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介入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应用策略
2022-03-18张英杰山西大学
张英杰 山西大学
数字化的发展及智能设备的普及,颠覆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为使优秀非遗的传承与时代元素相结合,在当代社会中寻找更好的传承途径,必须注重数字技术的运用。而新媒体的介入,会使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载体相融合,是一种必然的研究方向。自2019年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九省政府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非遗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要使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促进黄河流域地区经济文化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人民对具有鲜明特点的高品质文化的需要,势必要加入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中,来延长非遗的生命力,为黄河流域地区的文化和艺术事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一、数字技术介入黄河流域非遗的现实分析
(一)时代观念转变,内涵诠释面临危机
受现代经济与观念的影响,个别传统民间活动缺乏对其文化意义的阐释,弱化了其基本的价值,使后人不能充分认识它的艺术与文化内涵,导致逐渐走向没落。如曾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被广泛使用的黄河号子,是先民们在与洪水的抗争过程中,为了协调劳作和带动情绪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艺术感染力。但在现代化机械作业的冲击下,黄河号子这种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表演产物,由于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变得可有可无,并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
尤其是黄河流域内少数民族的风俗,受流传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市场受众少,传播范围受限。时代的巨变也冲淡了其民族韵味,使其传承面临困境,主要呈现出两种状况,一种是像陕西、内蒙古、四川等旅游业较为发达的省份,对非遗资源开发较为深入,再加上宣传做得比较好,很多民族项目得以保留和保护。尤其是四川省,在自媒体的助推下,藏族的唐卡、藏戏、马术、箭术被民众所熟知。还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特色项目,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媒体报道比较多。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呼麦、马头琴等,作为内蒙古对区外游客宣传蒙古族风土人情的一种文化或旅游产品,在黄河流域热门非遗项目中的热度居高不下。另一种情况是,在宁夏、青海、甘肃等省份,非遗保护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一些民俗礼仪、民俗婚礼、民俗服饰等在现代社会逐渐被湮没。一般只有在重要节日期间,才作为展示、推广的内容。像在青海省海东市威远镇,每年举行的“二月二”庙会保留了土族民间技艺和传统运动,承载着大量的民间传说,对大众认识土族的风俗、特产、生产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但现在,原本的文化内容与形态已日渐萎缩,逐步演化为亟须抢救与保存的民俗项目。
借助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为主的传播途径,内容同质化严重,创作一味迎合市场与大众。其本土风貌、内涵减弱,原创张力不足。大量相似而粗制的内容,使观者对非遗的探索欲下降,也导致无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吸引潜在受众的目光,形成播放量逐渐变少,平台流量下降,继而减少甚至不再推荐给潜在用户的恶性循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阻碍了非遗的传播。另外,内容肤浅的视频文本也使得无法体现非遗的个性化,容易让大众陷入“信息茧房”,不能满足观众在认识层次上的基本需求,更无法及时改变大家对非遗存在的一些固有印象与偏见,如晦涩、古老、严肃、远离日常生活等。既不利于大众了解黄河流域非遗及其内涵底蕴,也不利于黄河流域优秀民间文化的弘扬与推广。
(二)后继乏人,传承面临困境
1.非遗传承人保护危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必须要由了解掌握非遗制作技艺与地方知识的群体来完成活态传承。传统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得传承模式受限,且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稀少且年龄偏大。还有些传承人住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或是城乡接合处,大众接触渠道窄,也不利于非遗的传承。
2.非遗真实生态遭破坏
有些非遗项目是特定区域特定文化生态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人为介入对传统村庄的改造与破坏,造成了自然生态的破坏与人员流失。古村落是精神文化的载体,而它的主体是原住居民。原住居民的离去使得村落的习俗、传统、历史等都遭受重创,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村落也濒临消亡。失去原住居民的村落,也就失去了非遗的精神内涵,非遗传承也就面临着困境。
3.学艺意向度低
年轻一代缺乏学艺的意愿,也是造成非遗后继无人窘境的因素之一。部分年轻人对传承非遗的认识还停留于就业率低、经济收入不对等等偏见中。一些手工艺项目工艺繁杂,制作周期久,学艺时间长,花费大。像四川省布拖县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四川省稻城县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等,让很多想学技艺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还有一些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非遗,例如青海省海东市藏族螭鼓、甘肃省具有氐羌民族遗风的羊皮扇鼓舞,此类贴近民众生活的非遗项目,因其地域性特征过于明显,也难以吸引年轻人前来学习。再加上目前政策倾向于加大投入以吸引外来文化的参与,而忽视了挖掘和培育本地青年,导致只有民间美术、传统医药这类仅占13%的非遗项目有稳定的传承人。
(三)行业成熟度低、商业化不足
部分传统手工技艺还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节奏较慢的乡村。这些地区的技艺常存在民俗资源较分散、不具有延续适用性、价值难以充分提炼等问题。这就导致其知名度不高,人们重视程度不足,很多技艺无法得到政策保护与资金的扶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失去了受众市场,从而逐渐被边缘化。同时,它们大多仍以手工制作为主,生产效率低,资金周转困难。尤其以小型作坊生产、地摊式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了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实现长远的发展。并且,乡村的非遗艺术家大多都是业余的,他们在农闲期间创作,世代从事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工作。这类非遗传承人大多难以适应从民间艺术家到职业艺术家身份的转变。由于缺少科学性、标准化的经营方式,使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化的市场营销,从而阻碍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二、数字技术介入黄河流域非遗的保护与应用策略
(一)发挥政府作用,落实全数字化资源档案管理
