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

2022-03-18万华颖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攻坚马克思主义

万华颖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108)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一重要论断,揭秘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摆脱贫困的百年历程,并且全面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则显得十分必要。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贫困问题的现象和本质、解决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1]是通过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提炼出来的,是引导无产阶级实现解放、摆脱贫困的重要武器。其内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贫困本质上是“制度性贫困”、构想了消灭阶级和贫困的未来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表明了反贫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等内容。

首先,指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贫困的根源所在。马克思、恩格斯最早从制度层面分析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认为“贫困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离开这一点,只能找到贫困的某种表现形式的原因,但是找不到贫困本身的原因”,[2]以此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极速增长;另一方面,劳动人民贫困化、社会贫富两极化的情况由此也愈发凸显,工人变成赤贫者,逐步呈现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到的堕落的积累”的对比局面。据此,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贫困问题产生的总根源,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分离,使得无产阶级因缺乏生产资料而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无法掩饰的、绝对不可抗拒的贫困”,[3]成为“单独存在的、与物的条件相脱离的能力的化身和承担者”[2]的贫民。在雇佣劳动制下,资本家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并占有绝大部分的社会财富,这也就使得工人的状况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整个社会分裂为“人数不多的过分富有的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的雇佣工人阶级”,[4]这是资本主义难以解决的痼疾。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出无产阶级的贫困必须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5]

其次,提出了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基本路径。针对人民悲惨的生活境地,马克思、恩格斯对现状进行有力鞭挞,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两个必然”论断,惟其如此,才能彻底拔去无产阶级致贫的病灶。虽然为了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偶尔会采取提高工资、改善条件等措施,但这些只是披着“仁政”外衣的虚伪行动,本质上还是为了巩固资本剥削秩序,根本无法让无产阶级脱离贫困的深渊。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无产阶级开始意识到自身贫困的根源来自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从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掌握全部生产资料,才能“社会就消灭了迄今为止的人自己的生产资料对人的奴役”。[6]因此,为了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夯实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就必须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桎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彻底解决资本与劳动、劳动者与劳动、生产与分配、效率与公平等相对立的问题,才能消灭阶级、赢得解放、摆脱贫困,为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再次,阐释了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是反贫困的最终目标。在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想要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只能是梦想。“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7]工人在强制的而非自愿的劳动下,失去了发挥自身才能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也失去了改变自身贫困处境的机会。然而,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彻底变革后,生产力得以大大提高,社会成员的劳动时间缩短,“一切人才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理论的和实际的公共事务”,[7]劳动也将由“奴役人的手段”转变为“解放人的手段”。因此,要想使人民真正摆脱贫困,保障和扩大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让人民自己成为解决和消灭贫困问题的主体,提升自身素质水平,为反贫困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8]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着力开展各项反贫困工作,无论是减贫、消除贫困、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概念,都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演进过程中的产物,呈现出较明显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从宏观上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演进,科学探寻其中的一般性、系统性规律,能够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深化发展的脉络。

(一)1921年-1949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在局部探索中拉开序幕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付诸改造社会的行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由此,摆脱贫困,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的目标。1923年9月7日,李大钊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是“穷”还是“富”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9]并且强调社会主义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1925年12月,毛泽东在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大规模社会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中国农民和工人贫困的制度成因,提出只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才能改变人民积贫积弱的现状。

在此时期,为解决中国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一方面让最贫苦的劳动者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则试图从制度上消除造成贫富不均的根源。在局部地区开展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完成社会制度根本变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等反贫困实践,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结束战乱频繁、摆脱贫穷落后的境况提供了政治条件。由此,形成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上实现平等→实现社会团结→发动和领导人民起来革命→解决所有制问题→解决平等问题→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互为因果的反贫困内在逻辑。

(二)1949年-1978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在全面探索中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贫困与落后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基本国情。由此,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让人民彻底摆脱贫困潦倒的穷日子”的奋斗目标,进行了大量的反贫困理论探索,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实践,以此改善经济困难,为人民群众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第一,科学分析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其根源主要是已经被推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百废待兴的贫困状况,提出“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10]想要改变农村、农民乃至全国的贫困问题,就必须要用全新的、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制度代替当时落后的、阻碍中国发展的社会制度。毛泽东指出,只有改变私人所有制,统一于社会主义,才能提高生产力,解决供求矛盾,完成国家工业化。[11]为了改变中国社会贫困的状况,党中央通过土地改革、改造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方式,以变革以公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通过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通过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将生产资料变为集体所有制,走向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激发了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合作社规模和公有化程度。

第二,阐述新中国消除贫困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只有建立并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消除。中国共产党提出把社会制度变革、生产关系变革和发展生产力相结合的反贫困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的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把消除贫困看作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12]为此,毛泽东制定了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带动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反贫困计划。

