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要点
2022-03-18张智妹
张智妹
脑外科较常见危急重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及合并症多特点,致残率、致死率均高,属临床急需攻克难题。研究表明[1],患者入院后长期昏迷,反复多次输入抗生素、高渗液及营养液等,刺激血管,增加静脉炎、血管损伤等风险,因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顺势出现,其能减少穿刺、避免药物破坏外周静脉及局部组织,保证治疗流程顺利,具体操作是:经外周静脉将导管插入其中、定位尖端于上腔静脉,其对上肢血管网起到保护机制、减轻药物破坏外周静脉,应用较广泛,但实际置管时,患者生理、心理等因素均影响置管是否成功、影响用药效果,因此早期如何行对症护理、也是临床医师急需解决的难题。郭小霞等[2]证实,病情评估、准确置管及口头宣讲均是传统护理,未能落实对症护理到实处、效果欠佳,鉴于此,文章选择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应用PICC导管患者行对症护理的价值,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采集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均应用PICC导管,签字确认“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试验组(25例):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21~78岁,平均(48.58±5.36)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22.12±2.23)kg/m2;受伤原因:打架斗殴7例,高空坠落8例,交通事故6例,其他4例;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血肿有10例,其中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4例;弥漫性脑挫伤10例,其他5例;GCS评分:6~8分有10例,4~5分有9例,3分有6例;参照组(25例):1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22~79岁,平均(48.62±5.43)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平均(21.54±2.04)kg/m2;受伤原因:打架斗殴6例,高空坠落5例,交通事故5例,其他9例;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血肿有11例,其中硬膜下血肿4例,脑内血肿4例,硬膜外血肿3例;弥漫性脑挫伤9例,其他5例;GCS评分:6~8分有9例,4~5分有9例,3分有7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头颅CT或MRI确诊;(2)呈剧烈疼痛、昏迷及休克等表现;(3)年龄≥18岁;(4)能耐受PICC导管;(5)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伴急慢性感染病症;(2)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3)严重高血糖、高血压;(4)怀孕、哺乳期女性;(5)严重认知障碍;(6)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PICC置管方式,具体操作流程是:置管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提前准备无菌包,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去枕平卧,置管前对其上臂的粗细测量,以穿刺点所选静脉方向为基点进行穿刺,尽量选择较粗、较明显静脉,保证穿刺能顺利进行,基于上述操作,行以下对症护理办法。
参照组(传统护理):入院后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实时监测血压、心率及脉搏等,若意识清晰者,主动告知PICC置管的优势、必要性与既往治疗成功案例,纠正错误理解,也可邀请既往治愈良好的患者,到病房内分享经验,叮嘱严格遵医嘱用药,严禁有停药或漏药等行为。
试验组(综合护理):(1)置管时:予以患者置管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注意保暖,若导管到肩部,协助将头部偏向穿刺侧,下颌依靠肩膀,避免导管在颈内静脉,若患者送入导管较困难,可将静脉瓣避开、行送管操作,若有阻力严禁强行实行,对体位作调整,保证患者上肢垂直于躯干,上肢轻微按摩后送管,若置管失败、对侧实行。一般情况下,与右侧肢体比较,左侧有较长、较弯曲静脉路径,置管难度高、易对血管内膜有损害,更易有并发症,因此右侧静脉是最佳选择,且肘窝下两横指处是最佳穿刺点,所选穿刺点较高,对神经及淋巴系统有损害,所选穿刺点较低,增加静脉炎、血流障碍风险。(2)置管后:①更换敷料,与透明敷贴比较,棉质敷贴更好,因此置管后结合实际,选择7 cm×7 cm抑菌敷贴,置入导管24 h、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更换,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将弹力绷带拆除,后期每隔5天更换1次敷料,保证清洁干燥,若敷料被弄湿、及时更换,更换时观察周围皮肤是否渗液、红肿等,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②管道护理,患者结束输液后,借助脉冲形式注入0.9%、20 mL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注入剩余1 mL液体,推注时将注射器撤除,达到正压封冠管作用,若患者属于输液间歇期间,借助0.9%、20 mL氯化钠溶液冲管,1次/d,且妥善固定插入的导管,对导管插入深度做好记录,观察是否脱出,集中、轻柔的予以患者治疗及护理,避免对导管牵拉,叮嘱严禁剧烈活动手臂、避免导管脱出、引起不适;③拔管护理,待患者结束治疗、及时拔管,意识清晰者告知拔管流程、稳定情绪,拔管时协助仰卧位、穿刺侧上肢外展、叮嘱深呼气,缓慢将导管拔出,严禁对管道用力按压、实行拔管操作,避免附着于管道的血栓脱落,若有阻力、停止拔管,局部热敷后、再次拔管,完成相关操作对导管完整性检查,穿刺点按压≥5 min,穿刺点覆盖无菌敷料24 h,拔管后叮嘱患者尽量少活动穿刺侧肢、降低出血风险;④并发症预防:a.静脉炎,予以患者PICC置管时,影响穿刺结果的因素是自身血管条件,部分群体反复抽送导管、不同程度的磨损血管壁,且药物刺激血管内膜、增加受损程度,影响血管通透性,引起静脉炎,因此合理选择静脉是关键,尽量选平直、较粗及弹性良好的血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缓解痛苦,置管时严禁对导管反复抽送,缓解血管内壁损害,且输液前后热敷血管,避免发生静脉炎,若患者已发生,遵医嘱将喜辽妥软膏敷在患处、缓解不适;b.穿刺点感染,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清洁并消毒穿刺部位,定期观察穿刺点皮肤是否红肿、感染等,有异常及时汇报;c.管道堵塞,输液前后需重视导管的冲管操作,建议采用肝素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进行,避免堵塞管道。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生活质量:参照健康问卷简表[3](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越好。
