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开放大学线上教学的资源配置与应用研究
2022-03-18龙敏敏
龙敏敏
(衡阳开放大学,湖南衡阳 421001)
0 引言
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开放大学进行线上教学的基础,高质量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是构建开放大学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实施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措施。不断创造新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是开放大学一直追求的教育目标。随着当前我国网络化教学的向前推进,开放大学的教学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和瓶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优化教学模式,全面推动线上教学的建设[1]。
新冠疫情反复出现的形势下,开放大学的线下授课已经大为缩减,甚至已经全面实行线上教学,这种状态将要维持较长的时间。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加速推动现有教学模式的变革,与此同时开放大学的固有线上教学模式也需相应地进行改革,并加大研发力度,以全新的更合理、更便捷的面貌呈现给学生。
1 开放大学线上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疫情原因,目前衡阳开放大学还没有恢复线下面授课教学,全部采用线上网络化教学,这也是开放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日后也将长期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在我们全面实行线上教学的过程中,面授课改成直播课,自主学习和形考任务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平台完成。多数学生比较赞同这种模式,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多为成年人,考虑家庭、工作或距离等原因,线上直播教学会比较适合他们。目前直播课的到课率比以前的面授课到课率高,而且可以看回放,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便利性。但是在学生的学习态势发展向好时,我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仍然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
1.1 缺乏专业课程团队
一些省级课程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课程团队,比如这门课程是由某老师负责的,那么有关这门课程的所有的直播教学以及学习平台的资源建设都是由这个老师来完成,并没有团队协作完成。当然,负责这门课程的老师必然是有很强的专业功底,做事也很认真,能力也非常强。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做好所有事情几乎不可能,如果发挥团队协作的强大功能,团队的力量将远超个人的力量,能够起到互补互助的作用。
1.2 部分课程资源内容不充实
有些课程的资源非常丰富,形式多样,但有些课程特别是那些比较冷门、报读人数少的专业课程资源并不充实,冷门专业有的时候一个学期全省报名的人数也就几十人,甚至更少,相对师资也比较少,这样就造成资源建设跟不上,较少的师资要完成同样工作量的资源建设肯定是有难度的。或者有些课程由于不需要在学习平台完成形考任务,干脆连资源都没有,这就很不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
1.3 任务式的考核对学生缺乏有效监督
由于各种原因,开放大学学习平台的资源利用率不高,部分学生较少阅读学习平台的资源,仅完成形考任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任务式考核方式造成的,只注重结果,缺少过程监管,仅通过完成形考任务、分数达标,就认定为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办法监控和引导,只有自律性好、想要学习知识的学生才会注重学习过程,但这只是少数。开放大学的多数学生都缺乏学习自主性,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过程监督,开放教育将流于形式,线上课程资源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2 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创建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发展,线上教学越来越丰富,特别对于开放大学,线上教育已逐步成为主流教学形式。所以,配置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已成为教学发展的主体,而不是补充。线上教学的现实需求加快了教学资源建设的脚步[2]。针对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来创建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2.1 组建课程团队
首先,我们要根据专业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北师大的刘宝存教授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完善的教学团队实施方案是团队有序运行的指南,其核心是教学目标和团队成员的责任分工[3]。团队负责人根据老师自愿报名招募成员,每个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课程选择参与哪个团队,一般建议一个老师只参与一个团队,时间充裕的最多参与两个团队,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建好这门课程。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团队工作方案制定和团队整体运行的安排、督导和协调,根据团队成员的擅长方面分配任务,让每个成员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负责人整理并发布分部自建资源,所有参与的团队成员都参与资源建设任务分工,积极参与负责人组织的不定期的团队研讨,负责人分析总结团队工作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拟定下一步工作计划[3]。
2.2 学情分析与课程资源定位
组建好课程团队之后,在准备建立资源之前,团队负责人要组织成员开展研讨,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确定课程资源的定位是什么层次。开放教育的学生,上学时普遍文化成绩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还有部分学生年龄偏大,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家庭和工作忙的原因,真正能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学习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没办法如全日制学生般全身心地在校学习。所以,课程团队在建立课程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按照对待大学生的高标准。比如对案例以及任务的设计要简单容易入手,但又能体现专业知识点,使学生能轻松地学,能学得懂,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学生中肯定也会存在从事这一行业的比较专业的人员,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资源作为拓展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按需选择。
2.3 创建优质课程资源