第三,规划新中国消除贫困的奋斗目标。即让中国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让我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5年,毛泽东明确要“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2]通过“一化三改”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此推进中国反贫困事业。同时,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13]第一次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为反贫困实践指明了方向和奋斗目标。

当然,在这一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反贫困的问题还缺乏理性的、系统的认识,对贫困成因复杂性和消除贫困难度大的估计不足,一是过于强调从生产关系方面消除贫困,却忽略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局面不能在短期内消除的事实;二是过于强调消除贫困对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却忽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性和发展性问题;三是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当时我国主要是通过短期救济、整体性经济增长等应急性、广泛性的方式开展反贫困斗争,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局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但并不能深层次解决我国整体的贫困问题。由此,通过发展生产力解决贫困,成为中国需要着力面对的重要现实情况。

(三)1978年-2012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深化

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仍占总人口数的近半数,数量接近2.5亿,[14]贫困成为当时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对反贫困的重要性,了解现有的生产力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想要打破现状,就必须进行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开展了一系列新的反贫困探索。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等现状,决定了中国想要在短期内完全消灭贫困是不可能的。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邓小平将反贫困的问题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并多次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深化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同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困的问题”,想要消除贫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了解决贫困问题,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消除贫困的关键,把改革作为反贫困的动力,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通过对中国贫困问题的思考,纠正了“同步富裕”的错误倾向,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以及“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以此不断推动我国反贫困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贫困的新变化及阶段性特征,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贫困的战略布局、路径选择等作出阐释。江泽民提出,“加强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16]“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17]第一次将贫困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同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反贫困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温饱问题作为尊重和保障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首要工作。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新变化,针对我国“老、少、边、穷”地区贫困人口众多的现状,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发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制度和政策,以此推行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反贫困措施,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加快了中国反贫困的进程,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反贫困的主要任务,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显著拉大的国情下,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18]将扶贫开发的目标战略提升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高度来思考,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同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人的权利、提升人的能力、满足人的需求,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邓小平提出建立“小康社会”战略构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党中央明确了中国反贫困新目标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了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为中国反贫困事业和理论的发展完善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201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在创新实践中丰富完善

随着扶贫开发实践的深入,出现了减贫“涓滴效应”明显下降、开发式扶贫有效覆盖面不足、贫困家庭和个体“漏出”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这也就对反贫困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把反贫困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我国反贫困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具体方法等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首先,明确将反贫困工作提升至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9]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反贫困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强调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将反贫困工作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之中,指出反贫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主要矛盾;“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21]“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指出了重点要放在解决农民生活的问题上;“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反映了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22],强调了反贫困要彻底,不能忘记任何一个贫困群众。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反贫困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缩小贫困地区及农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难点要放在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的可持续脱贫,这些都为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其次,提出了反贫困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当代中国的贫困问题结合起来,围绕着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扶贫,坚持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张“唱山歌、念海经”,理清思路、找准路子,紧紧围绕“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的思想,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教育、发展特色经济、实行易地搬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具体措施,做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强调要完善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包括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贫困地区干部考核制度、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扶贫监督机制等,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在反贫困上,以求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精准识别贫困村庄、贫困农户以求找准病因,精准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以求靶向治疗,精准把握脱贫对象以求发挥扶贫资源的最大效率,做好“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提高脱贫实效;强调“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有效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扶贫合力,推进反贫困工作的开展。这些论述都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我国反贫困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指导方向。

再次,强调了反贫困中人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和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反贫困工作中的继承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发展。党中央切实把贫困群众放在反贫困的主要位置,将人民主体性思想用于反贫困工作之中,全心全意、诚心诚意、真心真意为他们服务,践行反贫困的宗旨,实现脱贫致富的反贫困目标。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意识,激励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命运。发挥贫困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国家支持、社会帮助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相结合,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反贫困工作,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

最后,表明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方向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消除贫困始终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成为世界反贫困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扶贫事业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站在全球人类发展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解决国际社会的纷争找到了底线,为构建新的国家关系提供了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积极领导中国人民消除自身贫困,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减贫交流合作,为全球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不断拓展中国反贫困的世界价值。在反贫困的实际工作中,党中央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发展,力所能及地向他们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实施惠及民生的国际减贫合作项目,如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中非友好医院建设等;积极举办论坛、组织培训等,分享交流减贫经验。中国这些推动务实合作、开拓减贫事业新局面的理念和做法,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对推动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百年历程的经验启示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要不断更新反贫困理念、科学制定反贫困战略、持续实施反贫困计划、积极创新反贫困机制,在巩固成果、防止返贫的同时,重点处理好相对贫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实践,着眼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继承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科学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内在逻辑,总结其中的经验智慧,以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

