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政治能力建设的时代意蕴

2022-03-18唐后乐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唐后乐

(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在教育强国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校辅导员要提升政治导向力,引领大学生坚定政治方向、确立理想志向、树立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本领、强化政治责任、明确价值取向,必须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为此,辅导员要认清政治方位,准确把握政治属性;提升政治品位,不断淬炼政治素养;坚守政治岗位,着力提升政治能力。

一、认清政治方位,准确把握高校辅导员政治属性

从辅导员制度诞生到现在,辅导员的政治属性一直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审视国内国际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形势,特别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加以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处在新的历史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依然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这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们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辅导员角色的政治属性,对于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认为辅导员角色的政治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首要”: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辅导员首要的角色定位。定位为“骨干力量”,主要是由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任务、作用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人力保证与专职力量。辅导员要按照上级的要求与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统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网络思政、活动思政与实践思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高校思想高地、舆论阵地、理论领地,引领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努力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政治强”是辅导员首要的职业能力特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总的职业能力特征。“政治强”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政治过硬,有很强的政治定力、清醒的政治头脑与较高的政治智慧,这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完成其他各项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是“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坚强保障,是一名合格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集中体现。离开了“政治强”来谈业务,就会迷失方向、丢失灵魂、误入歧途。

三是“政治意识”是辅导员首要的职业素养。高校辅导员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治意识是四个意识最核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善于从政治上处理问题。辅导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理论武器铸魂育人,增强政治能力,担当政治责任,在政治信仰、方向、原则、立场、定力、鉴别力、纪律和规矩等方面全方位修养,积极参加政治学习,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的政治领航人。

四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是辅导员首要的基本条件。什么样的人才能担任辅导员?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七条规定了辅导员应当符合五个基本条件,其中第一款就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政治素养是高校辅导员应具有的首要的核心素养,面对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校园安全稳定带来的挑战,辅导员要对照自己的职责要求,擦亮政治眼睛、提高政治站位、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政治风险。

五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辅导员首要的工作职责。辅导员的九项主要工作职责见于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五条,其中“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其中第一款。要求辅导员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首要抓手,要用真理的力量为大学生定向导航,引导学生学政治理论,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三观”,端正思想认识,校准价值取向,胸怀正确的政治思想、政治信仰、政治情感。要完成这一职责,辅导员必须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创新,学会用情感性话语、平等式话语、大众式话语与互动式话语,构建起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话语体系。

六是“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辅导员队伍建设关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辅导员职业的发展,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与塑造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辅导员队伍建设包括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品牌建设、管理考核机制建设,其中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建设任务。

七是“政治标准”是辅导员评聘和考核的首要标准。高校辅导员应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民服务、严守纪律作为政治标准,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作为职业守则,做到有理想、有情怀、有纪律、有操守。各高校要在辅导员评聘和考核过程中坚持政治标准首位,坚持政治问题一票否决制;严把辅导员选聘的“入口关”,建立与健全激励机制与退出机制,完善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制度保障。

二、提升政治品位,不断淬炼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

政治品位体现人们在事关政治方向、立场、原则、觉悟、品格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正确和正直、坚定和坚毅、清正和清醒。政治素养就是人们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职业职责所应基本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基本品质的总和。政治素养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体系中的核心素养,高校辅导员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具有以下政治素养:

