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指向“成长型思维”的作业设计研究
2022-03-18吴蒙蒙
吴蒙蒙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一、“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政策解读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我国基础阶段的教育质量在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问题。作业作为教师和家长用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联动着教师与学生,也是学校和家庭的重要联结。受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和异化,过于繁重的作业便开始成为学生的负担和亲子矛盾的导火索。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称之为“双减”。“双减”的颁布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促进教育回归本然。
二、“双减”背景下指向成长型思维的作业设计的分析框架
1.指向成长型思维的作业设计的内涵
(1)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概念最早源自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成长型思维也称为非认知能力或非智力因素,是一种以智力可塑为核心信念的系统思维模式。[1]成长型思维是一种不断尝试、持续挑战、直至成功的思维模式,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推手,其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阶段。
(2)“双减”中的作业定位
“双减”政策中的作业主要是指学生在脱离教师指导后的于非课堂教学时间自行完成的作业。此外,“双减”政策明确指出了对作业任务总量、设计质量及作业管理、作业完成指导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坚决杜绝机械性、无效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
2.成长型思维与“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契合
近年来,关于成长型思维的话题越来越受欢迎,此思维方式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学的方方面面,彰显出重要价值。当下的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天赋平平,不够聪颖,他们拒绝改变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发展不充分的表现。如何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作为辅助教学方式的作业设计,它们能不能发挥引导作用,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呢?
成长型思维模式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日常,贯通于学生教育生活的全过程,对学生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所以本文以成长型思维模式为指导,探索如何在作业设计中渗透成长型思维模式,让成长型思维模式成为学习和问题解决的主导和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自主学习策略意识、学习参与度和责任感。
三、“双减”前作业设计的困境
1.作业设计依据单维:重教材与经验,轻课标与学生需求
教材是依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覆盖面远大于课本,包括教科书、教学用书、教参、教辅等资料。在很多一线教师的了解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教材的概念没有准确的掌握,略微窄化了教材的边界,在教学和作业设计当中很少去详细认真地考虑课程标准等资料,影响其对所教的内容在该科目中的地位、价值等方面的把握,这就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当时的教学内容认识不到位、不成体系,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孤立,在设计与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机械作业、无效作业。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水平、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课堂参与度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新手教师在教学初期,很容易由于经验不足或紧张等原因过度集中注意力在研究教材上,一味地模仿借鉴教参及一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很容易忽略学生这一主体。很多老教师更多的是将学生等同于经验,凭借着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主动造成学生研究的随意化,因此在作业布置上,经常布置一些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忽视学生的需求,过于主观随意,对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非常不利。
2.作业编排内容简单:重知识与技能,轻思维与系统整合
作业内容的设计往往体现了教师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它不仅应该符合学科的要求,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等。但是很多一线教师往往在布置作业时经常将目标直指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掌握,将作业内容局限于某一学科相对狭隘的知识点,通过作业量的增加、针对某个知识点的重复机械练习来巩固、练习所学。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作业会对学生的思维与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但在很多学校和教师布置作业时,由于自身对于政策的片面理解或者出于随意应付的态度,往往不会充分地 去考虑作业内容的有效性以及形式的多元化,因此也无法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与内容进行合理地多维互动,更无益于学科之外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发挥知识的连续性、整体性,发展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3.作业实施路径刻板:重布置与批改,轻反馈与科学规划
在布置作业时,我们都知道,教师需要勤思考、多研究,做到量上精选,质上甄选,式上趣选才能换来学生轻松上阵、深层掌握。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由于过多的非教学工作的安排使得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布置作业上下更多的功夫,很多教师都是直接布置的课后作业或者学校的配套练习直接作为题目,未考虑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也并未参考学生这个主体的差异性,这样的做法与布置作业的初衷完全背离。
在作业的反馈中,对于任务量不是特别大的作业或者一些主观性较强的作业,教师会进行集中、有针对性的批改与反馈;对于一些量大、客观性题目较多的作业,一部分教师会直接让学生相互批改,或者自己念答案,学生自行纠正。这样的做法和没有温度的反馈会严重挫伤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成就感的损耗非常大。
4.作业评价方式单调:重分数与排名,轻反思与及时诊断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和排名已经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主要评价标准。这就导致部分教师以及学校对作业的设计以提高成绩和升学率为最终目标,这样的目标就使得学生对于作业的认识较为功利,完成作业时压力巨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作业引发的亲子矛盾。
当前作业评价的结果反馈针对性不强,反馈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反馈主要侧重于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相对忽视了反思与及时改进。比如,学生在某一题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的评价或者解释通常是某一知识点未掌握或归结为学生粗心大意,但并未做到进行深刻反思和及时诊断,难以判断学生是在哪一环节出现问题,这样的作业评价难以发挥出作业评价的育人效果。
