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示语翻译方法及其规范化策略

2022-03-18张荣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义错误理论

张荣华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教研部,河南 鹤壁 45803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空前繁荣,来华开展商务活动及旅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汉语公示语英文翻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目前,通过对城市街道、道路交通、旅游景区等场所的调查发现,汉语公示语在英文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不利于我国国际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展示。因此,针对公示语翻译方法及其规范化策略进行研究,需要依据相关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纠正公示语翻译问题,使其规范化,为来华友人提供友好的人文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一、公示语的类别及功能

公示语是一个新的通用流行词语。“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是public signs,在汉语中公示语大致分为公示语、标记语、标示语、揭示语、警示语等类型。吕和发先生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公示语”一词。语言学家戴宗显、吕和发对于公示语是这样定义的:“公示语——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产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该定义不仅满足了国际旅游者和国际公民对公共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参照国家标准对“图形标志”的定义。他们对于“公示语”的内涵和外延的解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因此可以作为“公示语”的权威性定义。

(一)公示语的类别

公示语的分类,根据书写方式,可分为符号类公示语、文字公示语、图像公示语及图像加文字公示语;根据公示语的用途,可分为道路交通公示语、公共场所公示语、旅游景区公示语、商业场所公示语、环保类公示语等。

1.道路交通公示语

此类公示语通常设置在主要交通要道或交通枢纽位置,用于提示交通指向、地理方位或交通规则。道路交通公示语能为驾乘人员及行人提供出行便利,为人们出行安全及道路畅通提供重要保障。

2.公共场所公示语

在公众场所设置公示语,用于公众信息的告知、通告或禁止。公共场所公示语能为公众提供生活便利,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3.旅游景区公示语

伴随着日益增多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的标准化旅游景区都设置了双语公示语(中文和英文)。旅游景区双语公示语包括了景点名称翻译、旅游指南解说、旅游票务指南,以及其他和旅游者行为活动相关的标示。旅游景区公示语可以为进入景区的游客提供方向指引和旅游便利,也为游客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4.商业场所公示语

商业场所公示语通常设置在商店、市场、贸易或展览中心等商业性场所。商业场所公示语具有消费提醒和导购服务作用,可以吸引消费者,实现促销功能。

5.环保公示语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样的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环保公示语在生活中不可或缺,时刻提醒人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护环境。

(二)公示语的功能

公示语广泛应用于生活,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公示语能够满足公众的社会需求、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是一种信息服务形式,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强制功能。

1.指示功能

公示语能为人们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其语境观念不强,强调语义对等。因此,公示语的指示功能在于指示服务内容,而不是要求公众的具体行为。如问询服务Information、夜总会Night Club、售票处Ticket Office、教师公用室Common Room、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等。

2.提示功能

提示功能指公示语主要用来提醒人们应该如何做,具有委婉、简明、句式多样的特点。如当心犬只Beware of Dog、预留席位 Reserved、油漆未干Wet Paint、已消毒 Sterilized、售完 Sold Out、客满Full Booked、易爆物品 Explosive、限高 Maximum Height等。

3.限制性功能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和约束要求,其语言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如慢行Slow、右侧行使Keep Right、减速让行Give way、停车检查Stop for Check、残疾人通道Handicapped Only、凭票入场 Ticket Only等。

二、公示语的语言风格

在针对公示语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英语公示语结构简明扼要,用词精确标准,能给人一种直观简洁的印象。如果能准确把握公示语的语言风格,翻译人员便可以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

(一)大写字母的运用

大多时候,公示语都用大写字母书写,且较少使用标点符号。公示语英语单词数量较少时尤为如此。例如:减速SLOW DOWN。

(二)用词最少化

英语公示语在表达时会使用数量较少的单词去表达语义,有时仅仅使用一个单词,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10个单词。

(三)名词与动词的使用

广义而言,名词的特点是“静态”的,指代服务、指示、说明性质的实体,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被认为是稳定的;动词和动名词很自然地被认为是“动态”的,反映“动作”、活动,以及临时性的变化的条件,表达强制性、限制性语义。

(四)祈使句的运用

众所周知,人们出行途中总是匆匆忙忙的,而公示语所针对的目标受众是明确的,因此祈使句被广泛使用。例如:保持车距Keep the Distance。

三、公示语翻译的理论依据

(一)卡塔琳娜·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学家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创立了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theory),并借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布勒(Karl Buhler)的语言功能三分法理论,把文本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和感召型文本(operative text),同时对这三种类型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功能做了归纳和总结[2]。

(二)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

在功能派的翻译理论中,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其核心理论,它的创立者是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弗米尔把翻译和人类行为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以原著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所有的翻译行为都要围绕翻译目的而实施,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中要使用的策略[3]。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手段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要以实现这个目的为中心来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三)克里斯蒂安·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由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她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诺德的翻译理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直接体现。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诺德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功能加忠诚”(function plus loyalty)理论:“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在目标语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4]

四、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一)公示语的翻译方法

1.借用

在道路交通公示语翻译中,译者通常选用借用的方法。据我们调查发现,在汉语公示语和英语公示语中,同一件事物会用一些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达,形成了人们所认可的固定用法和表达方式,使身处异地的友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借用避免了复杂的翻译过程和生涩难懂的译文,其表达效果较好,有利于交际目的。例如:请让座Please offer your seat to anyone in need、正在施工Under maintenance、禁止标贴Post no bills。