(2)情绪状态:参照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4](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5](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临界值50分、53分,总分80分,得分越低越好。
(3)统计置管成功的例数。
(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及管道堵塞的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Excel表整理,经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护理前比较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F-36评分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1 生活质量比较(分,±s)
注: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aP<0.05;与参照组比较,试验组bP<0.05。
组别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试验组(n=25)72.53±6.21 88.64±8.17ab 75.39±6.54 90.15±8.23ab 71.42±6.58 89.28±8.24ab 75.28±6.43 92.54±8.13ab参照组(n=25)72.46±6.38 82.15±8.04a 75.48±6.69 84.21±8.12a 71.39±6.45 81.37±8.26a 75.39±6.62 82.58±8.19a t值 0.039 2.831 0.048 2.569 0.016 3.390 0.060 4.315 P值 0.968 <0.05 0.962 <0.05 0.987 <0.05 0.953 <0.05
2.2 情绪状态
护理前比较情绪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SDS值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情绪状态比较(分,±s)
表2 情绪状态比较(分,±s)
注: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aP<0.05;与参照组比较,试验组bP<0.05。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试验组(n=25) 50.22±4.18 32.28±2.57ab 51.14±4.05 31.12±2.25ab参照组(n=25) 50.35±4.25 40.32±2.69a 51.25±4.16 35.84±2.39a t值 0.109 10.805 0.095 7.190 P值 0.914 <0.05 0.925 <0.05
2.3 并发症、置管成功率
试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与置管成功率[ 例(%)]
3 讨论
调查研究表明[6-7],重型颅脑损伤是常见病症,予以患者甘露醇、抗生素及营养液等药物时,经静脉需反复多次进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药物外渗、静脉炎等,部分群体因心理状态较差、极易躁动,引起针头脱落,反复静脉穿刺易刺激血管、增加再次穿刺的难度,因此PICC导管被广泛应用,借助导管将药物送到上腔静脉、快速稀释,对上肢血管网起到保护,缓解外周血管损害,但实行置管操作时,仍需配合对症护理、提高置管效率,以获得患者青睐[8-9]。
研究报道[10-11],综合护理能提高此病患者护理效果,分析发现:(1)提高置管成功的关键是评估血管条件、正确穿刺及合理摆放肢体等,尽量选平直、较粗的血管,避免对导管反复抽送、损害血管内壁,增加静脉炎风险,以右侧肢体血管为最佳穿刺处,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且摆放患者体位时,保证其手臂垂直于身体,推动置管流程顺利开展[12];(2)研究发现,提高此病患者置管效果的关键是预防并发症,也是影响疾病恢复的诱因,因此护理时需高度重视置管观察记录,通过观察穿刺处皮肤、颜色及水肿等情况,明确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尽早做好防护,促进机体恢复、达到远期疗效机制,效果较理想[13-14]。
本研究示:(1)护理前比较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参照组比较,试验组SF-36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症护理能保证置管有效性、改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2)护理前比较情绪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参照组比较,试验组SAS、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症护理能缓解患者痛苦、减轻机体应激,稳定情绪、提高置管质量[15];(3)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32.00%),试验组置管成功率(96.00%)高于参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提高此病患者置管护理效果的关键是预防并发症,部分群体置管中发生并发症,极易对病情恢复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予以患者对症护理时,需定期观察、记录置管情况,重点观察穿刺处的皮肤颜色、水肿情况等,尽早发现出现的置管合并症、做好防护对策,表示文章并发症发生率8.00%与雷世芳文献中并发症率4.26%的[16]结论相似,因此对症护理能预防并发症、促进药物发挥机制,具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PICC导管时配合综合护理能稳定情绪、尽早恢复日常生活,保证顺利置管、降低并发症风险,可作为临床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