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伦理异化与匡正

2022-03-18汪杰锋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伦理师生关系师生

汪杰锋

(阜阳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伦理”一词本意指人类共同生产、生活与起居之所,后引申为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行为规范,并逐渐在人际间形成对彼此社会地位、行为价值的良好期待。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师生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伦理关系。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天、地、君、亲、师”来定位教育交往中的师道尊严。古代传统儒家学派向来重视伦理德性的培育,对师生交往进行过有益探究,理性地提出了师生教育交往的伦理框架,为后世教育教学生活增添了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色。如荀子认为礼义和师法的引导有助于人道的实现;孟子特别崇尚善孝之说,认为践行人伦之道需要通过诵读经文、修习礼乐得以落实,实现良好师生关系;韩愈则系统地提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尊师重道,追求经世之学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突出地位,其教育影响源远流长。但由于我国社会历史形态更替的特殊性,一些封建意识仍无可避免地残留在人们的思想里,对当代师生交往关系的发展带来严重阻隔,而处于观念层次的交往伦理思想是不可能通过强制方式来灌输的,这是构建新型师生伦理关系所遭遇的主要困境。尽管相关法律规章对高校师生交往的权责、义务等都给予了明文规定,但除了强制性的法律制约,师生关系的发展更多是基于一定道德规范的伦理性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1]立德树人既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准则,为新时代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及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建构指明了行动方向。然而,伴随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以及教育产业化现象蔓延,知识资源的占用状态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模式、师生交往形式被日渐淡化,学校和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育殿堂,教师亦不再是现代科学知识的绝对垄断者,高校师生交往机会日渐减少,甚至出现彼此情感淡漠甚至矛盾激化现象,这与高教“立德树人”时代使命格格不入。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高校师生交往中伦理异化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高教育人目标的达成,及时匡正新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一、高校师生交往关系伦理化价值

高校师生关系的伦理性规定了师生交往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特定思想、行为及其情感发展过程。相比中小学师生交往的外在制度化规约,高校师生交往更具一种内在力量的支配,充分彰显师生关系伦理化的价值旨归。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建立一个合道德伦理性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对于有效规范立德树人视域下现代学校教育生活,促进师生交往德性的生成以及助力社会公共道德的提升意义深远。

(一)规范民主互信的教育生活

在以公共价值为准则的学校教育场域,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人格平等的交往关系,体现出交往生活的民主互信性。首先,师生交往要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一是教学民主。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高校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育人理念,增加师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交流与沟通机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使其敢于质疑问难。只有教学上发扬民主,才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二是作风民主。传统教育所提倡的惩罚式、家长式管理模式无疑背离了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环境建设,一个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拥有一颗公仆之心,谨记职责,摒弃搞家长制,树立遇事与学生民主协商的良好作风。当前急需把学生从传统被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到自主自觉管理者位置。其次,师生交往有赖于彼此互信互爱。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理解及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高校教师对大学生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期待会激发其强烈的学习进取心与生活自信心。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学过程正从传统的以“教”为主渐变为以“学”为主,教师唯有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信任并依靠学生主体,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与成长的推动者。[2]

(二)促进师生交往德性的生成

没有德性的生成,师生伦理关系的价值便无法真正实现。对交往伦理价值的内在认同有利于师生德性体系的形成,即将师生关系的教育伦理规范内化至师生双方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师生交往逐渐构建起合乎一定社会要求的德性结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际间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交往的特殊性不再通过交往所产生的彼此认识,而是通过交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并在无形中受到道德教育的浸染,习得一定社会所需的道德伦理规范,教师也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收获真实的道德体验与人生感悟,这便是师生共同的道德成长。一旦师生交往双方将一定伦理规范发挥前出所未有的价值,其个人道德情操、思想境界均将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师生伦理关系的建构与师生交往德性养成是高度统一的,即伦理规范表征为非人格化的德性,而德性则显现为人格化的伦理规范。伦理关系作为约束师生关系发展的道德价值准则,始终贯穿于师生交往的全过程,使师生双方逐渐领悟并接受社会道德伦理及其规范要求,并将其内化为自我德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助力社会公共道德的提升

