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导师型编辑的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
2022-03-18付一静
付一静
(太原师范学院 期刊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31)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写道:“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是对所有学术期刊的期望,蕴含了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指南。学术期刊从诞生之时起就承载着普及、提高社会大众的科技和文化知识,引领和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职能。[1]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学术期刊在推动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学术期刊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引导职能变得更加必要和迫切。编辑是出版的首要责任人[2]10,是期刊出版过程的主体,也是决定期刊质量最主要的因素[3]。所以,研究编辑、积极推动编辑素质提升在新时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时代呼唤导师型编辑
导师型编辑是指对期刊相关学科研究前沿与成果提炼,以及对期刊与编辑专业发展有指导意识与行为的编辑。导师型编辑是新时期我国学术期刊编辑承担历史使命的职业追求,是时代催生的产物。
(一)国家发展战略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跃升为GDP世界第二、国民经济体系结构完整、总体实力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现阶段,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极力阻挠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很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4]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自主创新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引擎,快速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至关重要。科技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与之关系密切的学术期刊对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推动能力也备受关注,国家发展战略赋予学术期刊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职责与使命。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5]这是对科技工作者的号召,更是对科技期刊的期望。科技期刊要做好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与服务。2017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在“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所做的题为“深刻认识学术期刊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推动我国从期刊大国向期刊强国迈进”的讲话中曾指出,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学术期刊提质增效。[6]这是我国期刊管理部门对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2019年9月,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我国科技期刊加速发展作出了愿景规划,树立了示范榜样。2020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破五唯”,不设置“帽子”指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的依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7]这是我国学科评估走向符合我国国情、回归理性的重要标志。这一《通知》是对学科评价的引领,同时,也为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于 2020 年 9 月11 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8]82021年5月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的回信,再次提出了对学术期刊的殷切期望。
国家发展战略对包括科技期刊、社会科学期刊在内的所有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期刊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唯有向更高水平迈进才能不负使命。因此,培育我国的一流学术期刊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培育导师型编辑着手。
(二)学术期刊担负使命必然需要导师型编辑
学术期刊诞生于1665年的法国,我国的学术期刊起步较晚,真正的中国人自己办刊始于1896年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9]36。1898年创刊的《格致新报》代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端[9]5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我国期刊经历了波动发展的过程。1956年,党中央向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及随后的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催生了一大批期刊。[9]2561965年,期刊总数达到790种[9]262,但“文革”期间期刊发展受到了极大的破坏,1969年刊物锐减至20种[9]276,1977年期刊恢复至628种[10]5。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期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是得益于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1978年科学大会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根本方针,为国家迎来了科学研究的春天,也迎来了学术期刊发展的春天。