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价值变迁的清代武术组织类型及特征研究
2022-03-18邓秋雨
谭 晶,邓秋雨
(1.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2.华中农业大学 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一、清代武术组织的发展状况及意义
清代是武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彼时中国武术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与风格,构建了庞大的武术体系。推动清代武术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正是清代武术组织,即以武术为媒介,由特定的群体为达到不同目的而组成的社会团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武术组织成为与清朝的中央集权相抗衡的民间武装力量,是封建统治走向衰弱的一种表现,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然而,清代武术组织种类繁多,支系错综复杂,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传播范围极广,使清代武术组织研究面临重重困难。本文在整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清代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为切入点,分类型探讨清代武术组织的历史渊源,将清代武术组织分为反清秘密武术组织、团练性武术组织、商业性武术组织、民主革命性武术组织及文化性武术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武术组织类型的特征及其差异性,以拓宽武术研究范畴。
二、清代主要武术组织类型的历史渊源梳理
(一)反清秘密武术组织
反清秘密武术组织是一种以习武为主要活动形式,秘密从事特殊的宗教、社会或政治活动,以反抗清朝统治为价值取向的结社组织。反清秘密武术组织是秘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少卿认为,秘密社会是一种从事特殊的宗教、社会或政治活动的具有秘密宗旨和礼仪的、抗衡政府的秘密结社,可分为秘密教门和秘密会党[1]。秘密社会中,以习武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武术组织包括秘密教门中白莲教的分支八卦教,秘密会党中天地会系统、拜上帝会等,皆秘密从事反抗清朝统治的活动。反清秘密武术组织兴起于明末清初,乾隆中期组织结构发展趋于完善并持续发展至清末。清中期后,反清秘密武术组织在国内外的发展尤为迅速,并掀起了农民反抗战争的浪潮,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
清问鼎中原后下令严厉取缔民间结社,违令者将遭受严酷的惩罚,史载:“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2]“凡献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者,著即正法。”[3]这些举措激起了民众的反清情绪。然而,清朝统治者尚武,默认民间习武行为,白莲教等一些民间结社组织采用表面传授拳棒武艺,暗地诱人入教的方式,集结民众反抗清朝统治,形成了体系庞大的反清秘密武术组织。
清初,白莲教在我国华北地区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吸纳了大量的民众。随着移民、经商等活动区域的扩大,白莲教的传播范围随之逐渐增大。受统治政策、社会环境、发展教义等因素的影响,白莲教衍生了众多分支教派,如清水教、八卦教等。乾隆年间,白莲教分支之一清水教教主王伦在教内开创了文武场,以习武掩盖反清行为,为起义汇聚了武装力量。“伦每出,辄弟子数十人从练气,曰文弟子,拳棒曰武弟子……阳以教习拳棒为名,阴行其谋为不轨之实。”[4]另有其徒王经隆在堂邑县张四孤庄劝人“习拳棒入教”,不久“聚有五六百人”。到其“起意谋反”时,“数日之内,聚集已众……二千余人”[5]。1776年,王伦率众发动了清水教起义,此次起义主要波及山东与直隶交界几县,规模较小,很快被清政府镇压。
19 世纪初,林清吸纳了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区的老理会、大乘教、荣华会、红阳教、白阳教、九宫教、义和门等白莲教支系组织,与李文成、冯克善创立了八卦教,并分别领导坎卦教、震卦教与离卦教。教内主要传习金钟罩、义和拳、八卦掌、红拳、虎尾鞭、六躺拳等。1811—1813年间,八卦教迅速扩展,拳师们通过比武交流技艺,吸纳了众多精通武术之人。组织者们建立新的联系网,构建八卦教系统,组织力量不断壮大,并于1813年发动了八卦教起义,率领会众攻打紫禁城,最终亦被清政府镇压。