2.套用

很多公示语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时与其创新,倒不如套用英语已有的表达方式。公示语英译时可套用的英语结构有:“No+名词/动名词”“名词+only”“Warning/Caution/Danger+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中,“No+名词/动名词”结构的公示语常常表达禁止的语义,翻译后常见“禁止”或“请勿”等字样。例如:No Photos禁止拍照,No smoking请勿吸烟。“名词+only”形式的公示语常常用于翻译“……专用”“……止步/免进”“仅限……”等语义的公示语。例如:Children only仅限儿童。“Warning/Caution/Danger+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公示语结构常用来警示某种潜在的危险,翻译时带有汉语字眼“注意”“小心”“危险”“警告”等。例如:Caution!Wild Animals注意野兽出没。

3.省略

人们需要通过公示语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这就决定了公示语必须言简意赅[5]。而那些结构复杂、用词量大的公示语不能实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译文中能够省略的是冠词、代词、介词和助动词,保留的是名词、动名词和关键信息词。例如:No Entry禁止入内。

(二)公示语翻译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1.词语错误

公示语翻译中的词语错误主要有词语拼写错误、字母大小写错误和用词不当等。

词语拼写错误是公示语翻译中最普遍的。这种错误主要是翻译人员责任心不强及相关管理机构监管不到位所致。

大小写字母乱用是道路交通公示语翻译中常见的错误类型,这种错误不会影响对公示语的理解。应该使用大写字母的情况主要有专有名词、句首单词和某些需强调的词语;应该使用小写字母的情况主要有介词、连词和冠词等。例如,来自室内公交车门旁的提示语:“请不要靠在门上”,错误译文为Please Don't Lean On The Door.,正确译文为Please Don't Lean on the Door.

用词不当主要是指公示语所用词语无法准确表达语义,无法实现期望的交际目的。这种情况主要在使用“多词同义”和“一词多义”的词语时出现,容易造成用词不准的现象。例如:“朝歌路”是鹤壁市的一条道路名,要怎么翻译才合适呢?这要从鹤壁市淇县的历史文化说起。鹤壁市淇县在商代被称为“朝歌”(zhaoge),是古代商朝的都城,人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所以应该用“zhaoge”,而不能用“chaoge”;“路”的翻译不应该采用汉语拼音“LU”,而应该用英语“road”。所以“朝歌路”的准确翻译是“Zhaoge Road”。

2.句法错误

公示语翻译中的句法错误主要指语法不合逻辑和句式繁琐。按照文本型理论,公示语信息需要具备感召、信息与表达的功能。公示语的目的就是要向人们传达行为信息。但是当公示语的句式繁琐、语义混乱时,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无法实现其传递信息及感召功能。例如:“鹤壁中央公园”是高铁附近鹤壁中央公园的名称。分析该名称,其构成是地名加公园名。在景点翻译时,地名的翻译应该采用地名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的形式即Hebi,“中央”应该用形容词Central,不能用名词Centra。因此,“鹤壁中央公园”译作“Hebi Centra Park”就是不恰当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Hebi Central Park”。

句式繁琐在公示语翻译中的主要表现就是结构复杂化,包含的信息量过大,这样反而让人们无法快速获取信息,使公示语失去了时效性,因此公示语在设置时务必要语言简洁。例如:鹤壁市高铁站站前广场的“出租车等候区”翻译为“The Taxi Waiting Area”,其句式冗杂,不符合公示语简洁化的特点。该例所表达的意思是该处有出租车服务,这样的语义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译解析与规范》里面的方法,翻译为“Taxi”。很简洁的一个单词就可以让人们知道这里为大家提供的是出租车的服务。

3.语用错误

语言学家托马斯(J.Thomas)提出,语用错误主要是指翻译时由于表达方式不能与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相对应,因而无法实现其交际功能的现象[6]。要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翻译时就需要避免语用错误。

中式英语主要是翻译者受到母语表达习惯的负迁移影响,对文本进行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翻译而产生的语用错误。翻译人员如果按照汉语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如何翻译公示语,其作品一定会带有明显的汉语思维痕迹。例如:高铁站前的“广场南路”道路指示牌,若写有拼音“Guangchang Nanlu”,是纯粹的拼音照搬。“南路”译为“South Road”较简洁。

(三)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策略

1.坚持翻译原则

(1)功能为主的原则。翻译公示语时,功能为主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明确公示语翻译所要达成的目的,了解公众对公示语的认知程度,结合专业知识完成公示语的翻译工作,保证公示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现公示语的功能。

(2)对等翻译原则。同一语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会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公示语翻译人员坚持对等翻译原则,综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依据公示语翻译的基本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对汉语公示语中的部分词汇对等替换,保证英语公示语与汉语语言环境有机融合。

(3)标准翻译原则。在翻译公示语时,首先要确定规范统一的翻译标准,避免出现标准混乱、自相矛盾的情况;要制定符合汉语公示语语境的翻译策略,了解英美语境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明确俗语、俚语的使用原则。

2.完善翻译流程

(1)明确翻译目的。公示语翻译要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坚持以功能为主的原则,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2)丰富知识内容。首先,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英汉公示语翻译技能;其次,要对公示语语言进行分类,分析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形成统一的翻译标准。

(3)注重技巧的应用。注重翻译技巧主要指如何处理公示语中关键性词汇的问题,兼顾公示语语意和语境,发挥公示语解释说明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语言表达形式,利用合理的翻译技巧去实现公示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成果验收。公示语翻译是对公示语所承载的语言文化进行浓缩,尊重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公示语翻译完成后,翻译人员要对公示语翻译成果进行评估验收,从公示语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察公示语翻译的各项目标实现情况。

猜你喜欢

语义错误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在错误中成长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语言与语义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