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效果探讨
2022-03-18王丽柯章敏文昱婷钟海张秀伟
王丽,柯章敏,文昱婷,钟海,张秀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京 211100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对患者的生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造成不良影响[1]。 据临床调查显示, 我国2014 年新发肺癌患者数量超过60.59万, 占据新发恶性肿瘤患者总数量的19.60%,2014年我国肺癌患者死亡数量高达49.13 万,且近几年,肺癌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发展[2]。 由于肺癌早起症状较为隐匿, 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已发展至中晚期,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目前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采取药物化疗方式, 其中卡铂为常用化疗药物之一,能够破坏肿瘤细胞DNA,抑制癌细胞生长[3]。 另外,培美曲塞通过破坏肿瘤细胞叶酸代谢功能,同样可有效抑制癌细胞复制与生长,二者联用效果更佳[4]。 该文针对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患为例, 简述培美曲塞、卡铂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择该院呼吸内科收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 例进行观察研究, 通过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共计 60 例,男 35 例,女 25 例;年龄18~75 岁,平均(43.45±1.65)岁;25 例患者为Ⅲa 期,20 例患者为Ⅲb 期,15 例患者为Ⅳ期。 观察组共计60 例, 男 36 例, 女 24 例; 年龄 18~75 岁, 平均(43.46±1.64)岁;24 例患者为Ⅲa 期,21 例患者为Ⅲb 期,15 例患者为Ⅳ期。 纳入标准:①均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且处于晚期;②均同意参与并积极配合该次治疗。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 个月的患者;②对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患者;③抵触配合研究患者。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 (国药准字H2003 0104)、卡铂(国药准字 H81009022)联合治疗,吉西他滨用量用法为:第1 日、第8 日分别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1 000 mg/m2,同时第1 日联合卡铂静脉滴注治疗, 剂量控制遵循曲线下面积=5 的原则,以21 d 为1 疗程,总计治疗2 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卡铂联合治疗,卡铂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 培美曲塞 (国药准字H20143379)用量用法为:第 1 日、第 8 日分别进行静脉滴注,剂量控制为500 mg/m2,治疗疗程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CR(症状表现消失,经影像学检查病灶消失)、PR(症状表现明显好转,经影像学检查病灶直径减小)、SD(症状表现无明显改变, 经影像学检查病灶直径无增大与减小)、PD(症状表现加重,经影像学检查病灶直径扩大)4种情况,总有效率=(CR 例数+PR 例数+SD 例数)/总例数×100.00%。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包括疼痛(0~10 分)、乏力(0~10 分)、呼吸困难(0~10 分)。 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表现越严重,反之越轻。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4+、CD8+。 对患者进行为期 6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复发率及病死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表现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表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表现评分对比[(),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表现评分对比[(),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oints]
组别 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乏力治疗前 治疗后呼吸困难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7.84±0.45 7.85±0.43 0.124 0.901 2.05±0.22 4.13±0.23 50.621<0.001 8.12±0.56 8.14±0.55 0.197 0.844 2.11±0.19 4.24±0.18 63.039<0.001 7.44±0.35 7.45±0.33 0.161 0.872 1.95±0.32 3.37±0.33 23.928<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检测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CD3+治疗前 治疗后CD4+治疗前 治疗后CD8+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57.95±5.21 57.97±5.22 0.021 0.983 69.82±2.79 62.99±2.78 13.432<0.001 24.11±2.69 24.13±2.68 0.041 0.968 39.43±2.12 35.56±2.13 9.975<0.001 28.23±2.21 28.24±2.20 0.025 0.980 22.79±1.03 25.61±1.02 15.069<0.001
