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

2022-03-18司鹏军

关键词:人学教育者马克思主义

司鹏军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研究,国内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尽管如此,审视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社会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同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矛盾的存在是推动人们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破解当下思政政治教育难题的内在动因。

1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和时代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根本性意义。基于这样的逻辑考察,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与西方人学思想作一简单梳理。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其理论构架包括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不论从这一理论的逻辑起点即现实的人,还是从最高的价值追求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说,都充分说明该理论是区别于从普罗泰格拉到培根所建立起来那种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感觉和自我意识的认识论层面的人本主义,也区别于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所建立起来的那种过于强调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现实人的本体论层面的人本主义。不可否认,作为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思潮高峰的费尔巴哈人本学,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确立并得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他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理论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然而,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超越了费尔巴哈关于生物学意义上人的认识,强调要到现实中、到社会关系中寻找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确立开始,人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处于现实中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人。从这一点出发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实践,在意识形态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诉求”[1]的集中表达。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人民根本利益和政治诉求的集中表达。而马克思主义正是人民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武器,在这个意义上,它理所应当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表明,尽管在各个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名”有所不同,但确实存在各个阶级培养、教化人的思想品德之“实”,所以在长期的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但审视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社会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思想道德水准同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矛盾的存在是推动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人学思想、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内在动因。

2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梳理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既为思政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指导,同时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而有必要回到马克主义人学,从“人的存在” “人的本质” “人的发展”论出发以探求适应时代之需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1 人的存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溯源

人的存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的存在论恰恰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缺陷,因而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存在论出发去探究教育策略。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马克思认为,要从“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2]去理解“现实的人”,他们既不是黑格尔口中意识形态的存在物,也不是费尔巴哈口中生物学意义上的“感性”存在物,而是受需要和利益驱使的能动性的“现实的人”,是以感性、实践、具体、社会等为特征的高级存在。受教育者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同样也是“现实的人”,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马克思所描述的“现实的人”的一切特征。这些特征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重要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中,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依据受教育者客观的现实性特征,对其思想、行为、品格、政治立场等方面所进行的使其能够更好地成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包括“实践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等几重内涵,从这几个内涵延伸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要客观地、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与培养学生。

2.1.1 “感性的人”强调重视学生情绪情感变化

马克思认为,理解人就是要“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3]去考察人。马克思在感性实践活动论下[4]指明“现实的人”是具有主观意愿、能动创造性、存在于感性世界并进行着“感性活动”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集合体。这种“现实的人”既区别于黑格尔“精神”状态意义上存在的人,又区别于费尔巴哈情感层面上的、并且是乌托邦式的“感性的人”。在马克思那里,人是感性的存在,而且全部社会生活都是“感性的活动”。也就是说,“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一定社会的生产劳动、并因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劳动等而有着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的鲜活的人,是其周围的生活条件造就了他们。诚然,人是有情绪情感的“类”,人的情绪情感会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情绪情感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这一点出发,“备学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教师要关注学生情绪情感状态,了解学生“周围的生活条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任何情绪情感的变化都有外部因素的诱导,教师应从学生当下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了解学生处于怎样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之中,了解那些和学生形成了各种关系的人。也就是说,要把握引起这些变化的诱因,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2.1.2 “现实的个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实的人”除了具有类本质的共性外还存在着差异性。在个体的人与一切人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具体的个人与整个人类社会非但不冲突,而且具有必然的联系:“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这样看来,个体存在是构成全部人类历史的细胞与单位,没有个体的人,全部人类历史也将不复存在。另外,“现实的人”归根结底是历史的主体,其方法论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此,“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关心、理解、爱护学生,呵护学生成长,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其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把言传身教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具体而言,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榜样人物,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者和开拓精神的鼓励者。

