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育于中职“园林植物”教学中

2022-03-18唐治锋

成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德育中职

唐治锋

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 (甘肃省庆阳市 745000)

2014 年7 月3 日,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教职成[2014]6 号)中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习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指示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内涵非常丰富。因此,中职“园林植物”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德育教育的双重任务。但是,“园林植物”课毕竟不是政治课。中职“园林植物”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的识别、特性、园林应用等的基础知识,应在具备学科能力的基础上,自然适当地渗透德育教育,而不是机械、生硬地灌输。结合自己在中职“园林植物”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渗透德育:

1 选择恰当的“质”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各科教学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点拨如何做人的道理,进行德育教育,也就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中职“园林植物”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内容,不同于文科教材中那么显现,它往往隐含在教材里面,不显山露水。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深入挖掘潜在的德育要素,开发和利用园林树木诗词歌赋、古树名木、故事传说等,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内容”点拨。譬如讲银杏时,有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梅花傲雪怒放风骨卓绝;雪松树姿优美,终年苍翠,被人们誉为园林风景“皇后”树种……,在授课过程中以丰富的资料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适时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潜在的学习动力,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传授知识之中。中职“园林植物”学科的德育内容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理想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无私奉献、爱祖国、爱科学、爱人民、爱家乡、爱劳动、爱吃苦的教育等,增强科教兴国、振兴园林、建设新农村事业的责任感。这些内容好比粒粒珍珠散布在“园林植物”教材的各处,教师要认真挖掘、细心归纳、精心选择。

1.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园林植物具有优美的姿态、形态各异的叶片、鲜艳的花朵等,都是通过多种激素分泌量的增多或减少来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理生殖等各种生理活动的。园林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自然造型等的生长发育,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控,也不是受园林环境中光、热、水、气、土等单一因子的影响,而是受多种激素与园林环境共同协调和调控作用的结果。类似这样的知识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辩证法的哲理,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最佳内容之一。

1.2 爱国主义、理想及创新教育

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园林植物”方面的内容时,侧重点可以放在树种资源与科学遗产两个方面。我国国土面积非常辽阔,土壤、地理、地形等地质条件非常优越,使得园林植物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现阶段,我国拥有8000 多种木本植物,且在这些木本植物中,像银杏、连香树、银杉、钱松、望天树等是一些名贵的植物,部分还被称为活化石;由于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在园林植物应用、植物分类等方面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像在我国经典名著中(如本草纲目、尔雅、诗经、群芳谱、梅谱)对我国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职学生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详细介绍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园林植物种植特点、分布特点和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内心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

1.3 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

在中职“园林植物”专业教学中,实习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而且可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观念。对于在实践教学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喊累,教师应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向学生阐明实习要求及实践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基层,与林场工人一样,从基层做起;还可以在实习中,向学生讲解在条件艰苦的年代,拉水吃、打水吃的不易,而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饮水机,让学生感知劳动的不易;学生在到达实习基地后,应入乡随俗,保护周围的庄稼、植物、果园,和当地人民融为一体,让学生从内心感知到生活的不易,要始终保持吃苦耐劳、艰苦节约的精神,把实践教学当成体验生活、历练的一种方式。通过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在“园林植物”专业课中渗透德育知识时,由于涉及德育内容的书籍非常多,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以在园林植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品德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采用灵活的“法”

在中职园林植物专业教学中,其内容具备较强的丰富性,即涉及理性科学方面的知识带你,又涉及感性实验操作,因此,教师在园林植物专业教学中,应科学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确保其具备较强的灵活性。

2.1 讲述事迹,激发情感

在教学中融入科学家的事迹,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充分激发出来。讲水杉时,和银杉、银杏、珙桐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尤其是我国科学家钟济新、陈焕镛与匡可任发现银杉,使世界学者大为震惊,对华夏刮目相看。陈焕镛是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19 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奖学金,由于心向祖国,舍弃深造机会,毅然于当年回国,独自一人到海南,虐疾天天威胁着他,和土著们相处了九个月后病倒了,身上布满了被蚂蝗叮咬和营养不良导致的伤痛……,他先后发现100 多种植物新种;讲兰考泡桐时,介绍它的定名人我国著名女植物学家胡秀英,她1908 年出生于江苏农村,四岁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949 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和优秀学生奖,并留在安诺树木园从事研究工作,其在那个年代已经成为有名植物学家,她的目标是做好植物研究工作,其被誉为凉茶专家、植物分类之父等称号,在美国荣获有名的科学成就奖;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中国鸽子树——珙桐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周总理参加世界名城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时,看到街头一株株满树白花,像万千白鸽群聚枝头振翅欲飞,周总理看到这么奇特的园林景观大为赞赏,内心感慨万分……,通过一些名人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2.2 利用习性,领悟人生

在中职园林植物学科教学中,园林植物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向学生讲解园林植物时,因其自身独有的生物和生态学习性,受到人们广泛称颂。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方法科学渗透德育,以将理论知识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课堂中。像松树具有坚贞顽强挺拔的精神;胡杨——沙漠中的英雄;白桦种子可以随风漂移,可以在火山喷出地飞籽成林,由于这些植物具备勇往直前、乐于奉献的精神,受到人们的一致青睐。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植物,使学生学习这些植物的精神,引发其对人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2.3 自然渗透,潜移默化

中职教师在园林植物教学中,可以向学生生动的描绘德育要素,无声无息中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园林植物资源过程中,可以介绍下我国高等植物的数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各种植物美称;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其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德育作用。在园林植物实践教学中,应坚守一线,抱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细心研究园林植物;若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植物本身特点、形态等与书本介绍存在差异,应及时查阅各种文献资源或者向专业人士请教,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4 引用诗词,描绘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融入一些描绘园林植物的经典诗词名句、故事传说,使得德育渗透具备较强的形象生动性。以文释理,提高教学效果。像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松科园林树种过程中,可以引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诗词名句;在向学生讲述园林植物—水杉时,可以引入“化石龙骸夸禄丰,水杉并世争长雄”“如斯绩业岂易得,宁辞皓首经为穷”等赞美歌颂水杉的诗词名句;在向学生讲述植物——白桦时,可以引用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宿雨沙提润,秋风桦烛香”,让学生在感知诗词中饱含情感的同时,无声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向学生讲述园林植物——杨柳时,可以引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名言名句。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园林植物——国槐时,可以适时引入黄梅戏——天仙配,让学生通过“天仙配”这一传奇故事对国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的一些名花——杭州菊花、云南山茶花等,让学生在感知植物精神的同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3 掌握合适的“度”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都有质和量。而“量”和“质”是由度来统一。教师在园林植物专业——德育教育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应科学把控度,一旦越界,则会将园林植物教学上升为政治教学,这与园林植物专业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园林植物教学中,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科学把控德育教育的度,以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否则适得其反。在园林植物教学中,为融入德育教育内容,需要明确主次。为在园林植物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如收集大量资料、设计教学流程、PPT 等,对于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应反复不断的分析研究,确保教学内容具备较强严谨性的同时,可以凸显德育教育的内涵。教师应在备课中,确保教学内容简单明了,紧扣主题,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园林植物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中职“园林植物”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园林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振兴乡村的远大战略目标,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中职教育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中职教育者来说,应该积极学习新型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校学有所获,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社会培养出复合性人才,从而加速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