一是政治方向正确,做领航人。一个人如果政治方向出现了偏差,即使有再大的本领也是次品、废品甚至危险品。因此,辅导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锻炼与道德修养,增强方向感、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引前行的道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深入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借用新媒体平台,引领学生做时代新人,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引领学生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大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是政治立场坚定,做带头人。政治立场,是由阶级立场所决定的一个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态度,综合表现一个人的政治信念、政治态度、思想感情、政治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作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头等大事来抓。”[1]“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带领学生在党的旗帜下成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三是政治觉悟较高,做明白人。政治觉悟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理解以及为一定政治目标奋斗的精神,表征人们在政治生活实践中领悟政治问题、明辨政治是非的政治能力、政治水平,包含了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政治觉悟高是政治上成熟的重要表现。中国高校辅导员的政治觉悟表现为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地位、责任、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的认识。在政治谬误面前敢于亮剑,不做绅士做战士,以自己的政治觉悟去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觉悟是辅导员的重要政治责任。政治觉悟高,才能具有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犹豫、不含糊、不打折扣,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糊涂、不马虎,在政治宣传与政治生活上不信谣、不传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四是政治品格高尚,做清白人。具有过硬的政治品格是新时代对辅导员提出的严格要求。政治品格过硬就是要对党忠诚、严于律己、勇于担当。对党忠诚,就是要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职责和情操,忠诚党的纲领、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目标、忠诚党的主义、忠诚党的纪律、忠诚社会主义制度、忠诚人民群众。严于律己,就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与高尚的职业操守,“必须荡涤思想尘埃,祛除精神污垢,净化心灵家园”[2],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人、老老实实做人,自觉遵纪守法,恪守师德师风,行为世范、学为人师。勇于担当,就是要爱岗敬业,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要勇挑重担,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敢于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始终保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作风,做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五是政治原则要强,做把关人。政治原则,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应遵循的政治规范与政治准则。辅导员应坚守党的根本政治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新时代要首先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要增强“四个意识”,把纪律挺在前面,恪守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坚守自己的底线,自觉服务大局。辅导员要原则性强,为学生把好思想关,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让错误思潮远离学生,远离高校。在政治原则问题上,不留余地、不留情面、不留死角、不留口子、不留退路,做到“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

三、坚守政治岗位,着力提升高校辅导员政治能力

新时代,高等教育恰逢国际国内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给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带来许多新特征。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政治引领实效,必须坚守政治岗位,着力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引领力、政治影响力、政治研究力。

一是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判断力不是自发产生的,要在长期的政治理论学习中厚积薄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3]314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辅导员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平台加大政治理论学习的力度,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终身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懂、弄通、做实;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科学掌握学习方法,严格落实学习措施,扎实凸显学习成效;要持之以恒学,忙里偷闲学,坚定信念学,结合业务学,对照问题学,按照要求学,自我升华学,跟着榜样学,深入群众学,融入团队学,与时俱进学,联系实际学,引领学生学,以学有所获达到学有所用;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练就一双“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4]。

二是在思政业务培训中提升政治领悟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才能开展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中央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提高辅导员的思政业务能力与政治能力,各高校不断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构建理论培训学习制度,丰富理论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创新培训形式,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辅导员搭建了理论供给学习平台。辅导员要抓住这一大好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专题培训班”、读书报告会、学习日、专题讲座、读书协会、学习强国、学习心得交流会、辅导员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边学边记、边学边思、边学边悟、边学边用,尤其要深入学习党中央精神并做到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提升政治领悟力。

三是在立德树人实践中提升政治执行力。合格的高校辅导员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辅导员需要在立德树人实践的大熔炉中不断积累政治经验,不断提升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与政治敏锐性,发挥政治优势,历练政治品质,提高政治修养,头脑清醒,慧眼如炬,铁肩有力;要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

四是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提升政治引领力。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要主动担当起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与主战场的重要职责。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高校思想阵地,成为高校主旋律,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面对的重要课题,对辅导员的理想理念、价值追求、精神信仰也是一个重大考验。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必须用好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潜望镜、反光镜、照妖镜,必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自身思想意识,加强网上正面舆论导向;要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作、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五是在彰显人格魅力中提升政治影响力。高校辅导员如果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表现出迷人的人格魅力,就能大大提升政治导向的影响力。辅导员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教育学生。如果在政治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与能力修养等方面有所加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无私奉献,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就能赢得学生、拥有学生,把学生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旗帜下,扩大政治影响力。

六是在主题项目建设中提升政治研究力。加大科研助推平台建设,大力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实保障。近年来,为提升辅导员政治素养与政治能力,各高校为辅导员搭建了全方位提升政治理论与业务素养的科研舞台。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十四类项目研究与建设,这些项目主要有:业务知识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国内外交流学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硕博学位);校级学生工作岗位锻炼项目;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项目;骨干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项目;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武项目(入学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大学生创业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辅导员优秀团队建设项目;辅导员工作案例项目;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项目;辅导员业务等级考核项目等。通过项目建设,多角度提升辅导员政治研究力。

总之,加强辅导员政治能力建设,是时代之声,是时代之问,是时代之责,是时代之义,是时代之力,是时代之要,是时代之新。辅导员必须担当时代使命,久久为功,以自己的政治能力引领学生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