清中期以后,秘密教门中的武术组织结构已基本成形并得到一定发展,农民反清运动的武装力量迅速壮大。咸丰初年爆发的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和八卦教起义,掀起了农民反清运动的浪潮,对清朝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清中期,秘密会党中的武术组织崛起并不断壮大。乾隆中后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多,福建漳州等地宗族势力不断加强,宗族械斗严重,小姓家族纷纷抱团自保[5]120,从而演化出了以虚拟血缘制度来联合社会下层民众的结社组织[6],天地会便是在闽南异性结拜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福建地区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活资源的不足,康熙年间颁布的移民政策刺激了大量的人口为谋生存向四川等地迁徙。向外迁徙的人口常因风俗习惯、语言等因素的不同,与当地土著产生拳械冲突,加之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薄弱,诸多因素累加促使外迁人口相互结社自保[7],天地会逐渐由东南地区向西南地区扩散,势力也日渐壮大,尤其在广西等地,发展尤为迅速。天地会中一贯重用武艺高强者,常推举武艺出众者担任首领,会内传习“洪拳”,在《入会问答》中有所提及,“问:可有忠义吗?答:个个有忠义,个个有武艺,十八般兵器件件皆能,文韬武略,般般俱晓,方敢到来”,“问:你到来挂两京十三省先锋印信,可有本领?答:文韬武略,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问:武从何处学来?答:在少林寺学习。问:何艺为先?答:洪拳为先”[8]。
清政府无节制地鼓励湖广、江西、陕西、广东等地居民移民四川,造成四川省人口过剩,社会游民增多,形成了流民阶层。其中,闽粤等地的天地会会众拉帮结派,刺激了会党在四川的进一步传播,具有黑帮性质的武术组织啯噜党便产生于此。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之时,啯噜党与白莲教融合,开展反清活动。随后,啯噜党逐渐壮大并发展为哥老会,后又随着金田起义的爆发,太平军一路北上,吸纳了大部分哥老会成员。在湖南受挫后,太平军改道沿长江,一路向东,得到天地会的积极响应,吸纳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数十万会众,从此太平军势力遍布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严重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与其相对抗的湘军势力也呈现大涨趋势,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为扩充军力,湘军招募了大量哥老会成员,哥老会势力在军中蔓延。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曾国藩大幅裁撤湘军,军中哥老会的势力就近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长江沿岸码头设立堂会,其势力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二)团练性武术组织
团练性武术组织,是以维护清朝统治、镇压农民起义为价值取向的武术组织,以地方团练为代表。团练具有保甲功能,清前期由官方掌控,因此基层社会具有低度军事化的特征。清中叶后,团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嘉庆时期起用团练力量,咸丰和同治年间,团练势力真正崛起。有学者认为这一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代表了“传统国家的崩溃”与“中国近代史的开始”[9]。
乾隆中期后,人丁户口失控,人地矛盾凸显,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掀起了反清农民运动浪潮。嘉庆元年爆发了川楚陕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规模巨大,作战方式灵活,使得清军难以抵抗,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次年,明亮、德楞泰根据白莲教“东奔西窜,无久占之地,无一定之所,以劫掠为生,行不必裹粮,住不藉棚帐”的流动作战方式,提出实行“令民筑堡御贼”之法[10],即在市镇乡村广筑土堡,并规范土堡组织形式,建立土堡权力机制,此法一经推行,收效良好。合州刺史龚景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壁清野法,即在“清查保甲”基础之上组织团练,每户抽取壮丁二三人,官方发放鸟枪刀矛等器械,每一堡寨择营中千把或外委员,兵三四名,进行教导,组织武艺训练[11]。
