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考试遇上焦虑
——考前焦虑疏导的案例分析

2022-03-18武汉市将军路中学

成才 2022年4期
关键词:辅导中考考试

■ 武汉市将军路中学 王 琼

一、案例描述

九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将通过中考进行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的选择。他们都希望考进自己理想的学校,因此卯足了劲,在最后一个学期,向着目标冲刺。正在大家积极备考的阶段,小丹却焦躁不安,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甚至自我认同感降低,产生自卑情绪。

在备考过程中,小丹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担心中考失利,总想着给自己的失利找借口,并且逃避为考试作出更多的努力。几次重要考试的失败让她产生心理阴影,总是只差那么一点点的无奈也让她烦心不已,更害怕再次经受考试失败的挫折。强烈的自尊心,家长和老师的殷切期望带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她在同学们中不受欢迎,因此她希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家庭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与父亲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分数成了父女间的交流屏障。

二、案例分析

随着中考的临近,小丹的情绪出现了焦虑反应,即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评价情境中的一种特殊的焦虑,其主要特征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尤其担心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同时伴随认知阻塞和明显的身体和心理不适。

多种研究表明,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有内在的个人认知因素和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其中个人认知因素起主要作用。同时,这两个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个人认知因素分析

1.个性特征因素

神经系统较为敏感的人更容易焦虑。小丹还不属于典型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焦虑型人格”。但她平时表现有些神经质,遇到挫折会激动,偶尔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喋喋不休。在班干部竞选活动和三好生评选中落选,她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同时她会在老师面前努力表现自己,争取老师对她的好评。

2.认知评价因素

对“考试”这件事情的认知在考试焦虑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考试”这一事件担负着证明自己的能力的责任,还有其他人为“考试”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使得孩子对考试的动机太强。这种对考试的扭曲认知正是导致考试焦虑的根本原因。

通过元月调考可以争取到分配生考试的资格,分配生考试过关就可以降分录取到重点高中。在元调踩线入围分配生考试后,小丹对分配生的名额志在必得。然而,结果令她很失望。她哭得很伤心,悲观的情绪彻底让她陷入了慌乱,她觉得自己的理想已经提前破灭了——不能够降分录取,她觉得自己一定考不上理想的学校。

尽管如此,她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她一边对中考的成功充满期待,一边担心中考失利。这个过程中,期待与失望,自信与悲观,种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个体的身心状态失去平衡。

3.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因素

小丹的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但是深度思考时缺乏严密性,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偏理科,轻文科,每次考试的成绩不稳定,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知识准备上的不足之处。

考试过程中的紧张状态常常使她出现太多失误。考试发挥得好的时候又顿时觉得信心满满。但是重要考试时,她都发挥不太好。这种发挥不稳定的状态,导致她对考试也缺乏信心,最后演变成考试焦虑。

(二)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1.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举行单元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期末进行阶段性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九年级的升学考试则具有选拔功能。学生在平时的摸底测验和阶段性测试时一般不会产生考试焦虑,由于学校将选拔性考试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比如能力、理想、人生等,这种过度的解读,造成学生认知上的错误,对分数过于看重,形成焦虑情绪。

2.家庭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根据要求性和反应性这两个维度将家庭的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从孩子的性格养成的角度看,民主型家庭培养自信的孩子,专制型家庭培养自卑的孩子,溺爱型家庭培养自私的孩子,而忽视型家庭培养冷漠的孩子。

小丹的家庭属于专制型家庭。这样的家庭对孩子要求性高,反应性弱,父母控制力很强。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像一个独裁者,但是在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方面做得很不够,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产生共情,更没有同理心,孩子在心理上容易受到被拒绝的伤害。

小丹常说父母偏心,不喜欢她,只喜欢弟弟。在她看来,父亲对她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不爱自己的体现。略显压抑的成长环境让她觉得没有安全感,与同学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自己的情绪也变得愈发焦虑。

三、辅导策略

1.疏导情绪,建立信任

帮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是懂得接纳和善于倾听。当她感到焦虑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让她尽情地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宣泄出来。在诉说和倾听的过程中,孩子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近。一天,我发现她的刘海长长了,我就用剪纸刀和报纸帮她剪了头发,从此以后,到了需要剪头发的时候,她就拿着剪纸刀和旧报纸来找我。这种稳定、信任的关系是心理辅导的基础。

2.改善认知,提升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面的、不稳定的情绪。

笔者用情绪辅导法的ABCDE步骤从认知方面帮助小丹梳理情绪,消除焦虑:

A.事件:“中考失利,没有考上理想学校”

B.观念:“上不了重点高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老师、父母对我失望,同学们也取笑我”

C.情绪:“焦虑、沮丧、难过”

D.驳斥:“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同学不会取笑我,老师和父母也依然爱我。即使真的发生,我就真的没有办法忍受吗?”

