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向聚力有效引导大学生移动终端数字阅读

2022-03-18宋凤龄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阅读者数字大学生

宋凤龄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部,湖南 长沙 410127)

网络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选择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字阅读,它是人们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把传统印刷媒介变为数字化介质,如电脑、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活动。这种阅读凭借快捷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迅速获得了大学生等阅读者的青睐,并对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移动终端数字阅读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数字阅读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阅读的数字化使阅读介质和阅读对象产生了大改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体验的多样性。纸质阅读的高成本限制了读者对文本的拥有量,相对而言,数字化阅读大部分内容是免费的,即使是收费的内容相较于纸质出版物也低得多;因为互联网的快捷数字化阅读内容的生产和更新时间与纸质出版物相比也大大缩短,能更快地满足阅读者的心理期待和阅读需求;电脑、手机和其他智能阅读设备使阅读内容突破纯文字呈现的单调,转为视频、音频、图片、图像、动态网页、电子地图等丰富多样的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呈现方式,[1]符合年轻阅读者的年龄特点、个性要求和心理期待,更大程度地吸引了阅读者的眼球,给阅读者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

二是数字阅读的碎片化使阅读地点、时间和内容的选择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社会中,数字阅读能满足忙碌的读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随时随地阅读的便利,让其可以选择在工作学习之余的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内容生产者对信息的针对性生产和碎片化处理,使阅读者能更迅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的阅读内容,加大信息量的获取,从更广阔的范围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数字阅读的碎片化还有利于加强阅读者对内容的可选择性和存储的方便性,如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的内容选择,通过筛选和比较,可以随时关注存储或取关,节约了时间、精力等成本投入。

三是数字阅读方式的交互性有利于读者实现实时互动。传统的纸质阅读多为单向阅读,很多时候读者只能依靠自己来理解阅读的内容,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难以即时得到疏通和解答。而移动终端数字阅读侧重协作学习,通过实时互动,讨论交流、答疑、测试、反馈等手段,实现读者相互之间、读者与作者(编者)之间的即时交流与沟通,便于信息的即时生产、传播、共享和互动。这种交互式阅读模式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调动阅读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阅读者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阅读者真正成为主动探索者和个性发现者;有利于培养阅读者的协作精神,在彼此的阅读学习体验及成功的分享中,维持阅读气氛,提高阅读效能;有利于借助Internet实现不同类型的互动及更多阅读资源的分享,取得最大的学习机会,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是数字阅读的超文本性赋予了阅读者对文本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超文本技术将知识信息点存储于多个节点中,并连缀成网状结构,相较于传统阅读的线性化顺序化,更适应阅读者的跳跃思维和联想功能。借助先进的检索和链接系统作用,以及移动设备界面的自由切换,文本和文本之间互为背景和补充,互相联系和参照,使阅读呈现非线性和跳跃性的特点。给读者的感觉是,无论何时都可以随意跳转到任何自己想要获得的内容,就像美妙的穿越时空旅行。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而且给内容的个性化理解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移动终端数字阅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移动终端数字阅读对大学生而言,犹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那架通往魔法庄园的梯子,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空间膨胀的海量信息,各种信息手段综合使用造成的多元化和立体化,阅读选择的自主化和即时性,都极大地满足了对外界充满好奇但又心性不定、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阅读数字化的呈现加重了大学生对移动终端的心理依赖。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心智成熟度不够,自控能力不强,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猎奇。在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现状下,无论是多种多样的网络资源内容呈现,还是精心设计的舆论或娱乐信息,都极易抓取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沉迷于其中。部分大学生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甚至是课内时间沉湎于网络世界,浪费了时间,消耗了精力,也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其次,阅读的碎片化容易造成大学生思维的惰化。传统的纸质阅读能使读者与书保持亲密接触,形成一种严肃的阅读态度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书香墨韵中体会阅读愉悦感。数字阅读的碎片化,往往使大学生的阅读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浅表化、浏览性的“刷屏”层面,多为“快速浏览”“搜索阅读”“标题阅读”等形式。面对博人眼球的标题、精致的图文混排和浅薄的内容段子,读者多从满足消遣和娱乐的角度完成阅读,对信息缺乏自主和深度思考,心态浮躁,注意力容易转移,懒于思考而缺乏进取心。

再次,数字阅读的超文本性易使大学生发生迷航,阅读杂乱。传统纸质阅读中,阅读信息固定排版于书页上,有限的阅读区域使更好地集中学生的专注力。而电子阅读充满大量链接,使信息变得复杂而充满跳跃性,学生面临多窗口、多任务、多选择的诱惑,容易干扰学生的专注力,一心多用,偏离原来的阅读路线,导致阅读质量降低。[2]

最后,数字阅读交互的便捷性可能导致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道德滑坡。古代强调“格物致知”,重视在研究万事万物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学问,这就需要通过深度阅读来认识事理人情,了解社会人生,立德修身。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同样需要通过深度阅读解疑答惑,获得技能本领,进而陶冶情操,滋养心性,涵养气度。但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自控力差的大学生无法让自己沉静于阅读中吸取养分,反而因缺乏对信息的判断辨别能力,在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上易受他人的影响,从而导致道德滑坡,甚至误入歧途。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追求速度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特征。投射在阅读行为上,我们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和思考,更倾向于娱乐化、浅表化、消费化的阅读体验。他们追求的是娱乐猎奇、信息谋取、功利目的的满足,所以他们的阅读大多时候带有目的性、功利性。

