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审视
2022-03-18杨雨欣
杨雨欣 ,马 寄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引言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在《辞源》中,“工匠”意指“有某种工艺专长的人”。独特的技艺与专长催生了工匠群体,工匠群体在其职业行为中形成的独特伦理范式和价值取向凝结、升华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新时代,我国正从制造大国阔步迈向制造强国。这意味着,为回应时代的召唤,培育大国工匠,涵养工匠精神绝非无的放矢,而恰恰是切中肯綮的。高校是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单元,涵养工匠精神的关键场域,在高校中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指引大学生铸“匠志”、炼“匠技”、修“匠德”,并藉此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叮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一、关系之维: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依此审视,“真”“善”“美”内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诉求与价值愿景。工匠精神之“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可谓之为对“真”“善”“美”的完美诠释。就关系之维而言,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崇真”“向善”“臻美”维度上高度契合。
(一)“崇真”维度上高度契合
“真”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工匠精神之“执着专注、一丝不苟”是对“崇真”的生动诠释。之于工匠,一件卓越的产品便是他们所追寻之“真”。在打造卓越产品过程中,工匠们所展现出“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正是对“崇真”的现实确证。首先,“真”是厚植于心的真情。这种真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儿女情长和亲情,而是基于价值判断、伦理抉择的大爱至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真情上下功夫,以自身诚挚的情感、高尚的修养、深沉的情怀垂范大学生,方能使大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的统一。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真”建基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之上。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无论社会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具有实事求是理论张力的真理,并非“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是具有与时俱进实践活力的真理。基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的成果,是这个时代集历史穿透力、理论阐释力、现实说服力于一体的“最强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力量传递给大学生,以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自信为“奠基石”,帮助大学生立德、明智、强体、育美、崇劳,并矢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言以蔽之,唯有实现“真情”与“真理”的水乳交融、和谐共生,方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之“真”。依“崇真”维度审视,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
(二)“向善”维度上高度契合
“向善”所传达的是人类实践活动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诉求,蕴含着对人与自然间、人与人间、人与社会间达成高度协调统一的愿景。工匠精神之“精益求精”与“向善”的价值诉求同向同行,表现为工匠倾注心血于产品设计、原料选用及投入生产的每道工序,以自身精湛的技术与独到的审美赋予每一件产品独一无二的生命力以追求极致的职业操守。“向善”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个人“向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大学生启迪思想、塑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涵养德性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在思想上拉起严格的“基准线”,使大学生自觉扫除思想上的灰尘,培养自身良好的个人品德,做到见善则迁、有错则改、省察克制、知行合一。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整个社会“向善”。将之在高校里弘扬,大学生在精神上就有了灵魂,向善的力量就有了“主心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每个大学生心中埋下善的种子,当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便会将善的种子带向社会,整个社会便洋溢着善的气息。在个人的“善”融入整个社会的“善”的背景下,个人的价值便与社会价值契合、融会,个人的“善”才得以安顿、整个社会的“善”才得以呈现。依“向善”维度审视,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
(三)“臻美”维度上高度契合
美是真和善的统一。人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就获得了“真”,利用“真”来改造主观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理想,就获得了“善”,“真”和“善”达到同频共振的高度契合就实现了“美”。工匠精神之“追求卓越”就是在全面诠释着“臻美”。在工匠精神论域下,工匠不是把劳动当作自我营生的手段,而是把劳动当作自我实现的渠道,亦即在劳动中树立起的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工作作风与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基于“真”与“善”,追求卓越,力臻完美。“美”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与听觉、视觉相关联的“情调”,而且是在教与学中碰撞出的一种力量,是一种创造性的享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美”表现为“感性美”。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垂范大学生,给予大学生美的体验,并激励大学生去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实现以美载道、以美传情、以美植德。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美”表现为“理性美”。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施展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和日常生活的“主阵地”作用来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美、逻辑之美、思辨之美。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美”体现为“超越理性之美”。思想政治教育者创新教学模式,朝着“美”的方向发力,开展一场辩论赛、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短片,寓教于乐,赋予一堂思政课生机与活力,培育和唤醒大学生的审美意识,鼓励大学生在课堂中、实践中挖掘“美”的因子,促使大学生崇尚奋斗,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依“臻美”维度审视,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
二、价值之维: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铸“匠志”: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理想似灯塔,指引人生的前进方向;信念似船舵,决定事业的兴衰成败。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钙足则骨强,才能铸一身钢筋铁骨。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渗透和价值输出一刻也未停歇。“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打着“自由”的旗号,营造出了“好逸恶劳”“娱乐至死”的颓靡风气。高校并非“象牙塔”“桃花源”,大学生也并非生活在“真空地带”,他们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很容易出现精神上委顿与迷惘。在这些价值观念的误导下,一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一味追求“高薪酬”“高福利”“高声望”“优渥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白领”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一些实操型、技术性工作无人问津。欲在这些不良诱惑中保持头脑清醒和精神定力,就要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信念,铸就“匠志”。“匠志”可视为匠人的志向、信念,每个人都渴望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成为成功人士。然而,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泯然为众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泯然众人者就是“躺平”、不努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也能交出不平凡的人生“答卷”。这一主动的选择过程就是铸就“匠志”的过程,这一过程无不传达着对工匠纯熟与卓越的手工技艺的认肯、对“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作品格的赞扬、对工匠高尚行为范式和价值取向的讴歌。具体而言,在高校培育工匠精神,铸就“匠志”,对大学生有着莫大助益。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对本专业充满热忱、对未来的职业持有认同。第二,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恰当的职业发展方向,并积极、合理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第三,有利于大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坚定自身的职业信念、锤炼自身的职业精神、昭示自身的价值取向。
(二)炼“匠技”:有助于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
