,合作社的收益是有限的。为改变合作社单一种植结构、提升收益,谭策屯合作社实现了从单一作物到多种作物的转变。该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距离省城济南仅有10余公里,按照科学的城市规划,在城市近郊,非常适合发展蔬菜种植。由于大棚建设投入资金多,村民们又一次保持观望态度,党支部书记带头,筹资130余万元建起4个高标准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草莓、豆角、黄瓜等,年增收60万元。2019年,全村690亩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同时,合作社与“土豆集”公司签订订单,种植脱毒马铃薯170亩。2020年,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7万元,村民年收益总计增加到20余万元。

三是从第一产业到三产融合发展,谭策屯探索出共同富裕可行路径。从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到种植多种蔬菜瓜果,合作社收益有巨大提升。为带领全村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谭策屯找到两个突破口,发展仓储运输业和发展旅游观光业。一方面抓住时机,建设物流仓库,发展仓储运输业。2020年10月,党支部抢抓济南物流外迁时机,成立谭策屯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盘活村中闲散地建设标准物流仓库,全村698名群众全部入社,入股筹集资金630万余元。物流仓库一期1.2万平方米仓库已完成出租,正在建设的二期8000平方米仓库和1200平方米冷库也在2022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每年可实现收益380万元。另一方面,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建设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园,发展观光旅游业。新时代,以农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载体的旅游观光行业是大势所趋,谭策屯村集体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集种植采摘、田园体验、村落民宿、滨水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收入可达3000万元,可带动全村600人就业,使村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3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1+4”治理新格局

3.1 干部带头,民主参与,形成向心力是谭策屯基层治理成功的保障

自2008年至今,谭策屯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的辛勤努力取得优异成绩,连续12年获得晏北街道综合考评一等奖,连续15年全村无一例上访案件,无一人拨打12345投诉热线电话,并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民主管理示范村”“山东省文明村”“德州市文明村”“德州市森林宜居村庄”“齐河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谭策屯成绩的取得靠得是干部带头、民主参与。主要表现为:第一,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村党支部要求党员干部,一要讲政治,坚决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要会服务,把自身定位于群众的好“服务员”,群众之事无小事,要为群众服好务,及时帮助处理群众遇到的困难。由于党员、群众代表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工作,干部带头,工作有前瞻性,发挥头雁效应,把一些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下,促进村庄的发展。第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谭策屯采用“党员+群众代表+干部”共同管理村庄模式。村书记曾这样说过:“每个人都是村子的主人,只要大家都参与到村子的治理中来,形成合力,就没有办不好的事。”干部带头示范、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形成向心力是谭策屯村基层治理的重要经验。

3.2 构建“1+4”治理新格局是谭策屯基层治理的成功法宝

善治是治理的方式,即以人为本、多元共治的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9]谭策屯党支部在努力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党员及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在建立健全党员、群众代表参与村庄治理,实行村干部包组、普通党员包片、群众代表包户的基础上,将村妇委会成员、务工青年也主动吸纳参与到村庄治理行动中来,逐渐搭建起“支部引领+四轮驱动的‘1+4’治理格局”,使得群众精神面貌、村容风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4”治理格局,即为党支部引领,普通党员、群众代表、妇联、志愿者四方参与,四轮驱动,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驶向光辉的未来。党支部是把握方向的,“党员”为谭策屯党支部班子成员外的党员,“群众代表”为谭策屯村群众选出的代表,“妇联”即谭策屯村的妇委会成员,“志愿者”为谭策屯“8090”务工青年志愿者。“8090”青年志愿者是“1+4”治理格局中四轮驱动的一个轮子。谭策屯村党支部审时度势,积极引导本村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青年,成立了谭策屯村“8090”青年志愿者协会。村里每月定期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妇委会成员、青年志愿者开展集中学习,集思广益,集中研究解决村庄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了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妇委会成员及志愿者服务群众的能力。

谭策屯通过“支部引领+四轮驱动的‘1+4’治理模式”,让全体群众充分意识到,村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作为谭策屯的成员,有责任为谭策屯更好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切实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4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多措并举促乡风文明,德润人心