1978年有期刊930种[10]5,1981年我国期刊数量达2 801种,2000年增至8 725种。这一时期,我国各类期刊都获得了快速增长。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增至4 449种;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增至2 089种;文化教育类期刊增至913种。[11]1978年拉开的改革开放大幕促动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研究,而是包括所有学术研究与生产实践在内的各行各业。2019年,我国共有期刊10 171种[12]582,其中学术期刊6 468种。我国期刊总量变化的趋势基本代表了学术期刊变化的趋势。总体来讲,我国的学术期刊是伴随着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而发展的。虽然我国已经成为期刊大国,但远不是期刊强国。我国还没有世界一流科技期刊[13]。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与世界接轨,快速崛起的中国学术界神话了SCI,同时也“架空”了我国的本土期刊。
学术与学术期刊一定是相辅相成的[14],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特点使得论文发表无国界,我国的科技期刊已经严重落后于我国的科技发展,大量顶级科研成果流向海外期刊。社会科学领域因学科性质,文章外流情况相对较少。[15]2010—2019年,我国作者发表SCI论文共计275.5万余篇,其中91.9%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16]仅2018年,我国作者在海外SCI期刊发表文章35.38万篇,海外出版付费达9.88亿元人民币。而我国购买这些国外期刊数据库每年付费高达十几亿元人民币。我国本土期刊对我国SCI论文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40.7%下降至2018年的6.08%。[17]由此可见,我国科技期刊与我国科技发展严重不相适应,不仅使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流失,而且还对我国信息战略安全产生危害。[16]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唯SCI的评价体系,其次是我们的科技期刊缺乏敏锐的学术视野,没有形成有效的对反映科技前沿优质稿件的吸引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术期刊是众多行业中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最慢的行业之一。除新技术发展给期刊审稿方式、排版、印刷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之外,许多学术期刊没有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编辑部出版与管理中大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势,甚至还有一些学术期刊停留在只收纸质稿件的时代。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批优秀期刊集团[12]591,初步形成学科门类齐全的期刊体系,但总体上看,学术期刊体量小,与国际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小、散、弱”,缺乏成熟的商业出版模式,还没有形成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长效运营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18]
国家发展战略赋予学术期刊引领创新的使命,而我国的学术期刊还难有担此重任的能力。
2021年3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破五唯”背景下高校评价体系凸显立德树人与创新突破。[19]国家层面的评价导向将为我国的学术期刊创造一个顺势发展的黄金期,也可以说是“保护期”。去除评价导向造成的不利因素后,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期刊发展大局中将迎来公平竞争的局面。要有效扭转过去唯SCI评价导向每年逼走数十万优秀论文的局面,我国学术期刊必须有积极的作为,不能靠国家评价导向的合理化被动等候优质稿件上门,更不能因编辑选择水平的限制使上门的优秀论文被埋没。
我国的学术期刊首先要有服务我国学术研究与经济发展的能力,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学术期刊还须具有国际视野,有在学术研究领域服务、引领国际同行的能力,在国际期刊领域构建我国学术期刊的话语权。这是时代赋予我国学术期刊的使命。完成这一使命,学术期刊任重道远,唯有奋起,跨越发展。编辑是学术期刊的核心资源,一切出版目标都由编辑落实而实现,正如吴尚之所言,高素质出版人才是文化强国之基[20]。时代要求我们办有底气的期刊,做有骨气的期刊人。[21]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有更高的政治与学术站位,成为导师型编辑是新时期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导师型编辑的内涵
(一)导师型编辑与导师的区别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3年3月29日下发的《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发文字号教研〔2013〕1号)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这是国家层面对研究生导师核心职责的权威表述。从中不难看出,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是导师的学术责任。学术期刊导师型编辑不是像研究生导师那样覆盖导师的全部职责,而是在学术引领方面凸显对研究论题的宏观指导和引领,以及在学术成果提炼和呈现方面对作者进行有利于传播的技术性指导。导师型编辑与作者也不像导师与学生那样有法律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甚至可能不曾谋面,未有任何联系。提倡导师型编辑是对编辑承担学术引领职责的突出强调。导师型编辑可以通过选题策划、专题讲座、修改意见、发表文章、与作者交流等途径实现对作者的指导。
(二)导师型编辑的特点
导师型编辑首先是具有政治意识、有较高政治站位的编辑。这里的政治站位有别于一般编辑的政治素养,它是指对国内外发展局势以及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脉络具有清晰的认识,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敏锐捕获期刊发展相关信息的能力。