徒有理想信念,没有精湛的技能、技术与过硬的本领、才干,就无法获得辉煌人生,无法助力祖国的繁荣、兴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应锤炼“匠技”,练就过硬的本领与才干。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结合地方特色,依据实际找准定位,转变办学理念,积极向应用型院校转型,为磨炼专业技术、培育创新素质提供肥沃土壤。言及工匠精神。一方面,无人不颂扬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工匠之“技”。“匠技”似一面明镜,将之引入高校,能使大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楷模、为标杆,以能工巧匠的行为规范自身的行为,进而形成自身的内驱力,专注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练就过硬的本领,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工匠精神虽强调凝神聚力、心无旁骛地磨炼专业技术,但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匠人在继承前辈工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法,突破传统局限,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过程中实际上体现着锐意进取的创新素质。将这样的“匠技”引入高校,能激励大学生在反复的实践、钻研中,打破思维定式,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培养勇于探究、勇于突破、勇于变革的创新素质,练就过硬本领。
(三)修“匠德”:有助于大学生涵养职业道德
如果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本领才干是一个人安身的“筋骨”,“匠德”——工匠的职业道德,就是一个人立命的“风骨”。诚然,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我国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然而,这种大而不精、大而不强的制造业亟须进行一场浴火重生式的变革。为实现我国制造业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推动我国大踏步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实际上,工匠精神并非制造业独有的“代名词”,时下,整个中国都在呼唤工匠精神,作为工匠摇篮的高校也不例外。在高校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使大学生言有所据、行有所依、为有所归,对大学生涵养职业道德大有裨益。其一,有助于大学生涵养爱岗敬业、顽强奋斗的职业道德。大学生应克服自身的一些缺陷,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怀有敬畏之心,即便即将从事的职业是艰苦行业,亦当兢兢业业、勤恳踏实,不投机取巧,不搪塞敷衍。其二,有助于大学生涵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在实践期间,大学生当秉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进理念,长时段沉浸于自己的劳作中,孜孜不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永不止步、追求卓越。其三,有助于大学生涵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大学生当意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其新时代的使命就是成为大国工匠,为我国大踏步迈向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落实之维: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打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这套“组合拳”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死板地理论灌输,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应当生动不失深刻、有趣不失学理。相较于抽象理论,由成千上万个工匠案例淬炼而来的工匠精神更具勃勃生意,将之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既为思政课程增添吸引力、亲和力与说服力,又赋予思政课程趣味、温度、深度。例如,在当前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当思政课教师在讲授“量变与质变”规律时,可不失时机地引入工匠精神,使大学生懂得匠人们运用高超的技术,怀着赤诚匠心,一次次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从而创造出精美绝伦作品的过程正是由“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当思政课教师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要让大学生意识到工匠精神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实现“强盛国力、复兴民族”美好愿景的精神支点。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当讲授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思政课教师可以讲述敬业、奉献劳模的感人故事,增进该课程的历史厚重感,予以大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当讲解至“职业道德”时,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以将鲜活的匠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大学生课后拜访身边的匠人并进行交流分享。通过鲜活的案例、面对面的交流,让大学生能够感悟到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为能够成为一名工匠而倍感自豪,以此确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可以说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构筑的思想大厦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无不体现着教育关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的诉求。“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程并非一座“孤岛”,课程思政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承担者”与“践行者”;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非“一分为二”“两张皮”,而是一套“组合拳”,两者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因此,提升专业课教师相关素养和水准刻不容缓。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有意识地补充一些优秀工匠、劳模的故事;在讲授专业知识时,也要深入挖掘、提炼并宣扬相关知识背后的工匠精神意蕴;另一方面,相关专业课教师要参加专项培训,积极争取到企业挂职锻炼、交流的机会,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自主提高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既以理导人、又以技服人,方能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本色。约言之,专业课教师应做有心人,基于各门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隐蕴于课程中的工匠精神因子,并将之适当地融入课堂,既传授大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大学生技术水平,又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为培育创新、专注、精益的大国工匠固本培元、凝心铸魂。
(二)发挥实践的“托底”作用,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经常平常
言之凿凿抵不过行之切切。若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禁锢于课堂内,就会使大学生对工匠精神丰富内涵的理解有着隔膜感,更遑论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唯有发挥实践的“托底”作用,将工匠精神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经常、平常,工匠精神的培育方能落细、落小、落实。其一,高校应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发展高校的勤工俭学社团,鼓励大学生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大学生不畏艰辛、勤恳踏实的精神;举办志愿者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展技术技能大赛、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在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尊重劳动、勇于拼搏、勇于创新。其二,高校应开设实践教学。高校应为大学生聘请优秀匠师,一方面便于大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中接受优秀匠师的细心指导,另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在匠师的一言一行中,体悟“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使抽象的工匠精神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其三,高校应与企业形成协同育人机制。高校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知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进行“订单式”的培训,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工匠精神教育。与此同时,企业为实习期间的大学生设立有针对性的工匠精神培养方案及工匠精神评估机制,积极推动大学生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
(三)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因此,协调好高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能够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首先,在硬环境方面,高校应对校园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例如,在校园里陈设鲁班、丁缓、马钧等古代著名工匠的雕塑;设置优秀工匠校友风貌墙、文化宣传长栏;利用展板展示动人心扉的工匠故事;悬挂工匠精神的横幅、工匠精神标语,力求在耳濡目染之下,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潜意识里。其次,在软环境方面,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定位,营造不同程度的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例如开展工匠精神演讲、歌唱、舞台剧比赛;组织大学生观看纪录片《工匠达人》《留住手艺》等;在相关重要节日,如劳动节、青年节开展主题班会,宣扬工匠精神。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能使大学生的道德与思想情操得到熏陶,使匠心文化真正融入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