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

2022-03-18张佳丽

读写算(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群文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张佳丽

(嵊州市长乐中学,浙江 嵊州 31246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拓展眼界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语文学科进步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也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应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意义

(一)有助于点燃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大量的时间对于阅读的文本进行解读,导致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沉闷,加上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会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同一篇文章,学生会觉得非常枯燥,很难对于阅读产生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抗拒、厌倦等负面心理,对于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开展是极其不利的。而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教师可以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并且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整合在一起,再让学生进行阅读。这种方式有两方面的优势,首先,教师整合的文本都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在拓展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群文阅读使得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有效减少重复阅读的枯燥性,有助于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有助于提升阅读的针对性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对于同一个文本进行解读,教学重点也在于让学生了解文本当中的知识、蕴含的思想情感等。事实上,语文学科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同一个文本中也包含着很多的知识点,想要巩固这些知识点,就需要进行适当训练,以此不断地积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如果教师仅仅解读一篇文本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而利用群文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利用其他文本的阅读进行拓展和巩固,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且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三)有助于培养阅读习惯

群文阅读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使得整个课堂更有活力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学生也只有产生了阅读兴趣,才会更愿意参与阅读。因此,运用群文阅读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够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一些阅读。这不仅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有益的,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眼界也会不断开阔,并且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也就意味着不能单独进行阅读教学,教师通过利用群文阅读,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高中群文阅读选材的原则

(一)按照作者进行选材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按照文本的作者进行选材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比如在学到鲁迅先生所写的文本时,教师就可以整合一些鲁迅在不同时期写得文章,让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本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的生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按照主题进行选材

按照主题选材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进行选择时,教师需要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选择的文本应当与教学内容有着同样的语文要素。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选择一些使用了同样表达手法的诗词进行群文阅读,能够在加深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三)按照文体进行选材

按照文体进行选材对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意义重大,教师通过结合教学文本的文体,整合一些有着相同文体的文章进行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文体的写作结构和具体特点等,在进行写作时,也会更容易下笔。比如在学习说明文时,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说明文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写作特点等。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选文,读写结合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针对性,同时,也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首先就要注重选文,进行适当地筛选,并且与写作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选择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文本。此外,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阅读教学的效果,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教师还应当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选择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相符的文本进行阅读。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就可以与同一单元的《故都的秋》结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这两篇都是文字十分优美的散文,并且描写的也是同一个城市的景致,带有不同的美感,《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在月色映照下荷塘的朦胧幽静之美,氛围是很幽静的,展现了宁静之美,而《故乡的秋》则是抓住了一些有特点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清、静与悲凉的画面,整体的氛围也是比较悲凉的,体现了物哀之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两篇文章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美感,并且了解到散文的表现特点,学会如何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描写景致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在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不仅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储备,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基础。

(二)加强引导,有效阅读

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固然重要,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了,相反,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因为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方向的偏离或者错误的认知。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有可能会对于学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针对性设置一些阅读目标,让学生在不偏离方向的基础上,充分放开思维进行思考,实现更加深层次的阅读。

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文本时,由于这是一篇外国作者的文章,加上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社会已经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了,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文章当中包含的思想内涵。而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加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通过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和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通过了解可笑的行为举止了解到别里科夫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逐步深入到思考,并且有所感悟,学会领会文本中幽默讽刺的表现手法以及如何描写细节。另外,在鲁迅先生的《祝福》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两篇文本中也有着相似的表现手法,教师除了要对于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容,还可以把这几篇文章组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到在腐朽的社会制度下无数人像奴隶一样地活着,只有勇敢摒弃腐朽的旧制度,更新思想,才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世界。这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使得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为了促进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三)灵活掌握,学以致用

群文阅读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积累更多的语言应用手法,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加强指导,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在群文阅读中学到的内容,并且可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写一写读后感,包括自己在阅读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感想等,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这样能够在进行群文阅读后,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不仅能够实现有效地巩固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写作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思想。另外,这种方式还能够实现把阅读与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这篇文本时,教师除了可以把这篇文章与《雷雨》《窦娥冤》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中桑迪亚哥、鲁侍萍及窦娥的形象,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读后感是很好锻炼学生写作技巧的方式。因为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进行语言的组织,也需要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意义重大。此外,写读后感还能使得学生对这几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解到主人公永不服输的精神,并且学会如何更好地刻画人物。

(四)重视提问,引发思考

提问也是群文阅读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而想要提升提问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对于教学内容全面细致地了解,并且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确保提出的问题难度适合,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给出答案。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有深度,学生难以理解,就会降低提问的效果,而如果问题过于简单,甚至不需要学生思考就能给出答案,也就无法发挥出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也会使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需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提问。并且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层次回答教师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兰亭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把《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组合进来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乐与悲,是运用写景抒情的手法,并且在结构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通过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到两篇文章当中的相似之处,学生找出来的内容可以是结构上的,也可以是思想情感方面的,同样也可以是写作手法方面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细致地感悟文本,并且对两篇文本进行对比,在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阅读和对比给出个性化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提出问题后应当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对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创设情境,直观感悟

语文本质上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不仅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语文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僵化,不仅使得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同时,也使得学生难以深入领会到语文学习的内涵,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创建情境,让学生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够更加直观地感悟复杂的内容。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状态中,并且感悟到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可以结合文章《蜀相》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及时为学生创建一个情境,包括蜀道难中的高峻的蜀山、天梯石栈下湍急的险流,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蜀相中描绘的柏树成荫,高大茂密,是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通过对于两篇文章分别创建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学生不仅能够对于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能够把文本当中的内容与现实当中的景象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体会到中国语言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不仅能够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针对性,同时,还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采用群文阅读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当注重选择文本,把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实现更加深度的阅读,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写作技巧,并且运用到写作中。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提问、创设情境等方式,使得阅读教学更有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成长。在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群文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