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创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2-03-18杜先伟
杜先伟
(山东省潍坊东明学校,山东 潍坊 261061)
当下对于中学古诗文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往往是带领学生读读背背,没有新意,学生也难以产生兴趣,致使很多优美的古诗文没能被学生消化吸收。机械背诵,其结果是背得快忘记得也很快。关键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缺乏与文本产生对话的过程。那么如何让这些经典的古诗文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以文质兼备的古典文学作品拨动学生的心弦,还古诗文阅读以勃勃生机呢?
一、合情合理的“添加”
添加就是在原诗歌的基础上,通过加上一两个合理的字词,让诗歌变得更通俗易懂。要注意保持原诗句子的意境不能改变,达到让诗歌的内容更丰富,读起来更具韵味美的目的。在古诗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的四言通过添字改为五言,或者将五言变为七言。这样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后,能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意思,因为只有在学生对诗句理解比较深刻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按照诗歌的意味添入恰当的一到两个词;另一方面通过这样添加炼字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实际的诗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确实也涌现出了佳作,令人大快朵颐。
例如,将四言诗改写成五言诗:
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山),以观沧海(水)。水(波)何澹澹,山岛(皆)竦峙。
树木丛生(长),百草丰茂(盛)。秋风(吹)萧瑟,洪波(频)涌起。
日月之(运)行,若出(于)其中;星汉(之)灿烂,若出(于)其里。
幸甚(乎)至哉,歌以咏(吾)志。
例如,将五言诗改写成七言诗:
竹里馆(唐代)王维
(静静)独坐幽篁里,弹琴(悠哉)复长啸。(幽幽)深林人不知,(知心)明月来相照。
这两首诗经过学生的加工,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别具一番风味。学生所添加的词语既符合原诗的意思,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虽说添加的字词在平仄上尚不严格,但是学生的创造能力人不客小觑的。
二、不惧权威的“挑战”
挑战就是对古诗文的原文或助读资料中的解读提出自己别出心裁的理解,大胆质疑,大胆向名人挑战,寻找更切合实际的说法或解释。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思考,敏锐的视角,向权威质疑挑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正因为学生有了质疑能力和挑战的精神,在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收获。
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的过程中,有同学质疑“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欠妥?他认为,虽然朋友骂他的父亲不对,但是人家已经认错了,就应该给对方改过的机会,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显得太没有涵养了,也违背了“待人以宽”的古训,同时还反映出元方的任性和不够宽容的一面。借此时机让同学们展开辩论:“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讨论得热火朝天,从文中找证据,最后达成共识:元方“入门不顾”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父亲的朋友本身自己迟到了,却反而说他的父亲不守信用,换作我们也是会生气的,而元方的这一举动正体现了他秉性方正、处事明理、不苟且随俗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辩论,加深了对古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面对“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结论,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智叟比愚公聪明,因为智叟懂得因势利导,而愚公属于蛮干硬干,不但移山破坏了自然环境,还浪费了自己和家人后代的生命,虽然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可嘉,但是他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借着这个质疑,教师让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两个角度再来分析愚公和智叟谁愚谁智?问题一出,讨论马上进入白热化。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说,他是提倡“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因为他认为智叟目光短浅,害怕尝试,缺乏奋斗苦干的精神。而愚公看似愚笨,但眼光长远,明白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所以,智叟仅着眼当下,看似智慧,实为愚笨;反之,愚公目光长远,着眼将来,当下看似愚笨,实则有大智慧。从现代生态建设的角度来看,愚公移山没有考虑到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灵,挖山会影响到山中动物的生存,同样都是生命,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挖山无疑也会让它们丧失家园,丧失栖息之所。人活着就要吃饭,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要兼顾自然,一旦对自然的破坏超过极限,那自然对人们的报复将是毁灭性的。而智叟不提倡这样蛮干硬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愚公真愚,智叟真智。
语文课堂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总停留在固有的观点上,特别是面对现在思维超前的学生,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思维需求了。语文课堂也要多元化的生成,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学生。
三、集思广益的“探究”
在古诗文教学中,学生提出的疑问有些是教师可以预设到的,这样教师就可以一步步地巧妙引导,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明确答案。但是也有一些是教师没有预料到的,并且自己的知识储备中也欠缺,即使让学生讨论最终也无法达成共识。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来验证课堂质疑的正确与否,同时,老师也要广泛地查找资料,实地考证,这样才能和学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1]。
学习《河中石兽》一课时,当课堂进行到理解课文阶段,文中有一段话:“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有的同学对这段话的正确与否提出质疑,因为都没有实际的经验,那就需要查阅资料来佐证。教师就分了一个任务,让各小组课下探究一下老河兵讲述的这个知识能不能成立。
第二天上课时,学生纷纷交流了自己探究的结果。有的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了解到老河兵说法存在的合理性:水流在遇到物体时会向四周绕开,其中向下的部分冲刷物体上游一侧的泥沙形成凹陷,同时物体下游一侧因水流较缓泥沙沉淀堆积后压迫物体,在物体上游一侧的凹陷和下游一侧的压迫共同作用下重心失稳向凹陷处翻滚,从而向上游移动。有的学生通过物理书籍找到了这个现象是否能存在的证据:淹没在河水中的重物是否向上游移动,实际上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泥沙的构成、河水的流速都有关联。还分别画了重物移向上游和埋入泥沙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采取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知识不成立:假设石头会跑到上游,石头之所以滚动,是由于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则重力势能会减小,也就是高度会减小,然而根据题设石头跑到上游,是重力势能增加了。与题设不符,所以不可能,不成立!教师对他们别具一格的探究角度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成功探究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上背诵古诗文的速度更快了,课下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2]。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我们在课堂上遇到只靠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应该学会让学生去“行”,通过“行”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扎实和稳固的。
四、形式多样的“改编”
有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词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之产生共鸣的境界,可以让他们加入合情合理的想象,改编成现代文。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通过改编,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和把握。如学生对《清平乐·村居》的改编,不但透露出恬静的乡村气息,更充满了浓浓的天伦之乐。既还原了当时作者的心境,又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给我们展现出词中所描绘的画面,读来更觉贴切真实。古诗文的改编不只局限于改成现代文,还可以改编成剧本,拿到舞台上来表演,比如《石壕吏》《卖油翁》等故事性很强的文本,就多次被学生改编成剧本,在联欢会上演出,效果颇佳。把单一的文字搬上舞台演出,更丰富了古诗文的阅读,形式的多样化,也给古诗文阅读带来了更多生机。
五、妙笔生花的“续写”
新课标明确规定“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续写是对文章结尾或局部的再创作,它不但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通过对学生进行续写技巧的训练,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是续写中的想象是初中生最感兴趣的,通过妙笔生花的续写,学生既获得了写作的满足感,又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如对《桃花源记》的续写,融合进了学生对现代生态文明的思考(节选):
野蛮贪婪的人类终于找到了这世外桃源的入口,没有人愿意再等待,不远的面前将会是他们期盼、渴望已久的“精神世界”,他们迫不及待地拉开面前的绿藤,想像着里面定是一片欣欣向荣、男耕女织、环境优美、和谐美满的画面,可眼前出现的这一幕令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这是一片凌乱的田地,农作物到处都是,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不远处大树下更是一片狼藉,桌子椅子翻倒在地;条条交错的田间小路不再整齐有序,杂乱无章的样子让人无法接受……这里真的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世外桃源吗?
……
这篇续写,让教师看到了学生本身蕴涵的无穷的潜力。只要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写作平台,他们就能够创造出色彩斑斓的境界。教师要坚信学生具有无穷的创造力,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样的课堂,师生将会收获无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