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思考
2022-03-18宋晓玲
宋晓玲
关于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思考
宋晓玲
(福安市民族中学,福建福安355000)
在现有的初中教育组成结构中,语文学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种基础教学方式。现阶段国内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为了丰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效果,开始进行课外名著阅读教学,旨在丰富初中生的语文视野,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和价值。然而,现阶段国内部分初中教育机构的语文教学仍旧未能挣脱书面成绩的强力束缚,导致初中生群体并不重视课外名著的阅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外名著阅读环节的加入,还影响到了初中语文原本的教学水平,对于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成长极其不利。故此,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旨在提升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水平,促进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初中教育;语文教学;名著阅读;阅读指导
近年以来,国内的全阶段教育事业在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状态的推动之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包含学生主体在内的多方对象对于新时期不同阶段的学科教育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加入了课外名著阅读教育环节,旨在丰富初中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价值,从理论角度上来看,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环节的加入是一举两得的。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导致课外名著阅读的功利性过于明显,失去了其主要意义和作用。基于此,文章将对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相对应的指导策略,从而促进当代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
一、开展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和手段。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诞生并且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只能体现出很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枯燥、无聊感觉,进而影响到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始让初中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然而这种方式的作用相对有限。一方面是初中生现代娱乐方式比较多,难以保持良好的课外自主阅读名著的习惯,而涉及的一系列课外名著的篇幅较长,初中生难以一窥其全面,自然难以取得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因此开展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初中生能够感受到名著中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就能够感受到这些名著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提升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后续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发挥,教师也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这也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初中生群体处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普及程度非常高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在课余时间内,其娱乐方式非常多,并且初中生在个人学习、生活中对于这些娱乐方式的依赖程度也是比较高的。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导致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缺少良好的阅读名著氛围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给予现代社会大众日常工作和生活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促进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发展,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就是其中之一。现阶段具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中生在课余生活中喜欢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等,这种现象在当代初中生群体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虽然初中生对《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名著作品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多数初中生都是从影视作品、游戏等等渠道中进行了解的,少有初中生能够主动阅读这些名著作品。
久而久之,在当代初中生群体中就形成了一种以动漫、影视、游戏等等为主的课余生活,而课外名著的阅读面对的是单一且枯燥的文字,这与初中生已经适应的以动漫、影视、游戏等等为主的课余生活大相径庭。简单来说,就是缺少良好的名著阅读氛围,即便初中生一开始能够进行名著阅读,后续也会因为文字的枯燥、氛围的缺失,其心思开始云游他方,后续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也会降低,不利于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开展。
(二)应试制度的影响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已经明确指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广泛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增大初中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然而,在多数初中教育机构当中,对于素质教育重视程度有限,真正奉行和落实的依旧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简单来说,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服务的,反过来说,如果学习内容不能为考试进行服务,其遭到忽视和难以落实也是一个必然结果,这一点在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中也是一样的。
譬如,在初中生群体中很大一部分都反映,平时需要在校内上课,晚上回家需要写作业、复习功课,周末、寒暑假还需要去补习班上课。总之一切都为了最终的结果进行努力,根本没有时间阅读名著,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开展也就沦为了一种形式化主义。
(三)教师层面的原因
所谓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其本质上是由初中语文任职教师完成和实现的。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众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课外阅读意义认知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初中生也非常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然而初中语文教师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落实。
首先,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理念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现象。虽然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承认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同时面临着分数、名词上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只能“顾左右而言他”,重视初中语文课内教学,忽视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从初中生的角度上来说,其在具体的名著阅读过程中缺少教师的启发、点播和指导,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目光局限在语文教材和一些教辅材料之上,从这一点中也不难看出,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次,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指导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教师的自主名著阅读能力水平决定的,包含能否解决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等等。然而,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多数都是传统应试教育制度下的“产物”,其自身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习惯传统培养模式,其自身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是非常乐观,自身在课余时间内会做家务、带小孩一起逛街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积淀下来的知识也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初中生的实际需求,即便能够对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进行指导,起到的作用也是比较有限的,这间接导致了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量的减少。
