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野县2020年酸化耕地治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2022-03-18齐冬华刘听报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耕层项目区酸化

齐冬华 刘听报

一、 项目概况

(一)项目区总体规模及分布

新野县耕地土壤pH分布总体趋势是西北部高南部低,pH≤5.5的酸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甸铺镇、城郊乡、五星镇、王庄镇,其次是前高庙乡、上港乡的部分。2020年退化耕地治理项目总规模1 550.59 hm2,其中:新甸铺镇津湾村180.91 hm2,骆湾村508.70 hm2;城郊乡袁庄村269.78 hm2;五星镇陈庄村344.15 hm2;王庄镇王庄村247.05 hm2。

(二)项目实施技术

1. 施用钙镁磷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在项目区前茬作物收获后实行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整地,施用以钙镁磷肥为磷源的碱性肥料,同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量均匀撒施氮素钾素肥料,耕地耙平,进行小麦适期播种管理。参照河南省《酸化土壤化肥安全使用技术规程》 (DB41/T 1792-2019),钙镁磷肥每667 m2施用50 kg。该技术模式在新甸铺镇骆湾村建立示范区508.70 hm2。

2.施用钙镁磷肥+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项目区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耕作整地,每667 m2施用钙镁磷肥50 kg+商品有机肥100 kg,同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荐量施用适量的氮素钾素肥料,耕地耙平,进行小麦适期播种管理。该技术模式在新甸铺镇津湾村建立示范区180.91 hm2。

3.施用钙镁磷肥+碱性土壤调理剂+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在项目区前茬作物收获后实行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整地,每667 m2施用钙镁磷肥50 kg+碱性土壤调理剂15 kg,同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荐量均匀撒施适量的氮素钾素肥料,耕地耙平,待耕层土温降至正常温度后,进行小麦适期播种管理。该技术模式在五星镇陈庄村建立示范区344.15 hm2,在王庄镇王庄村建立示范区247.05 hm2。

4.施用钙镁磷肥+碱性土壤调理剂+腐熟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耕作整地,每667 m2施用钙镁磷肥50 kg+碱性土壤调理剂15 kg+腐熟有机肥2500 kg,同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荐量均匀撒施适量的氮素钾素肥料,耕翻耙平,进行蔬菜适期播种管理。该技术模式在城郊乡袁庄村建立示范区269.78 hm2。

二、 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一)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1.土壤样品采集检测与田间调查。按照每667 m2采集化验1个土壤样品的要求,项目实施前后在项目区各采集化验土壤样品21个,作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数据。采集土样的同时,调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根据土样化验和田间调查数据,填写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表。

2.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耕地质量划分规范》(NY/T2872-2015)附录A确定的《耕地质量划分区域范围》,新野县一级农业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区,二级农业区属于鄂豫皖平原山地农林区。本次评价采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给出的国标法本区域评价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其评价指标集包含清洁程度、生物多样性、障碍因素、有效土层厚、质地构型、pH、土壤容重、耕层质地、农田林网化、地形部位、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排水能力、灌溉能力等15个因子。

3.创建工作空间。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从新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切割出项目区耕地地块图,将耕地地块图、土壤图、行政区划图叠加求交得到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利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表,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生成耕地质量调查点点位图。通过以点带面或空间插值,将耕地质量调查点点位图中的土壤养分、pH、容重等数值型指标赋值给耕地资源管理單元图。然后根据土种类型赋值耕层质地、质地构型、障碍因素、有效土层厚等概念型指标;根据耕地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赋值地形部位、农田林网化、清洁程度、生物多样性等概念型字段内容。

4.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及质量等级划分。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模块中,采用累加法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按照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印发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耕地评价函〔2019〕87号)确定的的长江中下游区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编辑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模型,在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曲线最高点到最低点之间将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耕地质量等级。一等地耕地质量最高,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

5.耕地质量等级变更分析。根据项目实施前后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变更情况。

(二)对土壤pH影响评价

对各评价单元耕层土壤pH进行统计汇总,分析项目实施前后耕层土壤pH平均值变化和耕层土壤酸化程度分级变化情况,客观评价治理效果。

三、 项目实施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分析

(一)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与变化

评价结果,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分2~6个等级。项目实施后,二等地、三等地面积稍有增加。四等地、五等地面积稍有减少,六等地面积无变化,说明耕地质量呈现由低向高转化趋势,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等级提升了0.068 8。(见表1)

(二)项目区各乡村耕地质量等级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项目实施后,城郊乡袁庄村项目区有22.46 hm2耕地质量等级由三等转化为二等,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等级提升0.083 3;王庄镇王庄村四等地和五等地分别减少38.97 hm2和14.29 hm2,三等地增加53.26 hm2,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等级提升0.273 4;五星镇陈庄村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无变化;新甸铺镇津湾村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无变化;新甸铺镇骆湾村项目区有16.59 hm2耕地质量等级由五等转化为四等,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等级提升0.032 6。(见表2)

四、 项目区耕地酸化程度与变化

(一) 项目实施前后耕层土壤pH平均值变化

由表3可见,通过项目实施,各项目村耕层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提高幅度在0.02~0.20,平均提高0.13。说明实施的技术模式对于酸化耕地治理是有效的。其中王庄镇王庄村、新甸铺镇骆湾村、五星镇陈庄村耕层土壤pH提升幅度均≥0.15;城郊乡袁庄村和新甸铺镇津湾村耕层土壤pH提升幅度较弱。

(二)项目实施前后耕层土壤酸化程度分级变化

由表4可见,通过2020年的项目实施,全

项目区耕层土壤pH4.5~5.0的酸性土壤面积减少了392.87 hm2,pH5.1~ 5.5的酸性土壤面积增加了334.32 hm2,pH5.6~6.0的弱酸性土壤面积增加了58.55 hm2。土壤酸化程度呈减弱趋势。

五、 小结与讨论

通过项目实施,全项目区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等级提升了0.068 8等,说明采用的技术路径对于耕地质量建设是有益的。各项目村耕层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提高0.02~0.20,平均提高0.13,土壤酸化程度呈减弱趋势,说明实施的技术模式对于酸化耕地治理是有效的。

在5个项目中,王庄镇王庄村、新甸铺镇骆湾村、五星镇陈庄村耕层土壤pH提升幅度显著;城郊乡袁庄村和新甸铺镇津湾村耕层土壤pH提升幅度较弱。分析原因,主要是2020年项目资金到位太晚,项目物资10月中旬以后才分发到项目区农户,2020年10月份新野县虽降雨频繁,影响秋种备播整地,但新甸铺镇津湾村属于砂土地,耕地排水良好,整地播种较早,导致错过了项目物资施用时机,只能把发放的物资施用到2021年的春播花生上;城郊乡袁庄村属于蔬菜集中产区,2020年项目物资发放以后,也有一些农户错过了项目物资施用时机,只能把发放的物资施用到2021年的春栽作物上,致实施效果滞后。而那些土壤质地偏黏的项目村,因连阴雨天气影响造成2020年小麦播期偏晚,项目物资反而当季就得到了施用,显现出较好的治理效果。                              (责任编辑   程丽红)

3949501908268

猜你喜欢

耕层项目区酸化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海洋酸化有什么危害?
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海水酸化,水母独霸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成都市龙泉驿区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及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