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与对策

2022-03-18杨学山韩舜愈李永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

杨学山,祝 霞,梁 琪,韩舜愈,李永才

高等教育是彰显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战略指导,通过“985”“211”和“双一流”工程等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办学规模和年毕业生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和弊端,制约了我国进一步迈向教育强国的奋进步伐. 究其原因,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过强的应试教育“内卷”,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个性发展不足、学术基础不牢、创新精神和能力不强,尤其是具备取得原创性标志成果潜力的高端后备人才匮乏[2-3].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正在深度调整和重构,特别是科技实力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通过实施技术“脱钩”“封锁”“围堵”,以期减缓或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面向广大高校师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由此,高校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为全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唯有通过探索全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使之逐渐丰富、日趋完善,才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导向和支撑作用.

1 树立科学的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在稳步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重点培养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意识、拥有批判性思维和能力,富于开拓和创造新局面,并且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取得较为突出的创新成果,可以助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4]. 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使命及主战场的高校更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为重”的科学内涵,牢固把握难得的战略改革发展机遇,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树立科学的创新教育理念,处理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的关系,全面提升教育效果,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动力和源泉.

1.1 教育理念和作用的认知创新

教育理念建立在教育基本规律之上,包括教育宗旨、观点、认识、本质、目标、创新等基本内涵[5]. 教育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的成败.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创新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现代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完善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重点要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创造力并重的教育理念,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6]. 传统教育忽略了对受教育者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开发,忽视了人才的创造潜能是人类社会最具有开发价值的不竭资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结构呈现高度分化和多元化的新特点. 现代高等教育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充分遵循师生的主体价值,尊重个性化发展,将会培养出更多敢于创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拓型人才,为人类文明创造更多精神财富和社会价值. 同时,对教育理念和作用的认知将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更替和丰富. 尤其是高校在推进创新教育的同时,也会助推自身改革,彰显先进文化理念和核心办学思想.

1.2 教育方法创新

创新教育已日益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其实施主渠道之一是课堂教学. 古人曰“子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充分表明了“创新始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重要性被提及. 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强调为学生灌输较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固化形成了以“教材、教师和教室”为中心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加之部分教师十分尊崇“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依旧坚持口述、模仿、展示和识记为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愿意也不允许学生挑战经典权威,忽视和束缚了学生个性差异及创造潜力,弱化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无法充分挖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思维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7]. 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应当因时、因势制宜,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借鉴和采用引导启发、开放探索、科研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等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及互联网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科学感召性、专业独特性和时代新颖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意识.

1.3 教育效果和评价标准的创新

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以考试论人”“凭分数入学”大行其道. 高校甚至是整个社会也以此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推波助澜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飞速发展,“智造”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再仅限于满足数量,而是更加注重选拔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8]. 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截止2020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 738 所,在学总人数达到4 183 万;2021 届高校毕业生为909 万人,同比增加35 万,人才总量显著提升,但人才质量和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脱节,出现了“过剩”与“紧缺”并存的不合理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当前高校教育的考评制度和人才评价标准,需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把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列入考核重点,将千人一面、“大一统”的评价方式逐步过渡为科学合理、各具特色的、个性化、差异化评价标准,以利于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主探索与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素养、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以及能承担艰苦工作的更加契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9].

2 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具体建议

创新是指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打破现有的认知界限,采用另辟蹊径的思维方法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独到的、有社会应用价值成果的实践行为[8].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和首要前提,所以构建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是深化改革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高校要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 计划”,教技〔2012〕6 号)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 年9 月印发)为政策指引和导向,精准领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刻内涵,积极实施创新教育战略,立足新形势、贯彻新方针、开拓新局面、构建新模式,以“十四五发展规划”及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为契机和使命,切实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新人才,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

2.1 教育人文环境和谐化

教育环境是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广义的教育环境包括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硬件设施和人文条件[10]. 教育人文环境主要通过管理制度、学科特色和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浓厚、热烈而持久的学风、教风中体现,可直接反映师生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因此,高校既需要保障满足教研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更需要在和谐、尊重、宽容和彰显学术氛围的人文环境中,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借助多平台、多渠道积极宣传关于创新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指导精神. 诚意邀请、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校友及校内名师,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术论坛、专题报告、创新沙龙、经历访谈等活动,使大学生沉浸式体验优秀人才的心路历程和成功喜悦,“润物细无声”式地感化、熏陶、启迪师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 对已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师生,可适时通过推优评优、颁发奖励等机制,利用微视频、微信、微博、海报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励先进、宣传典型,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创新的认知自信,使创新成为浓烈的校园文化,感召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培养良好的观察、思考、想象以及独创能力,释放创新激情.