考虑开放大学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资源以“颗粒化资源”形式呈现,更有利于开放学生学习,其碎片化、结构化的特点,很好地满足开放大学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资源的创建要根据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调整[4]。在教学资源创建的过程中,课程知识点有多种呈现方式,比如文本、图像、视频、微课、PPT课件,然而,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使用不同类型的资源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在建立资源时要对这些资源类型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最合适的形式呈现出来。
开放大学的学生一般对文字资源不太感兴趣,会认为比较枯燥,理解起来难度也大些,而视频资源会比较直观,但是文本资源也必不可少。一些概念及需要记笔记的重点内容可以配文本说明,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根据每门课程的体系结构搭建,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系统成套[5],这样学生对于没弄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点击观看。主讲教师在录制微课时,不要太严肃,也不能一味死板地说教,这样学生没有兴趣去看,在视频中可以加入图片、新闻视频等其他丰富的元素,可以关联当前社会上的某一个热点话题,元素丰富的视频比单纯的说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微课视频的时间为5-10分钟,详细讲透一个知识点[6],当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有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可能需要录制几个微课或者时间会长一些。微课视频的录制在资源建设中是最花费精力和时间。其他配套的资源主要有文本讲义、PPT课件、讨论、自测试题、形考任务、拓展资源等等,其中,自测试题和形考任务必须要和其他的资源相对应,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体现知识的统一性。
3 课程资源应用策略
课程资源不但要建好,更要用好,资源建设是重要的一步,真正高效地运用到学生身上才是关键。
3.1 教师做好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资源、方法、环境、情感、技术及考务服务等学习过程中所有帮助和支持的总和[7]。课程资源建好之后,教师的任务并没有就此终结,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地使用资源进行学习,教师的助学行为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课程团队教师要知晓各教学点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联系方式,了解本学期学生选课情况,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方式,要尽早与教学点的老师沟通,督促各教学点的同学及时在学习平台开展学习、完成网上形考任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要耐心准确地解答大家的疑问,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经常查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和评价信息,并进行汇总和整理,提交给团队负责人,以便后期进行改进。
3.2 根据学生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应用,首先要得到资源使用者的认可,只有做到让资源使用者能够主动去用、主动去学,这样才会真正受益[8]。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程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并根据后台访问数据,查看资源的点击率和阅读时长,由此判断哪些类型的资源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愿意去学的,后期课程团队教师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情况调整和完善课程资源,对于一些使用率极低的资源就要考虑更换成其他学生点击率高的形式或者直接撤掉,课程资源在于精而不是多。
3.3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完善学习过程
在学习平台上,部分学生都是只完成形考任务,因为只要完成形考任务就有分数,其他的资源就算不去学习也不会影响形考成绩,那么课程资源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就形同虚设,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督。例如,思政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的学习形式就很好,学生必须看完所有微课视频资源才能去完成形考任务,这种强制性的方式虽然有些同学开始会认为比较麻烦,但是又不得不完成,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会了解到一些有关的政策和知识。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其他课程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按照这种模式逐步改革,当学生形成学习习惯之后,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就会逐渐向一种好的态势发展。
3.4 优化教学资源,构建有效课堂
相比较于学习平台上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则更加直观,课堂教学目前有面授教学和直播教学。无论哪种形式,师生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直播课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屏幕,缺少面授课堂的氛围,如果学生只能面对老师中规中矩地讲解,那么学生很难有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讲解知识点时不能单纯说教,可以穿插知识应用、奇闻趣事或当前社会上的热点事件等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5 课程资源使用激励措施
目前开放大学的奖励只局限于后期的奖学金、优秀毕业生评选,这体现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评价,数量非常有限。那么对于平时每个学期的学习表现而言,努力学和不认真学的学生,也要能够体现出差别,不能只体现在单一的形考分数上。对于形考成绩,有100分的,有60分的,还有不及格的,那么最后和终考成绩综合起来的分数也许都能合格,很多学生可能就不会很认真地去学。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认真学,比如,通过后台数据查看学生的学习轨迹,可以按照学习时长、讨论参与度、竞赛参与情况等进行综合排名,对于认真学习的、学习时长多的、经常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的、形考分数高的、排名靠前的这些同学,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颁发奖状,这样能够营造积极向上、认真学习的良好氛围,奖项覆盖面可以设置得更广,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能最大程度地将课程资源应用起来。
4 结束语
互联网的发展为开放大学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极大的便捷[9]。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开放大学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化手段做好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探索,了解时代发展要求,清晰认识开放大学学生群体的特点,不断创建、更新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打造属于开放大学的精品课程资源,利用好资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好资源,课程资源要建好更要用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