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微”见“著”——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的探索

2022-03-18鹿胜男

读写算(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文作文过程

鹿胜男

知“微”见“著”——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的探索

鹿胜男

(南京市小营小学,江苏南京210018)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了碎片化的特点,在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适应现代化的生活。因此,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教师可以使用“微写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微写作”中达到单位时间内信息表达的效益最大化,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探索

“微写作”就是让学生写作微型的文字作品,文体多样,包括微小说、微故事等等,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写作方式。小学生有着知识储备匮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喜欢写作等特点,导致以往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不高,困扰了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而“微写作”则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写作,极大地降低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潜移默化当中发展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微写作”教学的价值,用多元化的“微写作”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历,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

一、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维受到束缚,学生“微写作”范围狭窄

现如今,“微写作”已经成为很多教师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微写作”的次数并不少,但是很多教师对“微写作”的内容设置十分狭窄,尤其很多教师强调让学生写作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但是这对于人生经历还不丰富的小学生而言,是存在着很大困难的。并且在让学生进行模型性的微写作时,教师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导致学生和模仿的片段之间难以发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二)教师对学生的“微写作”指导存在不足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写作框架确立等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教师良好的示范和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微写作”指导仅仅限制在方法上,忽视了学生“微写作”方面其他的需求。例如,在让学生写人物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指导学生使用哪些字词表达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直接给学生灌输好的知识,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存在空洞的感受,没有真正地懂得应该怎样获取素材。

(三)“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

“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很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大作文写作提供充足的积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联系,在“微写作”过程中没有对大作文写作的要点进行深度探讨和加以强化,导致“微写作”变成了盲目地训练,没有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二、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原则

(一)精小细微的原则

“微写作”的特点就是篇幅比较短小,需要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者经历。因此,需要教师对“微写作”的主题进行精要的选择,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找到“微写作”的目标,让学生可以直指核心地进行写作。

首先,“微写作”的教学要突出重点。“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微写作”强调单一的表达,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写作记录自己在某个场景中的某个片段,也可以简单地写出一个小故事。比如,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微写作”话题:周末,你的同桌来到了你的家里做客,你可以怎样向父母介绍他?这个“微写作”中的重点就是“介绍朋友”,目标很纯粹,学生可以很快地理解。

其次,“微写作”教学的流程要清晰简洁。“微写作”可以让学生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在一次次的训练积累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因此,“微写作”教学的过程不能和大作文一样复杂,导致学生产生倦怠感。

最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微写作”内容进行反馈。教师可以使用随机批改学生“微写作”内容以及学生之间相互批改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矫正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二)生活实践的原则

生活是孩子们写作能力发展起来的重要保障,在“微写作”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搞“一言堂”,给学生布置一些类似“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我最难忘的一件事”等假大空的作文题目,导致学生不仅抓不到写作的重点,而且也难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微写作”有着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的特点,需要学生在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描写出一个故事或者表达出某种情感。因此,教师必须要真正地深入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设置微写作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亲近感,从而乐于动笔写作。比如,在某一次课堂上,笔者让学生根据以下的信息进行“微写作”:在你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一个正在树底下休息的环卫工人,他在树下不断地快速喘息,似乎很累的样子。这样,首先用话题创设出一个生活中的情景,引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想法,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的“微写作”活动就会水到渠成。

三、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素材

语文有着综合性的特征,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工具,反过来,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内容也能够为语文所用。因此,在微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征,引导学生使用多种内容的素材进行微创作。

1.科学观察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敏感细腻的心灵,学生乐于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从科学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应用到“微写作”中来,利用自己的科学观察实现微创作,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

比如,在教学《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过程中,在知道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中学习了支撑、支架等方面的知识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微写作”的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科学知识等,以“我设计的桥梁”为主题进行创作。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描述自己想要设计的桥的材料、外形等等,从而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并且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兴趣。

2.图画微创作

小学生有着以形象思维作为主要认知方式的特点,在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个性,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的创作,使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创作经验。图画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图画或者图画与文字相结合方式进行“微写作”,让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浸入到画意当中。

