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灵构,辉映南北—南京杨柳村“九十九间半”砖雕门楼的艺术呈现与文化书写

2022-03-18南京传媒学院

天工 2022年15期
关键词:门楼砖雕杨柳

洪 波 南京传媒学院

一、杨柳村古民居建筑群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杨柳村“九十九间半”作为南京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其原构保存面积之大、建筑结构之完整、建筑雕饰之精美,为南京地域少见。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至清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历时200余年。[1]

杨柳村地处江宁区湖熟街道外秦淮河平原,距南京城区约40千米,古建筑群背倚马场山,南邻杨柳湖,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丘陵、古村、湖塘,空间布局错落有致。据记载,杨柳村先后建成36个宅院,计1408间房屋,面积38016平方米。[2]然经时代变迁、岁月侵蚀,至1982年文物普查时保存比较完整的只剩17个宅院,366间房屋,目前仅剩137间房屋。[2]2013年,杨柳村古民居建筑群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砖雕门楼保存现状

目前,杨柳村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是村西头的礼和堂、思承堂、树德堂(俗称“三堂上”),由朱侯昌于清乾隆年间出资建造。三堂东西并列、相互穿通,外有高墙围抱。中路礼和堂和东路思承堂均为三进,各37间房;西路树德堂为四进41间房,总占地约2690 平方米。[1]

新中国成立以来,杨柳村“九十九间半”古建筑群屡有修缮,至2007年,由江宁区文化局牵头组织,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城古建所负责制定修缮方案,对破损不堪的古建筑进行了彻底维修。2011年12月,借此成立杨柳村民俗博物馆和江宁区非遗展示馆。自此,杨柳村“九十九间半”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杨柳村“九十九间半”砖雕门楼的艺术呈现

(一)门楼形制

杨柳村“九十九间半”古建筑群目前存有三路穿堂式房屋,分别为东路思承堂、中路礼和堂和西路树德堂。整个建筑布局呈中轴对称排列,三座砖雕门楼分别位于每路前进房屋穿门背后,雕工质朴细腻,作上下两层垂花门样式,门楼外形各部位的比例关系遵循以砖石仿木设计原则,可谓南京地域砖石仿木结构门楼的典型。

三座门楼形制特征明显,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整体结构类同徽州砖雕门楼,从上至下不同程度嵌入墙体,两侧荷花柱(垂莲柱)和插穿都紧贴墙壁,门楼上所有的建筑装饰总体构图和基本造型都建立在“平面”的基础之上,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扁平化”特征。这与苏州门楼结构十分立体、突出墙体50—60厘米之特征形成明显反差。在门楼正立面的形制布局上,三座门楼与苏州门楼成熟时期的形制结构类似,门楼平面分割成密集的横线竖线,在檐下均分成上枋、下枋和中间字牌、兜肚三大部分,兜肚夹峙于字牌左右,呈现出明显的程式化特征。杨柳村“九十九间半”三座门楼在设计之初严格遵循了清乾隆时期较为成熟的形制。与同期建筑案例比对可见,本案上下枋之间的字牌装饰与苏州门楼相似,而与徽州砖雕门楼差异较大。

三座门楼均出现有两对荷花柱(垂莲柱),柱身呈方形,柱头装饰为仰覆莲、莲瓣垂头。第一对位于上枋两端,悬空立体;第二对位于兜肚、字牌与下枋两端,紧贴于墙壁。有学者曾对这种形式进行过分析,“这是从短柱过渡到长柱的一种中间形式”,产生此形式之原因在于乾隆后期的砖雕门楼,其上中下三枋的位置在进深上有前后凹凸变化,不处于同一平面,且呈倒阶梯状排列。从结构上来看,短垂莲柱的出现与位置最突出的上枋比较适合,如果垂莲柱过长,结构不够牢固,易遭外力损坏。所以这种过渡时期的砖雕门楼,既保留了原来长的垂莲柱,也出现了适应新变化的短垂莲柱。在东路思承堂门楼上枋下沿局部残存挂落痕迹,由此可以推测,三座门楼在建造之初是有挂落的,挂落的出现也是为了适应呈倒阶梯状枋面的出现,弥补上枋与字牌之间的距离。