当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所达到的相互理解与协调促成了个体人格的形成、社会文化整合与社会关系再生产。[3]教育的意义在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供智力储备。教育必须从心灵深处唤醒青年人的公共道德意识,使之成为一定社会公共道德的坚强维护者和建设者,而不是蓄意破坏者。高校师生交往不应仅限于书本理论的传授,而要放眼广阔的社会公共生活背景,培育当代大学生认知、参与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师生交往的这种“社会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公民道德素养。一旦学生个体离开师生交往共同体走向社会大家庭,自然会用业已形成的内在道德信念去支持自身的社会行为,助力社会公共道德提升。

二、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伦理异化现状

由于师生双方在文化背景、教育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彼此都易于从自身教育与生活经验中或多或少地涉猎相关道德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认同某种教育交往价值取向,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行为标准。[4]再加上深受传统技术理性以及社会功利化思想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在交往文化、交往行为及交往情感等方面严重偏离了应有的交往伦理旨趣,值得警惕和深思。[5]

(一)师生交往文化的冲突化

文化是伴随长期社会发展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传统、思想观念与心理意识。师生交往文化是实践的也是伦理的,是建立在传道、授业、解惑基础上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传递。考察高校师生关系必须着眼于文化视角,从更深层次把握师生交往的文化旨趣。现代社会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为知识的诠释者,把传统文化及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底蕴揭示出来,这就需要教师走近学生,切身感知、体验和思考他们所珍视的文化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交流互动,更好地促进师生交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作为主要载体,知识上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主动地位,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长及个性发展影响深刻。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若能以平等、谦虚态度接受教师的引导帮助,双方自然会积极主动地融入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然而,当代大学生具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及其道德评价标准,受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影响,其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以多元、快乐为宗旨。而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言者,高校教师视塑造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己任。教师的交往价值取向单一稳定,具有一整套严格的行为规范,这种既定化教育目标与学生多元交往需求的相遇,必然会生发一定的师生交往矛盾与冲突。[6]一旦把师生交往看作实现所谓既定主流目标的手段,其外在工具性价值被过分夸大,师生交往的文化个性被忽略了,那么就会致使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有知识没有文化,缺乏灵魂与个性,更像源自工业化生产线的“教育产品”,师生交往的文化冲突最终导致学生对自身存在方式的藐视。

(二)师生交往行为的功利化

教育乃成人之学,育人之径。作为师生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及其生活状态,教育不仅要遵循科学制度化标准,更应符合道德伦理性尺度。教育的伦理性不是起源于某种空洞的道德概念,也非生发自人脑中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产生于非功利化的师生交往行为中,教育的伦理性要求各种规章制约与教育服务尽可能达于一致,使师生教育生活更加和谐有效。[7]处于交往互动中的师生双方,不仅要致力于科学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更要着力关注这些科学知识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意义。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以师生共有的课堂生活为基础,教师通过对话、合作、共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融入校园、面向社会,不断展开师生交往的空间,提升学生参与未来社会学习与生活能力。

从制度层面来看,当一种教育过程中不断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重显效轻潜能的价值偏差时,必然误导师生将全部精力注入制度规定的功利化范围,而不能全心全意投入以立德树人为旨归的师生交往过程。理想中的高校师生教育交往生活应如父子般情同手足、淡泊名利,而日趋蔓延的功利化浪潮却在不断侵蚀着高等教育的“象牙塔”。现代市场交易原则的泛化让高校师生关系沾染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师生交往过程充斥工具理性。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教师置教书育人天职于不顾,专注所谓“项目开发”,热衷社会兼职;另有部分高校教师为了获得较好的评教结果而盲目取悦学生,甚至在关系到学生评优、就业、入党等工作环节都刻意打下功利化烙印。而一些大学生不再纯粹为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而安心学习,而将“有用即真理”等极端实用主义思想作为大学生活座右铭,他们眼中好教师的标准也被异化,习惯以教师话语权的大小作为择师择学的基点,不再将师风师德作为重要评教标准,仅凭一己之力去评判教师及其教育行为。[8]更有部分在校大学生平时忙于所谓的考证、兼职而逃课不断,遇到考试就逢场作弊或向教师厚颜讨分。如此功利化教育交往模式严重背离了新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伦理规范。