3.音乐催生情感

“微写作”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足,因此,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快速地沉浸在教师提供的主题当中。对此,教师可以使用音乐文化,用催人泪下或者朴实无华的音乐渲染情景,让学生在节奏的感受中对要写作的内容产生画面感,从而促进学生在“微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比如,在教学《太阳》的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种欢快的音乐,同时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想象着自己身上捆绑着一个大气球。这个气球带着自己飘飘荡荡地飞着,最后,自己来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旁,而宫殿的上空,是熊熊燃烧着的太阳……之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将自己后续的想象画面写出来,从而让学生在音乐的情感推动下进行微创作。

4.多彩体育体验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体育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堂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在体育课堂上的经历为线索进行“微写作”,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的写作源泉。

比如,在某次的写作课上,在了解到学生们在上一次的体育课上进行了“两人三足”的游戏之后,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游戏经历,使用“微写作”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在“微写作”中对自己的伙伴表达了感谢,感谢对方支撑了自己,有的学生则表示出了抱怨,认为同伴将自己的脚趾扯得很疼……这些都是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如此,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锻炼身体的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表达素材,实现了寓教于乐。

(二)体验活动,学会微写作方法

现在的学生身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导致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越来越不足,给学生的写作能力成长也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在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活动教学的方式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同时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从而使学生在富有启发性的活动中掌握有效的微写作方法。

1.动手操作

人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各种语言,包括手势、情绪等等,如果缺乏这些体验,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不顺畅。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成为生活的实践者,在自己做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教学《手指》的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经历,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动手操作的活动。在本篇课文中,学生了解到了五根手指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同时也对课文中描述的生动景象很感兴趣。因此,之后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随机抽签,选择一个故事。学生要根据选到的故事“装扮”自己的手指,小组成员尝试一起完成故事的讲述,从而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升华学生的情感。在活动完成之后,笔者再安排学生的“微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用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收获。

2.结合体验,诚实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口味,写出统一风格的文章,似乎这样做才可以得到高分,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写作内容空洞乏味。因此,在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中,教师更要强调使用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写出具有生活原文的文本,诚实地进行写作。

比如,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给每个学生分发了一些黄豆种子,让学生回到家里将种子种下去,认真记录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每天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下自己见到的情况。在这次的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有的学生写得比较简单,每天的记录都是“今天种子还没有发芽”等简单的描述;还有的学生写得比较详尽,不仅写出了种子的情况,而且还围绕着种子写出了自己和家里人的一些对话。这样,通过养成学生纪实的良好写作习惯,可以在学生的经验积累中逐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阅读文本,微言写作

阅读是学生“微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之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对于学生的“微写作”能力成长至关重要。在教材编排的过程中,编排人员已经考虑到了儿童语言表达的需求,教材上的内容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良好对象。因此,在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地挖掘教材,为学生的大作文写作奠定好基础。

1.微中仿优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在指导学生“微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怎么写的,让学生在模仿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同时,在引导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学生完全地照葫芦画瓢,而是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真实的写作背景,联系生活进行创作。

比如,在教学《四季之美》的过程中,在学生阅读完了课文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微写作”的活动。在学生写之前,笔者首先对学生说道:“四季当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那么美好,共同构建了美丽的世界,如果你是自然界中的一株植物、一个动物,在季节变换的过程中,你想说些什么?”在学生了解了创作的背景之后,笔者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想要写作的内容的实际特点,从而更好地写出这种题材。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将自己看作一只老鼠,他想到了老鼠有储存粮食的特点,在作文中着重对冬天和春天这两个季节进行了描述。这样,通过让学生从课文出发,联系实际进行微创作,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阅读感悟。

2.在阅读中感悟

小学阶段的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也很难将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转化到自己的文本中去,导致学生空有积累,却不懂得使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各种拦路虎,教师可以将其和“微写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尝试用书面语言解读课文,这样,在写的过程中,学生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3.及时给出反馈

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微写作”,是一种双向促进的活动。因此,为了确保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通过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观、社会观和世界观。在给学生进行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作文的互评,让学生看一看其他同学写作的内容和自己的有什么区别,思考“为什么对方会这样理解问题”。之后教师再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从写作手法等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写作”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塑造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意愿,使学生的写作经历得到丰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写作当中的薄弱环节,利用“微写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学贵有得、厚积薄发的教育效果,让学生的大作文写作水平提升变得水到渠成。

[1] 王成.小学语文“微写作”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06):42-47.

G622

A

1002-7661(2022)11-0019-03

猜你喜欢

课文作文过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背课文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