各路门楼穿门均为七块巨石精磨垒筑而成的石库门,石地袱、石柱础均作须弥座样式,精磨对缝,雕刻精美。门楼与两侧粉墙对比鲜明,简朴雅致、落落大方。

(二)砖雕纹样分布特点

东路思承堂前进大厅穿门背后砖雕门楼,檐条刻“云鹤纹”(仙鹤祥云纹饰),上额枋刻五组纹饰(正中间为丹凤朝阳,两边各两组莲花)间六组斗拱(目前上额枋左右两端各有一组斗拱损毁),下压一条二方连续莲瓣。上枋砖雕残存部分建筑、树木、山石元素,人物缺损严重,从砖雕遗存现状来看雕刻较为精细。束腰刻缠枝花卉,字匾周围刻菊花纹,大镶边刻万字回纹锦,嵌以暗八仙和菊花纹。中间字牌缺损,应为“缓步凝思”四字,字牌两侧兜肚砖雕残存部分建筑屋顶,下部人物、植物等损毁严重。字牌与左右兜肚之间砖雕刻“四君子——梅兰竹菊”,左侧为竹、菊,右侧为梅、兰。下额枋通景雕刻八宝博古、荷花柱,博古纹存约3/5,左侧荷花柱损毁。两侧插穿刻花卉雀鸟。

中路礼和堂砖雕门楼,檐条刻松鼠葡萄纹饰,上额枋刻五组纹饰(从左到右分别为佛手、仙桃、如意、石榴、仙桃)间六组斗拱,下压一条二方连续莲瓣。上枋和束腰砖雕纹饰已不存,字匾周围刻回纹,大镶边刻蝙蝠和云纹,中间字牌缺损严重、漫漶不清,隐约可见“斯道坦然”四字,两侧兜肚砖雕不存。字牌与左右兜肚之间砖雕刻卷草龙纹,呈对称分布。下额枋通景雕刻八宝博古、荷花柱,博古纹存约1/2,两侧荷花柱损毁。插穿不存。

西路树德堂前进大厅穿门背后砖雕门楼,檐条刻二方连续缠枝纹,上额枋刻五组“红日当空”(祥云与旭日)间六组斗拱,下压一条二方连续莲瓣。上枋砖雕主体基本损毁,仅存砖雕底部,内容已不可辨。束腰刻松鼠葡萄纹,字匾周围刻蝙蝠、云纹,大镶边刻缠枝纹。中间字牌缺损,应为“遵循韋训”四字,两侧兜肚砖雕主体已不存,仅剩砖雕底面。字牌与左右兜肚之间砖雕损毁严重,漫漶不清。下额枋刻八宝博古、荷花柱,博古纹保存较好,两侧荷花柱损毁严重。插穿刻回纹。

各路穿门均为石库门,须弥座式样石地袱、石柱础,座上雕刻锦袱披挂并刻花饰,如东路思承堂穿门须弥座角柱浅刻竹节,束腰刻方胜连钱,地袱刻云纹,西侧面刻银锭、毛笔,东侧面刻如意吉祥结,合为“必定如意”。

(三)雕饰手法探析

从现状来看,上述三座砖雕门楼遗存保存较为完整,通过与徽州门楼、苏州门楼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雕饰手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构图疏朗,布局均衡

三座门楼构图主要以长方形为主,上额枋、上枋、下枋、字牌与兜肚层次分明,在门楼的平面布局上,上枋居上、下枋最低、字牌居中,兜肚夹峙于字牌左右。在门楼的进深分布上,上中下三枋出现凹凸变化,不在同一平面上。这种形制特征与居晴磊在《苏州砖雕》一书中的考证相符,“上枋、下枋、字牌三者呈倒阶梯状排列,从侧面看,上枋最突出,中间字牌位置处于中间,下枋最缩进”。从视觉效果来看,这种结构的设计使砖雕门楼的空间层次得以拉开。

2.平实局部,立体多层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将石雕工艺分为四等:“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压地隐起华;三曰减地平钑;四曰素平。”“剔地起突”指浮雕(或高浮雕);“压地隐起”一般指浅浮雕,但浮雕的厚度不突出于石面,而是在打磨平整的石面上,将图案的底凿去,留出与石面平的部分,加工雕刻;“减地平钑”是在石面上刻画图案线条(或可称“线刻”),并将图案以外的石面浅浅铲去一层;“素平”是在石面上不作任何雕饰的处理。这四种工艺不仅见于石雕,也是明清建筑木雕和砖雕的主要工艺。

杨柳村“九十九间半”砖雕门楼雕刻注重磨砖对缝、整饬平整、层次丰富、疏密有致。工艺上有别于“徽式”的繁复、“苏式”的玲珑,多以高浮雕为主,少见大型镂空雕刻。从西路树德堂门楼檐条所刻二方连续缠枝纹、中路礼和堂门楼檐条所刻松鼠葡萄纹、东路思承堂门楼檐条所刻仙鹤云纹以及三路门楼上额枋残存的建筑山水人物砖雕等处我们可以看出,雕刻主要手法为剔地起突,再逐渐刻深,递增层次,让高浮雕图像得以完整凸现,主体突出,配景简约,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与空间感。在上枋及兜肚部位残存的砖雕上,我们能看到加入了少许圆雕技法,甚至还出现镂空雕。中枋大围边、字牌小围边雕刻的万字回纹、菊花纹、缠枝纹等纹饰采用剔地浅起,线条峭拔有力;下枋位置的“八宝博古纹”、兜肚与字牌之间的梅兰竹菊、卷草龙纹则是在高浮雕基础之上用均匀的细线条来雕刻,整体浑厚的同时不乏劲秀之气。

