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经验中找准成长着力点
2022-03-18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
■ 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 张 茜
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教师这个身份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身上,我希望成为“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的教师,我期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我是能被记起并心怀感念的。为此,我坚持自己的教学信念,用心教育学生。每一节课上,我为学生的精彩发言而欣喜,为学生能当堂掌握知识而满足,为学生出现了知识盲点而思考原因,这些反思停在脑中,留在笔端,随着时间的流逝,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潘海燕教授提出的“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成长从本质上讲,是从实践中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自我经验”开始,即通过内省反思,优化放大成为“事例经验”,整合成能深入全面认识问题的“类经验”,再凝练成个人经验体系,最后统整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实践智慧,生长出自己独特个人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回过头来看自己原来的教学思考,那不就是在开展自我经验的积累吗?有了潘教授的理论,我对此更加有信心,通过自我经验的累积,聚焦课堂,找准成长着力点,让课堂更加焕发活力。
教一年级小朋友学习认识数字1-10,当时想:这还用教吗?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早就会了,而且有的小朋友100以内的数都会认,这样还怎么教?在校本教研中,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其他老师也纷纷表示,学生会了,我们教什么?我查看课程标准,向其他老师请教,明白了在数教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常规,学会数数的方法,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有模有样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进入到二年级、三年级,慢慢的,之前在一年级成绩很不错的孩子掉队了,抽象的内容似乎理解起来有难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再次教学一年级,又回到了数一数这个起始单元,还是这些数字,我又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教学,结合自己之前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常规,数数的方法这些还不够,我翻看资料,查看书中介绍的数学背景知识,想象这些数字的产生。知识的传授不就是让学生探究知识的本源吗?这些数字是多么神奇的发明呀,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同的物品,只要个数相同,都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数字“1”既可以表示一面国旗、一辆汽车、一个苹果等,只要数量是1的物品也可以用1来表示,这就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的抽象意识得到了初步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继续学习2、3、4、5等数字。在主题图中,学生不仅可以找到例题中的物品数量,还可以找到图中更多其他的相同数量的物品,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启蒙,而这正是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每次课后的反思,让我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状态,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的概念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这样的反思中,我不断积累自我经验,并在课堂上尝试,观察学生学习的状态,关注学生后期的发展。
执教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乘法的概念,学生知道乘法吗?显然,学生很早就知道乘法了,有的学生都提前会背乘法口诀了。面对学生已经会的知识,一年级的场景又浮现在我脑海中。我还是采用一年级教学时积累的自我经验,探究知识的本源,从源头开始,乘法怎么来的?为什么会产生乘法呢?张奠宙说过:概念教学应该从大量的实例出发,用实例直观地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就定义教定义。吴正宪老师在做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时,也是提议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算式的特点,为乘法的出现做好铺垫。在教学中,我借助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一个个游乐场景,求每个游乐设置的人数,学生纷纷列出了不同的加法算式,此时,我没有让学生停下来,继续举生活中的例子:体育课上学生领体育用具,一个小组使用的小红花数,同学拼房子用的小棒数等。学生还是说算式,黑板上写了很多的算式,此时,我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你可以分类吗?学生很容易地将黑板上的算式分为两类:一类算式加数相同,一类算式加数不相同。我继续问学生,能否自己举一个像这样加数相同的算式呢?因为有了前面观察的基础,学生纷纷举手,都可以举出来。当老师举一个9个2相加的时候,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学生写着写着,下面的学生都笑起来了,原来大家都觉得这个算式太长了,此时,我追问一句:如果是20个2相加,30个2相加,你还想写吗?学生都在摇头,说:这多累呀,这么多,万一写掉了呢?“是呀,这样的算式太长了,很麻烦,要是有一个简单的写法就好了。”此时我就引入了乘法,并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双手,我用双手食指交叉摆成一个加号,然后转动食指大约45°的样子,乘号出现了,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乘法就是表示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概念建立后,我立马让学生试着改写黑板上其他的相同加数的算式,及时巩固运用。学生写完后,我指着“2+3+4”问学生,这个可以改写吗?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再次明确乘法概念中的重点是相同加数,加数不同是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知道了乘法是根据加法来的。