嘉庆年间,四川省兴办团练组织,南充县令曾自柏的办团之法乃为四川之典型。“南充团练办法”十分重视武器装备和武艺演练,规定“团内有技勇精强之人,据实报州县,派令传习教演,各团勇团长总,优礼以待,或公议月费,以酬其劳”;“每团务须定一聚集公所,无事则合一团之人,或分两班三班,议定双单日期,轮赴公所演习武艺”[12]55。梁山县令方积在“南充团练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团练章程,以保甲为基础,组织团练,对团长和团勇的条件资格也做出界定,使团练组织得更加严密化、系统化[12]57。此时期团练组织的领导权主要由县令掌握,然而县署没有能力提供办团经费,甚至在地方日常事务方面也依靠绅董的财力支持,团练组织的经费只能取自基层社会。
鸦片战争后,英国入侵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殖民暴行激起广东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元丰二年,诏广、惠、潮,封康、端、南、恩七州,皆并边外接蛮徼,宜依西路保甲教习武艺。”[12]58爱国士绅何玉成在怀清倡办团练,并谋求“联合本司各社学,保守相闾”[13]。适逢三元里农民高举抗英义旗,四乡响应,势在必战。三元里一带农民习武之风浓厚,各村均有武馆,习武之人众多。参加三元里抗英战役的各乡团首领武艺超群,如韦绍光、周春及妾、颜浩长、甘先等。不仅如此,广州的机行中武馆多至几十间,常聘请武术拳师到武馆教授武艺,机行中人人都略通武术,故而参加战役的除农民外,还有丝织工人和打石工人。迎击英军的消息一时遍传城郊,百多乡群众摩拳擦掌,在牛栏岗围歼进扑的英军,给英军造成巨大杀伤[14]。
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爆发,此时清政府的国家经制军队——八旗与绿营日益腐败衰微,在与太平军对战中节节溃败。面对战无不胜的太平军,统治阶层一致认为必须调动基层社会武装,加强坚壁清野,以守为剿。嘉庆皇帝数次颁布上谕,要求各地清理保甲、举办团练。江苏、安徽、广西、湖南、云南、浙江、福建、四川、陕甘等省份制定清理保甲章程,并大规模地举办团练。如湖南湘乡知县朱孙诒主持办理保甲团练,并联合地方乡绅商议团练条约,有条不紊地组织练勇。值得一提的是,朱孙诒认为“团练之法与保甲之法相辅而行”,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区别了团丁与练勇[15],为曾国藩在长沙主持练勇提供了思路,区别团与练是曾国藩组建湘军的关键步骤。“与乡人细究团练一事,咸以为团练二字当分为二层,团即保甲之法,清查户口,不许容留匪人,一言尽之矣;练则养丁请师,制旗造械……湘乡练勇三营,已至省城,仿前明戚继光,束伍成法,逐日操练。”[16]曾国藩在组织团练时非常重视练勇,要求仿照戚继光的练兵之法,操练武艺。在练勇中,“选公正绅耆二人为练正、练副,制备旗帜器械,延聘教习,逐日操练”[17],使地主阶级在团练中起到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决定了湘军的地主阶级的性质。各地团练组织在地方乡绅豪绅的组织下不断建立起来,大大减轻了清政府的压力,有效压制了农民反叛力量。
光绪年间,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深化,国内外关系也渐趋紧张,此时清政府进一步加强地方团练,更加注重团练武力训练。“防守事宜,增城濬池,不敢别请钱粮,亦不敢复请官兵,斟酌地亩编丁壮一人于旧治,获知能习武艺者,臣割俸共奉团练,以固吾围。”[18]“艺高则胆大,有众而无勇与无众同,凡各团丁务操习技艺,无论拳棒各项器械,以及跑坡越涧飞石,各就所长均可演习,倘习有成效,许团长禀请本府亲临校阅,定将督率教之人及技勇超群者,从优奖赏。”[19]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团练出现了新趋向。20世纪初,为了抵制革命,各地成立了地方自治性组织,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城市,出现了商业行帮武装团体,即商团。商团具有新式陆军的特点,不仅成为地方治安的统治力量,还成为资产阶级的自治武装。
清代团练组织减轻了清朝国库的压力,暂时缓解了财政困难,有利于就近镇压暴动或防治匪盗,缩短调动兵力的时间,加强地主阶层的统治,成为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军事力量、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保障,如太平天国起义、捻军战争和各地的农民起义均是在军队和团练的配合下镇压剿灭的,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20]。但清代团练组织也有较多缺点,如部分地区政府难以管制,容易出现结梁抗官、谋取私利、武断乡闾、占地为王的情况,更进一步地加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激化社会矛盾,骚扰乡里,加重民众的生活负担等。团练成为晚清新的军事势力,开创了晚清军阀割据的格局。随着团练力量的发展,操办团练的乡绅和地主的地位不断提高,权力扩张,对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根基构成了直接威胁,使晚清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三)商业性武术组织
