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平台在谣言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2022-03-18辛怡霄张维倩杨柳佳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辟谣谣言疫情

辛怡霄 张维倩 杨柳佳 于 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 北京 100038)

疫情防控中,政府相对群众具有信息优势,因此政府在谣言治理中的行为至关重要。政务微博的出现为政府和民众间建立起信息传递的桥梁,能够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和准确性,所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能帮助政府高效公开信息,以达到治理目的。

我国研究者提出的治理对策大都与政府有密切关系,根据政府在治理中的地位以及扮演角色不同,基本分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型与平等主体型。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合法、合理规制与引导,明确责任,激发各方主体参与积极性。[1]同时要注意,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赋予谣言利他性、宣泄性的新特点。谣言=重要性*敏感性*模糊性/官方权威性*公众理性,因此在谣言治理中,政府的作用分为事前注重培养公众科学素养、事中积极介入参与辟谣、事后妥善处理深层矛盾,拓宽政治参与渠道。[2]总之,政府作为“指挥系统”是防控谣言的专业力量,当在其中承担打击造谣者、及时有效辟谣以及建立内外一致的协调机构的任务。[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方法,结合国内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微博舆情,对北京政府在此事件中的微博谣言处理过程进行剖析,探讨政府主体借助微博平台处理网络谣言的治理过程、治理结构以及治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可供借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措施。

一、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微博谣言治理机理分析

(一)案例选取——北京新发地网络谣言传播与治理。北京新发地经历了从发现病例到患者清零的过程,可以认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完整案例。新发地作为北京最大的农贸市场,其影响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与武汉疫情发展高度相似,因此选取新发地疫情处置过程中的谣言治理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

在北京新发地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了很多谣言,如网传“育民小学某家长是无症状感染者,并传染给了孩子。”该消息还称“北京灯市口稻香村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对于此,微博平台本身及时针对该言论进行辟谣,阻止了谣言扩散,北京政务微博对此也及时发微辟谣。再如网传“新发地几万人被运送到河北唐山隔离”的谣言,北京市丰台区政府通过其官方微博进行辟谣。另一种辟谣方式是官方微博作为平台发布其他相关部门的辟谣信息,如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网传前往朝阳区欢乐谷游玩的房山区居民宋某核酸检测呈阳性一事系谣言。北京市丰台区政府通过其官方微博转发进行辟谣。

谣言治理主要依靠政府,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发现谣言并进行阻止,这种方式虽然确实能起到作用但往往具有一定滞后性。群众对于突发事件的感知程度与过程等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应该有主流媒体、意见领袖,这些行为主体在舆论发展各阶段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网民心理和情绪的变化。通过对上述主体在新发地疫情期间的作用加以分析,可将网络谣言治理分为网络舆情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与消退期四个阶段:

1.网络舆情潜伏期。政府部门及时更新信息,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满足民众的知情需求,同时积极回应关切,减少信息沟通中的民众误解;主流媒体把握报道时机,抢占舆论先机;意见领袖以其新闻敏感性,将情感作为信息甄别的考量因素,第一时间感知事件。

2.网络舆情爆发期。政府部门应该注重对群众情绪的监控,要健全情绪控制与引导机制,加强与广大网民的沟通,疏解话语表达中的对抗性诉求;主流媒体做好议程设置,把握报道议题多样性;意见领袖要善于表达,引领舆论。

3.网络舆情高潮期。相关部门要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借助新媒体与群众进行良性互动;主流媒体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挖掘议题,充分考虑不同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尽量使报道有温度、与群众有共鸣;意见领袖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责任感,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4.网络舆情消退期。相关部门进行事后评估与反思,对治理过程、作用加以总结,为日后处理相关问题提供经验与借鉴,完善网络治理法律制度体系。

(二)新冠疫情微博谣言治理结构。

1.入驻政务机构,信息发布更权威。微博作为当下最便利也最开放的新媒体平台之一,其特点极大增强了微博在网络舆情发酵中的作用,利用好为微博平台对政府公开政务、监控舆情和收集民意具有促进作用。如今政府逐渐意识到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各地各级政府都开始设立官方微博账号,以期提高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和政务服务的水平,借助微博走群众路线,打通官—民舆论场。经过微博官方统计,截至2019年12月,经过认证的政务微博数量达到179932个,其中以机构为主体的有138854个,公务人员以个人身份申请的有41078个。这次疫情中,这些官方微博在信息发布、知识传播等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微博及时发文公布政策和疫情动态,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微博借助自身优势,通过图文报道和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把抗疫一线的情况展示在公众眼中、接受大众监督,同时接收并回复公众对各类问题的建议与提问,这对打赢防疫总体战、阻击战、人民战奠定坚实基础。