2.2 教学管理科学化

教学管理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涉及改革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保障教学实施、考核教学质量等过程[11]. 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发展必须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为支撑和保障,全面统筹影响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积极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职能,才能稳妥地推进教学改革.

2.2.1 完善规章制度,为创新教育保驾护航

为使创新教育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策为导向,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形成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符合办学层次实际、科学精准、可落地生根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模式. 尤其要变革积弊已久的、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构建包含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用人单位反馈等多位一体、但不流于形式的评价体系.客观分析创新模式下人才教育的质量、水平、成效及不足,及时树立典范、校正偏差,确保创新教学开展的计划性、有序性和实效性.

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高校还应立足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如适当延长学制、代表性创新成果与课程学分互认、互换等,支持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业. 同时,针对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成本较高的现状,学校可以制定适当倾斜政策,如学生的创新成果可按照等级水平折算教学工作量;所获荣誉可纳入教师业绩考核范围,用于职称晋升、相关项目申报、外出访学、进修等方面,强化师生互动,鼓励其积极投身创新教育,促成开展创新教学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2.2.2 提升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能

要做好针对创新性教学的管理指导,必须要对现有不适合创新教育开展和实施的管理机制、理念意识进行更新. 教学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先进管理理念对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既重视“管”,更重视“理”,切实发挥“理”的职能.“理”在于理顺教与学、管与教、管与学的关系,遵循教学规律,激励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在于优化设计更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流程;在于服务好教学、教师和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不惧失败的良好教育环境,更高效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2.2.3 实施科学化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是创新教育不断有序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创新教育的不走形、不变样,高标准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在于坚持严格管理,以规范促教、制度育人,真正执行合理、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通过科学、顺畅的管理流程,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积极配合和执行各项制度和要求的目的,促使创新教育百花争艳,蓬勃发展.

2.3 教学方式多元化

大学教育以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三者有机统一[12]. 专业知识教育框架既需要系统的基础知识,又要求对知识进行理解思辨. 偏重前者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偏重后者会导致知识体系的不完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地获取直观、感性的专业认知,教学过程被高度结构化、呆板化,致使学生养成了长期依赖灌输的学习模式,无法更深入地探讨或辨析知识点的新旧变化及可能的局限,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塑造.

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应该更加注重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和自主深思的研究性探索[13]. 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利用知识获取的快捷性和多元化的新特点,鼓励全体教师以创新为理念,以学科和课程特点为依据,以勇闯“无人区”的视野、科学拓展、大胆尝试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学路径完善课程体系,倡导开放式教学. 在确保授课内容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国际国内名师名校MOOC(慕课)、远程网络教育等优秀资源,积极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翻转课堂、文献资料、案例调查等授课方式,与启发、参与、探究等学习方法有机融合,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挑战和创新精神.

高校在完成课程教学转型的同时,还需在专业实习、课程实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主动发挥人才集中、设备较全、学术水平较高、科研经费相对充裕的自身特点,以学科背景为抓手,届次化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大赛. 如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的葡萄酒酿造及品鉴大赛,动物医学院主办的小动物疾病诊疗大赛,园艺学院主办的大学生插花创意大赛,工学院主办的专业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等,采用按需、按量合理引导学生自主组建队伍,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分工,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一步训练、巩固、提升参与者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社会和行业评委的点评与反馈,让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和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倒逼学校、学院从供给侧进行改革,建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支撑匹配度.

2.4 社会参与责任化

众所周知,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途径主要依靠有效的学校培养和长期的社会锻造. 学校培养是基础,社会锻造是条件,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14].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摇篮,但国家机关、事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干事、创业环境对人才的进一步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 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贡献的人才,机关单位可能将善于管理、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能力排在首位,而企业急需通过专业特长创造效益的人. 因此,仅仅依靠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用人单位携手合作,完成多主体参与的育才工作. 各地政府要积极主动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可落地生根的政策支持与优惠;各类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主体也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以“产-学-研”协同为基础,校企、校院联盟为切入点,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抓手,参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打造集科技服务、实践教学、创业就业为一体的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和平台,保持社会所需与人才培养同步,使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技能.

此外,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和传承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进一步成长的影响也非常显著[15]. 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减轻创新者的心理负担,不断激励并激发责任心和创新思维,使其成为创新、创业者的坚强后盾. 同时,上进、包容的家风可为创新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实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拥有足够可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空间,使更多的人才发挥决策和选择的权利,在不断创新和开拓中完善自己.

3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和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 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各职能部门需强化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做到全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建立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同向同行的稳定运行机制,才能形成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氛围,真正落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高校教师只有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己任,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创新教育实践,才能真正构建科学的创新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题解教育『三问』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