2.4 两组患者复发率、病死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6 个月后疾病复发率、 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复发率、病死率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肺癌是当前国际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类病变之一,在国内恶性肿瘤类病变中病死率排名首位。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较大,根据异常增生发源位置不同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等[5-6]。和小细胞肺癌相比, 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增殖速度相对较慢,且均在晚期阶段开始扩散。根据临床大数据统计显示,该类肺癌占总肺癌患者中的80%左右,且其中75%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因而5 年内生存率普遍较低, 加之其中超过1/3 的群体为老年人,因而使得治疗难度进一步提升[7-8]。国际医学界尚未发布有关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核心机制,但也明确指出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环境、电离辐射、遗传因子等均与其发病有着密切关联。通常早期发病阶段仅表现为胸部无规律性疼痛, 疼痛感相对较低,位置也具有不固定的特点,且疼痛的发生和自主呼吸频率间无明显关联性, 这也就导致处于早期发病阶段的患者忽略病情。 而当患者主观感觉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持续性咳嗽、持续性疼痛时,病灶可能已经开始累积胸腹膜组织, 此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阶段[9-11]。
临床推荐如发现病情相对较早, 可通过外科手术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治愈率相对较高,且5年内复发概率也较低。 但如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加之患者为中老年群体,则往往推荐使用放化疗方式。化疗以联合用药方案为主,可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也可更好地控制单一药物的给药剂量,从侧面提升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耐受度,也能降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程度[12-13]。
卡铂属于临床第二代铂类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其进入人体后的作用机制和传统顺铂有着较高的相似度,可对靶向癌细胞的DNA 产生作用,造成交叉联结效应,使癌细胞内的DNA 无法完成自我复制和合成,从而降低了癌细胞的增殖速度,降低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浸润和转移率[14-15]。 与此同时,根据药物毒理学进一步研究显示该药物不论是对肾脏细胞的毒性、胃肠道组织影响、神经组织毒性、耳毒性等均相对较低,且药物的溶解效率较高,在服用后无需再利用水化利尿的方式促进代谢产物外排, 从侧面减少了医疗成本, 也更加有利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卡铂本身具有较强的骨髓抑制效果,如服用剂量过大很容易导致造血功能下降,也会影响人体免疫力,因此在控制用药剂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开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治疗[16-17]。
培美曲塞的本质为抗叶酸的代谢物质, 其可以通过降低叶酸载体、 受体等代谢方式进入到恶性肿瘤细胞的内部。 该药物在制备时可直接通过聚谷氨酸合成酶催化叶酸的方式获取, 所形成的聚谷氨酸培美曲塞相较于单纯培美曲塞的稳定性更好, 对相关酶类物质的亲和性也更高。 该药物在进入人体后能够有效降低熊苷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等酶类物质的活性,从而抑制胸腺嘧啶、嘌呤等DNA 基础性物质的合成效率,直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速度。根根据近几年的临床药学研究指出, 该药物的靶向目标酶中还包括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酶。 该药物提升癌细胞凋亡速度的同时, 也可从侧面增加其他种类化疗药物的活性,尤其是和铂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药效进一步叠加, 更好地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效率。 当药物进入人体后的半衰期为3 h 左右,其中78%的药物会在给药后的24 h 内随尿液排出体外,如患者自身处于叶酸缺乏的情况,则会导致药物清除效率下降。且需要注意的是,给药过程中会直接影响人体对维生素B12、叶酸的吸收效果,如未及时处理则会进一步引发循环系统中血液毒性病变。 为此在应用培美曲塞的过程中需同时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制剂,以确保人体可以吸收足够量的维生素。 而将其和铂类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并不会进一步增加对维生素B12、叶酸的吸收效率,因此以口服补充叶酸、维生素B12仍可缓解培美曲塞带来的不良反应。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培美曲塞、卡铂联合治疗后,总临床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6 个月后疾病复发率 8.33%、病死率 5.00%均低于对照组(P<0.05)。 该研究结果与胡欣[18]发表文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8.89%高于对照组46.67%,复发率13.33%、病死率42.22%低于对照组相一致。
综上所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培美曲塞、卡铂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表现,调节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运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