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质情境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

2022-03-18

读写算(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笔者

许 剑

以优质情境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

许剑

(哈密市第九中学,新疆哈密市839000)

随着核心素养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不断提倡,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以优质情境打造一个精彩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了解当下所提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明白情境教学的实际意义,从而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内容与内涵,找到落实情境教学法的有效策略,引发学生的好学之心,最终达到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之路上愈来愈能感受到学科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在学生身上不断地落实。而本文笔者将会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一番阐述。

优质情境;初中数学;精彩课堂

在传统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教育理念不够先进,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导致课堂上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情绪,无法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质量,不仅有碍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更加影响着学生长远的发展。而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是课堂活动主体已经得到了公认,所以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创新教学方法,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有效。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有对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把握,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成长,在了解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以能动的态度享受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使学生以活跃的思维将数学问题高效地解决,让学生充满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自信,实现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的目标。下面,笔者将依据自身从事初中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以优质情境,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直观情境,丰富学生学习画面

数学常常被学生认为是充满学习难度的一门学科,所以对待数学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薄弱的。而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教育功能逐渐被教师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资源被充分点燃。基于此,在教育资源现代化的环境中,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当有对多媒体技术教育功能的了解,具备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教学技能,了解直观情境的创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以直观情境在课堂上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画面,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将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取,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最大程度上的降低,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环境下得到良好的发展,以求实现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的目标。

以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导入阶段,笔者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于初始学习环节让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同时在和学生共同欣赏美的过程中,使其有了对丰富图形世界的了解,为学生后续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归纳,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帮助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让学生理清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令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有效发展,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几何知识增添了助力。之后,安排学生互相交流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特征,并做好总结,进而展开对学生的询问,在问答互动的过程中予以了学生最佳的知识反馈,帮助学生巩固了几何知识的基本学习内容。最后,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过的图形知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了交流。这样,通过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媒介作用,以直观情境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思想,也令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多媒体技术的刺激下得到了潜移默化的良性发展,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数学能力,顺利实现了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的目标。

二、以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科性质的特点,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但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下,问题的提出方式应该具有合理性。若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题海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讲解,只能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恶性循环。基于此,身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有对授课内容的深入研究分析,在了解三维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内容的前提下创设合理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学生分析数学知识的大脑思维,使学生以足够强烈的积极性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再以有效的引导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助力学生数学思维的良性发展,绽放出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以引导学生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数轴的有关数学知识,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标上A、B两点,对学生提问道:“你们会怎么说明数轴上A和B两点的位置?”大部分学生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了A、B两点的准确位置。然后,笔者在课件上出示了摆好象棋的棋盘,对学生提问道:“你们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由此将学生的思维由一维引入到二维,以象棋盘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明确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之后,笔者通过在课件上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摆象棋棋子,通过对学生提问象棋棋子的不同位置,使学生了解了点的坐标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的能力。接着,笔者又以随堂检测的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融入综合问题的研究分析过程当中,于恰当地点拨之下令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结束时,笔者同样用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了系统的印象,使学生的数感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发展,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探究数学知识的心得体会。这样,通过以问题情境授课,充分活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从而帮助充满探究欲望的学生有效获取了数学知识与技能,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性发展,切实绽放出了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三、以合作情境,培养学生交流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多次被倡导,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由此被重视的程度愈来愈高。恰巧学生渴望的学习环境也是民主、和谐的,但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课堂上多以教师口述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程度,学生并没有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所以课堂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精彩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可基于生本教育理念,认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应用合作情境,建立融洽的课堂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交流的意识,在探讨中加深对重点学习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最终取得初中数学课堂的精彩构建。

以引导学生学习《从算式到方程》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做“几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的比赛游戏,从而在课堂导入环节形成了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了解用字母x代替具体的数具有方便性与简捷性,于初始学习阶段令学生得到了符号意识的培养。然后,笔者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分别引导学生学习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解决办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帮助学生建立了方程模型思想,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观念的形成。之后,笔者通过引入数量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品尝到了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体验,为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探究问题的过程,将问题高效解决增添了助力。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归纳了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的重要性,希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发展,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探究数学知识的体验。这样,通过以合作情境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使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倡的生本理念有效于课堂之上落实,于课堂之上建立融洽的气氛,使学生的身心完全融入了学习的过程当中,在安排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意识,发展了学生与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最终令学生汲取了本节课的重点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极大程度上取得了初中数学课堂的精彩构建。

四、以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融合是新课改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而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于所学知识是否具有实用价值。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常常依据教材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实用价值,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让数学学科的现实意义被学生充分感受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增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喜爱程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习惯养成,以求能够顺利将初中数学课堂精彩构建。

以引导学生学习《正数和负数》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初始学习阶段,笔者结合“数”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从而结合温度、盈利等生活现象引入了负数的概念,令学生体会到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作了一定的铺垫。然后,笔者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借助具体例子,如“增加”与“减少”、“收入”与“支出”、“上升”与“下降”等,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负数的意义,学习如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正、负数刻画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学应用技能。之后,笔者利用数轴引导学生进行正、负数的表示,更深层次地加深了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在学生的学习任务结束时,引导学生归纳了一些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这样,通过以生活情境授课,充分点燃了学生参与民主课堂的热情,在充满价值的数学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学生日后学习数与代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充分构建出了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五、以互动情境,融洽课堂学习气氛

在往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不少教师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强硬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没有予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也没有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好感度,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愈来愈消极,学习能力也愈来愈差,数学素养的形成也会在这一求学阶段幻化为泡影。因此,身为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师,要懂得创设互动情境,和学生在情感上拉近距离,提升学生对自己的好感度,从而使学生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自主性。在此基础上于教学活动中展开对学生的引导性点拨,有利于融洽课堂学习气氛,令学生事半功倍地将数学知识与技能汲取,最终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不等式》这一节时,笔者通过对教材内容研究的分析,可以确定这一节在数学中的代数部分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这部分学习内容的完成,也意味着学生经历了从“数”的大小关系到“式”的大小关系的转折,更进一步令学生的符号意识得到发展。

在这堂课的初始学习阶段,笔者对学生说道:“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无外乎只有两种,即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你们说生活中有哪些数量关系是相等和不相等的呢?”由此和学生展开了互动,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气氛,同时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变形有一个完整认识奠定了基础。然后,笔者开始基于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继续续与其互动,从而让学生以浓厚的学习欲望参与不等式的探索过程,由此在恰当的点拨之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有了初步的理解。接着,笔者以一元一次不等式设计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数轴上表示解集,让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之后,笔者将等式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对比,将两类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思想,为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增添了助力。在教学活动结束时,笔者引导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积累,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变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以互动情境融洽课堂学习气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数学思维,切实取得了初中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提升有着推动作用。而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定当要认识到自身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前提下寻找更多如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合作情境、生活情境、互动情境等优质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构建初中数学精彩课堂,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1] 罗明忠.情境导入启生学,数学帘幕巧揭开——浅谈初中数学情境导入[J].学苑教育,2020(11):94.

[2] 陈贤慧.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浅析[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5):5-6.

[3] 马海龙.单元视角下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再设计[J].基础教育论坛,2020(13):14-15.

[4] 龚志勇.激发兴趣——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0(10):200.

[5] 李登峰.精心创设体现“数学味”——初中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9(12):115.

[6] 裴杰.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4):4.

G632

A

1002-7661(2022)11-0136-03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笔者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