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机制及路径研究

2022-03-18张宏溧于丽平林钧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赵 民,张宏溧,于丽平,林钧昌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机制及路径研究

赵 民1,张宏溧1,于丽平1,林钧昌2

(1. 潍坊医学院 心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 潍坊医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以东部地区四所普通本科院校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进行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民族心理升华的产物,其践行与推广是一种情感认同的过程,合理利用学习心理特点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佳途径。因此,应从民族心理、情感认同和学习心理三个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心理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强调认清民族关系主流、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许多重要论断,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形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程度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笔者通过分析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提出全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与建议。

一、基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分析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课题组依据自编的“东部地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问卷”,分别在四个城市各选择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进行调查。按照问卷设计要求,将被调查的大学生分为文史类、理工类和艺体类,并且在四个年级平均发放,共发放问卷2 1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 075份,有效率98.8%。通过Epidata数据录入,并且用SPSS(19.0版)进行分析,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程度普遍较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56个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的最终心理归属。

被访大学生对“您认同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吗”的回答中,非常认同的占41.5%,认同的占48.1%,不太认同的占8.6%,完全不认同的占1.8%。对“您认同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吗”的回答中,非常认同的占48.7%,认同的占44.1%,不太认同的占5.7%,完全不认同的占1.5%。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联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程度普遍较高。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仍受到民族意识、文化差异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心理是由不同的历史条件、文化环境、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造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民族心理的升华产物,受到民族心理的影响。

被访大学生对“您最愿意选择哪种民族成分的同学作为您的同寝室室友”的回答中,“什么民族都可以”的占53.3%,“最好是本民族”的占21.3%,“最好是其他民族”的占6.1%,“没想过这个问题”的占19.3%。对“您认为影响各民族之间交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回答中,风俗习惯的占36.8%,宗教信仰的占21.8%,民族意识的占15.3%,文化差异的占24.9%,其他占1.3%。可见,各个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意愿并不强烈,少部分大学生仍对其他民族带有排斥心理,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仍受到民族意识、文化差异的影响。

(三)对本民族情感认同程度较高,对外来文化也有较强的包容接受性

作为一种对中华民族强烈认同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与推广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认同的过程。

被访大学生对“您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吗?”的回答中,很反感的占2.8%,基本反感的占6.5%,无所谓的占13.3%,基本自豪的占19.8%,非常自豪的占57.5%。对“您更喜欢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还是‘洋节’(如圣诞节)”的回答中,更喜欢洋节的大学生占1.3%,更喜欢传统节日的占45.5%,都喜欢的占47.5%,不喜欢过节的占5.7%。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感到自豪,对本民族情感认同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培育基础,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较强的包容接受性。

(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程度普遍较高,对其他民族文化态度相对保守

中华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坚实的基础,它对内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对外也有强大不可抵挡的吸引力,是促进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好的切入点。

被访大学生对“您认为目前保留或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否有意义”的回答中,很没意义的占1.8%,基本没意义的占4.8%,说不清的占13.1%,有意义却不大的占10.6%,非常有意义的占69.8%。对“您对其他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习俗的看法”的回答中,很反感的占1.3%,基本反感的占6.1%,无所谓的占44.0%,基本欣赏的占28.1%,非常欣赏的占20.5%。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目前保留或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意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程度普遍较高,但对于其他民族文化态度相对保守。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机制分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民族心理升华的产物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个性、情感、兴趣等[1],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特征上的心理状态,通过民族物质和文化特点表现出来,形成不同的民族风貌,如建筑、语言、服饰、艺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这些共同且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在共同的地域、经济、生活以及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的还会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是区分各民族的重要标志和维系各民族的重要纽带[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56个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的最终心理归属。从显性层面来看,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各个民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形成的一种团结一致的共同心理趋势。例如,对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向往与崇拜,对外来侵犯敌人的同仇敌忾,追求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幸福。从隐性层面来看,它是各个民族在心理层面上交流交往所产生的累积性结果,是各个民族在交流交往时相互吸收优秀文化,为解决矛盾、维系各民族关系与达到各民族发展所达成的共同意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民族心理的升华产物,是从“小我”到“大我”的一个跨越。因此,要准确把握各民族不同民族心理特征,促进各个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通过培养大学生对本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将其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践行与推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情感认同的过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既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态度体验[3]。认同,就是认可、接纳、支持的意思,是一种满足个体归属感的心理机制,也是个体模仿另外个体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以及面貌,并且内化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一种心理过程[4]。个体与他人产生情感联结的原始形式就是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原始形式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接纳和认同。而情感认同则是外界刺激对个体情感上产生某种正向、积极的刺激,或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时候,个体从情感上对该刺激物产生模仿与同化的过程,是行为认同的基础以及认知认同的深化。