4.1 坚持开拓创新是谭策屯基层治理的前进动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谭策屯党支部始终将开拓创新作为干事创业的法宝。将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妇女代表、青年志愿者都纳入治理网络内,创建了支部引领+四轮驱动的“1+4”治理模式,是谭策屯坚持开拓创新的实践成果。针对如何开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具体工作,无论是理思路、想办法,还是想策略、出措施,谭策屯始终秉承开拓创新是解决各类村级事务的内核、是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的前进动力,推动本村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4.2 多措并举促乡风文明、德润民心

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10]谭策屯村坚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促进乡风文明,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妇联美丽庭院建设、“四德”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制度化整治村庄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让全体村民在文明乡风中浸润心灵,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推动村级事务落到实处。谭策屯村务监督委员会前身就是理财小组。村党支部要求监督委员会不准许干部参选,只允许群众参加选举。监督委员会的群众代表积极负责,切实发挥了村务监督的作用。无论什么工作,谭策屯始终执行干部落实、监督委员会负责回头看的工作模式。监督委员不仅检验工作成效,也会对一些工作提前跟进。分配村占地补偿款时,他们与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商议制定分配方案,工作效率极大提高,确保分配公平、透明。在旱改厕工作上,全村改厕167户,村监督委员会及时跟进,利用晚上及休班时间入户查验,查验发现问题,及时与施工队沟通,确保群众用上满意的水冲式厕所,监督委员会通过踏实的监督工作,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二是发挥妇联在美丽庭院建设、“四德”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在以妇联为主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创建的工作模式下,谭策屯现有60户达到县级美丽庭院标准。谭策屯打算利用两年的时间,保证全村90%以上家庭达到县级美丽庭院标准,30%的家庭达到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标准。妇联组织在“四德”建设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每年11月份进行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户评选活动,由妇联主抓此项工作。德治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工具,因为道德调整社会关系比法律更加广泛。[11]通过“四德”榜样评选活动,形成正向导向,提升群众素质,促进村庄和谐稳定。

三是制度化整治村庄环境卫生,确保村居环境长效保持。村居环境卫生是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村居环境的建设重在长效保持。谭策屯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维持村居环境的卫生。合理布局垃圾池,统一收纳归置全村垃圾。谭策屯党支部与党员、群众代表着手治理环境卫生。全村合理布局,修建砖砌垃圾池13处,引导群众自觉往垃圾池里倒垃圾。制定村居环境包干整治责任制度。谭策屯党支部实行干部包区域、党员包胡同、群众代表包户的环境整治责任制度。大家各负其责,积极监督、引导群众将垃圾倒进垃圾池里。改变群众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全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达成既定目标,群众都能够自觉将垃圾倒进垃圾池。严格义务工制度。谭策屯制定义务工制度,本村18至55岁男性村民,每年3个义务工,专门用于村内清运垃圾、冬季巡逻值班及其它集体用工。义务工制度执行非常严格,不准许用钱抵消义务工,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义务工要人不要钱”,切实让大家都感受到集体就是个大家庭。仅此一项义务工,村集体每年节约开支近2万元左右,既节约费用,也让群众有参与村庄事务治理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主人翁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是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文明新风是新时代农村必备的风格。谭策屯成立“为民服务队”,精简红白事。自2011年开始,村里组建起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在内的道德评议会,每半年评议一次。谁家红白事办得超标,都可以进行评议。“红白事节俭办、周全办”的规矩延续至今,极大减轻了群众负担;成立农家书屋,丰富农村精神生活。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个别农村陋习也慢慢滋生,特别是在农闲时节,个别村民还沾染上了赌博陋习,导致家庭不和、夫妻吵架的事儿时常发生。为在源头上根除农村陋习,经村党支部提议,党员、群众代表、妇委会及志愿者一致同意,村里将集体闲置多年的房子充分利用起来,建起了村文化大院,设立了农家书屋,同时配备了部分室内文体用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不良习气少了,和谐的气氛更浓了;成立秧歌队,丰富村民业余生活。2008年,村集体拿出3万元,组织成立了一支80名老年人组成的秧歌队。农闲时节,大家聚在大街上,敲锣打鼓扭秧歌。同时在村妇委会的倡导下,村秧歌队还把村里涌现出的一些好人好事精心编成一个个鲜活的节目,唱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儿,村里原来婆媳不和的、家庭闹别扭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如今的谭策屯村,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民风和谐,处处展现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乡村风貌,其治理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村民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