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步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2-03-18黄卫君

读写算(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法阅读教学语文

黄卫君

五步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黄卫君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江南中心小学,浙江临海317000)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中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重视起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五步教学法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理当获得更广泛的运用,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

五步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其他文字中关键信息的获取,让学生学会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自主的探究与感悟进行语言文字的品评。增加对母语的熟悉程度,提升母语的驾驭能力,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审美意趣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开拓。

一、五步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的五步教学法,是把单位教学活动中的整体教学流流程划分为5个步骤,通过更具科学条理的方式,按步骤进行相应教学活动的推进与完善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能够使日常的课程教学变得更具条理性,也能够使日常的课程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具体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5个教学基本步骤,可以被大致分为课前预习、课前导入、课中教学、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和进行拓展性阅读等5个步骤。为了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5个步骤缺一不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阅读课程教学中,都能够自发地使用五步教学法进行相应的阅读教学活动推进。因此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仍然有较漫长的路要走。

二、五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想要使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日常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对五步教学法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突出学生

以五步教学法进行日常的阅读课程教学,意味着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活动展开。教师要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推动相应课堂流程。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明显的提升,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更明显的进步。

(二)突出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教学过程的推进,认为只要能够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应阅读经验和技巧的教学,那么学生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五步教学法并不注重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的改进,但很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进度、学习状态和学习心态的改善。

(三)突出合作

阅读教学不是一个单向往来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通过不停地交流探讨,迸发出新的火花、新的思路,从而使个人阅读能力得到更明显提升与完善的过程。因此相比较其他科目重点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而言,阅读教学较凸显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课堂内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眼界的开拓,以及个人观点阐述能力的提升。

(四)突出探究

阅读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哪怕是面对同样的阅读材料,学生在不同时段进行阅读,或许也会有不同的感悟,而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有较深刻的实际含义和值得进行反复品味的优秀片段。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尝试对优秀阅读片段进行反复咀嚼,通过不断地探究和感悟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因此突出探究也是五步教学法中较明显的特点。

三、五步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倘若想要使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教师就需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下文将对五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进行较深入的阐述。

(一)生本教育原则

生本教育原则是五步教学法中的基本原则。所谓的“生本”,指的是以学生为根本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推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进度的设计、日常课程教学氛围的构建、课堂作业的布置。以生本教育原则为主要原则进行五步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有更良好的阅读训练体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独立性。

(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阅读教学的最重要教学目标,并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中的阅读测验模块取得高分,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当中学会进行目标阅读材料关键信息的获取,学会使用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进行阅读文本中蕴含深刻意义的感悟,并从阅读中进行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汲取文学营养,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完善个人的审美意趣。因此从这几个角度来看,进行阅读教学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因此教师应当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基本原则进行日常的阅读课程教学,让学生意识到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能够在生活中产生明显作用的,能够让其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一定改变的。

(三)可操作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教育教学研究者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实际活动中意识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正因如此,许多课程教育研究者尝试从理论化层面进行阅读教学方式与理念的改革。但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化层面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不一定具有较良好的可操作性。更何况不同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状态和教育资源使用状态有较明显的差异,许多在理论层面或许能够起到较明显质量的教学理念和方案,在实际教学中都难以达到较明显的效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可操作性也是五步教学法中较重要的原则,只有具有较良好的可操作性,才能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展开运用。

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深度不达标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教学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可以通过深入阅读教学引导的方式进行阅读训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提升的。笔者在对相应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采访时,部分教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的确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内容是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入品鉴的,但是我们的课本内容安排得太满了,而且我们的课时时间是很有限的,比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有8个单元、28篇文章,还有8个口语交际、8个习作主题和8个语文园地的内容要进行教学,我们的时间真的很紧,没有过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教学。”在这种语文教学实际背景下,想要进行阅读教学深度的提升是很困难的。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连接不足