2.1.3 “历史的人”强调教育要关注人的历史性

“历史是人自己的形成过程”[3],人总在穷尽生命追求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着历史。“现实的人”不但通过实践创造着历史,而且也被历史赋予时代特征和使命,“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中的人。历史在不断发展变化,构成历史的人也在发展变化。尽管某些发展变化是细微的不显著的量变,但人总是处于绝对运动与变化中的人,否认这一点就丧失了辩证法的立场。马克思强调的人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人,也不是固化、凝结下来的人,而是与历史发展同向、始终处于创造历史、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辩证法思想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视角客观地看待学生心理发展与能力发展的过程性,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把学生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中去评价。关于人与历史关系的问题,学界普遍比较认同二者是互相作用的,即一方面,人改造着历史,另一方面又受历史影响。因此,教育者可以借助一切有利条件“改造”受教育者,使学生成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战士。把学生“改造”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是思政政治教育者的主要任务,这就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历史性,依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教育者要积极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成长的引路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与发展都给予肯定,把学生的成长放到一定的历史中去考察,客观、辩证地评价学生。

2.2 人的本质论:“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理论溯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一事物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的内在规定性。人的本质是人所固有的,区别于动物与其他一起存在物的规定性。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其科学内含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从人的本质的这三个方面的规定出发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重视学生需要。

2.2.1 关注劳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5],恩格斯也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是:人按照一定的规律,协同主观愿望,从事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社会政治实践。换句话说,人的本质以人的劳动和自身需要为前提,并将主观愿望见之于客观对象,客观对象反过来又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即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相互运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作为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做书斋里学问的“哲学家”,而是拿科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因此,思政政治教育要运用好思政“小课堂”,同时结合社会“大课堂”。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信念付诸实际的奋斗中;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建设者,受教育者更要有担当民族复兴的使命感,自觉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民族复兴的目标相结合,在知与行的统一中实现自身价值。

2.2.2 关注社会: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离开了社会关系,人就无法塑造和表现自己。也就是说,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定关系反映和体现着人的本质。如,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都是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的表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对二者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在二者的关系中,良好关系的维系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由于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在二者关系中的主导性质,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来说,教师的政治要强,以坚定的信仰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的情怀要深,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感化、凝聚学生,要用情感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教师的思维要新,以民主的教育理念对待学生,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中想学生所想,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教师的视野要广,把理论教育放到社会生活中,把社会关切同教育目标结合起来,把学生所需同教育动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自律要严,把自身的人格魅力渗透在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感化学生;教师要用正直的人格赢得学生尊重,做学生喜爱的人。此外,教育者还要处理好其他人际关系,比如同事之间、家人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2.3 关注人的需要:重视学生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人的本性时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6],即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规定性。社会就是在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缩小人的需要和社会实际水平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并不是所有需要都符合人的本性,只有那些能够增强人的本质、促进人发展的需要才是人本质的需要,比如维持人生命的一切物质条件,促使人发展得更好的精神条件等。在新的时期,人民的需要日益增长,学生的需要日益多样,如何妥善满足学生需要以及处理由于不能满足需要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为依据,指导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今,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喜人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学生当中奢靡之风、拜金主义的现象不断滋生,网络、大众传媒的发展进一步消解青年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需求等,这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面对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找准应对策略,在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变化动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反应。具体来讲,由于学生们在发展程度、认知能力、特长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每个学生的需求也表现得各种各样。例如,有的学生缺少关爱,他们的需求会偏向教师的情感输出,希望能多得到教师的关注;有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远远大于其他方面的需要;有的学生意志力偏弱,常常表现出没有毅力等。面对学生形形色色的需求和各异的特点,教师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既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又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所侧重。

2.3 人的发展论:全面发展论的价值溯源

人的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归宿”,其内涵极为丰富[7],包含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8],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理论来源和终极追求。我国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目前教育界一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思政课教学中,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透彻的理论回应学生的问题;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在建设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思辨能力;坚持在理论传播和社会锻炼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既要有统一培养的丰富经验,也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使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在灌输与启发的统一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要充分发挥显性课程的育人作用,又要挖掘隐性课程中的教育资源,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实现教育目标。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学生也是发展中的人。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观点至少包含两点要求:一是学生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要在尊重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客观存在,注重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二是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人。成长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等各方面或显著或隐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其性质来说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良变化。作为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出现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既不因学生偏科而放弃教育,也不因学生没有特长而另眼相待。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将全面发展教育与培养学生特长相结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思政政治教育成效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新时代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人学教育者马克思主义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北人学没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