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路径

2022-03-18王佳佳

读写算(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品格培育词汇

王佳佳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八小学,宁夏 银川 750001)

新世纪之下的教育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探索日渐加深。当前如何培育人才已经成了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要求,培育学生的文化品格则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的新要求。在英语学习方面,通过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能够使学生增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更是有助于学生在国际文化熏陶之下形成国际意识。从文化品格来看,其表现在价值取向方面,既是学生对中外优秀文化的一种理解与认可,同时也是当今“地球村”形成背景下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意识及修养。而当前在小学时期的英语教育工作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文化品格已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探究的课题。

一、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活学生文化学习动机

当前由于小学时期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上改进而来的方式,对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依旧是停留在学生对词汇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对英语语法及规则进行枯燥性的讲解,课后依旧是做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自然难以充满兴趣进行学习,更是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更是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从小学生的学习来看,兴趣则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一种动力,所以对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趣味且多样的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融入相应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交际利益、历史文化知识等方面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激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之下,不论是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上,都与以往的英语教学工作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有助于拓展学生文化知识视野

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从词汇、语音、句型、文本、语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这样才是培育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举措。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之上,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够使得小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字、词、句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丰富多样,且涉及了多个领域,一旦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十分有益。所以,当前在小学时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文化品格,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培育小学生跨文化意识

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但是因为世界国家及地区的语言及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为人们的沟通及交流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人的国际交际能力,而英语这门语言蕴含的知识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在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若是没有掌握文化背景就很容易出现文化错误,且这些错误主要集中表现在价值观与文化习俗的冲入上,这就会带来交际的不愉快。当前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文化品格的培育,既可以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还能够克服交际过程中存在的文化障碍,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跨文化意识的提升。

(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文化观念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此时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此时正是培育学生正确“三观”的黄金时期。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动,且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但是对于很多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领悟力。很多学生在网络的冲击下,思想观念有了一定的变化,更看中洋节的习俗。所以,此时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文化引导,指导学生对中外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和理解,从而使得学生继承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够理解和包容西方文化。所以,当前在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培育小学生的文化品格,对于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十分的有利。

二、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途径

(一)介绍文化背景,激活学生文化意识

从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少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自然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育。因此,对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就可以从年龄、认知情况、理解能力、判断力等角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适当地扩大文化知识的内容及范围。对于高段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西方文化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力,所以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渗透文化品格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知识之后,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从而增加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鉴别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比如,节日文化属于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所以在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相应内容合理地渗透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相关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了解中西文化的背景及差异。在教学“Unit4 My holiday”这一单元的教学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解西方人寄贺卡的习俗,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中国人在外报平安的方式,通过指导学生了解文化背景之后,对二者进行对比,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另外,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介绍,一般是教师围绕着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特定的英语文化背景,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对中西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以此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中心文化内涵。对于“Why are they doing?”这单元的教学上,文章中主要介绍了一些动物以及活动项目,教师就可以围绕着兴趣爱好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交流,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欣赏中西方人在兴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以开放积极的心态理解和包容他人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

(二)明确目标定位,培育跨文化意识

从文化品格来看,其是对中外文化的一种理解及认同,从文化品格的培养来看,其并不局限在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培育上,而是要面向公民素养的培育。所以对于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要求,需要英语教师将教学目标从培育学生文化意识转移到帮助学生在文化意识形成的基础上习得对文化传统及现象进行评价、解释及归纳的能力上,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具备文化品格。若是学生缺少这一项能力的培育,在走向社会之后就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尤其是学生文化意识淡薄的情况下自然难以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因此,对于当今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既需要分析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使得学生意识到提升文化品格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增强自身文化的敏感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培育文化品格这种需要从各方面做起,使得学生明确该项素养的提升是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以此促使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方面更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

以“Unit4 My holiday”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文化目标为:Learn about the custom of sending greeting cards to their relatives to ensure peace when they travel abroad.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西方人写贺卡报平安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增强对这一习俗的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再依据文化目标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假期出行选择的交通方式以及旅游景点,指导学生懂得在外游玩的时候写明信片,并通过明信片介绍自己家乡及美好事物。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文化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为围绕着这个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沟通的过程中感受中西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从而使得学生实现文化修养的提升。

(三)创设文化情境,培育学生文化素养

一直以来,情境教学法在英语学科中都有着广泛性的应用,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认识和体验不同的知识。在小学时期英语教学工作开展期间,为了使得文化品格培育在英语课堂的有效渗透,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情境之中体验和感知文化知识,从而实现自身为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既可以选择对话情境,也可以选择故事情境,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道具,学生就可以运用这些道具进行情境表演,使得学生在亲身参与时深化理解英语知识,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以“Unit4 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这单元主要是需要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这个时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之中比较典型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要求学生在班级中运用“What are you doing”进行询问。在学生自主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教具,如乒乓球、乒乓球拍、故事书、图画书、记者衣服、录音机、话筒、手机等道具。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使用“What are you doing?I am…ing”进行对话和回答短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这一句型。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教具自己创设情境进行表演和对话,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就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汉语思维的禁锢,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

(四)优化词汇教学,培育学生文化观念

在小学时期的英语学习上,词汇则是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学习的基础。而在词汇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则需要将英语词汇教学重视起来,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词汇的读音、意义以及在表达中的用法。从小学时期的英语教材中的词汇分析来看,有很多的词汇源自Ancient Greek mythology,Roman mythology,或者有很多的词汇选择文学名著、历史事件、风俗习惯等方面,所以这些词汇中也隐藏着诸多的文化因素。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之上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自然难以认知到这些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英汉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

比如,在美国这个国度,狗一直被称作吉祥物,也是家庭之中的重要成员,所以在对狗的表达方式上有着比较积极化的意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然而狗作为宠物在中国的发展史比较短,所以在很多关于狗的词汇上的表达依旧存在着贬义。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文化现象,既可以使得学生感叹文化的差异,还能够使得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从而避免在表达上出现尴尬。从小学高段的英语教学来看,高段的英语教材之中有很多地名词汇,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的时候就可以分析这些地名书写上存在的差异,如 China,Japan,America,France,German,Britain,Italy 等国家的名称,由于英汉地名在转换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的转化原则以及用法进行书写,这样才能够将词汇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出来。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必须使得学生明白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意义,这样不仅使得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语言沟通和交流的手段,也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确学习英语知识时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并不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文化品格作为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培育学生的文化品格则是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连的,需要教师经过多样的教学策略及方式实现。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期间,对于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需要反映在教育教学之中,反映在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够从多个角度着手,将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成小学生的一种素质。所以,作为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师既需要关注语言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还需要关注中外文化知识的导入,通过语言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将培育学生文化品格渗透进行,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之中达到新的境界。因此,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之中,教师就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理念,针对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运用英语教学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理解西方文化内涵,并从中吸收文化精髓,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品格培育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