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18

读写算(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诗歌

成 蕾

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成蕾

(甘肃省临夏市河州中学附属中学,甘肃临夏731100)

笔者归纳了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死板,缺少变化;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创新;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太少,缺少学习。根据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三个策略:诗词阅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阅读教学方法要和时代接轨,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太少,要不断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

古诗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搞好古诗词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朗读古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在阅读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激情演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国国学的魅力。下面笔者主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很多方法都是经过反复实验并且行之有效的。

一、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不可能一一列举,仅仅从自己及同事们经常犯的问题入手。

(一)阅读教学方法死板,不知变通

首先,一些教师表现在不能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组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在甘肃临夏州,中小学执行九年制,学校教学通常执行大循环,也就是教师从一年级逐级到九年级。一年级的学生和九年级的学生不论是年龄,还是知识储备,差异都非常大。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笔者有独到的看法,就是同一个类型的教材,教材的编辑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知识的能力大小等,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诗歌多为通俗易懂的小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体诗,绝大部分小学生在上学前已经会背诵。可见,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编辑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教材的难易程度。而有些教师不切实践,对每个学生都懂的诗歌还在卖力表演,岂不知白白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再如,《迢迢牵牛星》这首汉代古诗是文言文,从内容字词上看可能有难度,但是,它源于民间故事,很多学生多少知道这个故事,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对疏通这首古诗的意思是相当有益的,并且学生对这种教法也感兴趣。这首诗学生不懂的地方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句话的互文手法,这句话根据互文手法应该解释为“远远的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教师简单解释一下就行了,至于互文手法可以不讲。有些教师对这么一首古诗,可能仍会逐字逐句地讲解,而不从故事入手化难为易。

其次,一些教师不会根据诗歌的音韵特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2课《古诗二首》,一首是白居易的五言绝句《池上》,这首诗歌的韵脚字是“回”和“开”,首句不押韵。根据普通话发音,“回”读huí,韵母应是ui;“开”读kāi,韵母是ai。可见二者不同韵母。但在唐代二者的韵母是类似的,是押韵的,只是随着语言的发展,现在不押韵了。因此在教《池上》时,不要考虑押韵的问题,重点让学生读准节奏和重音,读出情感。“撑、采、回、藏、萍和开”六个字要重读,节奏是前三后二。目的是读出感情,体会到小孩的贪玩。另一首诗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小池》,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歌的韵脚字是“流、柔、头”三个字,首句押韵。“流”“柔”和“头”,他们的韵母都是ou。这首诗按照普通话进行朗读,音韵和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读出它的韵味,读得音韵回环,铿锵悦耳,这样读,可以帮助学生背诵。可见,教师们可以根据这两首诗歌不同的音韵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最后,一些教师不能根据诗歌的写作特点和内容组织学生阅读,进而帮助学生记忆。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七言绝句《画》这首古诗,可以从诗歌的结构特征入手,组织学生阅读理解,还可以从这首诗歌的内容入手,导入这首诗,让学生猜谜语。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内容和结构把握,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学写作。“远看”的对象是山,看到的是山色,属于远景,从视觉角度写的。“近听”的对象水声,是从听觉角度写的,起句写远景,承句写近景,对这幅画,从不同角度写,会有不同的感受,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认真体会,从而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春去花还在”是转句,写花,是从时间的角度写的。“人来鸟不惊”是结句,写鸟,揭示人在看画。

(二)阅读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创新

首先,表现在一些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但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有的教师遵循“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读书方法。诗词不像白话文那么通俗易懂,在反复朗读中,的确能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但是不能都用这一个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内容深奥难懂的诗词,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支架,帮助他们阅读。例如,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中李清照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先讲一讲作者写作背景,以及寒食词牌“渔家傲”的来历,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因为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才能感悟到这首词的美妙。因此对这首词在熟读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赏析教学,学会赏析诗歌也是中小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语文素养。例如,《寒食》这首唐诗赏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这首诗的地点变化,首句先写春城飞花,是整体上入手,次句再写御柳斜,地点定位在皇宫外,第三句紧接着写汉宫,这儿指唐朝皇宫的景象,最后一句,笔锋一转写皇宫的轻烟散入达官贵人的家中。整首诗歌28字,写得跌宕起伏,变化多姿。

其次,一些教师总是墨守成规,不主动开拓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太保守了,过去他的老师教的方法,他一直按照自己老师的方法在教学生,殊不知,那时候的教师就那样的水平,那时候的学生也就那样的素养,而今天的中小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善于质疑,旧的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了。这就要创新。例如,在讲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笔者先分析一下这首词的特点,“西江月”是词牌名,共计50字,分上下两阕,上阕和下阕字数相同,结构一致,学生便于记忆。上阕第一二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对仗工稳。下阕第一二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也是对仗。笔者根据结构特点突破传统阅读模式,开创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看一看这首词有多少字、上阕多少字、下阕多少字、上下阕第一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上下阕结构上有什么特征。教师把让学生读、发现问题,变成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教学方法的陈旧,还表现在教师更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把这些基础知识扩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如教师通常狠抓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课文的默写是否出错、背诵诗词是否流畅等,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古诗词之后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往往会忽视。在诗词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主动开拓新天地,长期囿于旧的教学套路中,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阅读教学方法太少,缺少学习