2.丰富垂直领域,科普防疫知识。微博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出丰富的垂类社区,这些社区涵盖体育、财经、娱乐、科普、政治和家居等领域,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区以及话题,因此一个社区往往拥有大量的优质内容、头部大V和庞大的兴趣受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专业性比较强,又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因此此次疫情直接推动了科普和健康垂直领域的发展,相关大V在网上积极分享相关科学知识与数据,并配以图片、动画等来解释,提高专业知识的可理解性,这大大推进了用户对病毒、防疫等相关科学问题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微博疫情大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医疗专家”类用户受关注度最高,截至2020年2月26日,相关用户总涨粉量达到2188万。同时,以@科普中国(中国科协官方微博)为中心,地方各级科普微博积极响应的科普模式初具规模,二者成功铸就了抗疫的心理防线、科普防线。

3.开辟疫情话题,助力全民抗疫。此次疫情中,“微博超话”及微博热搜热榜凭借其开放性与实时性,为疫情信息的集散提供平台。一方面,微博结合不同需求开设了“肺炎防治专区”“肺炎患者求助专区”和“海外疫情专区”三个板块,用户可以随时发布、查看信息和热度话题,满足重要信息分散和收集的时效性要求。微博疫情大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26日,疫情相关话题数累计达到24.7万个。其中,肺炎专区日均浏览用户近7762万,累计曝光量达到328亿。另一方面,微博的热搜热榜能够及时显示关注度最高的议题,使得信息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快速触达用户群。同时,用户通过点击浏览和发文互动持续为此类话题加热,二者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

4.还原事实真相,落实科学抗疫。疫情危及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助长了谣言的扩散,诸如“某地出现患者新病例”“双黄连预防新冠病毒”等虚假消息严重阻碍抗疫工作开展,扰乱人们正常生活秩序。对于谣言,微博平台一方面直接以官方的辟谣账号为核心发布辟谣信息,同时联动各地区网警账号以及相关官方科普账号快速辟谣,尽可能打击谣言在网络上的扩散,降低谣言对群众的误导;另一方面微博给公众提供疫情谣言榜,增强辟谣微博的传播效果。

5.阻断疫情谣言,净化舆论环境。以“捉谣记”为例,其是新浪于2018年设立的官方辟谣账号,疫情期间其各类博文主要以疫情为核心内容,根据不同阶段主要工作方向的不同及时调整和发布相应辟谣信息。疫情爆发早期,主要以还原发展真相和预防科普为主;后期随着国内局势逐步稳定但国外疫情形式严峻,其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涉外谣言监管上。在工作形式方面,该账号按周、月分别总结相应时期内的重大典型谣言,并以长篇微博的形式公布,集中对谣言进行剖析和纠正。通过微博及时净化网络环境,防止错误观念传播,有利于提高群众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抗疫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小结。新冠疫情期间,微博平台主要承担信息发布和监测两方面任务。北京市政府通过微博及时发布抗疫信息,让权威信息第一时间触及大众,大大压缩谣言生存空间。同时微博作为高开放性的社交软件的代表,其“热搜”功能能够引导和反映群众的关注点,因此微博对于监测、发现网络谣言具有相当的优势。借助微博,很多谣言在潜伏期就被政务微博及权威平台直接澄清,阻断了其可能带来的后续影响。其次,哪怕在谣言传播的爆发及高潮期,由于官方微博账户在众多账户中仍具有高可信度,如果能够及时辟谣,则会引导舆论向好发展;若能加上意见领袖及主流媒体的辅助,微博辟谣凭借其时效性和弱程序性完全能够作为最有效的辟谣手段之一。总的来说,北京疫情期间,相关部门借助微博平台及时澄清谣言,体现了治理的快捷性与科学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微博谣言治理演进中的问题解析

(一)依法打击谣言效果欠佳。桑斯坦曾提到控制谣言要从法律责任入手。我国现有众多法律打击谣言传播的违法行为,但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造谣势头依旧高涨,打击效果欠佳。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管理环境复杂,执法主体职权不清或重叠、网络谣言具体防治程序不明、惩罚力度小等问题,从而给低成本、高收益造谣行为留有较大的生存空间,无法针对造谣者发挥有效的警示作用。

(二)微博自身对谣言治理具有负面效应。微博的匿名性降低了使用者和参与者的责任感。人们在微博平台上交流时并非面对面的对话;同时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用户私人资料无需要对外公布。这就给用户造成“出事无需负责”的假象,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用户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其对自己传播谣言的行为尚不负责,更不会积极参与对谣言的治理。当谣言能够作为获取流量的手段时,多方治理就难以实现。同时,微博具有高传播性,一经扩散会迅速引爆舆论,增加防控和治理难度。微博是一种具有强交互性的社交软件,其附近搜索、热门搜索、话题参与等功能极大增加了信息传播可能。因此谣言一旦开始大规模传播就难以立即实现有效控制,辟谣与传播间因此有一定的延迟。此外,微博谣言传播往往参与者众多,难以追责。这也可看成是由匿名性和高传播性延伸出来的负面效应。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很难确定每个人的行为和传播的关键节点,从而极易让违法者逍遥法外。

