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模式用于PICC 置管患者中效果分析
2022-03-18刘珍珍
刘珍珍
新沂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新沂 221400
PICC 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是将导管通过手臂上的外周静脉,比如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插管, 顺着血管的走行方向依次通过无名静脉、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并将导管尖端置入上腔静脉[1]。 需长时间静脉输液、输入化疗药物、黏稠度较高、高渗透性药物者是PICC 置管主要适应人群,有利于静脉不直接与药物接触,减低药物外渗等情况出现[2]。 但多数患者对PICC 置管认知度较少, 而且因个体差异性对置管疼痛耐受性存在不同, 再受到环境的变化以及体位不正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患者置管配合度下降,进而加重机体不适,若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还可诱发应激反应,因此予以患者护理干预非常重要[3-4]。集束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中应用率较高的护理措施, 予以患者全方面护理措施, 利于其生理与心理保持舒适状态[5]。 因此,该文针对该院 2018 年 6 月—2021 年 6月需实施PICC 置管的76 例患者开展不同护理对策,观察集束化护理效果与优势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需实施PICC 置管的76 例患者,以开展常规护理的38 例患者为参照组:男20 例,女18 例;年龄 32~75 岁,平均(57.82±1.68)岁。 以落实集束化护理的38 例患者为研究组:男21 例,女17例;年龄 33~76 岁,平均(57.90±1.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根据病情状况判断需实施PICC 置管;②均为首次PICC 置管;③符合PICC 置管指征;④患者或家属对该次调研相关书面文件自愿签订。
排除标准: ①中途退出护理干预者或不接受护理服务者;②存在精神方面疾病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妊娠期女性;⑤血管病变者。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遵医嘱开展无菌护理操作,定时更换药物与输液接头,加强巡视,若输液接头出现污染或损坏情况立刻更换,并对患者置管周边皮肤进行观察,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进行相关处理。
研究组:开展集束化护理。 (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挑选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6~8 名,护士长1 名,构建护理小组。统一对护理小组成员开展培训,让其对集束化护理要点,PICC 置管流程、目的以及所需注意事宜方面有更全面的认知, 并对其实施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参与该次调研。 同时,组员对PICC 置管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制订个性化集束化护理方案。 (2)集束化护理措施:①置管前护理:疾病评估。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管、疾病严重程度方面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监测, 若有必要可给予患者抗凝干预,当各项指标符合指征后,再开展PICC 置管。宣教指导。 护理人员选择恰当时机予以患者与家属实施疾病宣教,细化讲解PICC 置管目的、流程与相关注意事宜等内容,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还可通过发放健康手册、视频宣教等方式进行细化讲解,从而消除患者与家属在治疗方面的疑虑, 纠正其错误的观念与思维方式。 同时,针对患者与家属在疾病、PICC置管以及护理方面的疑问进行全面解答, 对其日常生活中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情绪观察。受到陌生环境、机体不适以及担心医疗费用等多方面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焦躁、紧张、害怕等一系列负性情绪,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诱发应激反应;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情绪状态重视度, 对存在轻中度负性情绪患者可安排家属陪同, 护理人员增加交流次数以及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进行干预, 对于重度负性情绪者护理人员加强陪同,引导其将内心想法诉说出来,并耐心解答相关问题,适当予以其鼓励与安慰,并细化讲解医院环境与主治医师资历,告知PICC 置管目的等内容,进而调节患者悲观情绪,若有必要可安排心理医师进行疏导。社会支持。 对于PICC 置管患者内心较为脆弱者,需同事、朋友以及亲人的呵护与关心,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探视时间,进而提高患者归属感与存在感,而且有同事、朋友以及亲人的陪伴,也可消除患者内心不良情绪。 ②置管中护理: 穿刺干预。护理人员应用肝素钠对导管进行浸泡,这可达到抗凝目的,还可提高导管润滑度,降低对血管内皮产生损伤。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护理人员佩戴无菌手套,全程注意无菌操作,穿刺时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 穿刺成功后在送管期间,动作尽可能轻柔,缓慢,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情绪安抚。护理人员可通过询问患者年龄、兴趣爱好等问题转移其注意力,从而缓解其害怕、焦虑等情绪,确保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固定。体外部位可以S 型固定,应用蝶形交叉对连接器部位进行固定,透明贴膜选择具有透气性的,并对外置导管长度、穿刺时间相关信息进行记录。③置管后护理:更换敷料及输液接头:置管成功后,24 h 内更换敷料1 次,以后每周维护1 次。 若敷料出现污染、脱落等情况及时更换。输液接头常规每周更换1 次,若存在污染时,护理人员应立刻更换, 并定时应用≥10 mL 的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实施正压冲管。输液完毕,对输液接头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加强巡视。护理人员间隔2~3 h 巡视1 次,观察导管是否存在脱落、扭曲、打结等,若发生及时进行处理, 以免导管出现堵塞情况。 教育指导。告知患者置管部位一定做好防水措施,尽可能保持干燥状态, 若敷料出现污染或穿刺部位有不适症状立刻通知医护人员, 指导患者置管肢体可适当开展活动,但幅度不可过大。 同时,护理人员定期对置管肢体进行测量,观察皮肤温度、颜色以及是否有肿胀情况, 询问患者是否疼痛等, 若出现立刻告知医师,并辅助医师实施相关处理。用药护理。置管期间,应用不同药物间隔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不可经导管采血。 在输液间歇期间,间隔7 d 维护1 次,并更换输液接头。
1.3 观察指标
①对PICC 置管护理效果实施评价[6]。有效:PICC置管期间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15 分, 而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未出现导管移位、堵塞等不安全事件; 改善:PICC 置管期间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16~25 分,而且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未出现导管移位、堵塞等不安全事件;无变化:PICC 置管期间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26 分, 不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出现导管移位、堵塞等不安全事件。 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00%。
