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2022-03-18陈海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陈海芳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该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且应贯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后作业环节。而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模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难以起到预期效果。基于此,本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探索了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一些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借此有效培育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2-0133-03

Discussing the Design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Ho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CHEN Haifang (Yangzheng Middle School,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goal not only depends on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all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including homework . However,the traditional design mode of Chinese homework for junior high school can hardly have the expected effe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effective methods of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homework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hoping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ors, so as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Core literacy;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Homework design

語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在开展教学相关活动时,除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外,还要注意培养其学习态度,以及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而这里所说的教学相关活动,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包括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培育等渗透至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这样才能真正达成新课标规定的相关教学要求。而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不够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巩固和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基于此,笔者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出发,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1.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思路

培育学科素养已经成为各科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其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其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以及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稳步提升。想要借助初中语文课后作业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遵循相关原则,并找到科学的作业设计思路。教师应当认识到,想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确保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这样才能通过综合性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要把控好作业设计的内容外,还应当对作业的设计形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而且在设计作业时应当将核心素养培育纳入设计目标中。此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以生本理念为指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需求等,这样设计出的作业能更吸引其注意力,从而调动其完成作业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于作业效果的发挥是极为有利的。

2.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方法

(1)依据学情,分层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个体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师不能考虑到这一点,单纯以传统的“一刀切”方式设计初中语文作业,很容易造成下述情况:成绩好的学生觉得作业太过简单,对成绩提升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此以一种比较轻视的态度对待语文作业,以致其应有的功效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是觉得作业难度较高,完成起来非常困难,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其完成作业的积极主动性,同样影响作业应有功效的发挥。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当做好学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层设计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具体可以从作业数量、内容上对其予以分层设计。

所谓数量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布置不同数量的作业,以此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本次研究将学生按照能力差别,从高到低的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对C层学生来说,不要为其布置太多数量的作业,只要布置一些基础达标类的作业即可;对B层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帮助其巩固课内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A层学生来说,通常都是学有余力的,因此除了让其与C层、B层学生同样完成上述两种作业外,还可以为其布置一些扩展阅读、读后续写之类的作业。当然,对于扩展阅读、读后续写这类作业,也可以同时布置给B、C两个层级的学生,只是不对阅读数量、续写字数等做具体要求,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即可。

所谓内容分层,就是在把握好作业内容的难易程度,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通常而言,可按照难易将作业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层级:一是侧重于听说读写训练的一些基础性作业;二是以理解课文内容、主题等为中心的一些课堂延伸性作业;三是以资料查询、扩展阅读、读后写作为主的拓展性作业。如教学完《水调歌头》这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层设计作业内容:一是背诵并默写《水调歌头》;二是掌握词中的一些重点实词、虚词,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全文;三是查询资料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苏轼的一些生平事迹,并写一篇介绍苏轼的小作文。教师可硬性要求A层学生完成作业一,B层学生完成作业一、二,C层学生完成作业一、二、三,同时A层、B层学生完成必做作业后,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完成作业二或作业三。

(2)明确目标,合理设计内容

核心素养视域下,想要借助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教师首先要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明确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当然,语文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较多,想要在每次的作业设计中将其全部涵盖进去难度非常高,而且教材中的每一课甚至每一单元都有教学侧重点,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同样也是有所侧重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目标等的设计,确定作业设计时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也就是将课内教学与课后作业统一起来,这样才能通过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来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对《观沧海》这首诗的课后作业内容进行以下设计:先明确课堂教学时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而对诗词类课文的教学来说,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通常包括审美鉴赏、文化理解这两个方面,而在作业设计时也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不二法宝,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之美,这对其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诗词朗读作业,并且让其将朗读内容用手机录制下来,反复聆听感受体味其中的美感,同时还可以随着自己对诗词内容感悟的加深,重新录制朗读作品,然后在反复多次的听和读的过程中,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此外,古诗词通常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学生生只有在了解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对其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其实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资料查询、扩展阅读的作业,让其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诗词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事迹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其文化理解能力。

(3)创新设计,丰富作业形式

传统的作业设計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对初中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来丰富作业形式,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作业设计。

第一,书海拾贝,推动语言建构和发展。

想要推动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发展能力提升,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单纯依靠教材上有限的几篇文章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设计一些课外阅读类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更广阔的书海中拾贝,逐渐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为其语言建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教师应为其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同时还要鼓励其制订读书计划,以此促使其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在教学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让其从中任意选取一篇小说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后感,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莫泊桑的写作风格,以及常用的一些写作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其进行语言积累,从而达到有效培养语言素养的目的。当然,除了写读后感外,还可组织开展主题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借此机会互相推荐喜欢的课外书籍,并且交流阅读感想,这也是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推动其语言建构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二,小组作业,促进思维发展和提升。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思想上的碰撞,从而达到启发思维,促进思维发展和提升的作用。此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彼此间互帮互助、互相启发、相互带动,整体的作业完成效果也会更加令人满意。当然,小组作业的设计不但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学生才有合作交流、参与讨论的兴趣,同时其思维才能在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提升。如在教学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以此为主题的辩论,正方观点为“未失去”,反方观点为“失去了”,然后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课文、查找资料,预判辩方可能出现的反应,寻找能够支撑己方观点的论据等,这样的作业新颖有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其思维发展和提升。

第三,书画结合,有益审美鉴赏和创造。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意境也非常美,教师通过恰当的作业设计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这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核心素养。一般而言,文章的文字之美可在阅读之时感受到,而意境之美却没有那么容易单凭阅读就能感受到,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书画结合的作业,让其在学完某篇课文之后,将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其更好地体悟意境美,从而促进其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完《记承天寺夜游》之后,教师就可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将文中描述的场景展现出来,以此加深其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促进自身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此外,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够自由发挥其想象,这对其发散思维、创新创造等各项能力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网络寻宝,推动文化理解和传承。

初中语文教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推动文化理解和传承既可行且必要。教师在教学完一些古诗词、文言文之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拓展类的作业,让其借助网络来完成这些作业,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促进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完《愚公移山》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网络上查找一些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关的资料,包括发展史、有哪些经典作品等,借此让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这对其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的培养有益。

(4)更新观念,布置开放性作业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加强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视,包括创新创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能够很好地推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而从当前现状看,想要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就要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时,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较强的作业,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这样不仅能点燃其主动完成作业的热情,同时也能更好地锻炼其各项能力。

如在教学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新闻采访和写作的作业,让其自主选择时间、地点、主题等,采访一个人或几个人,然后根据采访所得信息,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这其实就是一个开放性非常强的作业,给学生留足了发挥空间,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单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该作业。无论学生选择何种方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实践操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都将获得提升,这对其语言建构和发展、思维发展和提升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更新自身的作业设计理念,并且通过分层设计作业、合理设计内容、改进作业设计方式、布置开放性作业等方法来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条件。此外,教师还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总结作业设计时的一些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持续改进和创新作业设计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华.如何有效设计初中語文作业[J].教育现代化,2018(33).

[2]李哥.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

[3]陈晓燕.生本、多元、有效——论提高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02).

3066501186565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