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时尚品牌课程实践及其启示

2022-03-18许谢艺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时尚院校课程

许谢艺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一、引言

自2015 年以来,时尚品牌课程实践由英国牛顿商学院联合国际五大顶级名校,不断进行共同探索与发展。国际时尚品牌课程实践的主要特点为:秉承“艺术与科学”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创业创新型和文化创意性人才,运用科技和国际化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品牌的营销与传播。以美国FIT、英国圣马丁、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法国时尚设计学院为代表的多类时尚院校已建立多个创新创业和文化创意基地。时尚品牌课程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产业学习专业实习的机会。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了解产业趋势,培养产业经验和技能。比较我国尚未发展成熟的时尚品牌课程实践教学,科学探究日趋成熟的国际时尚品牌课程实践和其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时尚品牌课程的打造以及时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创意人才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国际时尚品牌课程实践要素

国际时尚品牌课程实践希望学生在课程教授之后能够有能力在商业、艺术、科技这样一个三角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商业角度而言,国际各类时尚院校已逐渐发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在时尚品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更多时尚院校已和企业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帮助提高产学成果的商业转化率。而从艺术层面出发,目前国际各类时尚院校更致力于文化创意人才教育的培养。在时尚品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得学生有机会自由发展其创意潜力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文化创意人才产业输出文化创意人才。再从科技角度而言,时尚与科技的结合推动了互联网时代下品牌数字化营销教学模式在时尚品牌课程中的充分实践和广泛应用。科技与时尚的结合,意味着需要学生更多地在课程中用辩证的思维去审视现今时尚趋势、科技技术的革新变化和品牌营销的新发展。

(一)商业: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模式

1.“美国特点”的创新创业模式。美国是世界上率先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国家之一,并逐渐发展成有其鲜明特点的“美国模式”。其模式最大特点是课程内容和体系的设置使得产学研有效结合,极力注重商业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将课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引入课堂教学,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以美国PARSONS 为例,其是国际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时尚院校之一。PARSONS 设置的时尚品牌课程首先与学校自己的Career Center 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合作,课程结束后的每个短学期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由Career Center 引荐的大中小型企业实习。并且,学校的Career Center 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买手工作室和实践性社团,以此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这也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样富有盛名的美国纽约时装学院FIT 在对院校时尚品牌课程体系的建立上,更是独树一帜。FIT 认为时尚界在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技能的人才时,首先要建设师资队伍,自身对品牌经营和公司创业经历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树立实际的榜样。每学期,FIT 的校友会会邀请其培养出的Calvin Klein,David Chu 等国际著名的品牌独立设计们担任客座教授,参与时尚品牌课程的课堂讲授。由经验丰富的商界人士参与的教学,极大地弥补了课程设置的短板内容。FIT 的时尚品牌课程中常常会进行圆桌会议,邀请时尚品牌运营行业的专家、企业家,带领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商业案例的分析。

在公司参观期间,学生能够接触多样的高度创新领域:循环经济、区块链、供应链可追踪性、共益企业、开放创新以及社会创业和商业策划的法则。完善的多层次的时尚品牌课程体系是“美国模式”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多年的成功之处。

2.“英国特点”的聚集模式。英国的时尚院校热衷并擅长培养具有革新精神和高度创造性的时尚管理类人才。以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其培养出的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Stella McCartney 等都是聚集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2]。在时尚品牌课程开设前,学院会对学生的特质进行严格的筛选,强调被选者的创新创业特质。他们选择学生的标准从学生的潜力和能力出发,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和创新能力,有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样,课程的教学成果更有利创新、创意及商业性的转化。

3.法国、意大利特色的资源整合模式。法国和意大利是世界上公认的时尚帝国,其特有的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模式也是无法复制的。他们发展探究出的资源整合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整合多学科,多渠道资源和技术,进行对时尚品牌课程创新创业管理的教育模式。以法国时装院校IFM 为例,在学生的组织方式上,课程欢迎时尚设计、工程技术和时尚管理三个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2]。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门专业课程中一起学习,让时尚管理的学生更了解其他专业人的思考方法和专业内容,让他们学会在日后创业过程中与不同专业的人相处、交朋友。因为,任何一个商业团队,都是由很多完全不同专业出身的人组成的。

(二)艺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创意产业为英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英国各大院校的时尚品牌管理课程也充分体现了其长期秉持的教育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意思维。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有机会自由发展创意潜力和创意才能。以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学院对时尚品牌管理课程的设置中,要求在学生构成方面,来源多元,有来自50 多个不同的国家地区,超过60 个民族的学生。在师资方面,共有18 位专业教师,来自艺术、科技、商业等不同领域[3]。这样,师生之间可以横向纵向交流,相互借鉴设计、创意、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伦敦文化创意教育发展了另一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开设的时尚品牌管理课程更注重产学合作,为了帮助产业机构解决实际问题。课程中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职业教育和从业技能教育。时尚品牌管理课程依托大学的平台:大学设有知识转化技能办公室,全英联网,每个月两次早餐会,由学校牵线,为企业、政府、学生之间穿针引线,设有大量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孵化各种产业项目[3]。