(三)师生交往情感的疏离化

作为与人们特定需要相联系的内在体验,情感因素既是联结主体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是师生伦理关系发展的催化剂。高校师生交往不仅涉及“知识世界”的交流,更要关注“情感世界”的沟通。让学生获得一定情感满足,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以高尚的人格来影响人的发展是高校师生交往的重要目标。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升学压力、就业竞争及恋爱婚姻等一系列人生问题。他们的情感世界复杂而脆弱,一方面强烈希望脱离父母去独立生活,另一方面又对“断乳”后的生活境况无所适从,迫切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引导。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师生交往中以心交心,以情动情,师生互动就不再变得紧张沉闷,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师生情感交往便成为大学生活中的靓丽风景线。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变革向纵深推进,高等教育在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高速运转的教学大机器体系,师生交往的情感价值被消解,师生之间仿佛“熟悉的陌生人”,似曾相识却又无法亲近。[9]作为有血有肉的师生主体间性关系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程式化的抽象数字和符号,非情感化交往让师生关系陷入了不可避免的伦理困境。特别是进入后喻文化时代以来,一些高校教师不愿致力于教育观念创新和教学方式变革,缺乏教育教学热情,弱化师生情感交流,一味维护所谓的“教师权威”,最终导致师生交往情感的疏离化。如大学生中存在部分所谓的“另类”群体,教师有意或无意表达出将他们边缘化倾向,而这部分学生也时常会有意违反规章制度或做出损人利己的叛逆行为,以引起他人的关注,但作为教师却不能理性对待、正确处理,致使危危可及的师生情感关系更加难以维系,甚至反目成仇。

三、新时代高校师生交往关系伦理匡正

作为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师生交往双方需要遵循内在性道德与伦理标准,对彼此交往过程做出主观能动性价值判断,依此规约教育教学中的交往行为。为此,师生双方必须打破自身思想与行为的封闭性,敞开彼此的精神世界,站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并自主自在地融入主体间的思想对话、情感交流与生活规制,共享知识经验、成就智慧人生。[10]

(一)重建基于思想对话的师生交往文化

文化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本质属性内在包含教育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对话。[11]高校教师通过教授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拓展其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并传达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文化精髓。因此,高校师生交往可以被看作一种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交往”,是师生之间全方位、全息式关联互动。唯有如此,方能消除师生对固有先验性认知的迷恋,并在催生新知识、新思想基础上,共同推进科学知识与思想文化创新。

高校师生交往要回归传承先进文化的价值旨趣,通过思想对话与文化交流培养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炙热渴求、对他人及社会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首先,师生对话不是教师单方面居高临下的训导,更不是对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强制灌输,而应是借助平等对话与交流机制,让师生交往双方在对话和理解中接受思想启迪、文化洗礼。由于交往主体身份及其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师生要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寻求沟通,在沟通理解中达成思想共鸣。其次,要专注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师生间的思想对话既要以阐明事理的显性方式进行质疑、辩论与求证,又要有沉思、默想、认同等自然流露的情感状态,充分彰显师生交往文化的教育感染力。