作为一种对中华民族强烈认同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与推广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认同的过程。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要在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需要满足大学生自身需求并使其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上的喜悦、幸福或自豪等正向积极的情绪,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与行为上的同化,通过情感认同的方式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从而达到具体践行的目的。

(三)利用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取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佳效果

由于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或者智力方面因素的刺激与影响,导致大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心理反应。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一个消极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已有的心理结构与新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心理动力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内驱力驱使,用来解决自身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它不仅影响着心理过程,同时也决定着个体如何认知客观世界。当代心理学则认为,学习是主体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与外在行为方式的重整,是学习者的知识经验、动机、兴趣、个性等内部心理因素与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趋于成熟,具备基本的自我认知能力,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同时抽象性、分析性、综合性、理解性等方面能力不断完善,在学习新事物时带有批判的态度,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得出结论。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机械学习开始减少。学习不再以分数为目标,而是以兴趣、需要为主。学习迁移能力很强,能够将学习理解的东西迁移到生活各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加工等。因此,要合理利用大学生这些学习心理特点,寻找一个合理的切入点,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有的放矢,激发其学习心理动机,从而取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佳效果。

三、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一)将大学生民族认同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提高大学生民族自尊,激发大学生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产生的源头以及基本内涵[5]。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落实民族文化教育工作,将五个认同有机融入教学当中,通过了解和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民族自尊是民族成员坚决维护本民族荣誉和尊严的强烈情感,在民族成员对本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国家发展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达到课程的与时俱进,加强了解当前国家的发展与面貌,国家的发展与强大会使大学生由衷地产生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员保持在民族群体内的相互吸引力,政府应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并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呼吁尊重各个民族大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推动各民族平等、友好交流交往和充分接触,增加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激发民族凝聚力。

尊重民族语言的“存异”,促进民族语言的“求同”,重视和加强民族语言的研究和保护。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结晶,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而地方方言纷繁复杂,各地方土语更是不计其数。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不能让语言不同上的障碍阻挡各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各个民族在对待不同民族语言的关系上,既存在“求同”的趋势,又存在“存异”的心理。从集体潜意识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本身就拥有很多共同历史记忆、历史文化,拥有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这为民族语言的“求同”奠定了基础,并且语言的出现就是为了充当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人类在解决问题时,总是趋向于付出最小的代价来完成任务。民族语言出现的“求同”现象可以说是一种进化,有利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但各民族在学习并使用其他民族语言的过程中,仍对本民族语言保持着热爱与尊重,将民族语言视为民族的一部分,对其民族语言的不尊重,就是对其民族的不尊重,这种民族语言的求纯心理,表现在维护本民族语言的传统和纯正等方面,这是一种民族情感,希望自己母语越纯正越好。因此,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族语言的研究和保护,尊重民族语言的“存异”是尊重各民族的基本表现,也是各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在尊重民族语言“存异”的同时,促进民族语言的“求同”有利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更有利于各民族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尊重各民族认知差异,摒弃民族中心主义,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独特的认知行为方式,从衣食住行到宗教信仰都带有自身的民族色彩。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时,必须在了解各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手段方法,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合理地纳入各民族认知框架中。民族中心主义是指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较为优秀,站在本民族的立场来看待事物,以自己的民族为标准来衡量评价其他民族的一种思维倾向,大学生在交流交往中要坚决摒弃民族偏见与民族中心主义,避免过度的民族中心主义所形成的文化封闭,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充分利用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促进自身发展,更好地推动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与交往。

(二)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情感认同

通过宣传教育“物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思想内容,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的形式与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应在不同层面有所侧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在家庭层面上,要从小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鼓励家长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拓宽家长学习的渠道,提升家长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并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成为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学校层面上,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创新[6],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融合当前时事热点,将理论知识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产生兴趣,发自内心地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在社会层面上,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濒危的文化采取优先保护,健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并且通过宣传和推出相关政策,让其得到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

通过自身实践“外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本质力量,最为主要的实践途径就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思想精神,通过这个“外化”的过程,看到自己精神思想这种本质力量的展示成果以及对他人的影响,就在精神层面上取得强烈的愉悦感,此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不再是一般的情感认同,而是高度自觉的全身心投入。类似一些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让学生在演讲或者比赛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出来,既巩固自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也在宣传竞赛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扩散出去,有利于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过于偏重理论方面的灌输,说教的方式往往会让大众觉得相关理论晦涩难懂,导致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上的不认同。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上的拦路虎,要注重表达形式的创新,与实践生活和时事热点紧密联系,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具体生动的案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来。