1.导师型编辑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导师型编辑的责任感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而不是限于学术期刊编辑部、主办单位局部视野。学术期刊就是为国家相关研究与实践服务的,如果缺乏这个责任基点,编辑的办刊实践很可能就会被失当的学术评价、期刊评价,甚至利益诱惑而改变,致使学术期刊原本应有的职责旁落。
2.导师型编辑具有研究感召力与执行力
导师型编辑要在本学科研究领域某些方向深入研究,并有通过国内外相关信息预判学科研究发展走向、从中凝练学术研究课题的能力。导师型编辑要有将自己的观点有效转达给研究者的能力,也要有亲身参与研究的能力。换句话说,导师型编辑具有学术感召力与执行力。这是导师型编辑的核心素质。
3.导师型编辑具备很强的职业敏感性
编辑职业敏感是导师型编辑的又一关键素质。它包含把握政治导向的能力、快速获取文稿信息的能力、快速作出文稿价值判断的能力、判断学术不端的能力、捕捉与策划选题的能力、发现并培育作者的能力、感知并利用期刊延伸业务信息的能力等七个方面。[22]编辑职业敏感是导师型编辑区别于一般的学者与导师的重要特征。它是编辑在一定思想指引下,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形成的职业特质,集中体现为编辑能够在繁乱的信息中发现有用信息,并将之纳入期刊工作之中的能力。
4.导师型编辑具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导师型编辑的基本素质,也是关键素质,是支撑其他能力的基础。导师型编辑只有具备自我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才有可能形成职业敏感,构建可持续性的学术研究引导能力。
导师型编辑除具备上述重要特点外,还具备编辑应具备的一切职业特质。导师型编辑是编辑职业自觉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充分展现编辑能动性、创造性的新型编辑。
(三)导师型编辑的核心职责
1.指导作者研究、写作
导师型编辑依据个人对国家相关政策、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动态以及同行期刊动态的分析研判,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并将此信息传递给相关研究者,实现在研究方向上对潜在作者的指导,以此落实期刊选题策划,实现学术期刊应有的对学术研究与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导师型编辑不一定是这个选题的合格研究者,甚至不一定是这个选题方向的研究者,但一定是具备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研究选题的特质,并能准确传递给他人,引起他人的研究兴趣,有学术研究素质的人。
另外一个层面,导师型编辑在研究成果的提炼与呈现方面,基于自身对各类成果呈现方式的比较与分析,给研究者提供优选方案的方法指导,或者说,给研究者在论文写作方面提出技术层面的指导。写作技术层面的指导使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凸显其学术价值,更易于传播,易于被读者发现。导师型编辑在这两方面的指导、引领背后的指导思想,微观方面是编辑对学术期刊选题与刊载文章的主动的规划;宏观方面是编辑对国家战略给学术期刊所提要求的积极回应。
2.指引学术期刊发展方向
导师型编辑指引学术期刊发展是其另外一项重要职责。导师型编辑要在国家战略指导下,为自己从事的期刊作出不同时间尺度的发展规划。这里的规划是立足国家发展需要、切合期刊自身实际,有可行性并且要付诸期刊出版实践的规划。期刊发展规划是导师型编辑在对国内外学术形势研判基础上,充分分析期刊自身的优劣势,作出的既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又能扬长避短特色发展的立体图景。
3.指导编辑学习成长
导师型编辑在学术期刊内部要担负起指导编辑专业成长的职责。通过言传、身教指导青年编辑作出自己的成长规划,使之积极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素养。编辑是学术期刊最为重要的办刊资源,是众多办刊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3]。同时,学术期刊编辑又是一个协作的整体,导师型编辑指导青年编辑成长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提升的过程。
就像学术期刊有不同的分类一样,导师型编辑因其成长于不同的编辑实践,也会有不同的类别。又因其对学科领域和期刊业务理解把握深度的差异,也会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在我国编辑学研究的众多著述中,未见有“导师型编辑”提法。但从本质上讲,这一概念不是笔者的独创,是笔者在其他研究者对编辑职业内涵理解[2]10-14,[23]192、建设期刊强国需要(文件、讲话文献)以及对编辑职责研究[24-28]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的。导师型编辑不是职称层级,而是编辑职业发展进入职业自觉的高级阶段。导师型编辑继承传统编辑所具有的一切优秀特质,与专业技术职称并无必然的关联。一般来讲,职称层次越高的编辑越有成为导师型编辑的可能。
三、导师型编辑与学者型编辑的关系
我国出版界对学者型编辑的讨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29]。1984年,北大、南开、复旦等高校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30]1985年《编辑之友》创刊,1992年中国编辑学会成立。这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成为推动我国编辑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编辑专业技术职称也应运而生[31]。“编辑学者化”“学者型编辑”的探讨随之日盛,人们对编辑的认知不再停留于“为他人做嫁衣裳”“杂家”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专家层面。当然,编辑专业发展是有层次性的,不仅在专业技术职称上有层次性,在编辑实践中,编辑成长曾被研究者表述为“五境界”与“三家”[32]。我国编辑学经过37年的发展历程后,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树立学者型编辑的职业追求已经成为编辑学界的共识[33-36]。学术期刊编辑是否应该树立学者型编辑的职业追求已经无需探讨,但是,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追求是否应该止于学者型编辑?本文的答案是否定的。