3.简洁灵动,繁密工整

通过对三座门楼不同部位的缠枝纹、松鼠葡萄纹、蝙蝠云纹、卷草龙纹、仙鹤云纹等纹饰、造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匠们力求以灵动、夸张的手法对物象的典型特征和瞬间形态进行深入刻画,强调对象的动感和力感,使雕刻对象的姿态显得恣意灵动,主体与背景、动物与植物之间互相呼应,彰显出腾跃、柔美的态势,也呈现出俊逸灵动之美感。

同时,三座门楼上的砖雕纹饰也呈现出“繁复性”的特点,如各路门楼下枋部位的“八宝博古纹”,字牌兜肚大镶边的万字回纹,束腰部位的缠枝花卉、松鼠葡萄纹,构图饱满,纹饰细密,其繁密程度堪比徽州砖雕,精雕细刻不亚于苏州砖雕。

三、杨柳村“九十九间半”砖雕门楼的地域文化书写

(一)多种文化汇聚书写南京地域建筑文化

法国学者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三要素”说,即用种族、环境、时代三种因素来阐释艺术发展的规律,他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周学鹰教授在《中国江南水乡建筑文化》一书中也提出:“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等多因素的交叉影响”。因此,我们要了解南京地域古民居建筑风格的生成原因,就必须先了解南京的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情况。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北、西、南三面与安徽相连,东与扬州、镇江、常州接壤,濒江近海、山川形胜,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被世人誉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皇家文化与庶民文化、士人文化与商贾文化在此碰撞交融、相互渗透,势必会对南京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使其呈现出与南北、东西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兼容并包的特点。

(二)寓情于景:雕饰纹样的文化隐喻表达

纵观南京杨柳村“九十九间半”砖雕门楼的雕饰纹样,每座门楼均缀以1幅字牌、3幅主题砖雕、5类满雕纹样。这些纹样根据雕刻内容可分为:文字图案、珍禽瑞兽、草木花卉、戏文人物和几何纹样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造物主将美好、吉祥的寓意通过建筑装饰艺术转述出来,这些纹样形象多来自生活中可感知的事物和传统中的吉祥符号,充分体现了南京及周边地域的风俗。

如中路礼和堂砖雕门楼字牌刻有四字“斯道坦然”,意为坦白安心地遵从道理和原则。再如东路和西路,雕刻有“缓步凝思”“遵循韋训”,这种警示后人修身治家的古训,体现了乡村世家耕读为本、崇文重道的传统美德。

东路思承堂门楼檐部所刻“云鹤纹”,是明末至清初的一种典型纹饰,雕刻有十几只仙鹤,穿插于祥云之间,其翅膀或仰或背、或伸或展,体态矫健、姿势优美,寓意“云鹤延寿”;中枋大镶边刻万字回纹,嵌以暗八仙,象征着钱财万贯、大富大贵、驱灾避邪;该门楼上的“四君子”,常被文人雅士借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个人情趣,或作为自己的鉴戒。中路礼和堂砖雕门楼檐部雕刻一排松鼠葡萄纹,图中松鼠肥硕,葡萄丰茂,寓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生活富足、富贵满堂。中路门楼中部字牌大镶边,西路树德堂字匾周围均雕刻有祥云与蝙蝠组成的纹饰,利用蝙蝠的“蝠”与“福”同音,祥云的“云”与“运”谐音,在天上飞即寓“天来”,整个图案寓意“福运天来”。三座门楼中雕刻众多繁复精美的山水、亭台楼阁、人物、花鸟……凡此种种,不一一赘述。这些雕饰纹样通过借喻、谐音、比拟、象征等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具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构成了一幅幅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动图画,表达了祈求驱灾避邪、祈盼吉祥如意的朴素愿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杨柳村“九十九间半”古建筑群作为南京地域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结构严密,布局合理。三路砖雕门楼质朴大气,其整饬对称、开合有致的空间布局,写实与夸张并重的造型特征,大胆与精细共存的雕刻手法,于秀丽中见雄浑,呈现出介乎南北、东西之间的风格特点,它的保存对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门楼砖雕杨柳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杨柳 书法作品
风儿吹过杨柳湾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杨柳
前门楼子九丈九
乐东古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