商业性武术组织是以武艺作为营业手段从而盈利的组织,如镖局等。镖局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的“标兵”与“标客”护送粮饷或松江府贩卖标布的“标客”与“标行”,发展至清代遂达臻于全盛[21]。镖局在清代的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武团体为经商之人提供安全保障的模式,促进了我国自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身怀武艺之人提供了谋生途径,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稳定。
镖局是随商品经济发展衍生而来的武术组织,是依靠师徒传承培养武艺人才,以武艺为基本的营业手段,为商人的人身及财产等提供安全保障的商业机构,是特殊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所产生的经济演化而来的产物[22],是一种以契约形式存在的早期保险行业。不仅如此,镖局还提供为雇主保卫家财、充当打手的业务。镖局由武艺精湛的“镖头”“镖师”和“趟子手”组成[23],每个镖局的成员都有独特的武术技法和过人本领,这些人往往是职业习武、退伍的标兵、改邪归正的绿林响马或武举之人。大量精通武艺人士的存在,为商途提供了安全保障。如“楚二胡子,为无锡北乡人,曾随江南一位镖客学习武艺。三年之后,武艺大成,时常为客商保卫辎重,往来齐、楚、燕、赵间”[24]。淮人李善,原本农家子弟,年少多力,因曾跟随一位僧人学习拳术,故更名为李武。当时江淮一带多盗,经商之人邀请李武同行,群盗无不屏息。此后,李武以护商为业,十余年未尝有所挫[25]。
清代工商业空前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扩大了经济交往的地域,南北货物流通,水陆运输路途遥远,盗贼猖獗,为清代镖局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李尧臣《保镖生涯》一文说:“旧时代,社会挺不安宁。各地都有贼人铤而走险。有七八十人一伙的,有二三十人一伙的,也有三五成群的,盘踞在各地。所以行路的人,就得找会武术的人保护。起先,有些会武术的人,住在客店里,等候客人雇用。他们只推着一个小车子,客人雇妥了,就推着小车子上路,一天要走八十里地,这是保镖的源起。后来买卖一天比一天发达,就自己立个字号,开一家车店,各有轿车,听候客商雇用,这就是镖局子了。到了后来,又在各地设上了分号。”[26]另一方面,官府解放了民众的生产力,认同商业性武术组织的合法性,为其运营提供了制度保障,并针对镖局专门建立了司法制度,每次走镖都需持有官府开具的通行证。自此,镖局成为商人护送财产物资的专门组织。
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地之间货物贩运、资金流动较为频繁,在票号出现以前,人们多以沉重的金属货币进行交易,镖局为交易提供了安全保障,这使得镖局短时间内便发展兴盛,晋商足迹亦遍布全国。山西发展出同兴公镖局、太汾镖局、昌隆镖局、志一堂镖局、长胜镖局、三义镖局、无敌镖局[27];北京不仅有著名的“八大镖局”:会友镖局、永兴镖局、志诚镖局、正兴镖局、同兴镖局、义友镖局、光兴镖局、源顺镖局[28],还有东光裕、西光裕、东三义、同和、永兴、德荣、隆泰、东元成、北元成、义顺、自成、义友、福元等镖局[29];除此之外,还有山西人在河南赊家店(今社旗县)开设的广胜镖局、张家口的三合镖局、蒙古三岔河的兴元镖局等。晋商对镖局的需要使得镖局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了较好的发展,有关分析发现清代晋商与镖局两者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很高的重合性[30]。这也说明晋商的发展促进了镖局的繁荣。
清朝末期,票号相继兴起,导致现银交易减少。而火车、汽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的相继开通,也方便了货物的转运。同时,银行的出现为商人提供了方便,镖局渐渐走向式微[31]。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动荡,经济衰败,贼匪和地方势力割据,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在走镖的过程中极易被途中的军队“征用”物资。鸦片战争后,枪炮的传入,使镖局无法应对装备精良的匪盗。经济演化对人体资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镖局这种传统运输方式与动力车等先进交通相比相形见绌,枪炮也更能保障途中安全[32]。因此,镖局不再适应社会需求,退出了历史长河。在镖局式微之后,退休的镖师开始筹办武术组织,创办精武体育会的霍元甲便是出生于镖师世家。在抗日战争中,一些镖师放弃优厚的待遇参加抗战,率领群众进行习武,抵抗日寇的侵略。
