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评教行为的因与果

2022-03-18陈翠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评教评价老师

陈翠翠

(武汉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学生评教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20年代,进入80年代后逐渐成为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现在,已经成为美国高校教师评价最受支持的评价途径之一。[1]哈佛大学的学生在1924年发起根据学生评教成绩进行选课指导运动,192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学生评教标准化量表:普渡教学评价量表。[2]我国高校的评教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学生评教已经成为高校教学评价的主流,随着学生评教的实践和研究越来越多,开始形成比较完备的评价体系。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评教开始从线下走到了线上,评教工作更加普及化、技术化、规范化。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督导评价、同行教学评价以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共同担负着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职责。[3]正因为学生评教工作是如此的重要,了解现实中学生的评教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设计

本文借鉴了相关研究中的调查问卷,对武汉某二本院校5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评教工作的认识、态度、行为选择”“教师因素在评教中的影响”“课程因素在评教中的影响”“对学校学生评教的组织管理与制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利益化诱导、干预与行为选择”“最能影响学生评教态度及行为的因素”等六个方面的内容[4]。并对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和探讨。

2 结果分析

2.1 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态度、行为选择

从表1可以看出,有38.97%的学生对评教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不甚了解,18.5%的同学表示不确定,加一起就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评教的意义不明;33.27%的学生表示如果不是学校强制要求,他们会放弃评教,42.91%的学生表示不同意见;15.35%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想做的时候,有时候会请人代替评教,69.87%学生持反对意见;约20%的学生对评价比较随意,会快速随意地评价,64.57%持反对意见。

表1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对于评教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清楚或者是认识不到评教的意义。如果不是强制要求,有三成多的学生可能放弃评教。是否请人代替评教,有15%的学生表示可能,大部分同学并不赞成请人代替评教。至于评教的类目设计大部分同学还是愿意仔细阅读的。

2.2 教师因素在评教中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有9.65%的学生表示会因为讨厌某位老师而故意打低分;13.38%的学生会为了取悦老师而打高分,担心被老师发现而打高分的为13.38%,不过有近1/4的学生会给亲近的本院系老师打高分。

表2

可见,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影响评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打低分,也会因为想取悦某个老师或是为比较熟悉的老师打高分而打高分,也会因为想有个好成绩而打高分。虽然以上这些因素所占的比重都不是特别大(都没有超过15%),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2.3 课程因素在评教中的影响

6.69 %的学生会因为对某门课程无兴趣而给老师打低分,83.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7.28%学生如果觉得某门课程会获得较低成绩甚至不及格,会给老师打低分,82.28%的学生持反对意见。与之相比,有40.9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对某门课程很感兴趣,会给老师打高分,24.61%的学生表示如果预期某门课程期末时会获得较高成绩,也会给任课老师尽量打高分(表3)。

表3

课程因素对评教的影响比较有对比意义,绝大多数学不会因为对课程不感兴趣或者预期课程得低分而故意差评,但是如果对课程很感兴趣,那么评教分数会较高,或者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高分,也会有很多同学尽量打高分。

2.4 对学校学生评教的组织管理与制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评教问题设计和制度设计问题,受访学生所持的正面意见不多(表4)。

表4

关于评教问题设计,有22.04%的受访者表示评教的题目设计有问题,难以理解其内涵,不知如何打分,另有25%的人表示不确定,只有52.96%的人持反对意见;有20.67%的人表示评教题目内容不全面,29.72的人表示不确定,49.6%的人持反对意见;27.16%的受访者表示题目设计太过整齐划一,并不适合所有课程,31.69%不确定,41.14%持反对意见。可见对于题目设计,学生们持正面意见的不到一半,很多学生对于评教题目不甚满意。

关于评教制度设计,有26.18%的学生表示学校会用一些手段强制评教,50.39%的学生持反对意见;28.94%的学生表示因为知道评教结果对教师很重要,所以会尽量高分评价,51.77%的学生持反对意见;29.53%的学生表示学校不公布评教结果及其运用情况,42.72%的学生持反对意见;27.37%得受访者认为学校没有把老师评教结果作为选课依据,40.36%学生持反对意见。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学校评教制度设计并不满意,现实中学生评教更多的时候只被用来作为一种考核教师的手段,而不是用来改进教学。

2.5 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利益化诱导、干预与行为选择

对于“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利益化诱导、干预与行为选择”问题的回答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同学都不认可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干扰行为。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教总体还是保持着开放的态度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反应老师会通过一些方式引诱、暗示学生给老师打高分:通过少点名和少做作业的方式(11.02%);通过发红包、送礼物的方式(6.49%);通过变相透题和泄题的方式(8.46%);通过打“感情牌”的方式(10.24%);通过与班干部搞好关系的方式(8.27%)。也有老师会通过威胁让学生打高分,如以成绩评定相“威胁”(8.27%);以“评学”进行暗示(7.68%)等(表5)。

表5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评教中特意迎合学生的老师并不多,但还是有教师在诱导、干预学生评教的现象,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于教师评价制度的公平性构成了威胁,在学生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师德师风的建设。

2.6 请选出最能影响您评教态度及行为的下列因素(多选)

