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幼儿园“特色”,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22-03-18段国锋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我园专业化教研

◎段国锋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主力军,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学校教职工管理的关键。武汉市新洲区直属机关幼儿园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探索出一条以特色文化创建和特色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子,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特色文化是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幼儿园应着力打造特色的教研文化、课程文化与环境育人文化。

特色教研文化。一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积极开展了“十二五”“十三五”课题的研究,现均已顺利结题;二是坚持多途径地开展教研,定期对转岗教师开展教研培训,并通过练兵课对全体转岗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指导;三是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展示优质教学活动,采用师徒结对的模式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几年来,我园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教研、人人重视教研的特色氛围,教师教研水平迅速提高,专业技能和幼教理论基础也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特色课程文化。我园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探索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如“好玩的麻袋”“快乐一箩筐”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了游戏的快乐;而每天的晨间锻炼时间也是我园的特色活动时间,各式各样的农家器具成了孩子游戏的“伙伴”,蒲扇扇着毽子跑、马凳搭成独木桥、竹圈连成一串跳……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了开阔幼儿视野,我园还单独建立了一间农家体验室,里面摆满了明清时期的农家用品,让孩子们在观察和体验农耕生活的过程中,感知时代变化,更加亲近乡土、熟悉生活。教师在开发新课程、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特色环境育人文化。我园高度重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本着尊重自然、回归本土的原则,“软硬兼施”,创新校园环境建设,打造特色的育人文化。一是重视硬件环境建设。树皮做的屋顶、簸箕和筛子做的大树、老花布做的墙饰清晰可见;班级活动室环境均以武汉新洲区地方特色的物、景贯穿其中。每班还设置了一个富有家乡乡土气息,兼具地域性和独特性的角色游戏区,如花朝街、农家菜场等,这些环境创设不仅对孩子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也使教师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二是重视软件环境建设。我园坚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先进教师的事迹、教研成果和教学特色,并在省、市、区各级媒体上发表9篇新闻报道,有效地提升了我园的品牌形象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形象。这些做法不仅锻炼了教师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激励教师更进一步地加强自我学习,积极参与教研,实现成长。

我们坚持“自主研修与团队互助相结合”的培养策略,打造特色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体系,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促进专业发展。

一方面,在不断学习中实现专业化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不仅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而学习是教师吸纳新知识、得到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让教师在反复巩固学习中加深印象;二是依托培训平台线上挖掘教育资源,通过观摩教学活动、学习游戏案例、聆听专题讲座等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实现专业化成长。我们引导教师互相学习、共享资源。一是充分利用园内市区优青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资源,辐射开展教学示范活动,引导教师在探讨和交流中得到专业化成长;二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让他们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来,由点及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三是邀请知名专家到我园进行区域设置、家园共育、朗读等的专题培训,让教师可以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四是与省、市级示范园建立手拉手关系,邀请他们下园送教,实行城区联动和资源交流共享。

猜你喜欢

我园专业化教研
户外厨房诞生记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