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2022-03-18马永霞
马永霞
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马永霞
(通渭县第三幼儿园,甘肃通渭743300)
中华民族有着漫长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这些经过时间筛选下的经典荟萃,绵延不绝,流传至今。现阶段的幼儿教学课程中,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略显匮乏。近年来,随着文化复兴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融入传统古诗词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古诗词。
传统文化;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传统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成分,幼儿教师有意识地将这些内容融入当前的幼儿教学管理中,能够使幼儿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语言文字意境之美,从而有效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进而开展幼儿的美德教育。
一、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特殊意义
幼儿教育时期对其今后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上要加强对幼儿人文意识的培养,促使幼儿养成正确的认知观念。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良好的帮助作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对于继承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战略、培养下一代良好的思想品格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幼儿教育在整体来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幼儿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均对幼儿的行为认知、情感思维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幼儿教育管理中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能够有效地促使教师及家长了解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便积极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的意义
(一)熏陶幼儿的人文情操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发展,在现阶段教育发展理念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产生人文意识,促使幼儿对于情感方面有着正确的认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幼儿的传统古诗词教育,让幼儿从小就开始了解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让其在学习品味中领略到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幼儿对于语言掌握能力,有效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从而促使幼儿在诗词启蒙教学中陶冶人文情操。
(二)培养爱国情怀
我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及悠久的文化,古诗词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及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引导幼儿能够从小开始学习了解到优秀的古诗词,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思维意识,陶冶幼儿的人文情感,并且能够使幼儿对于国家民族有了一定的认识,以此开展爱国文化教育。尤其是在现阶段幼儿教学课程中,古诗词学习内容逐渐呈现小学化、中学化,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这些教学资源启发幼儿对于爱国情怀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的形象从汉末以来一直在民间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各种三国题材的文学作品、动画音乐层出不穷。因此,幼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诸葛亮的事迹耳濡目染,有所了解。在对幼儿讲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热情。他未出茅庐便已经制定出三分天下的策略,在政治领域,严令法度,开阔边疆、劝课农桑、尤其在外交方面,更是有着卓越的表现;在军事领域,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一直被当成智慧的化身,并且对后世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又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对岳阳楼作记,引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文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体现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提高幼儿综合学习能力
根据当前幼儿整体学习现状来看,幼儿综合学习能力较差。幼儿教师若是能够采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古诗词教育,便能够促使学生在整体学习能力上得到有效地增强。对此进行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记忆力。经过相关实验证明,人的记忆能力在幼儿时代发展极快,到12岁时便已经到达顶峰,在这之后便主要是理解能力的增强。所以在幼儿教学管理中加强幼儿的古诗词背诵教学,便能够有效增强当前幼儿的学习记忆能力。②有效拓展幼儿的学习视野。当前幼儿学习古诗词内容方面在时间上跨度非常大,上至先秦,下至晚清,既有诗词又有歌赋,这其中便有着大量的优秀经典古诗文,需要引导幼儿进行学习了解,熟读成诵。幼儿教师应该在当前的教学理念要求下加强对幼儿传统古诗词的教学引导,这样必定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整体性学习能力。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当前幼儿教学分析可以看出,背诵优秀古诗词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若是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能够将优秀的传统古诗词及语文教学知识相互融合,那么便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传统文化传承与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一生发展中,学龄前阶段,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在发育中最快,身心发展可塑性最强。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若是在这一时期教育方式使用不当,那么在今后将产生难以弥补的缺陷,甚至对人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在目前现实情况下,由于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发展,在文化传承方面逐渐呈现淡化趋势,教育领域趋于功利性、实用性,甚至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管理上,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概括来讲,一是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淡化。由于受到外界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幼儿家长、幼儿园的任课教师在学前教育方式上习惯性沿袭小学教育模式,在开展教学任务上呈现功利化、应试化的倾向,这一点包括时下较流行的婴儿双语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整体教学比例中严重下降。二是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失措。根据当前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多数幼儿教师习惯性以幼儿对于诗词背诵量的多少衡量教学成效,而并非实施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使幼儿在心理上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与背诵、默写相联系,进而在心理上失去了对学习此项课程的兴趣。三是传统文化熏陶效率不甚明显。根据学前相关教学理论,认为小孩有怎样的文化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在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人文精神,提升其对真善美的认知。而目前开展下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科学缜密的教学设计,教学结构不成体系,长此以往,将沦为彰显教学质量的点缀,导致教学成效不佳。
四、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在幼儿教育中的教学实施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幼儿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由于幼儿年纪较小,对于古文诗词不具备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工作中,对于每节课程开展的内容要根据当前幼儿的心理发育规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古诗词教学课程的顺利实施。比如在秋天,在此幼儿教师便可以选择一些与当前季节相关的古诗词进行讲解,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搜集与秋天类似的古诗,如《山居秋暝》《秋思》等著名古诗词。幼儿在教师的教学启发下,从而在心理上与所处的季节产生联系,这样便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秋天的意境,同时在内心中对于诗人创作该作品的情感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便能够有效地提高当前幼儿古诗词教育水平。