(四)学生家长方面存在的阻力
虽然现代社会大众的综合素质实现了比较大的提升,但是依旧具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中生家长学历不高,小学、初中文化的占比比较大。并且这些家长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观念比较严重,对于初中生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关注层面,几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阅读名著意识或者是帮助初中生子女进行名著阅读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低。即便是具有文化基础的初中生家长,其在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方面也会从初中生的“中考”出发,怀疑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收益是否符合目标,由此部分家长就会生出这样的想法:与其进行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还不如让孩子多做几道练习题。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开展过程中就会在学生家长这一方面遇到较大的阻力,落实很成问题。
三、现阶段开展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现代教育工作强调的是素质教育,简单来说,不同阶段的学科教育工作需要突破自身存在的限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初中语文教育工作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就变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总结下来,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转变名著阅读观念
首先,在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观念、理念转变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初中语文教学整体理念进行积极转变,树立大语文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从而促使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从成绩提升转变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开拓视野,同时积累较多的阅读知识,提升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可以设置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一目标,使初中生走出学校之后依旧能够热爱学习、喜欢阅读。
其次,教师还需要转变自身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态度。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困境中跳脱出来,同时运用好自身的榜样作用,使自身的阅读能够对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避免出现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某一名著,但是自身却未阅读过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除此之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初中生和学生家长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这样才能知晓名著阅读的重要价值,久而久之,初中生和学生家长对于名著阅读的片面、错误认知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或者是学生家长会等等有利时机,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为了使家长在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发挥出合力,教师可以推荐名人大家对于不同名著阅读的评论,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名著阅读方法等等,这有利于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也变得“有迹可循”。久而久之,初中生和学生家长就能够体会到名著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续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工作开展的阻力也会随之降低。
(二)创造良好的名著阅读条件
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工作之所以长期未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和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缺少相对应的阅读氛围和条件。再加上部分名著中的叙事方式比较传统,一些字词的使用也与现代文具有明显的区别,导致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为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
从初中教育机构的角度上来说,应该加强校内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使得初中生进入图书馆能够感受到相应的阅读氛围。学校图书馆中的名著书籍资源需要丰富,并且需要在足够和恰当的时间给初中生开放,并且尽最大努力使其成为初中生向往之地。
从社区的角度上来说,为了给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提供相应的支持,社区可以积极主动地从社会力量中购置或者是接受相关的图书资源,并且从中挑选出适合初中学生进行阅读的名著,并且需要“免费”开放,这样在周末、假期阶段,初中生也能够具有一个可以选择的去处。这样就能够使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处于相对应的文化气息和氛围当中,对于初中生的阅读习惯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和效果。
(三)维持初中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事实上,很多初中生在课外名著阅读的初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名著自身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一些字词、语句又相对拗口,由此初中生在课外名著阅读过程中难以保持兴趣。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自身的目标局限在激发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兴趣,而是在这一基础之上,维持住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兴趣,这样才能使初中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动力。为了成功激发并且维持初中生的名著阅读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阅读方式上着手,开展分角色阅读和比赛朗读等等方式,使名著中的情境和竞争元素进入到阅读过程中,这样能够促进初中生对于名著资料的理解,同时将自身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其中,对于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大有裨益。
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名著阅读推荐比赛,也就是交由初中生自身进行名著的推荐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就是以初中生为主体实现的。初中生自身推荐的课外名著资料更加适合当代初中生群体,在完成名著资料推荐之后,很多学生对于推荐的名著都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态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针对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从文中阐述内容中不难看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利于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后续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现存的问题,实现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从而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习惯,这对于初中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效果,同时作为初中教育机构,对于课外名著阅读指导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1] 孔素珍.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下),2020(10):18-19.
[2] 刘樱.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6(31):16.
[3] 詹作永.基于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探究[J].读与写,2021,18(3):89.
[4] 潘其明.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J].文存阅刊,2017(12):80.
[5] 樊重礼.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思考[J].南国博览,2019(8):249.
[6] 卢绍惜.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名著阅读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9(2):55.
[7] 杨北清.农村初中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活动[J].语文课内外,2019(26):203.
[8] 蔡昕.在新形势下如何具体落实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8(6):52-53.
H09
A
1002-7661(2022)11-01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