四、指向“成长型思维”的“双减”后的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
1.整合作业设计多维选择依据,奠基成长型思维
前期分析作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起始步骤,应发挥奠定成长型思维之基的作用。针对前期分析中出现的重教材与经验,轻课标与学生需求的问题,教师在这一阶段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前期分析的任务与目标,宏微结合、深挖教材,深入了解、把握学生,从而为指向小学生成长型思维的作业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
宏微结合,深挖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思想的载体,更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教师不仅要明确教材的含义,更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成长性思维的内容。宏观指科目教学的总目标,即义务教育规定的该科目的课程标准对于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要求;微观是指具体科目每个学段的目标、每一学期的目标,进而再细化到每一课时的目标。教师在深挖教材时应注意合理充分地利用已有教材,在参考教参教辅时应当有取有舍,不能一味照搬应用,科学利用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设计,用问题的形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已有经验与课本内容的主动建构,培养其成长性思维。
深入了解,把握学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完成作业上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和巨大的发展潜能,所以在教学和作业设计当中,一定要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尽可能充分完整详实的了解,通过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家长、学生本人等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对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学生的作业进行精准性、针对性的设计,为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做好铺垫。
2.设计分层分类问题导向作业,培养成长型思维
作业分层是指要转变传统的“一刀切”式作业布置形式,走向弹性化、多元化,如在难度上可将作业划分为高、中、低三档可供选择,在类别上可划分为口头式、书面式、实践式作业等。[2]作业的设计是“双减”的关键步骤之一,应该做到在分层作业设计中渗透成长型思维。通过对课本问题的再度创造,进行思维的逐渐渗透;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合理筛选,进行作业的深度加工;通过对精炼性问题的不断巩固,进行意识的主动建构。
我们都知道,课本中的问题往往少而精,具有很大程度的基础性和普及性。但由于学生主体的个体差异较大,课本问题在他们身上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在考虑学生自身水平的前提下对于课本当中的问题进行改编,适当调整问题的呈现顺序并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述,最后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新的思维方式。筛选开放性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感受学习的成功体验。因而教师要通过对相关教学科目的分析后对习题进行深度加工,深入分析习题背后的知识点、思维方法、有益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内容等,在把握好问题代表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设计和恰当表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体验并获得成长型思维。精炼性问题是指有层次性、挑战性和精炼性的问题,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避免对同类、同难度的题进行反复探讨,在呈现和表述时给予学生问题的关键信息和必要情境,尽可能采用能展示更多学习过程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由此培养学生主动建构意识,培养成长型思维。
3.制定系统轮动跟踪机制,加强成长型思维
作业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这几个主体在各个环节联动起来,在厘清责任边界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轮动跟踪,对作业进行闭环管理。首先在学校层面,把作业设计列为教研组的常态化工作之一,学科教师要组织起来对于专题进行研究,在研题、说题、命题、析题的过程中加强对于作业的设计,此外,还要定期开展以周、月、学期、学段为循环的周期性精准巩固研讨,反复修正校验题目,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达到减少作业数量、减轻作业负担、提升作业效能的目标,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养成学生成长型思维;在教师层面,课堂要以“大概念”“核心问题”为驱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学习,尽量实现教—学—做—评的一体化,教师在班级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每日公示、每周反馈、每月表彰,联合学生集体共同监控作业总量与耗时,师生共同改进作业;在学生层面,可以教学生建立自己的学情反馈单和作业反馈本,增强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鼓励学生以每天、每单元、每周、每月为时间单位来整理、梳理自己的生本特色作业本,让学生在不断练习、巩固、整理作业本的过程中体会到题目变容易的过程,从而改变对自己智力和能力的态度,逐步养成成长型思维。在家长层面,学校和教师要首先向家长传达“双减”政策的内涵,在作业环节中双方要达成一致认识,引导家长可以通过亲子运动、家庭实验、家务劳作等实践性、体验性活动来让学生做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既可以有效规避“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巩固亲子关系,加强学生成长性思维的培养。
4.即时反馈与多样化评价,巩固成长型思维
以“成长型思维”为指导的作业评价体系的建构,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建立基于智力可变、努力、心态、挑战的四种评价,在评价学生时要让学生坚信大脑可塑,它的灵活度可以随它的使用频率而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内隐智力的提高;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努力的力量,表扬学生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持续的努力和尝试,从而让学生树立努力比天赋更加重要的信念感,勇于付出、勇于挑战、勇于成长;在评价当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心态,让学生意识到每一次错误和失败都是对他们有益的,都可以暴露出来当下要及时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帮助他们加快大脑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在评价中要激励学生勇于挑战,有研究表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挑战时会继续努力,表现为因渴望学习而迎接挑战的积极状态。[3]挑战可以加强神经元的联结,提高大脑的可塑性,促进学生更高效的学习。教师和家长要通过评价来鼓励学生勇于拥抱挑战、积极应对挑战、敢于战胜挑战,激发自身潜力,进一步巩固成长型思维的发展。另外,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对作业进行及时反馈,进行及时跟进和动态追踪,作业反馈间隔较长容易使学生忘记做题思路与想法,也不能及时了解学习效果,达不到及时巩固、加深印象的效果。反之,及时持续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灵敏度,以强化学生的认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