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本体论澄明及实践路径探赜

2022-03-18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思政

王 禾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课程思政自2014年提出至今,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成效显著。从政策宣传、基地建设、课堂落实等方面全面推广,在此过程中育人性、发展性特征凸显,课程思政在高校立德树人建设中席卷起一股热潮。由于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实属创新之举,不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所突破,更是渗透到教师职业规范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同向同行。新事物的声音总是多样,课程思政自提出之日起即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质疑、误读甚至批判。

人的意识就像漂浮在水上的冰山一般,成就在明处,问题则像暗流。课程思政中暗藏“两张皮”、一体化、形式化、偏理论化等危机。若克服“暗流效应”,有必要从本体论意义上“庖丁解牛”,基于理论层面、价值层面、实践层面对课程思政追根溯源,梳理其理论意义、问题挑战、价值追求,探索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本质的现实路径。拒斥并破除课程思政建设的危机、误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本体论建设,探索课程思政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进路。

1 课程思政本体论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强调:“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1]因此,清醒认识课程思政在本体论上的危机、误读十分必要。回溯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面临四大问题。

1.1 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两张皮”

思政课程长期以来在立德树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教育中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长期分离,专业课和思政课都很难发挥系统化、整体性的育人功能。“在中国学校教育中,存在‘教书不育人’‘教书不传道’的现象。”[2]“在立德树人的大舞台上,只有指挥、主唱和乐队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妙的育人乐章。”[3]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存在误区,片面认为专业课 “授业”,思政课 “传道”,“智识”教育和价值教育明显分裂。课程中未能体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本质,创新实践发生偏移。另一方面,专业课程中强行渗透课程思政理念,科学性和育人性都被淡化、衰退,“两张皮”现象突出。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共画同心圆,在这个同心圆中,思政课处于圆心位置,发挥核心作用,其它课程围绕其发挥辅助的正向作用。

1.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边界模糊

两者边界模糊体现在:首先,课程思政可部分取代思政课程或认为课程思政是一门课或系列课,不再需要思政课。此观点不仅是对思政课程的肢解,也是对课程思政的误读。推行课程思政的目的不是合并、消解、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工作,而是辅助和完善思想政治育人的功能。相反,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思政也很难实现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其次,认为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就等于课程思政。在推广初期,上海高校推出系列“大国课程”通识课,影响力广泛。在此巨大影响下,认为开一门课或系列通识课就是课程思政,这是对课程思政本质的简单化、通俗化、形式化的误读。再次,开设系列课程既增加学生负担,还错误地将学生引向“唯意识形态化”的歧路。最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界定模糊,消解了每门课在各自价值理念、技能实践维度的特色。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

1.3 课程思政形式化突出

恩格斯把精神称为“物质的最高精华”。精神思想力量如同社会的一面镜子,既澄明现实,又照亮现实。精神思想一旦进入利益现实,行动和思想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课程思政的概念功利化、形式化现象明显,其中,思政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断裂化、形式化的现象。形式化体现在为一味迎合教育部对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将课程思政误读为专业知识和思政课程的“物理”融合,专业课讲出“思政味”,专业内容反而“四不像”。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将课程思政的概念极端化、功利化的表现。思政课程在阶段安排上存在断裂现象。思政课程的普及集中在高等教育的前期,中后期便置若罔闻,此时正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前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分水岭”和“黄金期”,使学生在关键期失去价值观的引导;或者只在公开课等场合进行集中灌输,平时的课程中德育因素几乎空白,形式化特征较为明显。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日积月累的小水漫灌式的渗透才能发挥课程思政的整体功能。专业知识与德育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化学反应”,而不是毫无痕迹,要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与行。

1.4 课程思政偏理论化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将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但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理论层面而脱离鲜活实际。首先,课程思政实践中,如果只是教师进行抽象乏味的讲解,而没有将学生作为接受的主体,只是灌输的“客体”,学生领会的知识也将永远停留在大脑层面、意识层面,学生的实践性、主体性、能动性力量将无处施展,理论知识不能转化为实践力量。其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脱离时代使命和实践创新的意识形态创新是纸上谈兵。同样,课程思政建设只是基于课程经验的基础上,单凭过往的经验事实,理论阐释空洞乏味,没有深入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没有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轰轰烈烈建设新时代的奔涌浪潮,只是坐而论道、言之无物的空空而谈。经验不仅要从历史实践中汲取,也要结合当下实践体悟。课程思政呈现偏理论化的倾向,似空中楼阁、雾里看花,实则应建立在经验事实为基础的坚实大厦之上。最后,新时代国际形势变化风起云涌,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世界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模式登上舞台,纯粹理论化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变革趋势和发展现状,当代社会正需要思维与实践活跃的复合型人才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

