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新尝试

2022-03-18孙建华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互联网+过程

孙建华

教育的本质是创造。当面对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对教育必须变革的诉求,当面对传统教育的转型和一个新的教育时代的正在到来,教育不可能永远关起门来,也不可能永远因循守旧,应该勇立潮头,革除顽疾,勇于创新。[1]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教育新时代。崭新的教育时代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层要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深刻内涵,对现有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对这些问题迅速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初中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制度不配套

互联网社会不断发展,学生的视野愈加广阔,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法律意识水平都在提高。但我们很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却没能顺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很多规章制度还停留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比如,很多学校依然坚持不让电子产品走入校园,严格要求学生远离手机、电脑、平板、VR 眼镜、电子手表等电子产品,阻碍了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

在教师管理上,依然采取传统的上班按手印或者签字的签到手段。每天上班时,教师们围在签到处,迟迟不能完成,浪费了大量时间。在期末和年末教育评价上依然采用领导打分、同事相互打分等形式做年终评价。这种打分形式会存在教师之间互相沟通、互相打高分的情况。学校领导在给教师打分时往往从个人管理的角度出发去评价,主观性太强。

在学生外出管理上,依然采用班主任请假条制度。如果没有什么紧急事件,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但是在突发状况时,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很容易耽误重要的事。

在教师和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依然采取传统的人证加物证等传统手段,很多证据不能通过音像固定下来,导致我们对问题的处理进度较慢,手段落后。相比于视频证据或音频证据,还不能长期固定化,使得我们的管理评价没有事实依据做支撑,很难让教师和学生心服口服。学校在学生惩戒方面,因为证据呈现不完整,存在奖罚不公的问题。

在制度确立过程中,虽然制度的内容公开了,但是公开渠道往往限于纸质,家长或部分学生看不到。制度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譬如有的学生遵守制度,有的学生违反制度。因为学校监控摄像头不到位,导致遵守制度的没有得到表扬,违反制度的没有受到惩罚。处罚结果也因为没有好的宣传渠道,导致惩罚和表扬不能被绝大多数人所知道,失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用。

部分学校在信息技术产品应用上,对教师是一种要求,对学生是另一种要求。师生不能处在同一个管理层面上,教师起不到表率作用,学生也不服气。陶行知说:“凡住校的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有一个例外。如有例外,一定失败。”[3]在执行制度方面,教师既要身为表率,自己带头遵守,又要公平执行,不偏不向,这样才会让制度更有力量。

(二) 评价手段不科学性

部分初中学校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师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评价。依然采取传统的成绩评估办法,忽视了学生综合品质的评估,重视“主”科成绩,忽视“小”科成绩。重视学校或班级整体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却忽视了试题难度、试题效度、试题契合度的分析。评估过于重视结果,对过程却缺乏全面的监督,不仅会导致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片面性,还会导致管理工作与教育目标相背离,违反教学规律。在开展教学评估的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只重视手头的材料积累,忽视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就会埋没教师的很多业绩,让教师寒心,也影响评估结果的公平性。

(三) 教学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很多初中学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学生的行为把控,比如只注重学生是否听话,是否服从班主任管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以应试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缺乏人文关怀,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教学管理的效用,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师、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进入了学校的监控范围。想要了解某个师生的真实情况,打开学校的天眼系统,就可以很全面地了解。教学管理人员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时,要秉持正确的全人评价理念,给师生充分的空间、时间,使他们快乐地生活,在开放、自由、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真正的教育。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一) 教学管理中坚持思想优先

初中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时刻保持教育管理者的思想先进性,确保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评价手段都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精神,顺应科技发展和改革的总体趋势,符合基本的教学规律。领导者自身思想的转变主要靠学习,靠工作中感悟。比如,多聆听专家的讲座、多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等。上述学习活动在以前是很难的,但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却很容易做到。比如,网络上有很多领导者培训项目,有很多智慧课堂基地,有很多关于教育管理理念的宣讲平台。只要热爱学习,乐于搜寻,一定会发现众多的学习机会,以此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认知,时刻保持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

学校的管理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对教师进行先进教育思想的渗透和培训,使广大教师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时代潮流,学习最新技术。在全新的教育观念落实过程中,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教学实践,推动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和发展。学校的管理层要经常组织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通过参与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活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层要深入了解新技术条件下多样化的教学理念,比如,“三个课堂”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发展方向的办学思想和策略。

现在的国培教育方兴未艾,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参与国培、省培、市培、县培等项目。这些培训很多都是通过互联网,通过在线学习的,不需要教师脱产,不需要教师请假,不需要教师负担任何费用,可以使教师工作和学习两不耽误。国家关于教育的平台有很多,学校领导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培养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人才。

(二) 在教学管理中坚持依法依规

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过程中,管理者要注重科学性、民主性和稳定性。[2]而科学性、民主性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要依规依法。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公民的知识产权安全等问题日渐突出。初中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保护师生的肖像权、名誉权、人格权、知识产权等。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确保各项制度内容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并依法开展教育工作。在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确保管理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可以通过对师生意见的汇总,对原有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规章制度的可行性,确保规章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大部分师生的认同和支持,让所有的师生都能参与其中。

一些企业为了保证公司合法合规地发展,专门聘有自己的法律团队。学校虽然没有专项资金去聘请专门的法律人士,但可以向网络寻求帮助。网络上有很多公益律师或法律救助,他们无偿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学校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在面对学生受伤赔偿、家长来校闹事等时候,要充分征询他们的意见,从而让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违法,不违规。

(三) 在教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也很容易导致对人的忽视。初中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教学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能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也能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在对学生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考虑学生的真正需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学生对“互联网+”的痴迷和崇拜,顺其兴趣,恰当引导,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要避免一刀切,隔绝学生与互联网的任何接触。学校要运用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尽可能地屏蔽网络世界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发挥其积极正向的功能,提升学生的科技意识。

学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培训团队,负责对教师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指导。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要针对教师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取长补短,使得广大教师能够有效提高自身能力,更加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学校尤其要重视对新教师的培训,要制订有针对性地培训计划,确保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能够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对于中年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教育理念,使其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宣讲,要求教师通过沟通和交流的形式对学生施加民主管理。

(四) 在教学管理中加强课程管理

初中学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持续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校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改理念,让新课改的思想理念真正地入脑入心,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教师要经常性地接触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内、课外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希沃软件的使用,同步课堂的开展、名师网络课堂的建设等,让科技力量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 在教学管理中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能够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学校管理层虽然不能及时全面地捕捉到这些技术并加以培训,但是我们一定要培养教师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即随时关注信息技术前沿,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动态,并能勇敢地把这些信息技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尝试,并争取成为自己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比如,数学上“几何画板技术”、语言学习上的“百词斩”技术、课堂展示上的“希沃白板”技术、网络课堂的“同步课堂”技术等。教师只有不断地接受新技术,才能带动他的学生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大潮,做时代发展的领军人。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善教学管理设施,改进教学管理方法。要增加更多的网络教学实践方式,丰富学校管理经验。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初中学校在确定管理策略的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互联网+过程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