②观察护理期间患者是否有相关并发症出现,比对不同护理方案的安全性。
③为患者提供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治疗与护理舒适性开展评价,每项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7]。
④应用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精力、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以及精神健康方面开展评价,每项均为100 分,分值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水平越高[8]。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比较
研究组护理有效性94.74%高于参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nursing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 低于参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治疗与护理舒适性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组别 服务态度 沟通技巧 护理治疗 护理舒适性参照组(n=38)研究组(n=38)t 值P 值72.54±3.21 90.25±4.51 19.721<0.001 73.54±3.50 90.35±4.52 18.127<0.001 73.95±3.54 90.67±4.55 17.879<0.001 74.05±3.61 90.68±4.57 17.603<0.001
2.4 两组护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精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nursing daily life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points]
表4 两组护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nursing daily life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points]
组别 精力 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参照组(n=38)研究组(n=38)t 值P 值80.55±4.01 90.99±5.65 9.289<0.001 80.60±4.04 90.98±5.63 9.234<0.001 80.87±4.11 91.54±5.99 9.054<0.001 80.98±4.14 91.60±6.02 8.960<0.001
3 讨论
PICC 置管可为患者提供一条可长时间应用的静脉通道,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强,操作方法简单,减少反复穿刺等优势,而且导管材料为硅胶,较为柔软,弹性良好,在临床中有着较高应用率[9-10]。 但随着PICC 置管在临床应用率逐步提升,静脉炎、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出现率也明显提升。 而且需实施PICC 置管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对PICC 置管认知度较低,内心易存在焦虑、害怕等情绪,从而导致置管依从性较低,易加重应激反应出现,因此予以患者护理措施非常重要[11-12]。 集束化护理是将心理、社会与生物为一体的护理模式, 以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落实,可给予患者全面、高效、科学以及系统的护理服务,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高,深获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认可[13]。
该次开展集束化护理中为进一步保证护理效率与质量,先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并构建一支优秀的集束化护理小组,增强其对PICC 置管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个人能力,进而给予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措施[14]。集束化护理是围绕PICC 置管前、中、后三方面开展的, 其中置管前的疾病评估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状况、血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与掌握,从而选择理想的血管进行穿刺,保证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开展抗凝干预可避免血栓形成,保证置管安全性[15]。宣教指导利于患者对PICC 置管、自身疾病状况等相关医学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消除内心疑问,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保护意识, 对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时更加配合[16]。 情绪观察可及时发现患者负性情绪,从而实施相对应疏导、鼓励与安慰,辅助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情绪观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重要护理环节[17]。 社会支持可增强内心战胜病魔的信心,有归属感。 置管中的穿刺干预可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低感染等情况出现;由于PICC 置管时对机体易产生一定疼痛, 实施情绪安抚可达到转移注意力目的,提高患者置管配合度;导管固定可减低导管脱落、扭曲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率[18]。 置管后护理中的更换敷贴与PICC 材料可减低相关并发症出现率,进一步保证置管安全性与有效性[19]。 加强巡视可及时发现导管是否有问题,并快速处理问题。教育指导利于增强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用药护理可减低相关并发症出现率。
在李桂芝[20]的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 低于对照组的18.10%(P<0.05);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与该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该次研究显示: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 低于参照组的21.05%(P<0.05);研究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治疗与护理舒适性评分为(90.25±4.51)分、(90.35±4.52)分、(90.67±4.45)分、(90.68±4.57)分,参照组的评分为 (72.54±3.21) 分、(73.54±3.50) 分、(73.95±3.54)分、(74.05±3.61)分;研究组精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为 (90.99±5.65) 分、(90.98±5.63)分、(91.54±5.99)分、(91.60±6.02)分,参照组的评分为 (80.55±4.01) 分、(80.60±4.04) 分、(80.87±4.11)分、(80.98±4.14)分,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这充分表明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护理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集束化护理具有护理效果确切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针对PICC 置管患者开展可保证护理安全性,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质量,符合临床护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