但过度目的性、功利性的阅读追求,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文化视野的变窄、文化底蕴的不足和人文素养的缺失。他们之所以阅读,一部分原因是不得不读,即通过阅读,提升生存竞争实力,这导致他们在阅读时更关注的是阅读的数量和速度。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满足娱乐至上、猎奇心理,这直接影响他们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选择。他们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一次深度阅读,自然也无法从阅读中体验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获得生命的感悟和启迪。《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阅读如果一味追求广博而不问、不思、不辨,囫囵吞枣,也就失去了阅读的真正意义。“真正的阅读是有限的需求、明确的导向、精心的选择和深度的思维”,“是生命质感的提升和灵魂的净化与安顿,是真善美的彰显、复苏与流布”。[3]

三、三向聚力:有效引导大学生移动终端数字阅读

阅读是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本领、提高道德情操和个性修养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阅读的浸润和滋养,如何有效地改变大学生阅读的现状,消除其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层面努力,积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有效的数字阅读习惯。

(一)学校: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学校通过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无限扩张图书馆有限的馆藏。如建立图书馆局域网系统,构建包括馆藏书目数据库、电子文献数据库、网络资源镜像库等多层次的数据库环境;开发图书馆数字阅读APP,并借助大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阅读频率和浏览量,有针对性地丰富数字阅读资源;[4]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建立以多媒体为主体的电子阅览室;在微博、微信推出公众号即时推送数字阅读资源信息,推送图书介绍和阅读文本,促使学生形成每日阅读的习惯;制作图书馆阅读推广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学生喜欢的短视频网站推送传播。[5]利用微信、微博、QQ、论坛、贴吧等空间途径,宣传阅读活动,开辟阅读交流平台。

优化常规的线下阅读推动线上阅读,如提高阅读场所的空间设计,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阅读氛围,实行线下阅读时长与线上移动设备阅读时长置换,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座谈交流、新书读者见面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阅读。总之,学校要营造良好环境,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提供充分保障。

(二)教师: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并在教学中强化阅读体验

家庭电脑的普及和学校网络的全覆盖,使学生能轻松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包含大量有价值的东西,也包含无价值或价值不大的垃圾信息甚至是有害信息。因此,学生要有一定的辨识选择信息的能力,还要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对信息进行合成、重组、加工和改造,并要有运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分检、提取、分析和综合。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处理和运用信息呢?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教育,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如设立信息教育的相关课程,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得个性化学习的能力。

为强化阅读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节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之乐、阅读之美和阅读的价值所在。近年来,一些读书类电视节目如《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那年那书》、《见字如面》、《一本好书》、《中国诗词大会》等,以文本为依托,多元形式相融合,实现了阅读体验与文艺表现的结合,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诠释阅读、演绎阅读,以更年轻态的语言和形式为大众所接受。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推荐和赏析优秀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深度阅读和思想挖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寻,从阅读中获得生命的感悟和人生启迪;可以就某一读书主题开展交流讲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阅读倾向,提高阅读素养;还可以把阅读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制定阅读计划,明确目标要求,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或者组织开展阅读茶话,或把书本故事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

(三)学生:提高认识,开展有效阅读

首先要纠正认识与行动上的错位。在对本校大学生就是否有效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阅读有益于学业和修养的提高,也选择通过移动终端来进行阅读,但他们对自己目前的阅读情况并不满意,比如阅读存在盲目性,没有阅读计划或阅读习惯,阅读也存在随意性;有阅读计划但不能坚持。还有少部分学生虽然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但做的多是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学生要从内心深刻认识阅读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加强自主阅读意识。

其次,确定阅读目标,增强信息免疫力。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学会拒绝不良或错误信息的诱导,不让自己的意识状态被媒介控制,增强免疫力和防御力,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所以,在阅读之前,要有确定的阅读目标,做好阅读规划,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所需知识,并对其进行层次划分,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层次,这样才能让阅读变得高效。

再次,坚持阅读经典原著,形成自己的批判和思考能力。所谓经典,“应是超越时空局限且颇具影响力的权威著作,是历代先贤创造丰富知识与精辟见解的传承,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结晶,是开启心智、滋养心灵、提升境界的精品。”[6]经典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博大的思想内涵,对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有重要的塑形作用。近年来,传统阅读资源与数字阅读资源紧密接轨,经典阅读由文本呈现的单一性和阅读的私人行为转化为集文本、朗读、表演、访谈、点评为一体的多元形式融合和公共阅读行为,将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结合,为阅读开辟了新的模式和途径。大学生应通过对经典的深阅读和深思考,形成批判和思考能力,构建独特的审美情怀。

最后,借助阅读拓展知识,建构完善知识体系。作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可持续发展学习的能力,能自我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有限的课内学习一定是不够的,而数字阅读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大学生应该学会在阅读之后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反思和重构,将零碎短暂的信息整合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满足生活、学习和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所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阅读趋势。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数字阅读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制定行之有效的阅读计划,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数字阅读习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体验,传承人类文化成果,掌握生活、学习和工作及可持续发展必需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阅读者数字大学生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答数字
大学生之歌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