一堂课下来,我和学生们都意犹未尽,这样的概念课上的真有趣。事后我及时反思,根据之前的自我经验中溯源,总结出概念教学应该是经历“事例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巩固运用”这样的环节,在事例感知上充分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大量的感知上建立表象,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强有力的铺垫。四个环节的形成,正是大量的概念教学中自我经验的累积,思考共同之处,形成事例经验。
在之后的概念教学中,我将此进行运用,不断反思,用反思中的所得去设计并指导教学,站在学生立场设计每一节课,想学生所困之处,解学生疑难问题,所积累的经验让我在执教概念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执教《千米的认识》这一课,学生已经有了厘米、分米、米这样常用长度单位的基础,并且对于厘米、分米、米有了很明确的具体表象,但是对于千米,学生虽然知道生活中常见,1千米到底是多少呢?怎样建立1千米的表象,构建1千米和米之前的关系呢?我利用经验,从生活中找到了大量千米的素材,发现千米一般是用来表示较长的路程所使用的单位,让学生猜猜1千米是多少?有的学生说是学校门口到教室的距离;有的说是家到学校的距离;有的说是两个公交车站的距离……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发现学生虽然知道千米这个单位,但是对于1千米到底有多长,没有清晰的认知。教学中,我使用软尺,让学生展示1米的长度,然后再展示2米的长度,3米的长度时,尺不够长了,学生也看到了3米的具体长度。这时,我让学生继续估计4米、5米的长度,此时,学生几乎站到了教室外面,我说:“同学们,这只是5米的距离,大家想象一下,10米会在哪里呢?100米呢?1000米呢?”学生感觉出1000米真的很长,老师出示学校的操场,环形跑道一圈是200米,1000米相当于是5个操场环形跑道的长度。下课了让学生去体验一下,走一走,估计1000米步行大约需要15分钟。通过让学生充分感知,借助学生原有的体验,让学生学习无法现场呈现的大单位,让学生根据现有的单位长度合理想象,对于千米有了一个具体的认知,知道1千米有1000个1米这样的长度。
教学《公顷的认识》时,我借助《千米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1平方米来想象1公顷所表示的面积是多大?首先从教室里观察,1平方米的地砖,让学生站一站,发现1平方米可以站大约12-15个同学,教室内大约是50平方米的面积,学校一层有6个教室,相当于300平方米,200个教室放在同一层大约是1公顷。通过这样层层推进,学生对于1公顷的认知有所感知,不再是任意想象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不断的反思加实践,不断借助自我经验的积累,找到概念教学的着力点,才会深入研究概念教学,让抽象的概念不再是简单的文字阐述,而是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表述的概念。
执教五年级《真分数与假分数》一课,让学生聚焦课题,真假分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假分数是分数吗?假分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假分数呢?一个个问题闪现在学生的脑中,呈现在课堂上。我在教学中,还是从学生熟悉的真分数入手,让学生用手中的材料表示,学生纷纷动手,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线段等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1份。在此基础上表示2份,就是,表示3份就是,表示4份就是,表示5份呢?学生一下子难住了,平均分成了4份,怎么会表示5份出来呢?我适时的引导,可不可以找旁边的借呢?于是出现了第二个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线段,也是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5份就表示出来了。继续表示6份、7份、8份,学生照着刚才的思路类推出答案,9份呢?怎么表示?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经验,知道还可以再借一个图形来。此时,黑板上有了很多分数,老师让学生试着分个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有的学生分三类,有的学生分两类,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聚焦到分两类的情况,发现第一类的分数,始终都比整体小,也就是小于1,第二类的分数有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图形,有的比完整的图形还要多,也就是等于1或大于1。根据学生的发现,我明确第一类分数是真分数,第二类分数是假分数,学生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很快发现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的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因为在理解假分数的时候我让学生充分体验、操作,学生借助图形可以轻松的理解假分数的含义,并且在数轴上可以较准确的表示出真分数和假分数。正是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我关注概念教学的教学过程,用自己积累的自我经验来不断实践,找到了课堂的生长点,让自己得到了成长,同时学生也一起成长,概念不再是枯燥无趣的读读背背,而是有了鲜活的表象,学生可以在实际中去运用。
李政涛教授说“一生为一大事而来”,“我的命运在教育里,教育就是我的命运”。课堂是我的阵地,一届届学生的往来迎送,见证着我和学生的成长,我在自我经验积累中去参悟、去总结、去提升,越是朴素简单的观念,越是持久;越是自己思考所得的经验,越能适合自己。我有诺言,尚待实现。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将继续秉持“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行为,不断积累,走好教育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