(二)深化教师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认识
深化幼儿教师对于传统古诗词的理解认识即是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文学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上,幼儿教师便可利用业余时间,对于中国传统古诗词相关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深入学习更多形式的古诗词。在研读过程中,一边做好阅读笔记,时刻加强对开展古诗词文化教学工作的意识,善于发现身边有利的教学资源,并且以此整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幼儿园也应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管理优势,组织幼儿任课教师多参加一些专业性管理培训及工作研讨活动,进而提高对古诗词的深刻学习,在与其他教师、专家学者进行教育经验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学素养。
(三)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环境
幼儿对于知识学习的认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若是他们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那么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将会产生强烈的热情。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的指路人,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通过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此满足学生的各项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春晓》古诗中,由于该诗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杰出作品,教师在这首诗词的讲解活动过程中,便可以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前提,进行课程导入。接着教师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朗诵音频,在教学活动时间较充裕的情况下,便可以对学生播放这种朗诵音频。同时开展个人及小组朗读竞赛活动,通过在这种情境教学模式下,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诗词朗读实践环境,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必定深受感染。
(四)运用生活化案例进行教学
开展幼儿古诗词文化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在心理上明白开展此项教学工作的目的,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规划,从而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在教学工作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对于优秀的古诗词进行朗读、背诵,还要以教学内容为引导,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古诗词学习兴趣,这也是当前引用教学案例策略进行有效实践的教学环节之一。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为使幼儿能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爱,教师便可以选择出《游子吟》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在一般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活动,首先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熟读,进而让幼儿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母亲深夜挑灯为即将出远门的孩子缝制衣服的深情,进而激发幼儿对于母爱深刻的认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母亲给予他们的爱,生活中有哪些情节使自己感动?自己将来又以何种行为报答妈妈等类似情感进行讨论。
(五)创新教学模式
开展古诗词教学启蒙活动,教师要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若是一味地让幼儿对于古诗词进行背诵记忆,而不注重于幼儿的实际心灵体验,在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管理方式下,必定会使得幼儿对于古诗词学习丧失兴趣。要想在当前幼儿教学过程中促使幼儿对于古诗词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幼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在科学的教学管理下,丰富教学管理方式。例如在引导幼儿学习《江南》这首诗时,为有效地促进幼儿深入这首古诗中,教师便可选择当前幼儿耳熟能详并且非常喜爱的歌曲——《荷塘月色》,以此作为教学中的配乐。这样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古诗词赏析中,便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进而丰富幼儿的人文情感。
(六)开展趣味教学法
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在心理发育上还不够成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欠缺,因此,在引导幼儿学习古诗词过程中会存在相应的困难。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心理状况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充分地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当前幼儿好奇心强,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热情,但是在学习中也非常好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就必须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有效地调动全班的学习氛围,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满足上述要求,并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获得了理想的成效。如,以讲故事的形式促使幼儿集中注意力,突出教学主题。引导幼儿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古诗中,教师就可以先对幼儿讲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以此为教学引导:在古时候一个花好月圆的晚上,一位著名诗人在入睡之前忽然看见了窗前的皎皎月光,便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冰霜,于是他抬头看了天上的月亮,不由得低下头来,开始怀念远方的故乡。这种故事对于整首诗有了大概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集中当前幼儿的学习注意力,一方面能够使幼儿对这首诗的整体大意有了基本的理解。
(七)画面感教学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引导幼儿对于中国优秀古诗词进行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幼儿对于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诗歌画面感,即是诗人写诗的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该诗词表达的内容。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描绘的画面场景,幼儿教师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语言表达出这种凄冷孤寂的场景,有利于促使幼儿融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中,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笔者对于当前幼儿园教材内容分析发现,选用的诗词多具备强烈的画面感。例如骆宾王的《鹅》,正在水面上浮动的大白鹅,弯曲着脖子向着天空发出悦耳的叫声,红红的掌蹄拨开碧绿的湖水。为幼儿建立起强烈的画面感,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幼儿对于这首诗的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以上笔者对于当前幼儿教学融入传统优秀古诗词教学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幼儿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此项教学工作的价值,便于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进来,以此完成教学任务。
[1] 姚炜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10).
[2] 杜海香.幼儿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
[3] 薛莲.灵动古诗教学: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7(8).
[4] 杨梅.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方式[J].成功(教育),2018(7).
[5] 左雯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2017(8).
G619,C42
A
1002-7661(2022)11-00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