(一)坚持党的领导,以上下同心的团结伟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反贫困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中国反贫困事业是惠及中国亿万群众的伟大事业,是涉及广大贫困人口、地区生存发展的事业,必须而且也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首先,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反贫困的目标,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继续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抓住党建扶贫的路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制度硬、作风好、能战斗的支部班子,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领头雁”作用,团结带领人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上奋力前行、建功立业。再次,要强化责任体系、汇集各方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把反贫困的职责扛在肩上;勇于担当,把反贫困的任务抓在手上,为不断推进反贫困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总之,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一定能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尽锐出战的昂扬斗志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中国反贫困实践表明,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引导全社会关爱贫困群众、投身脱贫行动,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是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保障。在思想层面,传承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向贫困宣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众志成城、广泛参与反贫困工作的强大合力。在机制层面,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继续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组织开展定点扶贫,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构建各具特色的帮扶模式,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在平台层面,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创新帮扶方式、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等,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总之,只要始终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动员人力、物力、财力聚焦反贫困工作,就一定能够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协同发展、携手奔小康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三)坚持精准扶贫方略,以精准务实的科学态度消除贫困根源

总结中国各地反贫困的实践和探索,不难发现“精准扶贫方略,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是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23]党中央依靠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秉承“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的原则,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增强了反贫困工作的目的性、实效性。一是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贫困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级党组织要做好基层工作,通过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贫困人口、弄懂致贫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方,才有着力点和入手处,才能把反贫困工作做到家、做到位。二是要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重点针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扶贫对象、配置扶贫资源,有效应对脱贫地区、脱贫人口返贫的风险。三是要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完善贫困治理的政策工具、思路举措,确保扶贫举措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贫困对象和贫困地区上,使得各项政策红利落到扶贫对象身上,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总之,精准务实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只要我们继续贯彻精准扶贫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就一定能够为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提供不竭动力。

(四)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开拓创新的进取品格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24]在反贫困实践中,我们党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相信群众力量、依靠群众智慧,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模式、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着力提升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力量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力。首先,重视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始终相信贫困群众有自己解放自己、努力奋斗获取幸福的能力和潜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进贫困群众、把握思想动态,使扶贫政策、扶贫项目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有效对接。其次,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大力做好贫困群众动员引导、教育组织工作,克服等待、观望的消极思想,注重治贫与治愚、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发贫困群众“让我来”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内在愿望和信心,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第三,提升贫困群众造血功能。重视赋权提能,注重利用外力和激发内力相结合,建立正向引导激励机制,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劳务补助等举措,运用特色产业扶贫、电子商务扶贫等模式,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脱贫地区、脱贫群体提供更稳定的发展基础和机会,培育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和致富动力。总之,反贫困不仅仅需要变革贫困群众的物质层面,更需要重塑其思想观念。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只有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坚定信心,才能依靠群众自身力量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实现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五)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以攻坚克难的坚韧气质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

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党在决战之际、攻坚之时,毫无犹豫退缩之心,而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勇气,一鼓作气、迎难而上,为完成脱贫攻坚全胜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首先,要突出实的导向,真心实意做事。各级党委和政府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在紧迫感和主动性的推动下,坚决反对大而化之、撒胡椒面,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积极担当、勇于进取,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贫困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确保脱贫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其次,要强调严的规矩,完善监督机制。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落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全过程、各环节、多方面,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完善全方位监督体系,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惩治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完善扶贫资金公示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管好用好;完善扶贫信息公开制度,让人民对扶贫方针政策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第三,要实行真的考核,切实履职尽责。围绕反贫困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严肃问责不落实责任、政策和工作的行为。完善扶贫绩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开展贫困群众对扶贫满意度调查,让人民群众对扶贫的政策、措施和成效各环节进行评价。总之,只要我们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一定能够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奔向更加富裕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党和人民提交一份经得起检验的完美答卷。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实现共同富裕

百年来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我们党始终心怀人民、访贫问苦,以“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的魄力、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全面部署、系统举措,通过战略性考量、全局性安排使得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未来的反贫困工作中,也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脱贫攻坚是一项深得人民拥护的民心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要始终把让“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挂在心中,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人民认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利益为重、倾听人民声音,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的民生需要,针对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等现实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5]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改善脱贫群众生活。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握新的发展阶段人民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继续推进发展的公平正义,保证贫困群众享有平等发展、平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的群众,逐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在新时代的思想升华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消除贫困、增进人民福祉、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遵循。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要继续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评判、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为归依,解决人民困难、凝聚人民力量、满足人民愿望,继续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在致富路上,不断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攻坚马克思主义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