(四)民主革命性武术组织
民主革命武术组织是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为目的而兴建的组织。自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兴建教堂,经商传教,欺压百姓,教民矛盾冲突不断,以义和团、哥老会为首的武术组织在清末对抗击外来入侵势力、动摇封建统治起到了巨大作用。民主革命性武术组织主要兴起于鸦片战争后,直至清朝灭亡,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重要武装力量。
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矛盾转为以中外矛盾为主,鸦片走私进口、割地赔款导致中国白银大量流失,造成国库空虚。但在巨大的经济负担下,清政府仍热衷于敛财借债以练兵和巩固皇权。此时社会秩序混乱,闲散人口集聚,小农经济和经营地主经济也处于半发展半停滞的局面[33],连续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农民破产,使农民苦不堪言。频繁的帝国主义社交事件,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内忧外患下,人民自发地积极反抗,促进了各类民主革命武术组织的出现,团结广大农民力量进行斗争。以义和团、哥老会为首的民主革命武术组织在清末历史上画下了重重的一笔。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其起源有多种说法:白莲教的武场[34]、宗教化的拳会[35]、一般性的民间秘密结社[36]、民间习武团体[37]、农民和民团的结合[38]、起源于乡团组织[39]。义和团早期是由曹县的大刀会、赵三多的梅花拳、朱红灯的神拳等习武性组织发展而来,因为规模扩大,渐渐地发展成了武术门派和宗教性质结合的组织,后改名为义和团[40]。义和团以传习武术为主要活动,并带有封建宗教性质,以民间常见的江湖艺术活动为载体,吸收大量社会下层人士,通过设置拳坛的方式来传授武技、组织群众。会内主要学习拳术、棍棒[41],习武前要焚香作揖,默念咒语[42]。其内部组织松散,地域性广,成分复杂,遍布直隶、山东以及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是直隶和山西,并蔓延到河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此外,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南方各省均展开了规模较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使反抗的火焰波及整个中国大地,主要从事包括战争在内的多数政治活动。1900年后,义和拳在涞水县高洛村放火烧毁教堂,遭到清军官员杨福同的袭击,而杨福同反被义和拳伏击杀死,史称“涞水事件”。义和拳一路破坏铁路、烧毁车站和铁路桥,抵达北京城后,义和团运动爆发。哥老会在此过程中也发动了一些反洋教运动,如震动全国的四川大足县余栋臣教案,其先后发起的反洋教起义,焚烧教堂所设医院达20多所。
哥老会起源于四川啯噜党[43],又称为“袍哥”,具有天地会和白莲教的特点。哥老会起源之初主要团结了下层人士反抗清政府,网罗了社会的三教九流之人,对社会秩序与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宣统元年傅崇矩称:“袍哥即烧香结盟之党也。流于匪类者,谓之会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部分哥老会成员加入了太平军,还有部分成员加入了湘军团练组织,随着军队活动扩大了势力范围与规模。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大规模裁撤湘军,“彼等穷于衣食”,纷纷加入哥老会,“以致会名渐盛”,使得哥老会势力进一步扩张。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无力铲除哥老会,使得沿长江一带都成为其势力范围。随着外强侵略的深化,哥老会抵制外国侵略的倾向也越来越明确,针对清政府和洋教的反抗活动不断发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清末,哥老会庞大的势力范围使其成为民主革命会党拉拢的对象。反政府各派利用会党力量,开始反清斗争。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前,便拉拢了哥老会成员加入同盟会,在同盟会开展的一些活动中,哥老会担任了主力军,以四川保路运动为主,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成功后,哥老会成为革命的功臣。革命结束后,哥老会势力进一步扩大,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危害,也使民国政府权威受到影响,后被下令禁止。
