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过主客体的藩篱:对师生主体性的再认识

2022-03-18广西师范大学李晓彤

成才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客体受教育者客体

■ 广西师范大学 李晓彤

0 引言

学生主体说最先是顾明远在1981年《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能是教育的主体》一书中提出:“过去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不把他看作是教育的主体;只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教育,不把学生看作是能动的,对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2019年顾明远强调他的四条教育信条都是建立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之上。时至今日,教育实践中仍存在学生主体意识薄弱、主体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等问题。而教师作为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教育发展的关键锁匙,该以何种角色存在呢?回溯上世纪50年代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争论问题,到1979年于光远“三体论”中教育者是第一主体的内容发表,学者基本上是沿着“师生谁是教育主、客体”和“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链接进行肯定或否定”两条思路进行观点争鸣的。由此教师主体论、双主体论等观点层出不穷。随着主体性教育的逐渐兴起,我国学者对教育主客体的反思拓展后,围绕教育主体的研究愈发深入。直到金生鈜先生的《超越主客体》一文的发表,主体性教育才开始真正思考新的教育转向问题。作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主体性教育表明教师是具有教师主体性的。

1 师生主体性的概念界定

1.1 主体性

“主体”起源于笛卡尔将精神的“自我”作为主体而存在,直至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对教育主体性的呼唤,这一哲学概念开始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尚志勇认为:“主体,就是能主动地为自己的活动设置特定的指向对象,并在活动中能对与对象的关系主题是对立还是统一自觉地进行选择和调控的事物。”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即教育主体。主体性是人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之中表现出的自身特性的集中体现。在主体性教育中谈及主体性就是在教学过程或教育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一种积极、健康、高效的关系范畴。

1.2 学生主体性

基于本体论的视角,教育学界一致认为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基本特征,自主性、主动性、自觉性、能动性等自觉能动性,还有社会性、独特性、整体性、发展性等。学生精神中的自我意识是学生主体性的内在根据,这种自我意识通过学生主体性活动得以外化,学生的主体能力得以施展。学生成长发展的本质外显为不断趋向主体化的历程,而非被动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是主体化的必经阶段和准备。

1.3 教师主体性

何为教师主体性,至今尚未有确切的规范性概念。郑宇红认为:教师主体性是存在于自我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度统一。教师主体性实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教师主体性的提倡实则是主张师本教育,即把教师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精神独立、活动自主的人。

2 教育过程中师生主体性的侧重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的侧重是否一直维持不变呢?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其三个阶段: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和反馈教育结果,在这三个阶段中教育主体的侧重是发生变化的,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二者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2.1 制定教育计划的主体

制定教育计划是开展教育过程的重要前提。教育计划的制定者通常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下行动的教育者,也是学校教育中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的专业教育者。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占有者和所承担的教育职责,在制定教育计划中是高于学生的地位。从制定教育计划的目的来看,教师是为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智力体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在制定教育计划这一阶段,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更需重视和发展。

2.2 实施教育计划的主客体

实施教育计划是开展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育的构成要素不再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缩减为学生和教育资料,教育者不再作为独立的基本要素出现。此时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育资料,学生和教育资料构成主客体关系。教育资料是教育计划制定阶段教育者对前人的智慧成果进行筛选,选出的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的文化成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执行者和参与者的重要作用固然不可否认,但这一阶段教师主体性发挥在其进行选择的教育资料上,如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呈现方式等方面。教育作为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表现为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过程。其中这种文化也就是经过教师选择后的教育资料是一种已经被教育者唤醒的文化,教师在其中起着熏陶唤醒的作用。

2.3 反馈教育结果的主客体

对教育结果的反馈和评价是开展教育过程的不可忽视部分。在这一阶段中,主客体关系的构成是两条线,但是其中能因为同一个客体(即教育结果的反馈信息)使得教师和学生组成一个大的主客体关系。也就是学生——反馈信息——教师的主客体关系是主体——客体——主体。同时,教师在单独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中是作为客体存在,教师教受到反馈信息后,要依据学生的情况作出下一步的优化,对其教育计划的调整、对其教育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方式的改进都要有客观的重新认识和评估。

3 教育过程中师生主体性的关系

3.1 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主客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呈现出客观性、动态性的特征。

3.1.1 实践关系

客体是被主体意识到或者被主体规定了的实践改造对象,主客体间为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自我建构的过程,那些被教育者精心挑选的文化被受教育者所知,并进行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教育资料被受教育者不断地改造,不断地实践,这展现了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3.1.2 认识关系

客体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中获得知识,掌握周围世界发展、演化的规律。在制定教育计划阶段,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有充分的认识,避免一味地过高追求。在教育计划的实施阶段,学生需要对教育资料有更宽广的认识,才能不产生片面的、偏激的想法。在教育效果反馈阶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对彼此的充分认识,在相互尊重中通过有效的交流对话,促使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出现。

3.1.3 价值关系

客体成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客体是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主客体是发生变化的,但他们之间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是不变的。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中,教育者要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需要对受教育进行影响,受教育者要满足教育者的教学需要。教育计划的实施阶段,教育资料要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容需要。教育效果的反馈阶段,反馈的信息要满足教育者制定计划所期望达成的需要,也要满足受教育者对其自我知识建构的需要。

3.2 师生主体性间的关系:主体间性

人们长期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思考师生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认为对教师主体性的侧重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否定,对学生主体性的侧重是对教师主体性的否认。双减政策的出台表明学生课业压力繁重、创造力不足、学生的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并不是完全的教师权威问题,在这其中就是对其教师主体性也是缺乏状态。实际上,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一致的,二者体现的是一种主体间性,即两个主体间实为交往与对话的关系。师生都是其独立人格存在的人,二者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二者的存在都是以承认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以对方为载体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即实现自身的主体性发挥,也就是师生交往中相互自我改进完善后得以达成“教学相长”目标。

不管是对师生主体性的概念和二者关系的认识,人们都需要从二元主客体对立的思维习惯中跳出去。二者一致性关系确认的基础在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主体人格和主体行为的人,是一种从物欲中抽离出来的“完整的人”。师生主体性的清晰认识直接影响着主体的实践活动,而在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改造自我、提升自我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反过来师生主体性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主客体受教育者客体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浅析“物我本相因”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