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究

2022-03-18赵文婷

读写算(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梯形笔者

赵文婷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数学学科重在逻辑与思考,作为教育教学重要的学科之一,良好的课堂氛围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基本素养。课堂提问作为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其内核则要是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搭建起良性的数学课堂。纵观以往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效提问情况比比皆是,如何运用有效提问提升学生思维是教育教学的一大难点。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教学重点,科学设计教学问题,克服无效提问的困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一、课堂提问概念解析

所谓课堂提问,是指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提问过程,如同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的良好纽带,意在通过双向互动,形成授课程过程中的有效思考。在传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注入式”教学氛围,这既是任课教师注重对于知识的有效传递,在授课过程中形成“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成果必然大打折扣。课堂提问则是从根源上杜绝这一问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就把难化易,把大化小,引导学生逐一回答,这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情愉快,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使课堂保持活跃、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数学提问教学实操

(一)提问要融合趣味性,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点具有本能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提问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趣味小活动结合在一起,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强化学生认知,将数学课堂提问广泛化,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小数的初步认知》一课教学为例。“书包48元,圆珠笔3.50 元,日记本3 元,铅笔0.20 元,文具盒15 元,橡皮0.15 元,小刀1.5 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上述数字进行分类后,学生能够看到什么不同?此时学生能够发现“其中一类是整数如48、3、15 等等。”还有学生积极说道:“还有一类是整数后带有一个数字,如0.2、3.5。”此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要表示积极鼓励,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此时教师可以接着指导学生进行回顾,对于具体内容认识小数,如何识别小数等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指导学生掌握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带有目的性地提问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积极思考,快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问题设置由简及难,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在提问教学的过程之中最忌难易搭配不明,尤其是在学生兴趣高涨的过程中过于困难的数学提问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提问安排的过程之中要做到由简及难逐步深化,在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思维,以此实现数学高效课堂开展深化。以《混合运算》一课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提问,并在板书上写道:16+9+4=?此时许多学生会举手回答,这样一来能够初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则可以进行后续课堂深化。教师可以将运算难度不断升级进行提问,如36-16+45=?这才是本课核心混合运算,将加减算法都融合在其中。面对于学生的懵懵然,教师可以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在算数过程中可以先算“36-16”将第一步的结果“=20”写在算式的下面,注意了“等号”要写在算式的左下方,而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45”照抄下来,此时学生们是不是就能轻松得出答案?经过这样分解式的指导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兴趣,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再将难度升级,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提问:“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 人,中午走了24 人,下午又来了38 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其中要点,说出自己思考。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正确进行脱式计算充分实现了提问教学由简及难的重要作用,逐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要点,这对于强化学生思考和解题能力都具有重要帮助。

(三)问题融合数学思维,强化学生基础素养

朱熹曾言“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提问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正是深化学生基本素养,提升学生思维,如果没有提问,学生对于重点难点没有准确认知,对于自己的学习漏洞也会忽视,而通过提问,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思路,让学生可以运用不同解法思考问题,可以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考水平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认识多位数》一课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等数字,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千数累计学生认识到万,通过万数累计,学生能够认识到十万。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对于学生进行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举手到讲台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抽取学生,在板书上学生写道“六十一万表示61 个万,61 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 162 个万,162 个万是1 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 个万,1343 个万是13430000。”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掌握多位数,通过了解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计数单位;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此外,教师要注意努力做到每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能让全部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课堂当中,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提问教学课后反思

(一)兼顾学生学习差距,做到人性化提问

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知识的反馈也有所差异,想要全面深化提问教学,需挖掘学生潜能。因此在实践提问的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兼顾不同学情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到人性化提问,助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教学为例。课堂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两位数乘法如:78×65=?此时在进行课堂内容教学引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层层解析,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应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其次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由于这部分知识的难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难免会感觉到难度。比如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小问题,对于掌握欠佳、数学一般的学生,任课教师提问道:“612×12=、457×69=”。对于数学能力较强、思维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些考验思维能力的题目:“李叔叔也特别喜欢去旅游,瞧,他准备乘火车去北京。李叔叔了解到从他的城市去北京要12 个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km。从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呢?该怎么列式?”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充分激发人性化教学的重要价值,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真正实现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数学长处,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二)善用现代教辅设备,多元化提问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抓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当下发展的需要的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化,诸多现代化的教辅设备越来多地运用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因此想要深化提问教学,则需要任课教师可以活用教辅设备,真正做到多元化提问。以《梯形面积》这一知识点教学为例。此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梯形图片,以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在比较中既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有意识地渗透了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整体建构四边形知识网络、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做了铺垫。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面积和梯形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紧接着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在课件中绘制画出一个梯形,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讨论有学生发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得到梯形面积。还有的同学将梯形补成长方形,先求出长方形面积再得到梯形面积。“那你们觉得这些方法中哪个最好?为什么?”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个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一同思考,探索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挖掘学生数学思考,使提问更加的多元化与智能化。

(三)善用电子教学软件,创新课堂使用方式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总是容易觉得紧张,笔者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愿意起来主动回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答案并不确定,另一方面是他们害怕起来回答错了以后受到教师的惩罚和同学们的嘲笑。小学生有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不过要转变这种情况却并不容易,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笔者发现,创新提问的方式,善用电子教学软件或许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

例如,笔者在日常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喜欢在课堂上使用一款点名软件,该软件的功能非常简单,笔者提前将班级学生们的数据包括名字、个人信息录入到这个软件之中,上课的时候,笔者只需要打开这个软件,不需要说出任何一位同学的名字,软件自己就会随机抽查学生。比如笔者想要提问学生:“请大家做一下多媒体上的这道计算题。”笔者就随机邀请一些学生起来分享答案,此时笔者就可以打开软件,随机邀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提问过程的严肃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看着多媒体上的软件像抽彩票一样地抽人起来回答问题,这是一种非常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不仅不会给他们造成压力,还会让学生感觉到乐趣。对于教师来讲,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简单而且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过去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笔者总想着找一些平时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起来参与课堂互动,所以总要记着哪些学生上节课回答了问题、哪些学生很少回答问题。有了这个软件后台数据自动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笔者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也不像以前一样那么复杂了。科技的进步给了教育工作者更多选择,不止这一种软件,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深入探索其他教学软件的高级运用。

(四)学生互相进行提问,营造课堂快乐气氛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本身是带有一定枯燥性的,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往往表现不够积极,为了给课堂营造一些快乐的氛围,笔者总是会创新提问的方式,除了笔者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

比如,教学《100 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巩固学生的数学认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可以在课上组织简单的相互提问小游戏。笔者随机点击一位学生,提出一个算式,要求该学生马上计算出答案,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该学生就拥有了下一次的提问权。他可以随机抽点一位同学,并且提出一个新的100 以内的加减法算式,要求下一位同学进行计算。这种接龙式的提问是学生自主驱动的,本质上和笔者的教学没有太强的关联,学生在这种提问方式的影响下,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完善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互相提问的氛围之中,更好地理解10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练习100 以内加减法的相关题目。

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类似的生生互动教学法,不光是在验证学生学习成果,教学计算题的时候可以开展这样的提问,平时教学新知识,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若干个预习相关的问题,邀请学生依次起来回答第一位回答的同学,可以指定下一位接力回答的同学。总而言之,提问的过程中增添一些游戏的因素,往往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优化数学课堂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有效提问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课堂的知识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有效提问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的良好思路。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梯形笔者
梯形填数
梯形达人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梯形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