目前,黄河九省还存在着许多普查遗留的资料,如普查线索、图片、录像、录音等,分布在各地的基层文化机构中。受当时条件的制约,许多资料未能得到有效的保存,存在着丢失和损坏的现象。非遗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传承,最后才是应用产生效益。保护非遗传承人,修复已损坏或缺失的非遗项目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亟须建立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传承人与民俗项目进行数字化管理。数字技术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手段的优化升级使得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共享,推动黄河九省非遗的融合发展。不仅让大量的基础工作简化,还能节省人力物力,更有效地保护非遗相关资料,为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虽然黄河九省的非遗数据库正在不断完善中,但还未实现申报管理全部数字化。通过政府的介入和资金支持,推动科学规范的管理,落实普查档案数字化。将像黄河武术、黄河文学、黄河戏剧等难以具象提炼的非遗文化,借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记录,如录音、录像等,整合成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民间资源,为后续的存档整理和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二)数字化助力非遗研学活动,拓宽参与路径
1.引导民间艺术家融入智能生活,使数字鸿沟变成数字机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人,而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第一位的。数字化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受众和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新媒体手段的运用,能使年轻人与非遗传承人的联系更为紧密。当然,大部分有资历的非遗传承人年岁已高,对新媒体的敏感度、适应度低,因此,非遗传承人的数字化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新问题。向非遗传承人开展智能技术教育,帮助非遗传承人解决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语境。鼓励民间艺人开设官方微博账号、抖音账号、微信公众号,发挥“两微一端”的优势。通过视频直播、会议课等多种形式,既实现了对黄河流域非遗名家的高效宣传,又能增加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的曝光率,利用各平台的流量红利,拓宽其普及渠道,提高受众认知。
同时还可以搭建黄河流域非遗传媒平台,如网站、App、小程序等,将数据要素贯穿整个黄河流域非遗艺术产业中,推进黄河流域非遗网络化、智能化。让非遗艺术家利用平台,进行展示、研究、交流、创作、在线视频教育直播、艺术活动直播、移动视频社交等活动。既能方便线下展会迁移至线上,降低承租场地费用,增加看展人数,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借平台售卖相关非遗艺术作品,推进非遗市场化。电商平台能使商品定价更加透明、更加理性,再经过大数据分析后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推荐,使黄河流域地区的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保护民间文化的同时,也能发挥其应有的商业价值。
2.“寓教于乐”的非遗教育创新路径
为增强年轻一代对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认同,让更多的年轻人真正自发、自觉地参与到非遗传承中去,需要探索更适合年轻人的非遗教育路径。可以联合游戏公司,以更潮流有趣的方式,演绎和弘扬黄河流域非遗文化,深入浅出地活化非遗知识。还可以在游戏中设置“拜师学艺”的板块,通过互动,让传统非遗“跨界破圈”,在年轻人中开辟新的宣传渠道。
像游戏《王者荣耀》联合国家非遗苏绣推出的王昭君乞巧织情皮肤,就是与苏绣大师姚建萍共同创作并研发出来的。此款皮肤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在局内技能特效中融入以苏绣针法绣出的牵牛花,在游戏过程中展现了苏绣独有的技法与气韵,让玩家近距离接触苏绣文化,对苏绣之美有更深刻的感知。梦奇“胖达荣荣”皮肤则在游戏中演绎了川剧的变脸与喷火。还有人民网社交媒体与腾讯QQ合作推出的《我是非遗传承人》游戏,就是将非遗知识通过小游戏形式展现给广大网民,玩家从中了解到贵州雷山的芦笙制作技艺、西藏尼木的藏香制作技艺等50个非遗项目。让广大网民在娱乐的过程中,既可以关注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和价值,自发地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三)数字化助推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们早已不再是单纯地接受、被动地去理解非遗,而是更愿意以一种新颖的数字化互动方式,潜移默化地感知和认同非遗,从而主动地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实践中去。例如,以设立九地路线为切入点,打造以黄河之旅为主线的黄河非遗展馆展厅。同时运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将有地域特色的非遗元素和符号,以立体、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展厅设计上要融入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内容,调动观众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非遗内容的推广向深度化、活态化发展。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历史事件、劳动场景、文物制作的过程等,或是通过三维立体影像、裸眼3D效果、多角度观看,让参观者深入了解传统手工艺及其生产流程或与事件关联的信息。也可以采用VR影像让观者沉浸式体验,重回文化产生地,切身感受非遗文化的历史价值。影像是一种融合了现代科技的综合性艺术,运用“虚”与“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在文物展柜处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让观者不再局限于隔着玻璃展柜欣赏,而且还能扫描文物实物或文物图片,在手机及大屏幕终端上查看文物信息,可360°观赏艺术品。在一些传统服饰非遗展厅中,通过互动和体验装置技术,参观者站在体感装置前,利用肢体动作就可以轻松试穿不同的非遗服饰,感受民族服饰的特殊魅力,接近观众与展厅、展品之间的距离,使非遗展厅更具吸引力与趣味性。
同时线上还可以开发同系列App,均以地图形式展现,配合VR眼镜的使用,也能让使用者随时随地在线沉浸式探索黄河流域非遗,了解典型文化符号,“云游”黄河流域九省。域内各省市还可以设立专题板块,比如山西可以建设“重走晋商路”板块,让用户随时去探寻早期山西商业经济版图,认知晋商路的文化价值,从中了解非遗。
伴河而生的黄河流域非遗,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艺术流派,其所传达的文化底蕴与共情力,是黄河人生活方式和审美的集中体现。因其具有独特性,在大的文化市场中很容易被人们所识别。面对严峻的时代环境,要充分考虑黄河流域文化的特征,对症下药,采用多种形式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使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得以复兴。数字化并非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数字化的赋能,让这些古老的民族技艺融入新时代的新观念之中,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增强黄河流域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凝聚力,使黄河流域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能有效介入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中,为今后黄河流域地区非遗的人文价值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