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2022-03-18何海梅
何海梅
引言
小学生在逐渐熟悉校园环境和适应学校生活的同时,属于自己的学习习惯也在逐步养成。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更习惯偏重于知识灌输和解题技巧教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种教育形式下的数学学习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若想通过数学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进行创新改革,致力于打造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创新思考,最终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国家新课程改革政策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遍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刻思考与理解,提出与解答问题更是培养解题能力、灵活思维、增强创造力的必要手段。但常规性的数学问题不足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探讨能激发深度思考与创新能力的问题。另外,小学生还具有学习能力强和可塑性强的学习特点,教师在这一阶段更容易对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进行教育培养,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训练,营造活泼有趣的数学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且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符合国家“新课标”要求,可以为今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二、小学生欠缺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没有意识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上数学课过程中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一味地接收知识,缺乏对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和自主思考。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最终导致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数学教学时的问题设置缺少变通和创新
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可是教师在选择问题时多是从课本中或是练习册的习题里寻找,问题形式大同小异缺少新意,学生将类似的解题思路不断地重复使用到不同的问题中。在这样“换汤不换药”的解题环境中,学生容易因为养成解题的惯性思维而缺乏对问题其他解决思路的思考,而且大量练习类似的题目也会使学生觉得学习过程枯燥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如此一来更加不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缺乏对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讲解问题时通常只针对题目内容进行客观分析,缺乏对题目中涉及的现实意义进行主观讲解,更注重是否能得到正确结果却忽略了解题思考过程的重要性。学生并不能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以及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如此将类似题目改头换面后再进行提问,学生就会因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无法做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而失去解题能力。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在数学课堂中最常见且有效的便是数学情境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设立形象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发现情境中所包含的已知条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数学学习。数学情境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教师要假设一个故事情境,先利用故事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立问题时也要考虑到故事情境中涉及的数学知识是否严谨,再将故事发生的具体过程向学生表达清楚,这样就能创设一个好的故事情境。其次,教师直接创建使用日常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渗透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里去,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涉及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和具体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更多的真实体验和熟悉感,从而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导入“角的初步认识”课程时,做足课前准备,不但收集了大量的有角的实物作为课件,而且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式含有角的建筑物照片,让学生观察、合作交流、总结出角的基本特征。再通过分组操作实践,组织学生找角、摸角、说角、画角、做角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角的定义。在探究“角在生活中的运用”环节时,教师创设了“爬坡”“收缩衣架”“下台阶”“升降床”的体验活动,通过体验感受,让学生明白了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是因为大小不同的角度造成的。本节课的内容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的,在操作活动中掌握所学知识。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探索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发现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达到了让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最后,创设与数学知识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并形成探索精神。比如,在“元、角、分”的概念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思自己平时去超市的场景,然后提问:“平时到超市买东西大家都会用到什么呀?”学生们就会主动回答:“带钱”,之后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大家知道都有多大面值的纸币吗?”随着学生回答“五角、一元、五元”等,依次将提前准备好的写有面值的道具钱币发给学生,向学生展示带有标价的各类虚拟商品后进行“买卖”。按照这样的问题和情境设置进行教学引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二)在激发学习兴趣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明确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愿意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最有效途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天生便具有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部动力和核心因素。小学生正处在个人表现欲很强的年龄阶段,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收获成功并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肯定,也想要在自己所学的知识基础上体验创新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并且可以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提出或解决不同的问题。如在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两人一组,利用身边已有的工具或用具想办法测量数学课本的边长,学生的兴趣高涨,学习氛围浓厚,有用铅笔测的,有用橡皮量的,还有用手拃的……学生七嘴八舌地交流后,都认为别人测量得不对。这是为什么呢? 最终发现是测量工具不统一造成的,这时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尺子。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观察尺子,从而让学生发现尺子的统一刻度是厘米。还比如在学习“反比例”时,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跷跷板”游戏,使学生明白两个量的乘积一定时,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关系;在学习“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分苹果”的活动,让学生懂得:分一个苹果,人越多,每人分到的就越少。学生们学得更加主动,记得更加深刻。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可以进行创新思考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去发现和收获新的知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正确指引。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先出示了一道早已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26×21”,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积“26”和“520”分别是怎样得来的? 和我们学习的乘法分配律又有怎样的联系?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立即发现可以把“21”分成“20+1”,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了。
最后,教师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仅由教师主导的单方面教学局面,加强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习惯与能力,降低学生对教师的学习依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合理使用教具进行数学教学
部分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相对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不容易进行想象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题目和解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具象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解题步骤和知识原理,能有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记忆,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如,在初步认识和学习各种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照片或是模型(比如正方体的粉笔盒、长方体的铅笔盒、圆柱体的水杯和球体的皮球等)向学生进行展示,还可以播放将各种立体图形分解的动画视频(比如圆柱体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的面组成的),这样的教学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快速对问题做出推理和联想,理清思路。
(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多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扩展思维、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上数学课时额外准备一些趣味数学题或奥数题,适当加大知识难度,进行课外知识拓展训练,这类问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在拓展思考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能够收获到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比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练习题中,涉及“算24 点”,可以用加、减、乘、除、加括号的方法,把纸牌面上的数字算成24。这是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学生特别感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很快总结出两种游戏技巧,一是利用3×8=24、4×6=24 求解,二是利用0、11 的运算特性求解。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巩固理解,还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体验需求。同时,教师引领学生从被动思考到学会主动思考,并能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发掘新的知识内涵再加以学习。在此期间,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学生在获得自信心的同时更加乐于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下一次遇到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对问题通过更多角度、更多方法做出分析,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进行更高效的数学学习,并为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组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大量的科学数据研究显示,数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合理利用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举办“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友谊大比拼”“答题我最快”等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教师要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设立科学有趣的数学活动,然后利用这些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拓宽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领域。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时,重点是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判断、推理来获取新知识。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渗透“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推导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在探索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快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好指挥和引导工作,时刻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部分以及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给予鼓励或是正确引导。在活动结束后也可以用集体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表现给出评价,最后能够学习和借鉴彼此的优点并发现自身的不足。数学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学习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数学教师要重视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和打造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数学教育模式,营造自主学习和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其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