(一)导师型编辑与学者型编辑存在本质的区别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对学者型编辑进行了研究,但对“学者型编辑”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早期研究中,有研究者认为,学者型编辑是学术研究和编辑学耦合而产生的一种高素质、高境界、高智商、有学识、有修养、有魄力的优秀人才[37];有的研究者认为学者型编辑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现代意识的编辑[38];还有研究者认为学者型编辑是指既精通编辑业务又学有专长的编辑[39]。近几年的研究中有研究者认为,所谓学者型编辑,即在通晓编辑业务的同时,能够在某一领域独有创建甚至有所著述的复合编辑人才[40];还有研究者认为学者型编辑就是从事学术著作或论文的编辑工作的人,他们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乐于学习、与时俱进,常年与学术和学者为伴,为学术类图书或期刊的质量保驾护航。[35]以上说法虽然不尽一致,但共同之处在于对学者型编辑的认识大都体现出为了能与学者(作者)对话,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深度对话,不至于提出太肤浅的问题,编辑要有学者的素养[34]。学者型编辑的价值体现为学者型编辑能以热点或难点问题为聚合点,将发布的文章和问题进行聚合,提高论文被发现和引用的可能,同时使知识更易于应用、发展和共享。支持多级审核,保障学术交流生态链中信息的及时可靠性。[41]这些说法背后隐含有共同的思想,那便是学者型编辑追求的是能够准确理解、把握作者的研究,要发现和界定学术成果或文化产品有无原创性、有无学术品位[42]68-73而不是主动引导作者、指导作者研究与写作。导师型编辑的核心职责是指导作者研究与写作,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二)导师型编辑是学者型编辑的发展与职业境界的升华
从本文对导师型编辑内涵、特点、职责的界定不难看出,导师型编辑是对学者型编辑的继承和发展,是学术期刊编辑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完成办一流期刊、引领创新、支持人才成长等使命而必然产生的职业追求。因而,导师型编辑是编辑超越学者型编辑的职业境界,是新时代催生的学者型编辑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术期刊坚守初心的必然回应。
四、导师型编辑的培育
从期刊大国向期刊强国的跃升不仅仅是期刊数量、发行量与下载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有学术影响力期刊数量与质量的长足发展,导师型编辑是我国实现期刊强国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周慧琳同志曾经指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希望在编辑、出版精品力作的关键在编辑、融合发展的动力在编辑,编辑工作的强弱好坏,直接决定了文化产品,特别是出版物质量的高低优劣。[43]抓住导师型编辑的培育工作就是抓住了办一流学术期刊的关键问题,抓住了提升学术期刊办刊能力的主要矛盾。因此,培育导师型编辑应该成为上至国家出版行政部门,下至学术期刊编辑个人都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国家层面
1.坚持正确的学术评价导向
学术评价标准虽然只是对学术成果的评价,但却深刻影响着与其相关联的各个领域。比如,SCI论文相关指标已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44]2020年2月20日,教育部、科技部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其中的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树立正确政策导向已经为学术评价、人才评价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向。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唯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完全得以扭转还需要时日。何时能够形成健康科学的评价体系,国家督导至关重要。学术评价直接关系到学术期刊的评价,而学术期刊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编辑的职业发展。因此,培育导师型编辑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作为其诞生与成长的基本条件。
2.建立政府主导的期刊评价体系
期刊评价要回归办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宗旨,转变民间机构主导期刊评价的局面。成立于2017年的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于2018年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是政府在社科期刊评价方面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目前来看,政府主导的社会期刊评价的影响力远不如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科技期刊方面,受科技部委托,1987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每年对科技期刊评估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4年发布了《关于颁布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2年制定了《科普期刊评估标准》,从国家层面对期刊设立了评价标准。1999年,原国家新闻出版署设立“国家期刊奖”,每两年评比一次。2002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名单。这些举措是政府对期刊的奖励性引导。但是,这些措施还不足以满足新时期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需要。
3.扩大政府奖励面
中国出版政府奖设立于2007年,每三年一次,奖励优秀出版物、出版机构和个人。从第五届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编辑)的情况看,69名获奖个人中,期刊工作者占16人。[45]与我国超过1万种期刊的规模相比,奖励面太小,不足以有效催生期刊编辑,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进步的愿望。因此,建议各级政府扩大优秀编辑奖励面,为学术期刊编辑树立广泛的榜样,激发学术期刊编辑自我发展、提高及向导师型编辑成长的愿望。
此外,还应加强中国编辑学会及其各专委会、期刊协会的影响力。中国编辑学会“十大编辑”评选表彰活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建议相关部委像支持期刊发展一样,出台政策加强对编辑队伍建设的支持。培育导师型编辑,国家层面的举措是重要的基础,既有导向示范作用,又能辐射全国,有政策的权威性。
(二)地方层面
地方政府应延续国家编辑奖励政策,扩大奖励面。政府出版奖向学术期刊编辑一线倾斜,切实推动期刊强国战略的落实。
1.构建学术期刊、高校、科研机构共同体
地方政府主导,构建学术期刊、高校、科研机构共同体,以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形式将学术期刊以及期刊编辑融入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之中,让编辑有更多的机会零距离体验教学与科研,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丰富编辑的科研素养,从而提高编辑捕捉选题的敏感性、拓展编辑指导作者选题的视野。