想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就需要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相应目标阅读材料的品评。对此,语文教师也在笔者的采访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不是上兴趣班就是补课,根本没有时间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阅读材料都是和国内著名景观有密切关联的,比如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有《观潮》,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但这些地方孩子们都没去过,学到这类文章时怎么可能会有明显的兴趣和深刻的体悟呢?”通过相应的访问研究不难发现,现阶段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无法取得紧密的关联,的确是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迟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关键问题。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许多富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始形成一套个性化的程式化教学方法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不断改革,这类教学方式已经逐步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需求,逐渐显现出了与现代教学氛围的不相适应性。事实上日常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并非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掌握,以便在应试教育中取得高分。故而以此为日常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很难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有关教师务必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五步教学法使用的具体措施

想使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就要尝试使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日常的阅读课程教学。为此,有关教育研究者制定了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和方案进行五步教学法的进一步运用。

(一)进行良好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五步教学法中第1个步骤,学生认真地完成课前预习,能够对即将进行学习的课本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对相应的课文写作背景有更深刻的认知,也能够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入阅读学习,就能够取得较良好的效果。譬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8课《敕勒歌》的学习之前,倘若能够在深入进行有关课文阅读理解之前,对《敕勒歌》的写作背景以及其描绘北方游牧民族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善学生的阅读质量的。又譬如学生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上册《暮江吟》的课程学习时,倘若能够在预习环节对白居易的生平经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那么学生进入到正式的学习过程当中后就能够更快地体悟到白居易所著诗歌的魅力。当然,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前阅读环节的推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应课程预习的过程中,应当尝试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课前微课资源的制作。只有如此,才能够使有关课前预习环节推行得更顺利。在进行微课资源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目标阅读材料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这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到阅读课程的学习当中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程导入

许多小学生并不能在上课之初就顺利进入到课堂教学氛围当中来,因此如果教师在开课之初就进行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很难取得较良好的效果,进行阅读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应的课程阅读,教师应当尝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相应导入环节的设计。譬如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以更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资源作为课堂导入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到相应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来,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日常的课程教学达到更良好的状态。又譬如教师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卫填海》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尝试以学生在课余时间听到的及了解到的中国神话故事为切入点,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课堂教学当中来。为了激发学生在该课文中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精卫填海》的动画资料作为课堂导入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观摩,让学生通过动画片的观看对中国的神话故事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三)推动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交流

合作教学是阅读教学训练的主体部分,让学生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善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都以阅读经验和技巧传递的方式进行单向的教学。在不少教师看来,阅读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阅读主体和目标阅读读物单向的信息获取活动。因此只要学生掌握了有关阅读经验技巧,就能够使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能够独立进行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但实际上阅读本身并不是一个单项的活动,需要通过不断地互动和交流进行灵感的激发、思维能力的拓展和视野的开阔。譬如有些学生在进行某个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他的关注点是局限在A处,但其他学生关注到了B处。如果他们能够进行相互的阅读交流,那么他们对于相应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见解,就会更深刻和全面。因此在日常的小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推动小组合作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五步教学法中较重要的一个步骤。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景阳冈》的课文阅读时,有的学生关注点在于武松喝酒时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有的学生较关注武松上景阳冈后与老虎之间的争斗,有些同学的关注点则在于老虎本身。通过不断地交流和阅读,让学生进行意见的交换,就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完善。

(四)给予学生自由发言和质疑的权利

阅读过程本质上是进行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疑虑或产生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想法。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取得高分,通常会尝试采用无视学生个性化发言和思想的方式强制地进行教学进度的推进。但这种教学方式是会扼杀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使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给予学生自由发言和质疑的权利,并通过不停地争论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切磋,才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个人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

(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养成阅读好习惯

由于课堂中的阅读时间较有限,因此仅仅让学生依靠课堂中的阅读时间进行阅读能力提升是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的。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自愿花费课余时间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课外阅读导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本身是有趣的,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是有无穷魅力的,只有如此,学生才会不由自主地在课下时间进行相应课外读物的阅读品鉴。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五步教学法是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者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正确运用五步教学法,发挥其应有价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 贾小燕.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1(15):55-56.

[2] 姚纷.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20(S2):109.

G622

A

1002-7661(2022)11-0013-03

猜你喜欢

教学法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