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2022-03-18韩英超
韩英超
高校体育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课程承担着相同的育人职责. 面对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在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需要认识到以往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积极引入人性化教学理念,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原有的体育课程之上,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体育技能的提升. 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效率不高,人性化教学理念的落实仍存在诸多的困难. 如何解决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发挥人性化教学理念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各大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
1 人性化体育教学内涵
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能力和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忽视学生个性需求,统一化落实教学活动的方式,已经逐步被人性化教学理念所替代. 人性化教育实质上就是从人的内在属性出发,在尊重人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实施人性化教学活动,需要高校根据现实的情况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尊重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现实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性成长规律的教学方案. 同时,需要摒弃以往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人性化视角出发,结合学生体质健康状态,深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感受到教师人性化的关怀,实现自身体育学习能力的显著提升.通过分析人性化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用的现状,可发现人性化体育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体育学习的主动、自律、高效. 二是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承担着组织教学内容、课堂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职责. 教师的主观认识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着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 因此,人性化体育教学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改革的要求落实人性化的教学思想.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2.1 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改革的成效
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大多数高校根据新纲要的要求落实体育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改革成效.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课程内容入手,在原本必修课程之外,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新开设众多选修课程,既包含传统的排球、篮球、田径、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具有民族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象棋、武术、散打,以及大众化的体育项目,瑜伽、跆拳道、街舞等,为学生体育学习提供多样的选择. 学生可根据学习安排,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以及合适的时间展开训练,并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互动,完成深度的学习[1]. 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上出现的变化,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更加符合学生自然发展的规律,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调动多方力量,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这种教育改革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使人性化教学理念逐渐被各个院校接受,各大院校开始主动挖掘本校的特色,积极建立起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2 人性化视域下体育教学改革仍面临的困境
(1)缺乏对体育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实践性不足.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涉及到多方主体,改革任务繁重,改革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 由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步较晚,且实施改革活动的效率不高,所采取的教学理念,以及产生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改革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尽管各大院校针对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对体育教学工作提出创新的要求,但是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发现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得个性化体育教学改革仍停留在初期,出现人性化教学弱化的现象[2].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体育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转变思想,不能主动接受人性化教学理念,难以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以人文本的理念;二是教学改革缺乏实践性,部分教育工作者面对人性化教育的要求,在展开具体研究和分析中,将更多的重点落实到理论教学层面,使部分实践性活动仍然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教师教学思想过于陈旧,不能认识到学生课堂中主体的地位,虽然在课堂中充分发挥着自身的引导力和约束力,但也造成课堂教学节奏仍然由教师把控,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体育教学改革仍存在过于随意和片面的问题.
(2)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稍显不足,弱化人性化教学的效果. 尽管在全面落实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性化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体育课程之中,但是由于教师对人性化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及教师落实教学创新活动的能力还稍显不足,使得体育教学仍存在个性化理念应用不足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深刻,对人性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还较为陌生,难以在教学实践中快速地调整心态,使个性化教学活动的实施受到阻碍. 部分教师更是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中出现安于现状的想法. 对于提出的全新要求,不能主动地进行分析,也从不审视自我,使自身的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特别是高校体育课程地位不高,院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投入[3],体育教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更新速度过慢,会深刻地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效率,人性化教学理念难以落到实处,造成体育教学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人性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探讨
3.1 加大“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贯彻落实人本教育思想