首先,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诗词阅读教学中,往往不能挖掘自身特长,采用最合适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早年的作品。笔者认为这首诗歌音韵铿锵,韵脚字是“亲”和“人”,用普通话朗读也是非常和谐动听的。因此,教授这首诗时,如果教师有音乐天赋,可以尝试谱曲吟唱,或者用自己会的曲子套上去歌唱,通过学习达到唱诗的目的,这也是一种诗词教学方法。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朗读技巧——吟唱。

其次,中小学教师阅读教学方法太少,还表现在教师自以为是,不虚心学习别人的特长,为我所用。教师用的是“苦抓”,学生是“苦学”。“二苦”精神并不是好方法,教师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特长。最主要的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比学生识记多少生词、背会多少诗词更重要。

最后,教师的诗词阅读教学方法太少,还表现在,教师不懂得利用各种资源辅助教学。教师不是天才,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例如,教师教授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朗读视频,也可以下载名家上课视频,直接拿来播放,学生有什么疑惑,教师答疑解惑即可。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班级内绘画水平高的学生把这首诗构思出一幅画,并把诗题写在上面。当然这首诗还可以吟唱,如果教师自己不擅长,还可以邀请学校的音乐教师出场。

二、中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笔者根据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一)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教无定法,在变化中教,在教中变化,就像吃饭一样,天天吃肉,就会腻。上课也一样,天天用一个方法授课,学生一定会腻烦,不感兴趣。例如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第一首诗《村居》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说第一二句写的什么景物,第三四句交代什么事情?第二首《咏柳》,第一二写实景,第三四句是写作者的想象,为虚景,这两首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再如,在小学六年级时,学习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的方法如下:第一步可以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歌,然后让学生复述这首诗歌的意思;第二步让学生抓住“粉骨碎身浑不怕”这一句诗,让学生谈谈原因;第三步“抓住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点睛之笔,让学生谈谈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第四步写一段话,其中必须引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可见,笔者在教《石灰吟》时,以“读”促教,以“问”促答,以“重点句”促写,在诗词教学中融入了写作训练。

(二)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要和时代接轨,不断创新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不能总是过去的那一套,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融合,要从单纯的听、说、读、写教学中解脱出来,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听、说、读、写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听、说、读、写,而是一种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在其中找到乐趣。如,检查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以分组比赛,看谁背得快,并让背得最快的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让背得最快的学生谈谈背诵方法?再如,教学《迢迢牵牛星》时可以播放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牛女的故事情节,这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另外,刘禹锡的《浪淘沙》:“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的基础上,感受两首诗的感情基调,选择不同的曲调学着吟唱。当然,如果教师不会吟唱,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软件喜马拉雅等,很多诗歌的吟唱调都能搜到,学生一定感兴趣,这么做,教师不用督促学生自己就会背了。

(三)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太少,要不断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中小学语文诗词阅读教学方法非常多,教师们不能满足于会一种方法。教师们可以从网上轻易地获得各种视频资料,一些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可以拿来学习,借鉴他们的长处。例如,笔者从在网上看了魏书生上的诗词课,他让学生反复自读、齐读,读后他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到黑板上默写或者口头复述。古诗词阅读教学方法还可以在培训中获得,笔者参加培训时,曾经从一名中原名师手里学会了,给出一个话题,搜集几句古诗词,而且这些古诗词都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的,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写作训练,可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诗词教学和写作结合的方法。另外,学习诗词阅读教学的途径还可以从书本上看于漪、钱梦龙、余映潮等名家的课堂案例,把握他们上古诗词的方法,认真体会,学以致用。中小学语文诗词阅读方法很多,教师是否能够驾驭多种教学方法,关键在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师的能力。只有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各项技能,才能把一些大家的教学方法复制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例如,一名教师在教《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时画了一幅画,有茅草屋,有整齐的花木,有一条清澈的溪流,还有两座对峙的青山,并在画下题诗,可以说诗与画融为一体。这名教师具有很强的绘画能力,可以把诗词教学和美育结合起来,既帮助学生理解,化抽象为具体,又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1] 王丽亚.古诗词语境对接探究[J].作家天地,2022(04):40-42.

[2] 王璟宜.部编本中小学语文低学段古诗词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 蒋涵逸.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细读”法初探[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4] 李永青.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1(34):25-26.

[5] 黄年忠.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法”与“度”[J].语文教学通讯,2021(30):79-80.

[6] 谢静.小学古诗词文吟诵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1(29):46-48.

[7] 康兰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优化措施[J].学周刊,2020(16):125-126.

[8] 杨知音.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名师在线,2020(14):43-44.

[9] 刘秋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体会[J].江西教育,2020(15):40.

[10] 陆语淳.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11] 夏秋源.人教版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G622

A

1002-7661(2022)11-0115-03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诗歌
诗歌不除外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关注诗词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