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视野下的初中生命教育探究*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22-03-18孔令博左娅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法治

孔令博 左娅

德育视野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许多优质的生命教育素材与资源。因此,教师应当以生为本,采用创新化、生动化、趣味化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提升生命教育质量与效果,让初中生能够在德育视野下的初中生命教育学习与体验过程中充分理解和领悟“生命的真正意义”。

一、德育视野下生命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分析

在德育视野中,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期间以生命关怀作为核心,在充分尊重和把握生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初中生正确地看待生命的有限性,同时引导初中生对自身生命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意义进行把握。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生命教育没有成为必学的教学课程,但是通过初中德育教育来对学生生命观进行培养,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1]可以说,道德的存在、道德的价值都是以人的生命为前提而实现的,而生命教育并非单纯的生命知识教育,同时也是对道德教育的一种升华和深入解读。通过落实生命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知识,更可以让学生对生命之外的事物产生理解,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让初中生的生命开始绽放应有的光泽。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度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为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期间,只有对培养生命观、开展生命教育给予充分重视,才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帮助,避免初中生在青春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让学生可以认识生命、爱惜生命,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解析德育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而言,生命教育在新时期全面关注与重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道德品质培养,让初中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种先进的、积极的思想观念,以及待人接物、交流沟通、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生命的质量,创造生命真正的价值。德育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命教育涵盖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展现出体验性的特点。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情感堪称为一种真实的体验。生命教育不仅局限于相关理念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初中生对于“生命”所展现的意义的一种情感上的体验。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展现出实践性的特点。与其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性,生命教育自身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更加注重和倾向于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初中生生命教育自身的“落脚点”在于能够在个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且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热爱生活。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展现出层次性的特点。生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遵循和重视初中生从生理到心理,再从心理到精神三方面的层层递进的教学顺序与教育逻辑,进而让初中生能够在优质的生命教育体验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成长。

三、德育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

在德育视野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初中生从小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生命观,让初中生能够珍爱自我、珍惜生命,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探究,积极寻找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二)有利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德育视野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能够全面促进初中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必然会经历各种困境、坎坷、挫折与阻碍。当一个人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各种负面情绪和消极想法极易让人做出各种不应当或者不恰当的行为,不仅对自身造成危害,也会对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借助正确的方式和途径来排解初中生各种负面情绪和不良感受,进而让初中生能够直面各种挫折、困难与挑战,培养面对困难时坚强的意志与充足的勇气。

(三)有利于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初中生应当珍爱生命,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并且努力发挥自身生命最大的意义和价值。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优质生命教育资源则能够帮助初中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内涵与意义,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自身德育素养,更加敬畏与珍惜生命。

(四)有利于弥补家庭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新时期的家庭教育体系中,家长往往极为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素质教育以及特长教育,往往忽视了应有的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新性地开展生命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家庭中生命教育的缺失,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教育”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各个环节之中。

(五)有利于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教学质量,能够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扎实的基础,帮助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确保每个初中生能够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落实不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的目标不够精准、不够到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初中生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主体目标和方向。在这一主观意识与思维驱动下,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经常性地忽视甚至是忽略,导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生命教育往往“走过场”“点到即止”,目标不够深入明确。

(二)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片面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较为片面化、单一化、固定化,未能进行深入理解与综合分析,导致在生命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自身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素材有限,无论是情境创设或者是案例分析都无法与时俱进,导致生命教育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许多初中生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

(三)教师开展生命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单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极为单一、固化且缺乏新意。在常规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初中生对于生命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也缺乏和学生之间积极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导致教师未能了解初中生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成效,生命教育的创新性开展只能是“一纸空谈”。

(四)初中生生命素质有待提高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初中生更加习惯于“网络生活”,他们从小就在一种“耳濡目染”的网络化生活环境中成长,自身的生命觉悟、生命素质与生命意识都有待提高。大多数初中生对于生命的真正意义和真正价值未能形成清晰、理智、全面的认识。导致部分初中生在面对生命中的坎坷、挫折与困境时无法沉着冷静地应对,经常深陷各种消极、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会走向极端。

(五)教材中部分生命教育内容缺失或失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部分生命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缺失或失调”问题。毕竟人教版教材面向全国,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对生命教育领域的重视度、关注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和素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陈旧性,不能与时俱进地同新时代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完美契合,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会经常面临“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生命教育意识,树立生命教育理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想要创新性开展生命教育,教师首先应当弘扬“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让每一名初中生能够发自内心地认识生命、体验生命、感悟生命。[2]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9 课“珍视生命”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进行一定的解读。例如,深入分析抑郁、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让青少年能够重视这些问题与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初中生展现一些国内外的榜样励志故事,让学生能够形成对生命的敬畏感,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

(二)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把握生命教育内容

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视域下生命教育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就要对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加强研究,全面把握生命教育的内容,为初中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命教育资源和素材。

一方面,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生命教育资源,让初中生能够联系自身实际,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理解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一单元所隐含的生命教育资源,深入了解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初中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与其他学生、朋友以及亲人“面对面”的交流,遇到问题经常会无法控制“情绪”,形成诸多负能量和不健康的消极心理,并且极度情绪化。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背后隐含的教学资源,针对初中生一些情绪和情感上的问题寻找最佳的处理与解决方式。

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巧妙为初中生渗透、引入一些个体生命及生存技能的相关教育内容,让初中生能够提升自我生存能力以及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 课“预防犯罪”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面对社会中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时应怎样冷静应对、灵活处理,教师通过深挖教材内容中的生命教育内容,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且一身正气的青少年。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命教育质量

1.开展互动教学。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7 课“关爱他人”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上备受争议的一大热点话题——老人摔倒扶不扶? 与初中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体会到在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的重要意义,以及应当怎样发自内心、毫无保留地去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课堂教学效果在交流互动中得到全面提升。

2.巧用案例教学。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10 课“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精心制作一个关于“天生没有四肢”的著名励志演讲大师尼克·胡哲的微课小视频,让初中生充分感受到“一个人应当怎样活出自身生命的价值与生命的精彩”。

3.利用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且频繁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9 课“珍视生命”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教学情境,比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等,让初中生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必须要珍惜与爱护”这一道理,提升珍惜生命的自我意识。[3]

(四)挖掘相关课外资源,强化生命教育效果

教师想要全面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视域下的生命教育质量与效果,还应当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挖掘优质的生命教育资源,强化生命教育的实际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 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禁毒宣传活动,参与和参观公安部门举办的相关“禁毒”宣传活动。让每名初中生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意识。教师也可以结合优质的社会资源不断增强和提升生命教育活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崇尚法治精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见义勇为”表彰大会等相关的社会活动。让初中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和聆听那些“见义勇为”者、维护公平正义的英雄人物的心声,从而让学生对公平正义以及生命意义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与个人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初中生创设优质、高效、生动的生命教育情境与氛围,让初中生能够珍爱生命,有效提升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与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生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