(五)文化性武术组织
文化性武术组织,是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强健国人体魄,传承中华文化的组织,主要代表是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国人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受西方文化渗透较早的上海思潮开放,是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中心地。资产阶级革命者将西方的体育思想与我国传统武术相结合,以爱国、修身、助人、正义为宗旨,兴起了一批以武术救国、发扬和传播中华文化为目的的武术组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精武体育会。
鸦片战争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运作,且外国资本的侵入导致武术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崩塌,民间武术家逐渐向城市流动。清末民初,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近代中国陷入危局。随着国门的打开,在抗战过程中,火炮、弹药的出现,使武术丧失了一定的军事地位。经历反帝国主义战争后,人们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于是国内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西方体育的引入使一些有志之士在了解到西方的文化理念后,大力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武术,力求破除“东亚病夫”的称号。民间尚武之风再一次兴盛,武术救国理念开始盛行,武术的教化作用可以振奋民族精神,习武之人具有尚武自强的精神风貌以及保家卫国的责任,可达到强种强国的目的。同时,国家急需训练出有强健体魄和军事技能的人来满足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因此,文化性武术组织顺势而起。清末民初的文化性武术组织遍及各大城市,如北京的“北京体育研究会”“四民武术社”“北京剑术研究会”“中华尚武学社”“行健会”“北京武术体育会”等;上海的“精武体育会”;天津的“中华武士会”;河北的“蒲阳拳社”;青岛的“中华武术会”等。清末民初的“精武体育会”在对抗外来侵略时团结武林人士发挥了巨大作用,唤起了人民的爱国热血。
精武体育会采取垂直型管理机制,注重建立分会,加强组织传播,传承武术、研究西方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通过打破宗派门户、废除师徒私授的形式,加大了武术的技术与理论传播力度,并且注重吸收女子学武。定期开办培训班,聘请了不用流派的拳师执教,如擅长鹰抓拳的陈子正、螳螂拳的罗光玉、吴式太极拳的吴鉴泉等,集百家之长,创编了“精武十套”等大量的拳械套路流传后世[45]。武术向体育化的演变加快了武术城市化、国家化的进程,开创了武术组织新的传播方式,授课形式从沿袭制改为军事操练,并著办书刊,拍摄音像进行宣传,积极开辟分会,发掘了武术的功能与价值。精武体育会扩大武术传播规模,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为武术发展奠定基础,深化了武术的健身、教育和娱乐等功能,改变了武术组织原本封闭保守的传承关系,丰富了武术理论体系,促进了武术技术发展。中央国术馆通过举办培训班、派遣武术教练、设立民众辅导站等方式,促进武术组织传播。组织的武术竞赛,扩大了武术的社会影响,培养了大批的武术人才。
以国家、民族命运为任务,健全人民体格、养成自卫技能、强种强国为宗旨的文化性武术组织投身民族公共事业,展现了良好的民族风貌,唤起了全民族对于武术的重新认识,促进了武术文化传播,提高了武术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弘扬了武德精神,加强了民族团结。更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文化性武术组织,对推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武术组织的特征
武术组织的发展既是清代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上文对清代武术组织类型演变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武术组织具有一些共有特征:游民与失去土地的贫困者是清代武术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员,并极力拉拢精于武艺之人,推之为领袖;组织结构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内部体系较完整。受清代社会矛盾变迁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武术组织也有一些独有特征。