(二)明晰高校师生交往行为的伦理规制

作为学校教育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高校师生交往行为的意义在于使置身其中的师生双方能够共享资源,相互学习,完善自我,从而活出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精彩。师生交往行为的伦理规制就是对学校教育生活环境、师生行为方式的优化。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生活制度的制定者、组织者与监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师生交往伦理规制对于规范高校师生交往行为过程意义重大,而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对研究、梳理高校师生交往的法律关系与伦理关系,使双方得以充分认识自身所应遵守的法律与伦理规范,以合乎法理的正确姿态妥善处理交往过程中的交往伦理问题,这正是高校师生交往应有的生存状态及生活方式。

高校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答疑解惑,还要肩负“课程思政”的时代使命。高校应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建立操之可行、行之有效的师德监督体系和舆情反应机制,尤其在涉及师风师德等重大问题上要认真研究,实时监督,及时提出相应预案与评价报告,适时整合学校、家长、社会及高校师生主体等多元参与力量,为匡正高校教育教学风气献计献策。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强化师生交往伦理规制的落实,真正尊重学生的交往权利,深入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在关涉学生切身利益的学业奖惩、资助等方面,适时引入主体对话协商机制,充分保障最广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当然,要明晰有利师生交往行为的伦理规制,必须优先保证高校教师权威的主导地位,明确教师在践行交往伦理规范中的引导责任,唯有如此,方能广开言路,激励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最大限度满足师生交往的伦理诉求。

(三)打造赋予情感关怀的师生交往生态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更多地表现为师生对人文性关怀、对主体性存在的现实关切。因为教育的真谛不是将外在的知识条目强行“灌输”给学习者个体,而是让学习者在充满关怀和爱心的环境中融入教育过程,去尽情体悟、分享、化育道德自我,进而促成个性情感的完善。当代教育哲学家诺丁斯将情感关怀放在个体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认为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并提出以“关怀”为核心组织学校教育生活。为此,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偏重理性、忽视感性的惯性思维,积极发掘、调动师生教育交往中的各种情感能量,寻求师生交往情感与理性的最佳平衡点。

首先,高校应为师生打造充满关怀的教育交往环境,创设一个师生之间能够相互接纳、彼此欣赏、互勉共进的课堂教学情境。拓展师生情感交流空间,将其延伸到家长、社会等家校合作层面,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充满爱意的大环境,解决师生交往时空的局限性,推动师生在校内校外各种显性或隐性课程环境中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共话成长。其次,高校教师要抛弃个人偏见与一己私利,走近学生真实生活世界进行情感对话,以凝聚真情实感的师爱去关怀每位学生,融情感交流于知识传授过程中,并根据学生性别特点、个体心理状态,采取多元化、参与式策略引导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再次,主体性是高校大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特征,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师生交往活动才有积极意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仅体现在摆脱完全依赖教师教学活动的独立行为,更是一种思想上的独立自由和行动中的相互理解。学生要学会将教师作为具有完整精神的个体来尊重、信任和接纳,并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发展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伴随师生理解性交往与情感互动的不断增加,师生两个主体间逐渐实现视界融合。一旦师生双方达成相互认可、相互接纳,一个富有情感关怀的师生交往生态就会形成。

长期以来,交往伦理问题不仅是教育学界讨论的难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将交往伦理概念引入师生关系研究的范畴,可以为高校师生交往理论的建构做出有益补充。当前,高校师生交往伦理化的价值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合乎道德伦理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立德树人视域下师生交往德性的生成和社会公共道德的提升。但由于深受现代技术理性、社会功利化思想等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在交往文化、交往行为及交往情感等方面严重偏离了应有的伦理旨趣。如何匡正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中的新型师生交往关系?作为教育过程的双主体,高校师生交往双方需要遵循内在性道德与伦理标准,对交往过程做出主观能动性价值判断,重建基于思想对话的交往文化,进一步明晰交往行为的伦理规制,打造赋予情感关怀的交往新生态。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将会有更多的伦理问题伴随社会转型一同到来。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人机伦理问题,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教学逐渐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虚拟学校”视角下如何规范我国高校师生交往的伦理性问题尚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猜你喜欢

伦理师生关系师生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