所谓人性化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指的是“以人为本”与“以生为本”,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感受、掌握学生个体差异情况与发展诉求. 注重将传授知识与身心素质培养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促进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积极引进人性化教育思想,在秉持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重视大学生心理、思想与素养等各方面的有效培育,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加强对“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普及与推广,提高广大教师对此方面的认识与重视,使之自觉将人性化教育思想践行于教学实际,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开展. 在具体实践中,相关高校可通过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官方平台,加强对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宣传与普及,传播以人为本教育思想价值、优势与作用,提高广大师生对此方面的重视. 然后,定期组织开展以人性化教育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研讨会和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升体育专业教师对人性化教育理念的重视与掌握,增强其以人为本教学技能水平. 其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本教育思想,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还应充分结合学生体质情况、兴趣爱好、性别差异、运动基础、身体素质的具体情况,制定层次化、差异化的体育训练方案,对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与训练[4]. 让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训练方案,开展针对性训练活动,保证每位学生体育技能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为了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尊重学生意见与建议,发挥学生体育潜能与学习潜能. 保证改革创新出来的体育教学模式高度符合学生需求,进一步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 坚持以人性化思想为导向,推进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创新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贯彻落实人性化教育思想,应秉持“健康第一”体育理念、针对性选择体育课程,调整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保证高校设置的体育课程内容与应用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贴合人性化标准. 首先,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与运动课程时,应转变以往过于重视竞技项目训练与学习的教学内容体系,要秉持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健康发展原则,重视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针对学生健身、使用、终身运动等特点科学设计体育课程. 并将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列入体育教学大纲中,重新调整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保证将人性化理念贯彻落实到体育教学全过程. 其次,还应坚持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的,对体育项目进行专业分类与集中教学,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可通过加强太极拳、武术、曲棍球、毽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调整,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进当下多样化、先进性的技术与动作要领,保证传统教学项目与时俱进更新[5]. 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现代化、趣味性的体育教学项目,比如拉丁舞、街舞、现代舞与体育舞等,并适当引入一些实用类体育项目,如自卫防身术、游泳、攀岩、野外生存等. 以此来扩大高校体育教学覆盖面与受众面,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引进当下备受学生欢迎、支持和喜爱,应用效果极佳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在线教学、小组合作、情境创设、体育竞赛、趣味体育等教学模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3.3 打通高水平运动员绿色输送通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人性化理念引导下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可通过加强与国际化、职业化体育中心、体育场馆、国家体育队的合作,进一步打通高水平运动员绿色输送通道,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增强高校对优秀体育运动员培养的重视,从而使之加强此方面的投入,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相关研究发现,在国外,许多优秀高中生、大学生体育运动员通过选秀大赛可直接进入NBA 职业联盟,完成学生向职业运动员跨越式发展,为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促进学生发展体现人性化理念的同时,为体育界创新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因此,相关高校可通过加强与我国省市级体育中心、体育委员会的合作,定期为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并以此为人才培养目标和导向,坚持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输送渠道的畅通,树立长远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6]. 另外,培养高质量运动员还应建立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与软件保障. 基于此,相关高校应加强此方面的投入力度,定期购入先进设备设施,完善体育教学器械、设备的知识与保障体系,保证各项体育教学项目有序展开.同时,还可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演讲比赛、趣味运动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将体育文化传授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与素养.
3.4 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综合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教学理念、职业精神、综合素养、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与实效. 若想真正将人性化教育理念贯彻落实高校体育教学全过程,应注重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师精神思想之中,使之充分掌握人性化教育本质,自觉将其落实于体育教学改革之中,保证体育教学改革实效. 第一,可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以人性化体育教学为主题的学术竞赛活动,竞赛结果与奖金、评职、评优等挂钩,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到人性化体育教学改革之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与路径,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7];第二,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为体育教师传授当下最为先进、科学、合理且实用的体育教学知识、专业技能与人性化教学方法,保证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第三,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教师教学成果、教学情况、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践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通过考评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体育教师改进自身不足提供指导与参考;第四,鼓励校内优秀骨干体育教师定期到国内外优秀学校参观学习,了解他人优秀教学办法,汲取先进教学经验与模式,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与知识储备,开拓教学视野.
4 结语
人性化教学理念作为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是一种尊重学生自然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育人思想. 面对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对学生学习需求关注不足,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现实困境. 应以人性化教学改革为目标,逐步加大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宣传,坚持以人性化思想为导向,推进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创新,营造出人性化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通过个性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体育教学和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