2 课程思政本体论澄明

熟知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知,康德也提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因为人的认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在本体论层面,阐述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在理论思想和实践服务层面认清本质、明确目标、把握航向,确保课程思政发展行稳致远。但课程思政的问题研究大多集中在区域性、实践层面和细枝末节的现象层面,缺乏本体论意义的探讨。概言之,课程思政的本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本质彰显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核心素养课堂培养,要求将以德育才的取向、内涵与过程融入课堂,解决‘立何德、树何人’的根本问题”。[4]立德树人的本质体现在课程思政的内容、功能、理念、实践等方面。第一,其教育内容重点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等。立德树人强调要在“三位一体”路径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课程思政的功能体现在其过程性和发展性问题上,其秉承终身教育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基本功能和根本宗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第二,立德树人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细微渗透的过程,其特点是立德树人任务应贯穿于大中小幼的教育全过程,其功能具有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与课程思政不谋而合。课程思政在思想上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道德育人、价值导人的指导目标。第三,课程思政不仅是国家相关部门的部署、青年团的任务、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5]。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在实践过程中课程思政强调多维系统综合与多种机制形式并举,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和确立。立德树人在实践中追求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平台、多渠道实现学生的道德评价。简言之,其理论深度和实践导向定位一致、目标统一。

2.2 课程思政是“传道”与“授业”的双向驱动

课程思政即“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首先,课程思政既坚持传统教育以传输知识为目的的理论根基,也包括对传统“知识性”理念的突破,强调课程的“价值性”“经验性”命脉。实践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指导,教育只会滑落为技能训练和满足个人利益的工具。只强调知识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而忽视家国大义,其培养的人才可能会成为精明的“破坏专家”。因此,课程思政强调教师在传授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此经验来指导未来的学习生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师者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些“思政教育工作与专业课程教育无关”的误解,忽视了教师最基本的德育任务和职责所在,进一步阻碍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的实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盐可溶解在各类食物中提升口感味道,但不可单食。课程思政理念如“盐”,不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机械搬用、刻板套用,这种“移花接木”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和要义。在专业课程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学科内在的价值观,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理念相契合,以此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在本质,实现理论知识与价值本质相融合,真理与价值、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有机统一。

2.3 课程思政是隐形思政和显性德育的共同发力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都包含“课程”,但侧重点不同。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第一,思政课程强调用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和实践方法,以此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识形态性、逻辑完整性。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则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是隐于课程内容之中的,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课程始终,其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隐匿性和发展性。课程德育实质上是隐形德育,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厚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的作用和角色,既不可互换也不可偏废。 第二,正确处理“显”“隐”的相互关系,既不可将课程思政替代“思政课程”,也不可将课程思政边缘化和形式化。两者在方法论上的两个极端是对课程思政本体论的歪曲和误解。两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中流砥柱力量依然挺立,“敌后战场”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隐形德育功能发挥到极致可与正面战场共同配合、所向披靡。“显”中促“隐”,“隐”中助“显”,以此达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2.4 课程思政是理论引导和实践导向的深度结合

实践是理论之归。“‘课程思政’在很大程度上被人认为是理论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空洞泛泛、内容匮乏、脱离实际,与社会脱节”,近年来类似言论在师生中不绝于耳。这里阐明的是课程思政是理论引导和实践导向的深度结合,以颠覆社会中的普遍脱离实践的错误观点。课程思政在价值本源上旨在对学生价值方向和信念立场的引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因此,课程思政应切实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以达到受教育者的知行合一、以知导行,其落脚点和归宿不是停留在言语上侃侃而谈,而应是行动层面的现实实现。

理论层面,课程思政发挥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的灌输形式,由“硬灌输”向“软引导”转化,创新课程教育模式,课程兼具理性价值和人文情怀。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书本,而升华为有温度的价值理论。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教授内容前后连贯、思想一致,观点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在实践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语言理论层面的蜻蜓点水,而应体现在理论付诸行动中的力挽狂澜。因此,在课后教师应兼具心理辅导和组织实践活动的任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春游、夏令营、云诵读等活动,针对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业孵化操练等各式训练项目和实践活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真知、践行真知、收获真知。

3 落实课程思政本体论发展的基本进路

纠治关于课程思政本体论认识中存在的误读,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举措和时代使命。从本体与外部、理论与实践等维度,紧紧围绕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本体论探讨基本进路。从本体出发,批判吸收德育历史发展中的经验,从价值理念、配套设施、平台机制、实践方式等几个方面,使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目标保持同向同行。简言之,课程思政建设需综合考量。