2.建设辐射全省期刊的编辑名师工作室
遴选一批职业发展水平高、学术影响力大、责任感强的编辑组成编辑名师工作室,以学科背景相近的期刊编辑组建相应的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可以采取出版行政部门推荐加任期制,并有相应的督查制度。编辑名师工作室的重要职责就是定期交流、研判相关政策与学术动态,彼此在学科方向上进行错位分工。名师工作室内部成员来自不同期刊,避免自相“撞车”竞争,又在整体上保障了地方期刊的学科覆盖面。编辑名师工作室可实现成员间的信息共享、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名师工作室成员代表着不同的期刊,因此,在这样的名师工作室背景下,编辑提升自身能力的内在动力会更加强烈,编辑与其背后的期刊都会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主办单位层面
学术期刊大多是高校、科研机构主办,期刊出版是主办单位的边缘业务,常常不受重视。主办单位与主管单位分离的期刊有不同的两个领导主体。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在相关学科领域具备硕士、博士招生资格的情况比较普遍,期刊编辑积极申报相关学科导师,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资深编辑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为编辑走向导师型编辑提供实践机会,使导师型编辑不再是纸上谈兵,更有实战的能力。编辑在指导学生研究、写作的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对各类研究、写作规范的理解与体会,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学术期刊选稿方向,提高指导作者论文写作的能力。
(四)期刊社层面
期刊社(编辑部)是学术期刊导师型编辑产生与发展的核心基础,它能以制度激发编辑产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内驱力[1],因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国家、地方相关政策是否得以执行、执行是否彻底关键在期刊社。期刊社在管理办法、评价导向的设计等方面要体现对编辑走向导师型编辑的引导与推动。在具体管理中,期刊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建立鼓励编辑向导师型编辑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
任何一个学术期刊,都不能寄希望于所有编辑都成为导师型编辑,编辑考核评价的制度也不能将编辑定位于导师型编辑,但是,学术期刊社的编辑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一定要指向导师型编辑的培育。建立规范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与引导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行的考核评价机制[46]将是有效的引导机制:以规范性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编辑必备素质要求;以引导性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导师型编辑素质要求。这样的评价体系既有编辑底线要求,又有高素质指引,以考核评价为导向凸显学术期刊社对编辑素质提升的引导。
2.推行首席编辑制
首席编辑制是指在学术期刊编辑中遴选出业绩最出色的编辑,冠以首席编辑荣誉的一种机制。[47]188-203每种学术期刊都有其特定的学科服务对象。大多数期刊社受编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编辑人员数量达不到国家推荐标准,难以形成国外知名学术期刊集团的编辑分工,比如施普林格组稿编辑与案头编辑的细化分工。因此,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天然地需要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学术期刊社可以首席编辑制激励编辑快速成长,以此催生导师型编辑。
(五)个人层面
一切外力都通过内力产生作用,编辑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最为积极和能动的力量。从国家到期刊社的各种政策、制度能否产生效力,关键在编辑。编辑自身提升个人素质、发挥主动性、承担职责的内驱力是关键因素。当然,编辑内驱力的形成过程中,外力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术期刊编辑树立导师型编辑的职业追求是重要的思想基础。
1.学术期刊编辑要以继续教育为契机,不断丰富个人职业素养的内涵
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来,各地提供了大量的编辑继续教育课程。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国新出发〔2020〕18号)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得少于90学时。以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在线课程看,截至2021年8月,共有582门在线继续教育课程,涉及法律、编辑思想意识、政策宣讲、编辑基础知识、艺术、科技前沿动态等方面。学术期刊编辑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丰富职业素养内涵。学术期刊社还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社本研修,以此提高编辑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学术期刊编辑要不断学习、实践,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
编辑实践是编辑成长为导师型编辑的重要土壤。编辑只有坚持编辑实践,才能不断提升甄别选题与论文价值判断的能力,从而奠定编辑走向导师型编辑的基础。
3.学术期刊编辑要准确把握期刊相关学术信息
学术期刊编辑要不断研究同行期刊的发展动态,了解学术前沿,深入期刊读者与作者之中,准确把握期刊服务对象的学术服务需求。期刊信息能够开阔编辑个人的职业视野,为提升编辑指导的准确性,成长为导师型编辑奠定重要基础。
4.学术期刊编辑要坚持研究与写作
研究与写作是导师型编辑必备的素养。只有坚持研究与写作,编辑才会有深刻体会,才能发现作者研究、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编辑对作者的指导才会切中肯綮。
五、结语
导师型编辑是我国学术期刊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时代机遇,承担期刊使命的有力支撑,也是我国实现2035年科技期刊跃居世界第一方阵,从期刊大国迈向期刊强国的人力基础。积极培育学术期刊导师型编辑将是我国期刊发展的重要任务,也应成为所有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