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一体化的阅读课堂初探

2022-03-18洪志雄

读写算(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文阅读教学

洪志雄

读写一体化的阅读课堂初探

洪志雄

(晋江市第十实验小学,福建晋江362256)

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学生们收获知识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高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想,本文就是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覆盖面积逐渐增大,教育部门对人才的培育上也更加注意综合素质的完善。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老师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更融入课堂的学习过程之中,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参与热情。

一、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小学时期,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时,只有通过阅读和交流才能够对文章中的内容印象更深刻,将写作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能力。通过阅读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模仿作者手法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在阅读之中学生还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后续写作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

(二)培养阅读习惯、激发写作兴趣

阅读与写作存在紧密的联系,老师在开展融合教育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读本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只有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兴趣之后,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阅读情境之中,进而更好地获取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老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欲望。

(三)积累阅读素材、提升写作技能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就需要加强对素材的积累,并且灵活地运用素材。小学时期是为学生打下牢固语文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鼓励他们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方式和方法,加深他们对素材的理解程度,通过积累不同素材的写作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课堂上的阅读效率,避免出现无效阅读的状况,扩宽写作思路。老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且让他们将这些句子分享出来,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之中,老师需要发挥指挥者的作用,积极地引导学生,并且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计划,保障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带动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体意识

在实际授课过程之中,一般情况下,老师会给学生设置一个练习题目,之后让学生根据这个题目进行创作。然而,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了,尤其是一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依赖老师的授课内容而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发现,如此下去,写出的文章会缺乏灵性。倘若文章过于远离实际生活,而生搬硬套作文大全之中的案例,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没有融入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的文章就会缺乏感染力。

(二)忽视读写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处在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都相对较小的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全面。而此时也是学生由“说”到“写”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加强对文学素材的积累,并且充分调动起自己对生活的好奇心,加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而那些难度较复杂的习作撰写,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和抵触心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投入更多的热情参与到语文读写的学习过程之中。有些老师在授课之前,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读写教学内容,在课堂授课时也完全按照课本进行授课。学生缺乏语文习作撰写的环境,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都将会阻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给予学生练习的机会少

学生的主体精力集中度有限,在阅读和写作时需要老师及时帮助他们巩固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然而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之中,有些语文老师一味地追求布置任务的数量,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兴趣的建立,这就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课后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有的老师忽略了运用教学策略,缺乏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深入研究,在授课过程之中,对写作时间的分配缺乏科学性,导致有些学生难以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策略

(一)抓住阅读精髓,进行句子仿写

小学作文教学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老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在课文之中找到写作的技巧并且领会写作方法。而想要提高写作能力,最简单的培养方式就是仿写,学生可以模仿文章之中的语句,之后再将自己的心得和体悟融入仿写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仿写的过程之中,可以借用原来的修辞手法,将修辞手段引用到自己创造的语句中,让学生的语句变得更生动。通过不断地仿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抓住作者的写作特点,并且在练习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加强自己对不同写作手法的理解程度,学生在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会更灵活和熟练。比如,在学习《丁香结》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研究第一段的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丁香花的样子,之后再让学生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仿写。如果以后在写作过程之中需要描写景物,学生就能够进行仿写:一簇,两簇,星星般的小花缀满了枝头,好似在张望着春夏的更迭,从路边行走的人们,无一不回头望去,与她两两相望。

(二)整合阅读资源,撰写读书笔记

有些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之前,就会给自己“作文好难写”的心理暗示,因此在写作时,难免会产生不知所措和畏惧的心态,而部分学生觉得在语文学习过程之中写作文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这种消极的思想将会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掌握作文写作中的精髓,在确定作文题目之后,没有形成科学的写作框架,因此老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之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笔记的积累,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方式,积累不同的写作素材。之后,在每次写作之前,学生可以复习原来的读书笔记,并且将笔记中的好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也能够带动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许多描写了威尼斯动静之美的句子,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木舟,船头和船桥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这段文字记录下来,了解小艇的外形特点和动作特点,感悟比喻的妙用,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用语的巧妙,将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相结合,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在反复地练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明确写作方法,分析阅读技巧

小学时期,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方法,并且分析作者写文章的方式,老师在授课过程之中,也需要对学生重点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仿写巩固自己学习到的写作技巧。老师在进行课内阅读讲解时,需要对那些含有修辞手法的段落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情感。比如,在小学生学习《花之歌》这篇文章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讲解重点段落:文章的第一小节采用了比拟的写作形式,把花儿比成“大自然的话语”“诸元素之女”和“星星”,将比喻的手法和拟人手法结合在一起,生动而形象地将花谢花开的规律体现出来,让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就能够感受到四季轮回中花儿形态的变化。与此同时,老师在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时,也需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表达形式。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逐渐积累自己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知识框架和文章写作框架,这样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之中,学生就能够更加驾轻就熟。

(四)围绕课文主题,开展口头创作

表达能力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部分则是书面表达能力,这两者都考验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构建能力。虽然在形式上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想要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进行口头创作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小学语文教材之中选入的内容都是经过教育部的严格筛选,这些文章中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开展口头创作。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中的内容,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就会结合课文之中的内容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而想要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就需要运用到多媒体播放软件,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和小兴安岭风景有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后让学生探讨家乡或学校一年四季的景色,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在表达的过程之中,他们就会回忆生活之中见到的景象,并且不断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为完整地将四季的景色表达出来,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老师的授课过程也会变得更高效。

(五)课文适当延伸,组织改写续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以故事类课文为主,而这些故事内容新奇而有趣,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文章中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性,学生在学习中就很容易进入到精彩而生动的童话故事之中。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授课中,也可以利用学生喜爱故事类课文的特点,以精彩的故事作为授课手段,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构造故事,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和改写,让学生通过改写或续写的形式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在学习《不会叫的狗》这篇文章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接下来小狗会和哪些动物相遇,并且学习它们的叫声呢?”学生就会不断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思考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且给学生提出一定的指导意见之后,让学生将这个故事编写完整。在学生编写完成之后,老师可以选择部分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对改写故事的参与性。

(六)充分运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充分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章的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比如,老师在讲解《竹石》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竹子的图片,帮助学生体会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让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深入地体会作者是想通过竹石将自己的刚正不阿和正直表达出来,日后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方式。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朗读视频的形式体会作者在写竹子时运用的拟人手法,了解作者不惧强权、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七)读、写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课堂的授课内容需要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这样既便于学生的理解,又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只有让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才能够让他们在写作中描写更生动而形象,学生拥有充足的人文底蕴,写出的文章会更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在语文教材之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辞藻华丽,还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老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生活着手,对文章的内容展开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学习《乡下人家》这篇文章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照片,并且将这些照片展示出来。讲解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唤起学生对乡村的回忆。从学生熟悉的优美恬静的乡村风景着手,再进行文章内容的讲解,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刻。自然而然会对文章中的论述产生亲切感,学生在学习时抱着更轻松而愉悦的心态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内容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形容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探究,帮助大家了解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意义,其中包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素材,提升写作技能。而现阶段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在不断改进与发展,但是仍旧存在着缺乏主体意识,忽视读写兴趣的培养,给予学生练习的机会少等不足。想要改进这些不足,就需要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抓住阅读的精髓,进行句子仿写,整合阅读资源,撰写读书笔记。明确写作方法,分析阅读技巧,围绕课文主题开展口头创作,课文适当延伸,组织改写、续写,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读写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1] 陈玉兰.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小品文选刊:下,2019(007):1-1.

[2] 马奋军.实现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共存共荣——论小学语文读写一体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9(45):54-54.

G622

A

1002-7661(2022)11-0142-03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