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2-03-18王小平

成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教材语言

王小平

武威市凉州区会馆巷小学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1 引言

语言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方法之一,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们语言表达的能力。现阶段教师应该将眼界放得长远,不能仅仅强调书本中的知识,应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学生们对与文字的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师应该从更深的层次考虑如何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水平,注重言传身教,进一步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从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通过实践增强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 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内涵

2.1 语言表达的实际内涵

语言表达能力是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以情、物、理、事为主要内容,以传播、交际为目的,以读者、听者为接收对象。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智力,并且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各种学习能力。通常人们认为辩论、演讲等是作为口头表达存在的,而写作则是进行书面表达,对两者之间进行了区分,并将其看作是组成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这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错误,其实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两部分内容均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需要教师引起高度的重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本身便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1]。

2.2 语言表达的养成目标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多个方面的表现来进行衡量,首先语言表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是否存在合理的逻辑思维。语言作为人类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将思维结果用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述,语言要想保持准确性与流畅性,首先需要有一个合乎逻辑的思维[2]。其次,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对方清楚自己的意思,人们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以及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语言方式与内容进行表达。与此同时,语境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结合当下的语境来进行表达。除此之外,运用语言要生动形象,在得体且符合逻辑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的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引入多种句式以及表达方法来对言辞加以修饰,进而使得语言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增加语言实际的表达效果。

然而这一系列的目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实行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将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基本的字词句知识的培养教学作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活动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优化,对症下药,进一步解决问题。

3 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发育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对于语言等部分的运用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表达不清楚等情况的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对新知识的获取以及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是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以及对外界的接受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3]。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特征,进一步将小学阶段提升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要求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实际的感受。第二,能够将内心情感与相关的事物进行创新性地表达。第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形象地展现出其特征及发展形态。在开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研究表明,对于小学的中高年段的学生们而言,孩子们正处于一个思维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会从原来的“具体运算阶段”一步步向着“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过渡,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语言作为思维的一种工具,锻炼学生们“写”、“说”等相关的实践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们思维的发展扩散[4]。

3.2 有利于学生的日常积累,帮助其规范语言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中“积累”一次频繁出现,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没有一个语言量的积累,学生们的语文实力便不能实现质的飞跃,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的工作中教师应该将锻炼、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实践锻炼,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到一些积累语言的技巧,有利于学生高效积累规范、生动的语言词汇,更好地体会语文的魅力所在[5]。

3.3 有利于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对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讲,在开展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奠定学生们的基础能力,提升其“写”以及“说”的能力,借此来进一步解决学生们能听会读,却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进行语言表达的相关问题[6]。

3.4 激发学生们学习语言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语言的交流,激发学生们对创造、学习以及运用语言的兴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实际效率。

4 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学会怎么说,怎么合理地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想法,因此,在激发学生们地表达欲望之后,教师还应该进一步约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其乱说,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表达水平。

4.1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有序地进行表达

在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之前,引导学生们学会观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有序的进行观察。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听话活动”这一学习板块,而这也给教师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帮助学生们进行语言交流与表达的训练。在该板块中每一篇文章都设有相应的插图,借此来帮助学生进行有序地阅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弄清图画的意图之后便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来进行阅读,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图画中的内容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

4.2 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其能够清楚地表达

在学生进行人际交流的过程中,倾听是很好的一种习惯,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以及理解能力。在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们学会倾听,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并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水平,教师需要尽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实践空间。如果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害羞、紧张等心理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习打腹稿、深呼吸等一些克服紧张的小技巧,并通过一次次的锻炼来让学生从语言表达中获得成就感。

4.3 注意素材的累积,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做准备

语言表达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在这期间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便需要提前积累大量的语言储备以及信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其进行适当的练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搜集、整理与话题相关的信息。

例如,像《灰雀》这一类的文章主要是在介绍一些名人的故事,因此,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用来收集自己喜欢的名人以及相关的故事,之后可以开展相应的演讲活动,让学生们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名人,进而达到语言表达锻炼的目的。

5 利用教材资源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材是学生们扩展知识、语言学习以及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挖掘教材更深的价值,让教材转变为学生们地交谈内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课堂时间,利用该阶段引入相应的方法锻炼学生们地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创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

5.1 激情辩论,进一步展现语言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以适当的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辩论活动。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语言的独特魅力,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小抄写员》这一课文的讲解时,主要的重难点便是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到叙利奥体贴关心主动为父亲分忧的美德,并进一步领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个辩论话题:叙利奥是不是该不顾学习与身体,悄悄帮助父亲工作?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理服人,规范用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来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5.2 适当的设置情景,促进学生间的语言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探索的时期,生性活泼、天真烂漫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为了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表达欲,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妙趣横生的表演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在古诗的讲解时,面对枯燥的文字,为了让学生们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古诗词的优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李白在送别好友时的心情与场景,之后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创作,设计一段离别的对白,并由学生亲自表演。

5.3 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其表达能力

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在教材中一些文章在结尾处留有空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想象更好地训练其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凡卡》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个话题,让学生自行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凡卡睡醒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之后由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

由此可见,教材内容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对教材进行深挖探究,在课堂上引入合理的切入点,为学生创造语言锻炼的机会。

5.4 对教材展开多形式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着多种语言表达的训练形式,像看图说话等。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创造一个活跃的互动环境,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例如在进行《坐井观天》这一寓言小故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并且可以将青蛙与小鸟的对白部分去掉,让学生们进行补充。通过无声动画这样新颖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打开学生们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们的表达欲望。

6 充分拓展学生的课外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6.1 丰富校园活动,为学生们创建相应的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可以在学生的课外时间举行各种各样的语言类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模拟新闻发布会以及竞选演讲等活动。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教师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细致的活动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借此来鼓励更多人通过该平台来展示自己。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劳动课等课堂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田间地头、商店、广场、景点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主动的与人们进行交流,借此来更好的锻炼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6.2 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校可以在学校开展相应的“推普”互动,进而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规范学生的日常用语,要求学生在课上、课下以及到了社会中都要使用普通话,日常坚持说普通话,并且学生还应该时刻牢记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并应用到日常交流中去。除此之外,利用电视台、广播等多媒体形式,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影响、熏陶,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之下,进行练、说、听几个方面的练习,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7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说语言表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面对这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探索创新。通过实践锻炼的方式来,让学生们从语言表达锻炼中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使其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