(三)科技: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数字化营销教育教学模式的新机遇

在当今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下,基于品牌特征的大数据门店布局优化、尖端媒体的零售行业形态、5G 时代下的消费趋势、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新变化为时尚品牌管理课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时尚与科技的结合推动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数字化营销教育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英国伦敦时装学院开设的时尚品牌管理课程,学生需要学习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技能,以此加强学生对品牌管理与运营相关的核心知识,包括买者心理、创意和商业技能以及全球时尚潮流的战略各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课程致力于探讨多渠道时尚科技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进而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全渠道品牌运营策略和数字化的融合。

三、中国时尚品牌课程实践的现实困境分析

在分析国际各类时尚院校时尚品牌课程实践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时尚品牌课程实践在中国各大时尚院校的现状。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与专业课程很好的融合。目前,政策正在大力提倡“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年轻的时尚品牌与商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没有更好的选择。产学研结合得不好,容易造成商业转化率低。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是国内时尚品牌管理课程的普遍问题。一是学校研究开发企业生产、创业中心销售没有形成一体化。时尚品牌管理课程需要真正做到基于产教融合的创业创新模式培养。二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中国时尚产业目前关于处于课程形式的单一,没有针对性地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中国时尚产业目前处于从“大工业”时代走向创意产业过渡的时期。我们需要更多文化创意人才来引进全球先进的创新科技模式,帮助提升中国时尚产业软实力的发展。三是教学手段方法滞后,以及师资综合能力更是有待加强。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更有效推进时尚与科技的融合,适应新趋势的发展。

四、对中国特色时尚品牌课程实践的启示

(一)构建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模式

在时尚品牌管理课程内容的设置中,“美国特点”的创新创业模式、“英国特点”的聚焦模式和法国、意大利特色的资源整合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逐步形成符合当地特色的基于产教研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国各大时装时尚院校的时尚品牌管理课程应该建立整体的循序渐进的课程规划。在课程的每一个Project 里普及创业体验和创业机遇等知识,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校企合作的课程内容部分,应选拔有资质的精英式人才,进行更深入的创新创业知识与实践的培养。课程整体设计和每节课的细节安排要根据学生能力、兴趣分层次教学,要根据本专业本院校的自身特点形成适当发展的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模式。

(二)将文化创意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今及我们可预见的时段,文化创意产业与高科技产业是最为新兴的两个主要产业点。文化创意经济极具创造力,发展迅速且不会被自动化取代。中国的时尚产业正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科技革命的兴起,创意产业也被视为成为日后中国时尚产业生产力增长和经济繁荣的关键驱动力。作为创意经济首要因素的“人”在中国潜力巨大[3]。上海、香港、深圳、成都等城市正在积极推动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的时尚行业,对文化创意人才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在时尚品牌管理课程教学中,我国各大院校应更注重跨学科、多领域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美感和创意理念,帮助学生有能力在创意、创新、商业这样一个三角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三)组建丰富经验的行业引领者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在各大高校时尚品牌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由于时尚品牌管理课程教育涉及到跨专业的多学科综合知识,需要时尚品牌管理课程的教师掌握该领域有关商业和社会发展的前沿信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更多需要新鲜血液的补给。在课程教学中,兼职企业家的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企业家可以来共同完成授课;学校可成立Career Center 和Job fair,使得创业实训基地不仅仅只为课程服务、为科研项目服务,更是能够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深入企业的需求。结合企业家演讲、学生大小企业实习、教师挂职锻炼、教师出国进修深造,有效整合高校和外界资源,明确定位教师的职责,设计以企业品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组织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四)有效推进课程中时尚元素和科技元素的融合

在循环经济、区块链、大数据、供应链可追性、再利用等各科技新趋势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各院校开设的时尚品牌管理课程应融入科技时代的新元素。数字化技术将广泛应用到时尚商业的每一个领域中。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循环时尚、顾客参与都可作为时尚品牌管理课程延伸的新方向。有效融合时尚和科技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职业发展的机会。如通过“可持续发展管理”新内容的教学,学生将具备与公司企业社会责任(CSR)有关的管理技能,并可以成为时尚可持续发展经理(CSR 经理)。又如在教学有关数字化和技术的内容后,学生的潜质会得到激发,目的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技能和能力。

猜你喜欢

时尚院校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