3.1 澄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

为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需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同体。为解决“两张皮”问题,体现其系统性、整体性,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必须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作功能。其一,夯实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其二,深入剖析各门课程中的思想价值元素;其三,专业与思政的融合要不经意而为之,避免机械拼凑、生搬硬套。

为夯实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应解决主体缺位、价值缺声、手段老套等问题。依据这一系列的症候,教师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学相长、寓教于学。首先,重视学生中的“关键”和“少数”群体,发挥“关键”群体的带动作用,同时应注意作为“少数”群体的留学生课程思政工作的基本落实。其次,将课程思政工作价值和思想渗透到课程改革的各环节、各时期中。最后,“课程思政作为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举措,是对课程育人作用的理念回归。”[6]必须注意在不同类型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侧重点不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设计,要针对不同主题和课型确定教学方法,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体系’。”[7]自然科学课程,如动力物理学、生物遗传学等课程,挖掘其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坚定理想信仰等价值要素。社会科学课程,如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的契合。

需要明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课程思政不限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政’。”[8]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乍看相似,实则不然。高校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纠治的“第一小提琴手”。思政课程在思政教育中是第一平台的地位,切忌将思政课程变成“宣讲课”,浅尝辄止缺乏理论深度;同时要避免将课程思政变成思政课程,缺乏深入人心的价值引导。基于思政课程德育的引领作用和主导地位,思政课程除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外,还应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引导,如贯彻“四史”教育、党性教育、劳动教育等。在对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开发时,依然坚持其课程本来的科学性、系统性,切忌把专业课“思政化”。

3.2 加强课程思政教材、人才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应该用基于知识和价值融合的思路来建构‘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9]思政课程不断改革教材,充实人才队伍。课程思政同样需要加强相关配套后备力量的建设。在各学校、学院党委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各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主导下,落实同向同行原则、需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发展性原则,重新编写课程思政的“中国系列”丛书。专业课程的改革,夯实“中国系列”的课程建设,强调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的同频共振,深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资源,充分利用自然科学课程重点开展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教育。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首先专业课教师要坚定政治信仰,充分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衷心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其次,充分了解认识课程思政创新模式“立德树人”的理念本质,并将其付诸教学改革实践。最后,大力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与专业课团队的有效融合,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工程伦理学、人工智能伦理学等相关课程培训。

3.3 打造课程思政“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建设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重点突出其思想性、创新性、吸引力,打造第二课堂“移动金课”,“用一系列实践成果“反哺”传统课堂,使第二课堂的成绩单成为思政课程的重要支撑和补充。”[10]形成与第一课堂同向同行的协同模式。

构建课程思政平台网络阵地。促进“网络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多渠道践行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借鉴“网络思政”课程模式, 2020年2月线上抗疫课程推送,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举办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北京市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诸多名校教授分别围绕概论、原理、纲要等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备课指导,涉及范围广、访问量大、影响力广。课程思政的平台覆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具有持续性、多维性的特征,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知,还拓展了学生视野。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第二课堂坚持“三个倡导”,坚持学生为本,以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动态性相统一,开放性与针对性相统一为原则。包括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党团支部品牌项目、社会实践下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等形式,巩固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的丰富性、延展性、价值性导向。

3.4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保障

为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刚性的制度是保障。实践是理论落实的利器,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需要在理念上纠治误读,机制上补齐短板。从引领、实施、考核等角度出发,长效落实课程思政的三大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领导引领机制。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简言之,课程思政建设也要紧紧围绕党的领导,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站稳脚跟、坚定立场。其次,增强课程思政的过程管理机制。在系统管理层面,完善全员育人机制、教学过程实施机制、考核评价提升机制等,有效引导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本质理念;在课程研发层面,开展课程动态监控机制、课本系统研发机制等,加强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创新。最后,完善后备保障机制。加强资源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长效监督机制等,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的后方保障机制,为更有效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保驾护航。

3.5 创新课程思政实践模式

课程思政的社会实践考察方式呈现形式化、理论化明显的特征,并不能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更不能去感受社会的迅猛发展、聆听百姓的声音和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研究不仅要在书斋里穷经皓首,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是做学问搞研究最深厚的沃土。

当前,我国内外环境正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课程思政抓住当前发展机遇,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总抓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程思政要树立大格局,旨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换言之,课程思政建设也要承担时代使命和担当,立足现实问题,并勇于向各类错误思潮“亮剑”。教育者要敢于向各类的错误思潮亮剑,在与各式社会思潮的论争中澄明事实,更有助于拨云见月、扬明真理。亚里士多德提到:“伦理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获得实践和智慧。”[11]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即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价值,推动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思政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