(三)各方主体对微博的运用尚有不足。首先相关单位对微博的重要性和功能认识不足,政务微博不能充分发挥辟谣作用。目前北京市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大都有自己的微博账号,但整体利用率不高,缺乏与相关部门及其他有影响力者的联动。且大多数单位未设置专门的新媒体运营团队,信息共享困难,发布不够及时。此外,政务微博对自身宣传不到位,内容以转发官媒和政策性新闻为主,缺乏新颖性和可读性,在谣言治理中更侧重于简单辟谣而忽视对科学知识和先进理念平台的常态化普及。

其次,平台监管不利。各网络平台都引入大数据对谣言进行监管,但由于各种原因,大数据并没发挥它应有的效能,多个例子表明平台缺乏对事态发展的前瞻性和警觉性,往往谣言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平台才采取诸如“撤热搜”之类的措施。同时,平台与相关部门间并没有直接的信息互通:平台出于利益考虑不愿将数据共享,相关部门对微博认识不足不能积极与平台取得联系。微博作为网络工具未体现有效的监管和预警作用,给谣言的进一步发酵提供时间上的可能。

再者,用户非理性化,加快谣言传播速度。在后真相时代,谣言的传播走向感情煽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之所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为它不断触碰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终极价值观的动摇使得人们人云亦云,难以进行理性分析,对真相置之不理,微博自身的负面效应又将这一点极大地放大,最终导致谣言难以控制。

三、微博谣言治理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谣言打击控制力度。完善打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相关立法,从法律责任入手控制谣言产生与传播,加大打击造谣等违法行为力度,依法严厉惩处利用微博造谣传谣行为,依法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警示威慑造谣者,压缩谣言生存空间,阻断谣言的传播,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不良舆情演化扩散。

(二)微博优质延伸内容建设。微博平台的高传播性、高参与度等特点为垂类社区、超话等内容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使其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中伪科学内容的破除者和信息集散的重要渠道,为微博谣言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微博平台延伸出丰富的垂类社区,内容优质,受众广泛。在突发性事件中各垂直领域中的大V可以通过生动的表达分享专业知识,在兴趣受众中产生有效信息传播,对微博用户进行专业知识科普,从而提升其知识储备和辨识能力。

此外,微博的超话、热搜热榜广场等为各类信息的集散与分享提供了平台。微博上的自由讨论能够促进事情真相的出现[4],微博用户可以在此进行实现重要信息的快速分发和收集,并在用户的不断互动与反馈中产生热点话题,促进信息良性传播,打破信息壁垒,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提升认知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微博平台优质延伸内容建设,聚焦优质内容进行专业知识科普,丰富知识获取渠道,提高微博用户获取和分辨信息能力,从而从源头上避免谣言产生和传播。

(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谣言的产生及发酵与政府、媒体、公众等主体息息相关,谣言传播很大程度上源于公众信息匮乏,因此,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微博谣言治理中的协同作用,聚焦不同主体的谣言治理策略优化,实现信息公开与共享。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博平台优势,完善政务型微博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相关事件信息。谣言传播公式表明,当公众关注某一事件却又无法完全了解事件详情时最可能产生谣言。因此,治理网络谣言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同时,谣言从出现、发酵到大规模爆发有一定周期,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热点事件关注,加强对谣言的追踪与潜在因素排查,在谣言产生后及时寻找源头进行介入,切断传播路径,防止事态扩大。此外,加大与主流媒体合作力度,发挥主流媒体信息发布与宣传作用,合力打造专业型微博意见领袖,争取网民信任,疏导网民情绪。倡导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时把握节奏,注意措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其次,加强平台监管能力。微博等平台应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应急处理机制,充分利用自媒体的“自净功能”多元化识别谣言,利用大数据提高信息检测水平,严把信息质量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走向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针对微博匿名性特点,平台要充分利用后台实名功能,及时找到谣言源头与传播路径追踪,对造成重要不良影响的用户及时进行处理,给予造谣者一定的震慑。此外,积极宣传自身辟谣账户,如微博小秘书、微博辟谣等,充分发挥平台辟谣功能。

再者,增强公众辨识能力。有效的网络谣言治理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微博用户应提高自身辨识能力和媒介素养,提升网络信息获取、分析、鉴别和判断能力,抵御从众心理、窥私心理等不良心态对个人认知的干扰。由于微博用户的异质性特点,其在网络上的点赞、转载、评论等行为极易为谣言传播提供条件和渠道,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加强网民防谣教育与宣传,增强个人责任感,铺设网民参与谣言治理的社会网络。

猜你喜欢

辟谣谣言疫情
战疫情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澄清事实 明辨是非——温州新闻网辟谣举报平台建设之探索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