E.新观念:无人可以因为考试成绩轻视我。成绩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善;而且,除了学习,我还有很多长处。

这五个步骤中,情绪反应C是由个人认知观念B决定的。正是小丹对考试的“非理性观念”,如:只有考上了重点,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才能在同学们中证明自己的能力等等,造成她的焦虑情绪。若要改善焦虑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这种非理性观念,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

我要求她将自己当天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记下来,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帮助她消除消极的自我意识,代之以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习生活中转移小丹对考试的关注度,体会到除了考上理想的学校,生活中也有很多快乐的事情,而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3.提升技能,从容应考

我针对小丹的学习状况,帮助她制定了最后的复习计划,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学习时间上作出合理分配,学习方式上也作出一些调整,并且教给她应考策略,如哪些题目可以放弃,哪些题目必须得满分。小丹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考试中也不再在那些难题上纠缠,增强了对考试的“可控感”,提升考试的自信力。

4.家校共育,助力成长

为了防止学校辅导成果出现反复,我与小丹的父亲沟通多次,改变父亲对孩子的考试和升学的观念。建议她的父母降低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切实做到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多鼓励,少责怪;多谈心,少说教;多陪伴,少管制,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人格,让家庭成为孩子温暖的情感归属地。

四、辅导反思

“老师,我爸爸跟我说了,不要求我考重点高中。我现在要认真学习,中考尽力而为!我现在觉得很轻松!”小丹特意向我报告这个好消息。她打开心结,重拾自信,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乐于跟同学探讨问题,学习状态极佳。最后,小丹在中考中发挥出自己初中阶段的最好水平,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班级中的一匹黑马。

在中考前的冲刺阶段,小丹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等已经基本定型,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对考试结果有很大影响。小丹是一个活泼乐观,善于学习的孩子,由于考前阶段自我效能感降低和父亲的期望过高使得孩子的心态失衡,因此改善孩子对考试的不理性认知和父亲的教养方式是缓解孩子过度焦虑情绪的关键。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考试焦虑的情绪,高焦虑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考试的结果,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对学生的情绪能够共情、接纳并及时疏导,积极帮助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些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具有重大意义。

点评专家:武汉外国语学校 凌霄(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焦虑是一种对结果感到担心、害怕和紧张的心理感受。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曾表示焦虑是一种没有目标的情绪,而九年级和中考却是目标明确、迫在眉睫,同时又承载着家长和老师许多期待的重要时刻。尽管适当的焦虑有助于维持个体的心理功能,激发心理潜能,但过度的焦虑则会损害个体的正常功能,比如:无法正常听课,做作业,注意力涣散,考试出现重大失误,成绩下降等。当考试焦虑与亲子关系、同学交往、自我评价交织在一起,则会引发剪不断理还乱的焦灼和混乱。

案例中的心理辅导老师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个人内在认知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两方面与学生沟通,敏锐且准确地分析了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评价、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等因素。没拿到分配生名额,这一突发事件猛烈冲击了小丹的价值观,打破了她自我信念的平衡,让她一度陷入灾难化和绝对化的想法。心理辅导老师非常清晰地觉察到了小丹心理的失衡,引导她疏解情绪,为她恢复心理功能,建立新的平衡撑开了一个空间。尽管突发负性生活事件,但心理辅导老师较好挖掘了小丹的积极心理力量,即对成功的期待和个性中的自信,引导小丹从负性事件中学习,找到积极意义,即看到知识准备的不足和应试技巧的缺乏。这些因素常常是情绪释放后,能够有效解决现实焦虑,稳定考场心态的关键。可能是囿于篇幅,心理老师没有更多梳理呈现小丹在考试习惯和应试技巧不足方面的类型或分类。

在个案概念化方面,心理老师通过对学校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分析,意识到小丹的自我被挤压,行为和心理表现矛盾且缺乏活性,渴望获得积极的关注和稳定的情感支持。因此,在辅导策略上,心理老师和学校心理辅导室成为了一个充满感情、有温度,且不离不弃的环境母亲,允许孩子哭泣,耐心倾听她的诉说,在孩子刘海长长的时候给她理发等,这种种行为像涓涓温泉慢慢浸润了孩子有些板结的心灵土壤,让自我功能得以发挥,孩子也逐渐意识到原来除了学习、考试、分数,还有一个人可以这样无条件的关心我这个人,而不仅仅是我考了多少分,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这种全新的,与以往不同的,关切信任的关系既是心理辅导的基础,也是辅导产生效果的重要疗效因子,陪伴即意义,关系即疗愈。

在辅导策略上,心理辅导老师采用了适于中学生认知特点的理性情绪辅导法,以记录一天中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来提升学生的效能感,恢复自信和积极的自我意识。同时,心理辅导老师对小丹家长专制型教养方式的有效指导也为缓解学生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巩固学校心理辅导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校沟通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也是辅导产生持续效果的重要保障。

最后,在复习备考和应考策略上,心理辅导老师都给予了非常具体且有效的指导,如:复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方法的调整以及应对难题的策略等。小丹出现考试焦虑暴露了她在学习力上的缺乏。提升学习力可以从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三方面应对。如果能针对案例分析部分提出的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的不足,如:答题不严密,计算粗心,考场紧张时失误等现象,选择比较典型有代表性的主题设置辅导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则更为条理清晰,且前后呼应。

猜你喜欢

辅导中考考试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