在最能影响学生评教态度及行为的因素中,“教师的教学态度、精神及职业操守”荣登榜首,受到68.31%同学的拥戴,“教师的人格魅力”排名第二获得了51.77%的选票,第三名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获得了44.49%的支持。剩下的因素按照支持情况分别为:“教师的育人情况”(39.76%)、“教师的教学效果”(36.22%)、“学生评教组织管理及制度设计”(27.76%)、“我对课程学习受益情况的感受”(25.39%)、“院系评教前的工作方式及利益化引导”(20.08%)、“教师评教前的利益化引导”(16.73%)、“课程的性质”(10.24%)、“我的年级”(3.54%)。

从上面排名前三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本身的素养、精神面貌、态度、魅力等个人因素在学生评教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3 结论与探讨

3.1 学生对于评教的意义和目的需要更多的了解

表1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了解评教的意义。在评教工作中,有时候学生成了工具人,只是评价一下就结束了,他们不知道这么做对于自己、对于教师、对于学校的意义何在,评教结果往往也不向学生公布,对于下学期选课上课也没有什么影响。久而久之,学生认为评教只是一个任务,对自己没有意义,甚至有15%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时会请人代为评教,20%的学生表示不会认真阅读评价项目,随意评价。这让我们的高校管理者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评教的真正目的何在,如果评价的主体——学生,对于评教的意义不了解、不明确,态度敷衍,那么教学评价的目的又如何能实现。怎么样才能调动起学生评教的积极性,让评教发挥功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3.2 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主观认识影响教学评价

无论是讨厌老师还是喜欢老师,讨厌某门课程还是喜欢某门课程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对教师的认识中,有近一成的学生会给讨厌的老师打低分,这是一个绝对主观的评价,也反映出学生的不成熟性。在对课程的认识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会因为预期某门课程得高分从而给老师打高分,这个判断也是比较主观的。当然上述对教师和课程的认识可能掺杂着在日常学习中的其他因素,比如讨厌某位老师可能也因为教师上课效果差,或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者老师管理得太严厉,预期课程的高分也可能是因为本身就对课程感兴趣,学习效果也较好。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在评教中的主观性、随意性还是存在的。因此,这也提醒高校管理者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评价结果,而不是把学生评价当作评判教师的唯一标准。

3.3 高校学生评教的组织管理与制度设计需要改进

很多同学认为评教的组织管理和制度设计并不合理,比如强制学生评教而不是激发学生评教积极性,很多评价的题目并不清晰明了,所有课程都用一个评价模板缺乏针对性。制度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评教工作,为了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可现实是,高校开展评教似乎只是为了考核老师,把评教结果当作老师奖惩、职称评定的工具,没有发挥好评教的终极目的:提升教学质量。57.29%的学生并不知道“学生评教结果及其运用情况(如用于院系工作考核、教师奖惩与晋升等情况)”。59.65%的同学认为学校没有把老师评教结果作为选课的依据。现实中,一些高校确实是将学生评教当作考核教师的目的而不是用来改进教学质量。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评价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学生评教占了七成,剩下三成是教研室教师的互评,由于学生评教占了较大比例(教师互评的分数基本相近),教师考核结果被学生评价决定了。关键问题是学校只是在利用学生评教来对教师进行考核,而关于评教的最关键的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则做得不够或者基本不做。

3.4 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利益化诱导、干预与行为选择”一项中,大多数同学都对教师的表现较为满意,不认为教师故意诱导、干预学生评教,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评教的态度还是积极地、开放的。但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在评教过程中受到了老师的不当干扰。其中“通过少点名和少做练习的方式,引诱和暗示评教时打高分”“老师在评教前会在课堂上打感情牌引诱和暗示评教时打高分”这两个方面有超过10%的学生认为有这种行为。这也说明高校里还是存在一部分教师在评教工作中的不自信。甚至还有“发红包、送礼物”(6.49%)这种物质利益诱惑行为的存在,这对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种侵蚀,需要引起高校管理者的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高校学生评教是为了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去单纯给教师排名从而对教师进行奖惩,还会出现这种讨好学生、收买学生的行为吗?

3.5 教师个人品质对评教结果影响较大

在表6中,我们看出教师的态度、精神、操守等个人品质在学生中影响较大,做事首先要有态度,只有态度积极、才会认真对待教学、对待学生。现实中,那些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教师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严格遵循职业操守的教师更公正公平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就会产生敬重感。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分也较高,很多学生表示喜欢那种具有很强人格魅力的人,因为和这样的老师在一起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排名第三的是教学方法。影响学生评教态度和行为的前三名因素并不包含教学效果、课程受益情况等。这也让我们反思,学生对教师的评分带着多少主观情绪在里面,他们是否明白评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让他们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表6

有学者通过调查认为:教师的性别、外在形象、学术水平、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师生关系对学生评教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教师教学本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不会因为教师的性别、外在形象、学术水平、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师生关系等教学之外的因素而左右自己的评教。[5]但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教师个人的品质较为关注,排在了教学效果、课程学习前面。这可能也与学校性质、学校办学水平、学生本身素质有关。

猜你喜欢

评教评价老师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六·一放假么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