(一)武术组织的活动辐射地域不同
受不同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的影响,武术组织的活动辐射地域不同。反清秘密武术组织的活动中心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而团练性武术组织的活动中心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尤其是农民运动频发的区域,地域特征明显。以上两类组织类型代表相对的阶级利益,因此其呈现的地域特征具有相似性,并且成块状分布。商业性武术组织和文化性武术组织的活动中心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商品交易繁华的中小城市,在区域分布上呈放射状,前者与晋商的活动轨迹高度吻合,以山西为中心,辐射北京、江南、福建、边疆地区,后者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并辐射中小城市。民主革命性武术组织发起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以直隶、山东为中心,带动全国各地,形成了“人在江湖”的局面。
(二)武术组织传承拳种的不同
中华武术发展历经千年,传承到清代几近成熟,受不同地域文化及组织传播理念的影响,不同武术组织内传承了不同的拳种,形成不同地域拳种流派。反清秘密武术组织的八卦教开创了“文武”合场的组织模式,“文场”主要练气打坐,“武场”主要习练拳棒,多传承义和拳、金钟罩、红拳、八卦掌、虎尾鞭,在天地会内部传承洪拳;团练性武术组织主要吸引各地精于武艺之人,发展了地方特色拳种,促进了地域性拳种的传播,如梅花拳;商业性武术组织促成了形意拳、太极拳、梅花拳等拳种的传承机制的完善;民主革命性武术组织使义和拳、神拳、梅花拳响彻全国;文化性武术组织打破了拳种流派的界限,武术组织内部融合了众多拳种流派,开创了武术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三)武术组织的阶级属性及组织理念不同
历经三个世纪,我国社会属性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的变迁直接影响了武术组织的阶级属性与组织理念。反清秘密武术组织是以农民为主的中下层民众,以互助合作和免受欺辱为目标的团体;团练性武术组织是以士绅、豪强为主的地主阶级,以保卫生命财产安全、抵抗农民运动为目标的团体;商业性武术组织是以精于武艺之人的游民与拳师为主,以保护雇主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获得盈利为目标的团体;民主革命性武术组织是以中下层民众为主,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人员,以反抗外国侵略者实现民主自由为目标的团体;文化性武术组织是以先进知识分子与拳师为主,以传承中华武术精神、增强国人体魄,弘扬中华文化为目标的团体。
四、结论
武术组织成了社会“变革者”与“捍卫者”达成其不同目的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更迭,武术组织产生的作用与附加的含义也产生了变化。清朝前期的民族矛盾与人地矛盾交织激发了中下层的无业流民与破产之人团结自保,形成了反清秘密武术组织。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运动中,清政府的经制军队溃不成军,地主阶级“捍卫者”群起组织民间团练性武术组织进行镇压。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尤其是晋商和徽商的崛起,以镖局为代表的商业性武术组织发展迅猛,武术组织的价值取向由此发生了转变,但并未动摇军事价值的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社会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民主革命性武术组织成为清末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武装力量,并配合民主党积极发动革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冷兵器时代落幕,清末武术组织的军事价值衰微,文化价值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清代武术组织类型的梳理,清晰地勾勒了中国武术流派形成和相互融合的过程、武术组织的多元价值体系构建的发展过程以及武术组织结构从建立到完善的全过程。此过程犹如抽丝剥茧,意义非凡,也是打开清代武术组织研究这座大山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