通过环境氛围“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体验过程,最关键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情感表达以及体验的环境,这种环境氛围包括多个层次,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并且得到维护。从个人家庭层面看,作为个体最小也是最为重要的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从小接触和了解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其情感认同体验尤为重要,家长的态度是孩子第一个学习接触到的情感,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能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良性循环。从学校集体层面看,学生在学校中所处的时间是最长的,举办一些相关宣传教育及实践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从社会国家层面看,社会是每个人共同生活的宏观大环境,大环境的氛围决定着每个个体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态度倾向,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通过在各个层面上的良好环境氛围“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体验过程,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这种高层次情感的稳定性,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根本思想觉悟,进而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根据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趋于成熟,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维能力,学习新事物时需要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探索得出结论,因而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桥梁。

中华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坚实的地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好的切入点。在充分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学生会由衷地产生自豪感、归属感以及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加强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培育应从两个层次上展开。对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最基础的层次,而更高层次的认同则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认同发源于本民族文化,但不仅仅止于本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文化认同要落脚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具体培育过程中,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寻找各民族群体中最具鲜明特点或者最受认可的文化符号,从这些文化符号与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角度切入,更为有效地从本民族文化认同过渡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将大学生共情迁移能力合理利用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上来。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迁移能力,能够将学习理解的东西迁移到生活各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加工,因而可以将孝敬、尊重父母等观点合理地迁移到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上来。传统文化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孝敬、尊重和爱戴父母。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自然明白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这个浅显的道理,在时刻铭记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的同时,合理利用大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让其明白祖国就是母亲,56个民族的儿女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因为有了强大的祖国母亲的呵护,才能拥有现在和谐、稳定、幸福的生活。另外,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共情能力,尽管没有亲身经历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遭遇的艰难险阻,没有亲身体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千辛万苦,但可以通过书籍、视频等方式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祖国的强大。大力扶持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媒体机构的发展[7],拍摄出更多类似于《我和我的祖国》《厉害了我的国》《建党伟业》等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大学生的好奇欲、求知欲,让其在有兴趣的同时由衷地产生对国家、对党的敬意与拥护。

从实践中培育观察学习能力,激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通过观察实践让大学生检验其存在的逻辑以及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自身认知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有目标地让客观世界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物质发展会受到意识的影响,符合现实、客观合理的意识对物质发展进程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意识基于实践产生,经过大学生观察和思考以后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指导其行动和思维,同时符合客观实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让大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生活的现象[8],感受现实的世界,让其在社会大环境的事实面前,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大众认同性,让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对观察和感知到的现象、事物进行自己的认知加工,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从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自觉的情感认同。

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思想文化不断碰撞,大学生在开阔眼界、激发思想的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质疑声音,因而大学生辨别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成为关键,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思想行为的内在动力,决定着个体是否能坚持持续地付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或信念。观察学习是培养自我效能感最关键的一个方面,观察学习替代性经验和增加个体成功的经验是增强自我效能感最快的途径,在观察周围人的行为以及结果后进行模仿,取得预想的结果。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才能对自己的民族更有自信,对中华民族更有自信,对外来文化更具辨别力,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自己的民族底线,进而全面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Z].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617.

[2] 袁世全,冯涛.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 123.

[3]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61.

[4] 周晓虹.中国中产阶级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

[5] 黄龙光.增强民族认同感,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1):1-4.

[6] 林钧昌,杜洁,赵民.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J].满族研究, 2020,36(1):22-29.

[7] 常海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指导新工具开发路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2):108-110.

[8] 韦耀阳,张欢,吴思怡.道德焦虑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安全感关系间的中介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2(4): 111-115.

A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nd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ZHAO Min1, ZHANG Hong-li1, YU Li-ping1, LIN Jun-chang2

(1. School of Psychology,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Weifang 261053,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Weifang 261053, China)

Four provinci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are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The essence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is the product of the sublimation of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its practice and promotion are a process of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is the best way to cultiv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Therefore,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ould be forged from three aspects: national psychology, emotional identity and learning psychology.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D643

A

1009-9115(2022)04-0125-06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4.02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MZ078)

2021-10-16

2022-06-01

赵民(1963-),女,山东寿光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民族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