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阡陌缓缓,静待花开:初中班主任工作要点探讨

2022-03-18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

成才 2022年15期
关键词:班风育人班级

■ 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 黄 火

“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班主任理应成为照亮学生灵魂的灯塔。当我们从师范院校接受完专业训练初登教师岗位时,大家满怀赤诚之心将爱与希望向学生播撒。不曾想,在日复一日的岁月洗礼中,“尚未改变学生,却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改变”。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尤其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是一种能力、一项技能、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一方面,班主任是学生学业的第一责任人,我们每天都不得不面对“优秀率、普高率、合格率”等非常具体的考核指标,许多人抱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将压力层层传导给学生,希望他们每时每刻都认真学习。另一方面,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物质财富的日渐丰裕,越来越多学生开始患上“空心病”,对生活浑浑噩噩,对学习得过且过,对人生缺乏追求。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严重的思想错位,出现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是冲突。正所谓“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未成年人尚处于人格品质的养成期,对他们而言,情感往往大于道理。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抓的并非是学生的具体分数,而应与孩子们建立互信互赖的情感纽带,为“唤醒灵魂”搭建桥梁,将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放在突出位置,方能为之后的提升学业分数乃至各个方面的成长搭建好平台。班风是根,学分是叶,本末不可倒置。

具体来说,班主任在班风建设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予重视。

1 水滴石穿,抓实抓细班级常规建设

从清早入校到傍晚离校,学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中渡过的。如何引导其养成规则意识,做一名博文约礼的新时代好少年,需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从点滴着手,循循善诱。这其中,我们可以把握几点原则:

一是民主原则。笔者所带的,是一个素质普通的毕业班。学生普遍表现出沮丧或放弃的心理,不少学生以无所谓的态度麻痹自己。接班之初,经过近一个月的接触与观察,当我在班会课上提出“本班班长由全体学生自行选举,班委由班长提名,全班投票通过”的建议时,我第一次在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热情与期待,他们想要为自己争取舞台,全班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之后的选举非常热烈,班委会成员也都用心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的日常运转走上了正轨。笔者本人的心情,也从起初的惴惴不安、犹疑不决转变为欣慰与骄傲。学校是舞台,学生是主角,老师只是编导。

二是法治原则。班委建立后,笔者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班委起草《班级公约》,并在班会课上由班长逐条说明,最终由全班同学表决通过。通过班规的制定,早读、收发作业、午休、进餐、清洁卫生、绿植维护等日常性工作都有了明确的岗位分工,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人治不如法治”,老师不是“保姆”。学生需要陪伴,但这种陪伴绝非事无巨细的“磨叽”,而是在其遇到挫折与挑战、艰难与彷徨时的倾听与引导。唯有建章立制,方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精神,方能提升孩子们的组织能力与参与热情,方能将班主任从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去思考更为重要的纲领性、方向性问题。

三是“团辅”原则。有了规则不执行,则规则就是一句束之高阁的空话,良好班风的养成需要将班级各项常规任务执行落地。在这一过程中,团体推动、相互监督是其中要义。许多班主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就学生的某一问题苦口婆心地反复教育,但收效甚微;而他周围同学或好友的一句话却能让其醍醐灌顶、痛改前非。“团体辅导”本是心理咨询领域的概念,但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迁移到班风建设上来,积极利用“学习小组”“三导制”“班级社团”等机制,让学生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成良好的班风氛围。

2 豁目开襟,以核心价值引领言行

当下社会上有一种疑虑:如今的教育教学条件,无论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师资,都比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为何现在的孩子却常常给人一种“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难教”的感觉?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如今的学生被装进“保温箱”了。他们习惯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白天进校被老师管,晚上放学被家长管,吃喝拉撒睡,听课写作业上补习,仿佛生活的一切早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没有经历过磨难,也就不会懂得奋斗。当一群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时,班主任是很难将班级管理妥当的,更勿论在学业上对其有何要求。所以,要提升班级成绩,就必须营造积极奋进的健康班风。而要营造健康班风,便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端正学生的思想价值,使其成为视野宽阔、格局广大的人。

一方面,班主任应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各科任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育人主阵地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价值追求。“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人民教育的初心使命。近到抗疫期间身穿红马甲的父母、老师,远到孟晚舟不畏强霸的坚韧与笃定,再到百年以来那一批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不惧风雨、坚毅前行?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将自身小我融入社会、家国、历史的大我中去,让其领悟到人生的价值不只考分,生活的意义不止苟且,我们必须心怀对未来的敬畏与憧憬,树立正确的目标理想,方能把握好当下的岁月。

另一方面,理想与价值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播种,班主任应认真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利用好班会空间,为学生搭建自身探索的舞台。邀请家长一同参与班会,遵照学生志趣分组开展第二课堂兴趣活动,课本剧、阅读会、辩论赛、节庆联谊、校外活动等方式不一而足。每次班会活动,要注重活动前引导、活动中参与、活动后反思,如此方能让每一次的活动“芝麻开花节节高”。同时,班会既要有知识、精神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化、人格化的体验,只有学生乐于参与、用心体悟,老师才能将爱与希望滴灌进孩子的心田。

3 巧言善行,以自身为榜样引领学生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是教师育人的基本手段。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培养与学生共情共识的能力,切忌对学生施加语言暴力,老师只有先在情绪上将学生引入沟通的场域,才能处理好问题。我们要时刻牢记“方式大于内容”的沟通原则,积极尝试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巧用话术,在恰当的场景中营造积极的交流状态,科学认知各年龄阶段孩子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和需求,方能打开高效沟通的大门。另一方面,“身教大于言传”,我们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举止优雅、气质端庄的教师。笔者本人在念中学时,有过一位气质温婉的英语老师,无论旗袍还是长裙,在她身上总是那么妥帖、恰当。每次上课前,她都会摘下那枚欧米茄的腕表轻轻立在讲桌上。伴随着她的这个动作,同学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开始进入课堂,这大概就是优雅的力量吧。老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果我们无法成为一名雍容尔雅的引领者,学生便很难成为举止得体的好少年。

“三尺杏坛写春秋,一支粉笔画古今”。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班主任是育人的主力军。我们必须从规范着手,以家国价值为引领,身先垂范做好表率,方能将学生育成、育正。育人不仅需用力,更要用情、用心。让我们以豁然之心,不急不躁,缓缓灌溉,静待骨朵们绽放的春日!

猜你喜欢

班风育人班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四小怪”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不称心的新班级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班级被扣分后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